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二,農曆已經進入辛丑年兩天了。按照《黃帝內經》的五運六氣學說,今年是什麼年景呢?您可知道按照古代的曆法,新的一年是從大寒時節開始的。這時候陽氣初升,陰氣已從頂峰開始下降,從這一點看還真是蠻合適的新年起點。也就是說,從今年的1月20日起,我們已經在新一年的初之氣裡面了。
什麼是五運六氣呢?
五運簡單來說就是五行:木火土金水。
六氣就是風、寒、暑、溼、燥、火六種天時之氣。
今年是辛丑年。丙辛按照五行屬水, 且辛為陰乾,定下了歲運為水運不及之年。「歲水不及,溼乃大行」是說天幹為辛的年份,歲水不及則土來乘之,土之氣為溼,故溼乃大行。醜、未之年,為太陰溼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之年。是說上半年由太陰溼土來主管,下半年由太陽寒水來主管。這樣,歲運多溼,遇上半年太陰溼土,則上半年水溼尤重;歲運多溼,遇下半年太陽寒水,則下半年既溼且寒。按照五行勝復規律,土溼過重則風木來復,又提示了今年多風。
讓我們看看《六元正紀大論篇》原文:
「凡此太陰司天之政,氣化運化運行後天。陰專其政,陽氣退避,大風時起,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原野昏霿、白埃四起,雲奔南極,寒雨數至,物成於差夏。」
今年的季候特點就是如此:多溼,多寒,多雨,多霧,多風。農作物晚熟。
水運不及,不能克火,反倒被火欺侮,水少水不涵木,木就不能發旺,於是木對土的制約不足,土就會變得過旺。對應五臟來看就是腎氣不足,心火偏旺,肝木不疏,脾土壅滯。
那麼人體容易出現什麼疾病呢?我們來看一看。
「民病寒溼,腹滿,身䐜憤,胕腫,痞逆,寒厥拘急。」
總之,就是因寒溼引起的腹滿、腹脹、腹瀉、嘔吐、噯氣、下肢水腫、關節冷痛拘急之類的病症。
《內經》將全年分為六個階段來闡述物候和病候特點。每一氣約為60日。如初之氣為:1月20日至3月20日;二之氣為:3月21日至5月21日,以此類推。 下面具體講醜未年的六氣:
「初之氣,地氣遷,寒乃去,春氣正,風乃來,生布萬物以榮,民氣條舒,風溼相薄,雨乃後。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萎。
二之氣,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溫厲大行,遠近鹹若,溼蒸相薄,雨乃時降。
三之氣,天政布,溼氣降,地氣騰,雨乃時降,寒乃隨之,感於寒溼,則民病身重、腑腫、胸腹滿。
四之氣,畏火臨、溽蒸化,地氣騰,天氣否隔,寒風曉暮,蒸熱相薄,草木凝煙,溼化不流,則白露陰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熱,血暴溢、瘧、心腹滿熱、臚脹、甚則腑腫。
五之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黃落、寒氣及體,君子周密,民病皮腠。
終之氣、寒大舉、溼大化、霜乃積、陰乃凝、水堅冰、陽光不治。感於寒,則病人關節禁固,腰脽痛,寒溼推於氣交而為疾也。」
看到了嗎?其中的二之氣提到「溫厲大行,遠近鹹若」。意思是:三月二十到五月二十,大範圍的傳染病仍可能出現。是新冠疫情的延續嗎?亦或是和脾胃關係密切的腸道傳染病呢?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我覺得除護腎健脾之外,同時要避免心火過亢。因為二之氣主氣和客氣均為少陰君火。逢今年值腎水不足之年,這時候心火亢盛可不是口舌生瘡及失眠那麼簡單。如遇瘟疫流行,很可能發展為熱入心包,陷入昏迷的危重症。因此清心火特別有必要。
我們可以這樣做:從春分節氣到小滿節氣,可常按揉手厥陰心包經滎穴——勞宮穴,以瀉心火。(勞宮穴位置:握拳中指尖下既是。瀉法為左手逆時針旋轉,右手順時針旋轉。一次三分鐘。)
接下來記錄了醜未之年的養生和治療方法。
「必折其鬱氣,而取化源,益其歲氣,無使邪勝。食歲谷以全其真,食間谷以保其精。故歲宜以苦燥之溫之。甚者發之洩之,不發不洩,則溼氣外溢,肉潰皮折,而水血交流。必贊其陽火,令御甚寒,從氣異同,少多其判也。同寒者以熱化,同溼者以燥化;異者少之,同者多之。用涼遠涼,用寒遠寒,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也。」
總結
1 辛丑年陽氣不足,水溼偏勝,氣候偏寒。養生以扶陽,祛寒溼為大原則。辛屬水,與下半年太陽寒水重合,「同寒者以熱化,同溼者以燥化」,更加需要「贊其陽火,令御甚寒」。
2 因今年天時不助腎水,故腎氣難以將養,特別需要節慾葆精。腎氣本來就弱的人今年會比較困難,易發生水腫,腰痛,骨關節疼痛,懷孕生子也可能不順利。腎主水之功失職,則水溼泛濫,此時更需要健脾。以苦燥之溫之,則指用陳皮、厚樸、半夏、蒼朮、艾等苦溫燥溼之物祛除水溼,同時增加生化之源。其中艾灸簡便易行,容易學習自行操作。若溼鬱燥之溫之不散,要及時發之洩之,以免生皮肉潰爛之病。
3 疏肝木,制心火。調暢情志,戶外運動可升肝陽,舒肝氣;戒怒,心包經穴位按揉等。
4 飲食方面:食歲谷,歲谷黅玄,指上半年宜多食黃色穀物,下半年宜多食黑色穀物。黃色應該指黍米、玉米之類,黑色應該指黑米、黑豆之類。
祝您辛丑平安!康泰福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