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解讀辛丑年

2021-03-04 乳香and沒藥

今天是大年初二,農曆已經進入辛丑年兩天了。按照《黃帝內經》的五運六氣學說,今年是什麼年景呢?您可知道按照古代的曆法,新的一年是從大寒時節開始的。這時候陽氣初升,陰氣已從頂峰開始下降,從這一點看還真是蠻合適的新年起點。也就是說,從今年的1月20日起,我們已經在新一年的初之氣裡面了。

什麼是五運六氣呢?

五運簡單來說就是五行:木火土金水。

六氣就是風、寒、暑、溼、燥、火六種天時之氣。

     

     今年是辛丑年。丙辛按照五行屬水, 且辛為陰乾,定下了歲運為水運不及之年。「歲水不及,溼乃大行」是說天幹為辛的年份,歲水不及則土來乘之,土之氣為溼,故溼乃大行。醜、未之年,為太陰溼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之年。是說上半年由太陰溼土來主管,下半年由太陽寒水來主管。這樣,歲運多溼,遇上半年太陰溼土,則上半年水溼尤重;歲運多溼,遇下半年太陽寒水,則下半年既溼且寒。按照五行勝復規律,土溼過重則風木來復,又提示了今年多風。

       

      讓我們看看《六元正紀大論篇》原文:

      「凡此太陰司天之政,氣化運化運行後天。陰專其政,陽氣退避,大風時起,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原野昏霿、白埃四起,雲奔南極,寒雨數至,物成於差夏。」

      今年的季候特點就是如此:多溼,多寒,多雨,多霧,多風。農作物晚熟。


      水運不及,不能克火,反倒被火欺侮,水少水不涵木,木就不能發旺,於是木對土的制約不足,土就會變得過旺。對應五臟來看就是腎氣不足,心火偏旺,肝木不疏,脾土壅滯。

 那麼人體容易出現什麼疾病呢?我們來看一看。

   「民病寒溼,腹滿,身䐜憤,胕腫,痞逆,寒厥拘急。

 總之,就是因寒溼引起的腹滿、腹脹、腹瀉、嘔吐、噯氣、下肢水腫、關節冷痛拘急之類的病症。

《內經》將全年分為六個階段來闡述物候和病候特點。每一氣約為60日。如初之氣為:1月20日至3月20日;二之氣為:3月21日至5月21日,以此類推。 下面具體講醜未年的六氣:

   「初之氣,地氣遷,寒乃去,春氣正,風乃來,生布萬物以榮,民氣條舒,風溼相薄,雨乃後。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萎。

 二之氣,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溫厲大行,遠近鹹若,溼蒸相薄,雨乃時降。

 三之氣,天政布,溼氣降,地氣騰,雨乃時降,寒乃隨之,感於寒溼,則民病身重、腑腫、胸腹滿。

 四之氣,畏火臨、溽蒸化,地氣騰,天氣否隔,寒風曉暮,蒸熱相薄,草木凝煙,溼化不流,則白露陰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熱,血暴溢、瘧、心腹滿熱、臚脹、甚則腑腫。

 五之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黃落、寒氣及體,君子周密,民病皮腠。

 終之氣、寒大舉、溼大化、霜乃積、陰乃凝、水堅冰、陽光不治。感於寒,則病人關節禁固,腰脽痛,寒溼推於氣交而為疾也。」

 

 看到了嗎?其中的二之氣提到「溫厲大行,遠近鹹若」。意思是:三月二十到五月二十,大範圍的傳染病仍可能出現。是新冠疫情的延續嗎?亦或是和脾胃關係密切的腸道傳染病呢?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我覺得除護腎健脾之外,同時要避免心火過亢。因為二之氣主氣和客氣均為少陰君火。逢今年值腎水不足之年,這時候心火亢盛可不是口舌生瘡及失眠那麼簡單。如遇瘟疫流行,很可能發展為熱入心包,陷入昏迷的危重症。因此清心火特別有必要。

 我們可以這樣做:從春分節氣到小滿節氣可常按揉手厥陰心包經滎穴——勞宮穴,以瀉心火。(勞宮穴位置:握拳中指尖下既是。瀉法為左手逆時針旋轉,右手順時針旋轉。一次三分鐘。)

 接下來記錄了醜未之年的養生和治療方法。

   「必折其鬱氣,而取化源,益其歲氣,無使邪勝。食歲谷以全其真,食間谷以保其精。故歲宜以苦燥之溫之。甚者發之洩之,不發不洩,則溼氣外溢,肉潰皮折,而水血交流。必贊其陽火,令御甚寒,從氣異同,少多其判也。同寒者以熱化,同溼者以燥化;異者少之,同者多之。用涼遠涼,用寒遠寒,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也。」

總結

1 辛丑年陽氣不足,水溼偏勝,氣候偏寒。養生以扶陽,祛寒溼為大原則。辛屬水,與下半年太陽寒水重合,「同寒者以熱化,同溼者以燥化」,更加需要「贊其陽火,令御甚寒」。

2 因今年天時不助腎水,故腎氣難以將養,特別需要節慾葆精。腎氣本來就弱的人今年會比較困難,易發生水腫,腰痛,骨關節疼痛,懷孕生子也可能不順利。腎主水之功失職,則水溼泛濫,此時更需要健脾。以苦燥之溫之,則指用陳皮、厚樸、半夏、蒼朮、艾等苦溫燥溼之物祛除水溼,同時增加生化之源。其中艾灸簡便易行,容易學習自行操作。若溼鬱燥之溫之不散,要及時發之洩之,以免生皮肉潰爛之病。

3 疏肝木,制心火。調暢情志,戶外運動可升肝陽,舒肝氣;戒怒,心包經穴位按揉等。


4 飲食方面:食歲谷,歲谷黅玄,指上半年宜多食黃色穀物,下半年宜多食黑色穀物。黃色應該指黍米、玉米之類,黑色應該指黑米、黑豆之類。

祝您辛丑平安!康泰福臨!

 

 

相關焦點

  • 自我康療30:解讀《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論》
    自我康療30:解讀《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論》《黃帝內經》裡記載著這樣一段對話: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炎黃子孫「傳道受業解惑」,也必須從學習《黃帝內經》開始問道。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靜心解讀和感悟《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論》。《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論》原文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
  • 楊上善與《黃帝內經明堂》、《黃帝內經太素》
    【生平】楊上善為隋唐期間著名醫家(約公元575~公元670年),在隋大業年間(公元605~616年)任太醫侍御,唐顯慶時(公元656~660年)轉任通直郎,守太子文學,精於醫術,診療出奇, 能起沉痾。但其籍貫、生卒年月等正史無傳。
  • 《黃帝內經》解讀(六十)
    《黃帝內經》解讀(六十)
  • 弘揚中華文化 《黃帝內經》文化促進會赴日交流
    《黃帝內經》文化促進會通過著作展覽及文化交流等形式,既傳承弘揚中日傳統文化,又進一步促進中日文化交流,加深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 「2018中國節」書展 探尋中華文化發展之道 作為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重要紀念活動之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主辦的「2018中國節」9月8日在東京盛大開幕。
  • 《黃帝內經》陰陽五行——勝復之變(五)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黃帝內經》小常識:五運六氣
  • 《黃帝內經》陰陽五行——天虛與心虛(二十七)
    《黃帝內經》素問——本病論篇第七十三 《黃帝內經》小常識:五運六氣土運主管甲己年
  • 《張其成全解黃帝內經》序言(上)
    從2012 年開始,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連續在國內外開展「中國國家形象」的調查,結果顯示,中醫與中餐被國外受訪者認為是最能代表中國國家形象的文化符號。而作為中醫最經典的《黃帝內經》已在2011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在我國的歷史傳說中,中醫學的起源和三皇是分不開的,伏羲製作九針,神農嘗遍百草,黃帝講解醫道,所以歷代都尊奉伏羲、神農、黃帝為醫神。
  • 《黃帝內經》陰陽五行——天虛與肝虛(三十)
    《黃帝內經》素問——本病論篇第七十三 《黃帝內經》小常識:五運六氣土運主管甲己年
  • 《黃帝內經》陰陽五行——天虛與脾胃虛(二十八)
    《黃帝內經》素問——本病論篇第七十三 《黃帝內經》小常識:五運六氣土運主管甲己年
  • 自我康療144:解讀《黃帝內經·靈樞·五味論》
    自我康療144:解讀《黃帝內經·靈樞·五味論》    盤古開天人初始,分辨陰陽知四季。
  • 《黃帝內經》陰陽五行——勝復與四季(六)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黃帝內經》小常識:五運六氣土運主管甲己年
  • 《黃帝內經》陰陽五行——客主和六之氣勝復(三)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黃帝內經》小常識:五運六氣
  • 《黃帝內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為大家所熟知並得到廣泛認可的就有《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且此三者被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奇書」。《易經》與《道德經》無論是通過圖書還是電視等形式,已較早地進入了人們的視線;而《黃帝內經》則相對地處於一種「孤寂」的狀態。現在就讓我們拂去塵埃,由層層剝離中揭開它的神秘面紗。《黃帝內經》簡稱《內經》,面對這樣一部奇書,我們不禁要問,《黃帝內經》是誰的手筆?為什麼用「黃帝」命名?
  • 《黃帝內經》的源與流(下)
    《黃帝內經》既然為戰國後期在齊國成書,那之後的流傳又如何呢?秦始皇攻滅六國,六國珍玩圖籍悉入鹹陽,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又下令焚書,儒士學者抱簡冊遠遁,以避秦火,詩書史錄,賴之保存。然而始皇焚書,「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黃帝內經》應該得以流傳。秦末戰亂,官方圖書零散,無人顧及。漢初,天下大定,典籍間出。
  • 辛丑年的「運氣」
    庚子年即將成為過往,所發生的事情皆為辛丑之序章。那麼在辛丑年來臨之際,人們常會展望一下運氣。運氣這個詞在這裡,有機遇、命運的意思。個人的運氣和自身的八(命)字(運)相關,這個通常很難改變。五運六氣,簡稱「運氣」,散見於《黃帝內經》的《素問》之中。古人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變化都是由於氣化的不斷運行。氣化就其自然界來講,是指氣候的變化。而五運六氣則是研究氣候變化規律的。古人通過長期實踐,總結出了用十天幹的陰陽幹配五行和十二地支的陰陽支配六氣來預測和掌握氣候變化之規律,以達到防病的目的。 辛丑歲,太陰溼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中見少羽水運。歲水不及。
  • 黃帝內經●九刺
    《黃帝內經靈樞·官針》:「輸刺者,刺諸經滎輸藏腧也。」指臟腑疾病,取四肢有關經脈滎、輸穴或臟腑的背俞穴來進行治療的方法。亦有指取用井、滎、輸、經、合五輸穴和髒俞者。因取用特定的腧穴進行針刺,故名輸刺。遠道刺為九刺之一。《黃帝內經靈樞·官針》:「遠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腧也。」府腧,原指六腑在足三陽經上的下合穴,主治六腑病。
  • 《黃帝內經》陰陽五行——木火鬱氣暴發及刺治(一)
    《黃帝內經》素問——刺法論篇第七十二 《黃帝內經》小常識:五運六氣土運主管甲己年
  • 中醫筆記 030 黃帝內經
    《內經》全名《黃帝內經》,與《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旁篇》等六部著作同是秦漢時期醫經學派的代表作
  • 《黃帝內經》陰陽五行——標與本(四十)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黃帝內經》小常識:五運六氣土運主管甲己年
  • 《黃帝內經》陰陽五行——太陰偏勝之病(二十一)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黃帝內經》小常識:五運六氣土運主管甲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