高金榮:讓「敦煌舞」從壁畫中走出來

2020-12-26 瀟湘晨報

敦煌舞《妙音反彈》劇照

「敦煌舞」這種從敦煌壁畫中走出來的舞蹈,已經成為甘肅的一個藝術符號。然而讓「敦煌舞」成為流派走上舞臺的,正是我省著名舞蹈藝術家——高金榮。

1935年春,高金榮出生在了北京一個普通小院裡,從小她就格外的喜歡藝術。1951年,初二的高金榮進入中央戲劇學院世界著名舞蹈家崔成喜舞蹈研究班,真正走上了自己喜愛的藝術道路。

中戲學習期間,高金榮擅長把握舞蹈的風格性,她的朝鮮舞課和中國古典舞課成績一直都在班上名列前茅。

1952年9月,高金榮從中戲舞研班畢業後,來到寧夏文工團,紮實的基本功和敏銳的藝術感悟力,讓高金榮很快在團裡脫穎而出,成為團裡舞蹈方面的頂梁柱。

後來,甘肅省歌舞劇團成立後,高金榮便調到蘭州。這一來就是半個世紀。

高金榮教學指導

1974年,甘肅省創辦第一所藝術學校,上級指派高金榮作為創辦人之一。一張桌子,三四把椅子,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高金榮和同事們很快投入了新的工作。

1979年,大型舞劇《絲路花雨》在全國舞蹈界引起巨大轟動。藝術嗅覺敏銳的高金榮反覆琢磨《絲路花雨》的舞蹈語彙,忽然有了靈感,萌發了把敦煌壁畫上的舞姿搬上舞臺的想法。

之後幾年,高金榮多次前往敦煌參觀考察,她的想法得到了常書鴻先生的肯定和支持。

高金榮教學指導

那些日子,高金榮把臨摹的200多幅壁畫舞姿圖掛滿辦公室,仔細觀察比較,研讀大量的文獻、史料、藝術資料,作出十萬餘字的筆記。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她把上溯北涼下至西夏、元的敦煌壁畫舞姿的發展、演變、聯繫歸納在了一起,從不同中找相同,從發展演變中去找內在聯繫,終於揭開了不同時期不同風格敦煌壁畫舞姿的「秘密」。

敦煌舞獨特的舞蹈姿勢

眼神表情豐富;手的形狀多姿秀麗,富有中國的古典美;手臂柔曼多彎,手腕和肘部呈稜角;赤足,腳的基本形狀為勾、翹、歪;體態基本下沉,出胯衝身形成三道彎;使用長綢、腰鼓、琵琶等道具而舞。她將研究的動作教授給學生,創編出一套完整的舞蹈訓練課程。

她一邊創作一邊在課堂上教授,通過實踐再進行修改,就這樣一套系統、科學、完備的《敦煌舞基本訓練教材》誕生了。

高金榮教學指導

1981年她帶領學生們赴敦煌表演編創完成的幾段訓練,在場觀看專家一錘定音,紛紛表示說:「這就是敦煌舞」。專家們的肯定給了她莫大的鼓勵和繼續研究的信心。

高金榮說,敦煌壁畫上的優美舞姿是靜止的,簡單的模仿不能稱之為真正的舞蹈藝術。如何讓靜止的東西通過運動的形式再現其美感,是一個非常難的課題。

敦煌舞《蓮池戲遊》劇照

敦煌舞訓練

《千手觀音》《妙音反彈》《歡騰伎樂》《大飛天》《憑欄仙女》《朝聖》等敦煌舞代表作一次次登上舞臺,高金榮也為此得到了許多殊榮。

敦煌舞教材也填補了中國古典舞的缺憾,形成了「別具一格,獨樹一幟」的中國古典舞新流派。

敦煌舞展示

2007年至2017年,高金榮為西北民族大學舞蹈學院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培養敦煌舞的研究人才。如今,千年敦煌壁畫上的古老舞姿「飛入「課堂,成為了高校學生的基本課程。

高金榮在2016年北京舞蹈學院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年會發言

晚會謝幕

2016年,蘭州文理學院「敦煌舞表演藝術人才培養」被列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目前,蘭州文理學院藝術職業學院的敦煌舞蹈班每年招收25名學生,分四個年級開設敦煌舞基本訓練課、敦煌舞劇目排練課等課程。

高金榮和學生合影

「一個獨特的舞蹈流派即將在甘肅形成,而一個舞派不僅要有劇目,還應該有自己的教學體系,舞蹈教材、培養人才、舞臺劇目三者缺一不可。」

採訪中高金榮反覆地說,「敦煌舞的誕生和開拓歸根結底,要感激的是在西北大漠堅守保護的敦煌學專家們,是他們的理論支撐了藝術家的美麗想像。還要感謝敦煌的包容開放,讓我吸收的這麼多的藝術養分得以釋放,我這一生就是將敦煌壁畫舞姿引入課堂。我以自己一生能為這樣的事業做出的貢獻而感到自豪。」

本網記者 彭曉姣 任磊

【來源:中國甘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解開敦煌舞「密碼」 ——記敦煌舞教學體系創始人高金榮
    這位85歲的老人,就是敦煌舞教學體系的創始人、蘭州文理學院駐校專家高金榮。 高金榮指導學生練習敦煌舞。 舞從敦煌來 1979年5月,舞劇《絲路花雨》問世,把一種源自敦煌壁畫的全新舞蹈形式帶到了觀眾眼前。
  • ...候選人事跡」解開敦煌舞「密碼」?記敦煌舞教學體系創始人高金榮
    這位85歲的老人,就是敦煌舞教學體系的創始人、蘭州文理學院駐校專家高金榮。舞從敦煌來1979年5月,舞劇《絲路花雨》問世,把一種源自敦煌壁畫的全新舞蹈形式帶到了觀眾眼前。看完舞劇《絲路花雨》,時任甘肅省藝術學校校長的高金榮眼前一亮,能不能將這種舞蹈引入課堂?那年9月,兼任甘肅省舞協主席的高金榮第一次去了敦煌。在浩瀚的壁畫世界裡,高金榮尋找與舞蹈有關的元素。
  • 《敦煌藏畫》熱播 霍尊探訪敦煌舞創始人高金榮
    近日,由巨量引擎、今日頭條、上乘優品聯合出品的國內首檔明星探尋敦煌的文化創新Vlog《敦煌藏畫》在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三端聯動播出。《敦煌藏畫》由佰草集獨家冠名,以「國風美少年」霍尊敦煌探秘者的身份引入,獨特視角展現莫高窟內彩塑、壁畫的重修工程,另闢蹊徑為網友帶來不一樣的觀看體驗,解密敦煌國寶是如何以瑰麗之姿「完好無損」上千年而不破,萬千洞窟壁畫又是如何以絢爛之態昂揚數十個世紀,成為世界文化史上首屈一指的無價寶藏。節目首期播出之後,便在網絡引起熱議,掀起一波兒新國潮。
  • 舞蹈教育家高金榮:獻身教育一甲子,開宗立派敦煌舞
    她把這個想法寫信告訴了在北京的朋友、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的董錫玖,董錫玖向甘肅省提出把敦煌壁畫舞蹈藝術呈現在舞臺上的建議,並催促、鼓勵高金榮研究創建敦煌舞。敦煌舞,這一新舞種開始萌芽。敦煌舞的誕生,似乎冥冥中自有天定。少年時在北京正規紮實的科班理論學習、分配工作到西北、從舞蹈演員到藝術教育、舞蹈編舞,這些客觀因素讓高金榮在看到大型歌舞劇《絲路花雨》時,靈光乍現,冒出了將敦煌舞蹈引入教學的念頭。這個念頭非常之強烈,在朋友董錫玖的鼓勵下,高金榮開始著手研究敦煌舞蹈。
  • 隴人驕子」、敦煌舞教學體系創始人高金榮
    讓敦煌莫高窟裡的壁畫走出洞窟,讓飛天、金剛活起來,研究敦煌壁畫舞姿並創建了敦煌舞教材,她就是敦煌舞教學體系的創始人、蘭州文理學院駐校專家高金榮。高金榮今年已經85歲高齡,春節前,記者在她家中對她進行了專訪,請她揭秘敦煌舞不為人知的秘密。舞從敦煌來1979年改革開放伊始,舞劇《絲路花雨》問世,把一種源自敦煌壁畫上的舞姿帶到了觀眾眼前。這麼好的劇,一晃而過,那就是曇花一現。
  • 【文化敦煌】「開宗立派」的高金榮:用舞蹈讓敦煌文化永存
    【文化敦煌】「開宗立派」的高金榮:用舞蹈讓敦煌文化永存 2020-12-11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對話「敦煌舞」- 敦煌舞是如何走進北京舞蹈學院的
    我在中國古典舞系做主任時,2009年舉辦《首屆中國敦煌舞學術與教學研討會》邀請敦煌舞教學體系創建人高金榮老師合作,在與她的交流中知道了關於敦煌舞的事。董錫玖老師通過對舞蹈史的研究,提出作為甘肅特有的歷史文化資源,應該將敦煌壁畫的形象搬上舞臺,因此,則成有關領導上報省領導獲得支持而進行了《絲路花雨》的創作。
  • 教你3大招,跳好敦煌舞!
    那麼怎麼樣才能把握好敦煌舞呢?「敦煌舞蹈」源自敦煌壁畫,她是古代絲綢之路上中原文明與西域文明交融薈萃的結晶,其動態、神韻在漢文化的基礎上,充分吸收,凸顯中原與河西一帶的舞蹈素材,同時恰當地融入西域特色風格,形神兼備,具有西域、中原、地方「三結合」的特點,且具有古西涼樂之風格為主要動律。是一種獨具藝術魅力的古典舞蹈流派。
  • 敦煌》呈現「飛天」多元美感,用年輕力量守護千年敦煌文化
    進窟欣賞「雙飛天」、認真學習敦煌舞、和中學生一起跳敦煌舞課間操、克服困難演繹飛天舞臺劇……這一期的節目真可謂精彩不斷。用真實感受傳達敦煌文化內核,探索團被千年壁畫震撼!當敦煌探索團以及敦煌有緣人隨著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講解員陸帥洋一同走進了莫高窟321窟,當壁畫中的「雙飛天」的畫面映入眼前的時候,引發連連讚嘆。這幅「雙飛天」壁畫分別是乾達婆和緊那羅,即天歌神和天樂神,是天龍八部的護法。還有個鮮為人知的關於飛天的「冷知識」,那就是在敦煌莫高窟壁畫當中,坐著的要比站著的地位高,站著的要比飛著的地位高。
  • 從敦煌壁畫上「走」下來的樂器是怎樣的
    敦煌莫高窟你進到每一個洞窟裡基本上都能發現一些與敦煌樂舞相關的圖像,各種各樣的樂器,大概在5000件上下。其實在全世界現存的這些遺蹟裡面,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有敦煌這麼多。 在研發團隊不懈的探索之下,一件又一件的樂器從壁畫上走了下來......
  • 敦煌舞炫起「敦煌風」
    敦煌》總製片人何冀兵說:「我們到敦煌中學,就真實的感受到了飛天已經融入到了敦煌人民的生活當中,我們難以想像在一個中學生的課間操裡面竟然跳的是改編過的飛天舞,我們覺得這是在全中國,哪怕是全世界都是獨樹一幟的。」據了解,敦煌中學同學們跳的課間操叫《舞美敦煌》,是根據敦煌壁畫二次創作的,融入了敦煌壁畫中標誌性動作和造型,舞蹈時長4分鐘。
  • 社會報導|「千萬級」短視頻點燃敦煌熱
    海內外遊客嚮往敦煌,喜歡敦煌,不僅因為來敦煌可以欣賞大漠風光,體驗異域風情,還被敦煌莫高窟中二千多尊佛像和4.5萬平方米壁畫所深深震撼。敦煌探秘者霍尊拜訪了敦煌彩塑修復專家杜永衛、敦煌研究院數字修復科技第一人孫洪才、敦煌舞藝術創始人高金榮等三位敦煌文化守護人,探尋敦煌秘密的本真,並將拜訪過程製作成系列短視頻《敦煌藏畫》,視頻在十月上傳網絡播出後,目前抖音播放量超過2億。
  • 敦煌》飛天造型太驚豔,宛如壁畫裡走出來的仙女
    自從參加《非日常派對》後,謝可寅以敦煌探索團實習生身份加盟新綜藝節目《登場了!敦煌》,節目內容是邀請明星嘉賓一起去探尋敦煌的歷史文化。之前播出一期相信很多朋友都應該喜歡這個節目,既可了解歷史又能學習文化,還是不錯的。謝可寅第二期《登場了!
  • 【舞蹈知識】敦煌舞蹈魅力無窮,大師細數她的藝術特色
    敦煌舞蹈研究家、敦煌舞根基練習的創始人高金榮認為,敦煌壁畫舞姿首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北涼到北周的伎樂天。2.唐代的經變畫。3.各代飛天。4.蓮花孺子。5.使用長綢、腰鼓、琵琶等道具而舞的形象,也是其光鮮特色之一。高金榮還認為,前期的敦煌壁畫中的舞蹈姿態,有較著的印度舞的影響,良多動作姿態來自印度。  另一位少數平易近族舞蹈研究家李才秀指出,內地和西域的聯繫以及文化交流遠在敦煌石窟建造之前就已起頭。早在漢代初年《于闐樂》即已傳入漢宮。
  • 緣結敦煌舞
    再提到敦煌舞,不能不提甘肅(莫高窟為甘肅的藝術家們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創作源泉,使敦煌文化、敦煌樂舞走向了世界);提到敦煌舞,不能不提「甘肅省藝術學校」原校長高金榮老師。燃鵝,對於一個深圳市梧桐山村民而言,竊以為,想要學好敦煌舞,以下三件事,很可能是你學習之路的正確打開方式——沒有《絲路花雨》,就沒有「敦煌舞」的誕生。
  • 第一次看清敦煌壁畫
    我特別喜歡這幅《舞樂圖》(榆林窟第25窟,中唐),半低垂的眼睛,特別講究眉毛到眼睛之間的面積,那個空間很大氣,可以說是『計白當黑』的典範。」「再看它的用墨,並不是同一個重度的黑墨在畫線,上眼球上有一條特別細的線,下眼帘、下眼袋也都是用極淡的墨畫的,我發現敦煌壁畫都是這樣,只有固有色的地方是墨色勾線,其他全部用肉色或淺色線表現,可見素描在當時就已經被通達地總結出來了。」
  • 活過來的敦煌壁畫,你不得不看的《絲路花語》
    如果說中國有什麼可以媲美《天鵝湖》、《大河之舞》等世界經典舞劇的話,那麼名單中絕對有《絲路花語》這個名字。《絲路花雨》是甘肅敦煌藝術劇院取材於敦煌莫高窟壁畫藝術,博採各地民間歌舞之長,創作的大型民族舞劇。
  • 敦煌石窟的壁畫
    下面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下敦煌石窟的壁畫。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屬於水粉壁畫,它用的材料有哪些呢?其中有些材料是礦石染料,不容易變色,但是像赭石這種材料就容易變深,含鉛的材料易氧化,由白變黑,所以我們到莫高窟去看壁畫不是它原來的樣子,那些壁畫中黑色的部分當時是白色的。原來的樣子我也看過,就在克孜爾石窟。當時克孜爾石窟編號是新一窟,但在1984年坍塌了。坍塌了就屬於封閉狀態,坍塌的部分有新挖出來的,都是非常光鮮的,就跟我們看新的花布一樣,當時我看了很受震動。
  • 美輪美奐《敦煌舞》
    《敦煌舞》2008年考上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系,學習成績優異。2015年1月她被選中參加央視春晚《絲路霓裳》和《大地春暉》兩個舞蹈節目,並在兩個節目中擔任領舞。敦煌壁畫,不止是歷史,不止是美,更是中國繪畫的教科書。
  • 敦煌壁畫中的秘密
    敦煌壁畫,是中國巖彩畫的集大成者。莫蘭迪會發現,敦煌莫高窟的巖彩來自天然礦石、進口寶石、人工製造化合物的綜合運用,一張張壁畫背後的材料價值就造價不菲,遠勝於他畫的靜物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