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版重疾險產品價格或降10%

2020-12-16 中宏網山東

重疾險產品今年將會迎來一次全面的革新升級。

5月7日,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2020年版重疾表」),並向所有人身險公司徵求意見。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的調整,將直接影響重大疾病保險產品的定價和準備金評估。

記者從中國精算師協會獲悉,銀保監會就如何規範使用2020年版重疾表起草了相關文件,目前正在向行業徵求意見。結合3月底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已就《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修訂版(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業內人士普遍預計,6月份,新版疾病定義使用規範會正式定稿,新版重大疾病發生率表將一同發布。8月份前後,人身險行業的重疾險產品將會進行一次全面的革新升級。

不能滿足行業發展需要重疾表重修

2020年版重疾表是繼2013年中國精算師協會首次編制《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後的第一次修訂。

時隔七年,為何重修重疾表?中國精算師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醫學診療技術的發展和革新,我國的疾病譜及重疾發生率已發生較大變化,現有重疾表已經不能滿足保險行業發展和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的需要。

不能滿足行業發展需要從兩點可見一斑。一是隨著近幾年人們保險意識不斷提升,對包括重疾險在內的健康險產品的需求也不斷提升。為了突出重圍,保險公司在開發重疾險產品時,普遍遵循「病種越多越好」的做法,可保100種以上重大疾病,已經成為重疾險市場上的主力。2007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以下簡稱「2007版定義」),確定了25種常見重大疾病的標準定義,這意味著除了官方認定的25種重大疾病,其他重大疾病的定義由保險公司自行制定。

「事實上,25種重大疾病的發生率超過95%,額外增加的疾病對發生率影響很小,設置一些發生率極低或基本已經消滅的病種,實際上是損害了消費者的保障利益。另外,雖然可保病種看似很多,但有些保險公司存在一病拆多病承保的情況,從而獲取『營銷包裝利益』。」保險科技平臺愛選科技對近幾年重疾險市場產品梳理後得出結論,人身險行業急需疾病定義規範化。

二是如中國精算師協會上述負責人所言,我國的疾病譜及重疾發生率已發生較大變化。作為準備金評估的重要指標,及時更新十分必要。2019年上市險企均大幅增提保險合同準備金。其中,中國平安207.74億元、中國太保80.77億元、中國人壽24.02億元、新華保險62.49億元、中國人保19.91億元,如此步調一致的操作背後的重要原因之一即「考慮到疾病發生率惡化風險」。去年三季度末,新華保險披露大幅補提長期健康險準備金,增加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27.65億元。人保壽險總裁傅安平在去年11月份舉辦的開放日上也表示,根據實際發生經驗,計劃在第四季度對重病發生率和一些個別指標進行調整,這些調整會減少一些利潤。

重疾定義區分重輕發生率明顯下降

3月底,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正式發布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修訂版(徵求意見稿)》,新版重疾定義的病種由原來的25種增加到28種。其中,嚴重惡性腫瘤、較重急性心肌梗死、嚴重腦中風後遺症、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嚴重慢性腎臟病(6種)為重疾險必保疾病。另外,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將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後遺症3種核心疾病,按照嚴重程度分為重度疾病和輕度疾病兩級,輕度疾病的保險金額應不高於所包含的此規範中的重度疾病保險金額的20%。

根據新版重疾定義的調整,2020年版重疾表進行了相應的調整,由4張表增加到9張表。具體來看,為了評估過往籤發保單的準備金,CI1、CI2是2007年重疾定義下的6病種和25病種的經驗發生率表;CI3、CI4、CI7是根據新版重疾定義調整的經驗發生率,分別為6種重度疾病、28種重度疾病和嚴重惡性腫瘤的經驗發生率,主要是為了以後新產品定價;特別值得注意的是,CI5、CI6是粵港澳大灣區產品專屬的6種重度疾病和28種重度疾病的經驗發生率,用於大灣區區域性保險的定價和評估;K1、K2為因重疾導致死亡比例表。

那麼,這套梳理了2900款疾病保險產品,摘錄了160種疾病,收集了3.7億條承保數據、587萬條理賠數據的2020年版重疾表有何變化?

整體來看,2020年版重疾表發生率均出現較為明顯的下降。

長城證券通過對比發現,在新版重疾定義下,與現行發生率相比,2020年版重疾表中,男性群體重度疾病發生率普遍降低。0歲至40歲男性群體重大疾病發生率變化不顯著,但40歲以後男性群體重度疾病發生率大幅下降,降幅高達32.5%。

女性群體在36歲到47歲這一階段,重度疾病發生率有所提升,提升幅度最高約10%。不過,在其他年齡段女性群體重度疾病發生率均有所降低,特別是48歲之後,降幅明顯,最高約為38%。

「從變動幅度來看,女性群體重度疾病發生率差異程度要顯著高於男性群體。」長城證券分析師劉文強認為,這或與新版重疾定義將甲狀腺癌分級處理有關。

以中國人壽為例,2019年該公司重疾險賠付金額佔當年賠付金額的23.57%,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疾病成為重大疾病三大隱形殺手。從惡性腫瘤賠案分布來看,男性患肺癌賠付佔比最高,達到20.14%,患腸癌賠付佔比10.54%,患肝癌賠付佔比10.32%,患甲狀腺癌賠付佔比8.24%;而女性患乳腺癌賠付佔比最高,達到18.70%,患甲狀腺癌賠付佔比18.20%,患肺癌賠付佔比12.89%。

從上述數據可見,甲狀腺癌在女性重疾賠付中佔比更高。而將一部分甲狀腺癌納入「輕度惡性腫瘤」範疇,賠付不高於重度疾病的20%,將使賠付出現下降。因此,在2020年版重疾表中,女性群體重度疾病發生率在大多數年齡段都出現了下降。

重疾險價格或降10% 謹防「炒停售」

對於消費者而言,最關心的就是產品價格是否會受到影響。綜合多家券商測算結果來看,調整後的重疾險產品價格將下降10%左右。

「面對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降價產品有望推出,但力度有限。」方正證券高級分析師左欣然認為,雖然重疾發生率調整為產品定價提供了新依據,但真實賠付情況並未改變。若跟隨2020年版重疾表調降價格,則意味著利潤與業務價值的壓縮。因此,是否降價、降多少,取決於險企自身的產品策略與發展戰略。比如,對於利潤豐厚的大險企而言,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或將推出適度降價產品,但由於當前市場份額尚可、線下重疾險營銷推進如常,因此,降價意願不會十分強烈。對於已在低價競爭的中小險企尤其是網際網路保險,市場份額為先的發展戰略將倒逼其藉此機會適度降價,但已被擠佔的利潤空間也難以出現大幅降價。

「不過,粵港澳大灣區重疾險產品價格將更低,比肩香港地區。」左欣然表示。2020年版重疾表的一個顯著特色,即在全國地區重疾發生率基礎上,新增針對粵港澳大灣區產品專屬重疾發生率表,以助力國家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發展的需要。2019年2月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到,推動大灣區內基金、保險等金融產品跨境交易,不斷豐富投資產品類別和投資渠道,建立資金和產品互通機制。

方正證券研報顯示,粵港澳大灣區重疾發生率較新版重疾定義下的全國地區重疾發生率低8%(女性)~13%(男性),而新版重疾定義下的發生率較現行重疾定義下的發生率又平均低21%(男性)~24%(女性)。因此,粵港澳大灣區產品將較現行重疾定義下的發生率減少約70%,與香港地區相差不多。

中國精算師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重疾險產品的價格水平主要由市場供給和需求決定,其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利率、費用率、風險發生率等。本次重疾表修訂在曲線形態和發生率水平上較現行重疾表均發生了一定變化,特別是對風險邊際進行了科學優化,有利於促進重疾險產品的定價更加科學合理。

新版重疾定義和2020年版重疾表尚在徵求意見中,「炒停售」這一傳統「促銷」方式就已經開始。據《金融時報》記者了解,在某大型壽險公司早會上,已經開始對相關內容進行片面解讀;在微信朋友圈,保險代理人勸客戶在新規實施之前購買重疾險產品的內容也開始出現。「原位癌不保了、輕症只賠保額的20%……總之就是告訴客戶,新的沒有老的好,再不買就買不到了。」一位保險代理人告訴記者其所在公司早會的宣導內容,「其實,大可不必用這種方式來『促銷』,提前透支客戶的信任。保險作為一種保障,什麼情況下都是早買早好。」(來源 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付秋實)

相關焦點

  • 首批大灣區重疾險出爐
    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豔 實習生/黃祖兒)在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同時,廣東銀保監局指導備案下的首批粵港澳大灣區重疾險產品正在如火如荼上線。  11月15日,「橫琴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疾病保險(A/B款)」在珠海發布;12月10日,太平洋保險「粵享金生」產品在廣州宣布正式上市。記者獲悉,還有多家險企的相關產品正在設計或備案中,灣區居民專享的重疾險產品線將日漸豐富。
  • 重疾新規重磅發布,產品動能面臨轉換 | 保險月報
    同時本月也迎來了新重疾險的首發,大灣區拔得頭籌,不過在高發癌症剔除和經驗發生率下降的雙重利好下,部分保障內容的升級難掩產品價格不及預期的尷尬,新重疾產品的綜合表現仍有待觀察。同時,險企紛紛推出「擇優」賠付,產品未到,服務先行,在政策換擋期給到客戶更多溫度,國內保險市場環境持續改善。
  • 平安福2020版,降價了,但依然有坑!
    來看看平安福19Ⅱ與平安福2020版的保障對比吧:驚不驚喜,意外不意外?從頭看到尾,只有名字變了、價格降了這2個變化。平安福2020版是線下銷售的重疾險產品,與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等產品保障類似,那麼大公司產品之間的較量,平安福2020版能贏嗎?另外,作為線下大公司重疾險的代表,平安福2020版與線上主流的同類重疾險比,有沒有什麼優勢呢?下面我們分這2方面來具體測評看看!
  • 新規前最值得買的21款重疾險,都在這裡了!
    那麼,我建議你選擇一份定期重疾,先把保額做足。不過,因為保定期的重疾險產品接連下架,可選的不多。接下來按保至60歲、70歲,推薦3款巨划算產品。想要不分組多次賠的重疾險產品,預算充足或有結節的小夥伴可以考慮下手。
  • 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2020年版重疾表 向全行業徵求意見
    5月7日,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2020年版重疾表」),並向全行業徵求意見。2020年版重疾表新增了粵港澳大灣區多病種重疾表和兩種老年人代表性重疾經驗發生率參考表。
  • 舊版重疾險月底停售 保險公司力推重疾擇優理賠方案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舊版重疾險月底停售 保險公司力推重疾擇優理賠方案舊版重疾險產品將於2021年1月31日停止銷售。目前,保險公司正在兼顧銷售新老定義重疾險產品,並以重疾擇優理賠方案助推。天風證券在研報中稱,重疾新舊產品切換預計短期將提振重疾險產品銷售。
  • 新舊重疾產品切換倒計時 中國人壽、平安人壽等險企迅速出臺「擇優...
    新舊重疾產品切換倒計時!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友邦人壽、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已陸續推出新舊重疾定義「擇優」方案。   所謂「擇優」,指的是消費者在重疾險停售過渡期內購買的舊重疾險,在理賠的時候,可以在舊定義(2007版)和新定義(2020版)中挑選「更加寬鬆」的定義來使用。
  • 「年度巨獻」熱銷重疾險年終大盤點!今年最後一波新產品夠給力!
    11月初,重疾新規終於在熱議中落地,重疾險市場的大規模更新換代也開始醞釀,一紙公告更是直接表明:舊定義下的重疾險產品將在2021年1月31日前停售。趕著2020年的末班車,各家保險公司也卯足了勁,又是推出了幾款賠付實力超群的產品,又是針對部分產品推出「擇優理賠」。
  • 新版的重疾險疾病定義和新版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都有望出臺
    2020年對於人身險行業以及保險消費者,都是一個重要年份。因為這一年,新版的重疾險疾病定義和新版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都有望出臺,而這兩個標準,將影響整個保險市場若干年。這兩項工作,是保險公司設計重疾險產品的基礎,決定著未來重疾險產品的保障內容、類型、價格走向,與投保人息息相關。
  • 如何買到性價比最高的重疾險?看這一篇就夠了!
    按照目前重疾險產品的標配:重疾+輕症+中症。我們比比這幾款產品價格,從上圖看出,以30歲男,保額50萬,30年繳費保至終身來看,健康保2.0最便宜,每年保費只要5198.8元。同樣的1次重疾+3次輕症+2次中症,不同公司的重疾險產品,定價是不一樣的。大家在考慮保費時,建議跟我一樣多拿幾款產品對比看。
  • 買重疾險的最佳年齡是多大?什麼時候買最好?
    買重疾險的最佳年齡是多大?這個時候買最好?重疾險是健康險的一種,需要符合健康告知才可以投保。但是重大疾病保險並不是任何歲數都可以投的,一般重疾險產品都是有年齡限制的,且投保年齡一般不超過55歲,只有極少數的產品允許60~70歲投保。
  • 2019最新兒童重疾險 哪款值得買?
    和去年大賣的大黃蜂 2018 相比,其實兩款產品的保障都差不多,但是國華的價格會更加極致。深藍君建議,如果你對價格非常敏感,可以重點關注這款產品,非常適合用來做基礎保障。3、百年人壽大黃蜂 2 號大黃蜂 2 號最大的特點是:重疾保額遞增,在購買後的前 10 年,每年增長 5% 保額。
  • 怎麼選出最高性價比的兒童重疾險?
    ,可以保終身 ->信泰超級瑪麗2020MAX,首次重疾一直增額50%到60歲,還覆蓋三種最高發重疾二次賠 ->其他產品保障全面,但沒有突出亮點 最適合給女孩子買的重疾險產品排名 1、復星健康媽咪保貝
  • 線上百萬重疾險:保證續保或是個「坑」
    樂觀者認為,百萬重疾險將「複製」百萬醫療險的輝煌,形成「醫療+重疾」的「標配」;悲觀者則指出,百萬重疾險形式大於內容,保證續保更是一個偽命題。  「保百種病」恐是噱頭  據記者了解,2017年下半年起,眾安在線、螞蟻金服、新華保險紛紛上線一年期消費型重疾險。近日,騰訊微保和中國平安又相繼推出了一年期消費型重疾險。
  • 旗下重疾險有哪些?
    因此我們不如放寬心,關注產品本身,我們先來看看陽光保險的重疾險產品都有哪些。 陽光保險這兩款重疾險的保障內容比較簡單,大部分保障內容中規中矩,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它性價比如何。
  • 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2020版重疾表 將探索建立重疾表動態調整長效...
    據了解,2013年中國精算師協會在原保監會的指導下組織行業首次編制了《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改變了過去定價、準備金計算等依賴國外經驗的現狀。重疾發生率表真正反映了國內被保險人的特徵,對促進健康保險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產品評測|保障全、性價比高,富德生命這款重疾險值得買嗎?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保險產品帶來的風險保障。面對琳琅滿目又參差不齊的重疾險產品,普通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呢?最近,一款高性價比的重疾險被很多人安利。據悉,該產品提供了32種輕症、20種中症、120種重疾,一共172種疾病保障,擁有保障全、多次賠付、價格低等多重優勢,這就是富德生命倍享健康重大疾病保險。
  • 泰康人壽人壽保險祥雲二號(終極版)主險重疾保障強? 讓自己更安心!
    我們先來看看這款產品的基本情況:泰康人壽保險祥雲二號(終極版)保險產品計劃包含主險《泰康健康人生F款兩全保險》與附加險《泰康附加健康人生F款重大疾病保險》,涵蓋120種重疾、60種輕症,提供重大疾病、少兒特定疾病、輕症、輕症豁免、身故等保障。
  • 415款重疾險全面測評,1月推薦榜單震撼登場!
    這類經濟實用型的重疾險,重點關注眼下幾十年的保障,而且價格都不貴。3、媽咪寶貝:綜合素質最高的兒童重疾這款兒童重疾險不是最便宜的,但是卻非常有特色:兒童高發重疾齊全:對於大多數兒童高發重疾,都能雙倍賠付,是目前兒童重疾險裡面最全的。
  • 健康保普惠多倍版丨不分組多次賠付加癌症津貼,多次賠付重疾險的優中之選!
    此外,崑崙健康的重疾險產品一般對BMI要求非常寬鬆,另外其智能核保也通常會有驚喜。這個新產品這方面表現如何,我還沒有研究,大家可以在後面慢慢積累。不足1:重疾前15年額外賠,比目前單次賠付的重疾,60歲前額外賠賠付,略顯不足。不足2:等待期180天,雖然新定義很多重疾險產品等待期有回歸180天的趨勢,但是依然有不少重疾產品特別是主體公司的重疾險的等待期是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