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談《林黛玉進賈府》中限知視角的使用

2020-12-27 語文視野

《紅樓夢》是曹雪芹十年嘔心瀝血之作。隨著家族勢力的一朝傾覆,作者從養尊處優的貴族公子降為窮愁潦倒的落難平民。家破人亡的巨變,使他閱盡人間滄桑、飽嘗人情冷暖,也從此淡於功名富貴,看破人生的得失與成敗。「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所有痛徹肺腑的人生體驗都化為文字,溶成了這部偉大的小說。

該書經過了五次刪改,且出現了多個傳抄版本,如己卯本、庚辰本等,現在進入我們課堂的《林黛玉進賈府》就是選自庚辰本的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 林黛玉拋父進京都」(註:夤讀yín,夤緣指攀附權要以求升進),從楔子跳入到了正文。

林黛玉此次進賈府,是由賈雨村隨行,從揚州到了北京(註:林黛玉原籍為蘇州,賈家原籍為南京),開始了孤身一人投靠外祖母的生活,這也是她在這個大家族中無力掌握個人命運的開始。

《紅樓夢》裡出場的人物有數百個,在《林黛玉進賈府》中有名字的大概就有十六個,儘管作者是站在全知視角俯瞰芸芸眾生,但是,他在敘述這些人物的時候,仍然不可能作全面的觀照和呈現,因此,在全知視角中切割不同的敘述視角(即限知視角),引領讀者走進故事的中心和人物的世界,是作者慣用的敘事策略。當然,讀者在體味文學作品時也能觸及到借人物代言的作者投射在作品中的生命體驗。

《林黛玉進賈府》就是以林黛玉的視角為主要觀察點,寫其初次到賈府的見聞。在這一回中,作者並沒有搶先介紹榮國府的情況,也沒有先行描述林黛玉的外貌形容、性情為人等,更沒有讓其他人物脫離林黛玉的視線單獨出現,而是讓攝像機始終跟隨著她的步伐行進,所有景物和人物都借黛玉之眼得以呈現。從她登岸上轎進城,目睹了京城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到途經氣勢宏偉的寧國府,再到進入軒峻壯麗的榮國府,鏡頭隨地點的轉換逐漸推移,榮國府的西角門、垂花門、遊廊、穿堂、內廳、正房大院,正面上房……府內的布局和陳設一個個展現於讀者面前,同時進入讀者眼帘的還有黛玉初識的各色人物。在限定視角的聚焦下,敘述者的感知具有局限性,因而作品留下一些未言說的空白,其暗示性的語言和文中的伏筆都需要讀者自己去領會。

回到文章第一段,「這林黛玉常聽得」即為限知視角,黛玉從觀察外祖母家三等僕婦的吃穿用度已印證母親所言,知榮國府乃顯赫之家,規矩森嚴,「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他去」。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其言行舉止相當謹慎,無論是用餐還是對答,都可謂進退有禮。作者通過黛玉的所思所見,把冷子興和賈雨村嘴裡的寧、榮二府從遠處拉近,且為後文由盛而衰埋下伏筆。

接下來便是依次對其他出場人物進行描繪。在人物的刻畫上,作者所施筆墨不一,繁簡有度。這不但與敘述視角的關注點有關,也與表達需求有關。如對史氏太君的外貌只用「鬢髮如銀」簡筆勾勒,對迎春、探春、惜春則抓住體貌和神採描其特徵,而對王熙鳳、賈寶玉使用的筆墨最多,從服飾到容貌到言談都是傳神之筆,使人物躍然紙上。特別是寫寶玉,先從黛玉從母親那裡得來的印象以及王夫人、世人(見兩首《西江月》)的視角加以渲染烘託,然後再取自黛玉的觀察視角,觀其人、聽其言,寫其外貌風度。及至到了林黛玉這裡,敘述視角即變為從眾人、王熙鳳、寶玉的視角寫其形象,且不寫服飾,只寫其年貌小、舉止言談不俗、怯弱不勝、風流儀態、神情姿態等,而描畫出了她獨特的氣韻。

讀者眼中的林黛玉自然是多愁善感的代表。年少失母、寄人籬下的現實使她過早地成熟,也使她自傷自憐。在《林黛玉進賈府》中,癩頭和尚之言無疑預示著她將來的命運。此文伏筆不少,值得細細品讀。

相關焦點

  • 《林黛玉進賈府》:寶黛初遇被選進高中課本,學生能學到什麼
    曹雪芹在《林黛玉進賈府》中通過林黛玉的眼睛向讀者介紹了三個方面內容:一、介紹賈府這個典型環境;二、介紹了生活在賈府中的人物,重點描寫了王熙鳳、賈寶玉,還通過賈府的人介紹了林黛玉;三、介紹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第一次見面。課文可以節選到吃飯,為什麼要把寶黛第一次見面也選進高中課本呢?寶黛見面有什麼值得學生學習的地方嗎?
  • 王夫人是何時對黛玉心存敵意的?看看黛玉進賈府那天,她幹了什麼
    我們不談任何先入為主的陰謀論,僅根據《紅樓夢》第三回「林黛玉進賈府」時,王夫人的具體反應來進行邏輯推測,各位若有不同看法,可在文章下評論區留言反饋,共同探討。王夫人詢問月錢一事林黛玉進賈府那天,賈母一見了林黛玉,抱著就哭,隨後黛玉與迎春、探春、惜春三人相見,緊接著王熙鳳出場,開口便是「天底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算是見了」,毫無疑問,王熙鳳的出場讓現場的氣氛達到了最高潮,可就在王熙鳳攜著黛玉的手詢問黛玉身體狀況時,王夫人突然開口了,且看原文:
  • 黛玉進賈府,和寶釵進賈府,有什麼區別?不止迎接不迎接這麼簡單
    黛玉進賈府,是自己走進來的。寶釵進賈府,是王夫人帶著紈鳳探春等人,聲勢浩大地出門迎接的。可以這樣說,從進賈府來看,寶釵在氣勢上完勝黛玉。但是,且慢!別忘了,寶釵可不是一個人來的,而是跟著母親和哥哥。也就是說,作為晚輩的寶釵,進賈府時並沒有自己獨立的身份。不像黛玉,雖然是自己進了院子,但「臺磯之上,坐著幾個穿紅著紅的丫鬟,一見他們來了,便忙都笑迎上來……一面聽得人回話:『林姑娘來了』。」完全是以自己為主,以獨立的身份進入賈府的。這樣看來,似乎黛玉又扳回一局,氣勢上並不輸於寶釵了。
  • 林如海巨額財富一直藏在黛玉房中,賈府有眼無珠,劉姥姥道破天機
    實際上的話,林如海留給林黛玉的財富一直就在林黛玉的房中,只不過賈府大多數人有眼無珠,視若無睹,沒有發現,反倒是劉姥姥這樣一個毫不相干的人發現了林如海給林黛玉留下的巨額財富。慧眼識珠的劉姥姥。林如海給林黛玉留下的巨額財富。不錯,林黛玉房中的海量書籍其實就是他的父親林如海留給她的,這些書籍中的大部分都是當初林黛玉從揚州老家奔喪之後帶回來的。
  • 96版林黛玉進賈府:賈府煙霧繚繞似走水,黛玉大義凜然好似上戰場
    1996中國臺灣華視版《紅樓夢》一開場用了5分鐘時間把原著中有關木石前盟的神話部分做了簡略交代。隨後原著中甄士隱、賈雨村的部分被略過,劇情直接跳到了林黛玉進賈府。既然一上來就拍了林黛玉進賈府,那麼這一段拍得怎麼樣呢?據我看來不甚精彩。劇中人物之間的稱謂未遵循原著,而是改作中國臺灣那邊的習慣性稱呼,比如把賈母稱作「老奶奶」,這對於內地觀眾來說一開始肯定不太適應。而且節奏很趕,很多細節都沒有呈現出來,與華視版73集的總容量不甚匹配。
  • 高考語文引路:林黛玉進賈府在全書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第二回是讓讀者聽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有了一個大致印象,並使讀者產生進一步了解的期待;而第三回讓林黛玉進賈府則讓讀者近距離觀察賈府,書中絕大多數關鍵人物基本都到場了,這是全書第一次正面接觸賈家和賈家的各色人物。不過,作者在第二回中已經有兩個人分別談了他們對賈府的印象,而且她們的印象還截然不同。一個是賈雨村路過時外觀賈府,一個是冷子興近距離感受賈府。
  • 紅樓夢:林黛玉進賈府是上趕著去的,還是賈府接去的?
    上任前一年,黛玉的弟弟死了。林如海擔任巡鹽御史一年後,妻子賈敏身亡。賈敏死後,林黛玉去了京城外祖母家,也就是賈府——賈寶玉的家。林黛玉進賈府是林如海執意送去的嗎?不是,是賈府以賈母的名義來接林黛玉進賈府。
  • 賈母不死,黛玉必嫁!秘密藏在林黛玉貼身丫環的一句話裡!
    01 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是賈母單方面的決定。但是賈府家大業大,賈母輩分又高,林如海縱然安排好了林黛玉的生活,但仍只能服從賈母的安排。 所以,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屬於被賈母強行接進去的。
  • 紅樓夢:誤了林黛玉一生的人是賈母嗎?是,也不是
    《紅樓夢》裡,誰誤了林黛玉的一生?真正誤了林黛玉終生的人是賈母。不可諱言,賈母疼黛玉,然而被傷害最深的人往往來自最親近的人。賈母誤了林黛玉終生。第一,賈母不該接黛玉來賈府。賈敏死後,賈母不應該派人派船接林黛玉進賈府。如果黛玉不進賈府,她不會遇到寶玉,更不會與寶玉相愛。因為黛玉愛寶玉不能讓其他人知曉,否則就是傷風敗俗,所以黛玉有許多說不出口的壓力和苦惱。
  • 《紅樓夢》賈府人的歸宿在南邊,黛玉是客居,賈府也是客居異鄉
    說林黛玉是南邊的,賈母要回南邊。那麼南邊到底在哪裡呢?為什麼說林黛玉是南邊的?江南在哪裡?《紅樓夢》裡說林黛玉是南邊的,是江南的簡稱。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南昌、長沙及皖南等長江以南地區都可以稱江南。不過真正的江南指的是文化方面的「江南韻味」。文化方面指的江南,有專指蘇州無錫,有專指蘇錫常,有專指滬寧杭三角洲,但以指蘇錫常為普遍。南京人口音偏向蘇北口音。
  • 黛玉進賈府為什麼賈赦賈政不見?從中發現了一個秘密
    黛玉進賈府,兩個舅舅都沒見到。為什麼賈赦、賈政不見?賈赦不見,說見面難免傷心,還是不見面為好,說明賈赦在家。賈政不見,王夫人說你舅舅今日齋戒去了,再見吧。書中沒說,為什麼要去齋戒?書中也沒透露。佛教上講,齋戒指齋戒日,可以守初一、十五,或者守觀音十齋日。最難持守的是八關齋戒,《西遊記》上豬八戒的名字來源於八關齋戒。王夫人說賈政齋戒去了,僅此一見,後文再沒說賈政信佛信道,反而賈赦在王熙鳳和寶玉遭魘後到處尋僧覓道。
  • 《紅樓夢》|賈府以收養黛玉為名,侵佔林家財產,這說法可信嗎?
    林黛玉有過兩次進賈府的經歷,一次是母死,一次是父死。母親死後,黛玉只是暫寄賈府,但父死之後,黛玉就再也沒有回林家的希望了。正如王熙鳳笑著對賈寶玉說:「你林妹妹可在咱們家住長了。」相比第一次黛玉隨著賈府的三等僕婦進賈府的隨意,第二次變得特別慎重,「賈母定要賈璉送她去,仍叫帶回來」。
  • 紅樓夢:如果賈寶玉和林黛玉結婚了,婚後的生活會幸福嗎
    紅樓夢:如果賈寶玉和林黛玉結婚了,婚後的生活會幸福嗎喜歡紅樓夢的讀者都知道,賈寶玉和林黛玉男才女貌,互相愛慕,賈寶玉對林黛玉更是捧在手裡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這樣一對璧人最後不僅沒能在一起了,反而還天人永隔。林黛玉含淚去世的時候不少讀者都看哭了。
  • 《紅樓夢》中林黛玉從來沒管家,為什麼一眼就看出賈府入不敷出
    後來黛玉在賈府中多年,除了文學才華冠絕大觀園之外,她也是自我意識最為清醒,難得表現出人格獨立的女子。其實,書中也有很多細節都能體現出黛玉不俗的管家理事才能,連王熙鳳都親自蓋章認定黛玉的能力。只可惜,林黛玉父母早亡,寄人籬下,體弱多病,她的管家才能始終沒有機會施展,懷才不遇而已。
  • 同是千裡進賈府,為什麼薛寶釵能從正門進,林黛玉只能走偏門?
    《紅樓夢》第3回「林黛玉進賈府」,書中明確提到黛玉入賈府之流程,榮國府之大門並未對黛玉敞開,而是將其從西邊角門接入:(黛玉)想著,又往西行。不多遠,照樣也是三間大門,方是榮國府了。卻不進正門,只進了西邊角門。那轎夫抬進去,走了一射之地,將轉彎時,便歇下退出去了。
  • 林黛玉進賈府大張旗鼓,薛寶釵則一筆帶過,一前一後有何差異?
    林黛玉和薛寶釵作為紅樓的兩大女主角,在小說中的描寫都是在對比的基礎上完成的。這從她們二人踏入賈府前就開始了。首先,來看薛林二人進賈府的原因是不同的。小說第二回提到,賈敏英年早逝,留下一個孤女林黛玉,並重點介紹了林家的家族背景。
  • 假如林如海沒死,林黛玉沒有病死,或許乘龍快婿都沒寶玉什麼事了
    在《紅樓夢》開場後不久,林黛玉就讓林如海送到賈府去了。林黛玉在賈府得到了賈母寵愛,又開始了這一世的木石情緣,以致於讀者們都快忘了她的父親林如海了。在經歷了喪母之痛的林黛玉,再一次遭受暴擊,老爹也死了。如果她的父親沒有死,還真不用看賈府臉色了。林家勳貴之後,書香世家林黛玉和賈寶玉有「木石前緣」,兩個人在第三世的時候,就是註定要在一起的。
  • 賈璉對林黛玉不感興趣,因為賈璉和林黛玉是兩種人
    林黛玉國色天香為真,賈璉lust為真,為什麼賈璉對林黛玉漠不關心?雖然林黛玉雖然美麗有著西施的模樣和神仙的模樣,但是林黛玉還是個不成熟的女孩,為什麼?以她對賈寶玉的愛為例,他是青春期的開始,純正的友誼,慢慢向愛情過渡,而且體弱多病,常帶著淚水,聰明,嘴角麻利,同時由賈母,在賈府小姐中,有一個地方在賈府小姐。
  • 林黛玉進賈府三次讓座,一顆七竅玲瓏心全在細微之處!
    林黛玉進賈府三次讓座,一顆七竅玲瓏心全在細微之處!《紅樓夢》裡形容林黛玉是「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前者突出了黛玉的聰慧靈敏,後者既寫了黛玉之美,也點出了黛玉之弱。本文要說的是黛玉的聰慧。林黛玉進賈府只有七歲左右,還處於孩提時期,一個小女孩孤身一人背井離鄉,投身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可是林黛玉的表現卻從容不迫,進退有節,言談有禮,舉止落落大方,絲毫沒有亂了規矩。這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實在是不容易,尤其是三次坐座位,將林黛玉的聰慧展現了出來。一、拜見賈政王夫人,只向東邊椅子上坐了。
  • 林黛玉進賈府夜裡,為何情緒失控默默流淚?皆因王夫人一個警告
    《紅樓夢》第3回,可謂是開篇的重中之重,在這一回中,林黛玉初進賈府,見到了最疼愛自己的賈母,以及其後的一生摯愛賈寶玉。可不太愉快的是,林黛玉初進賈府這天晚上,就開始流淚,她因何流淚呢?我們且看原文:鸚哥笑道:「林姑娘正在這裡傷心,自己淌眼抹淚的,說『今兒才來了,就惹出你家哥兒的狂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