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齋客廳|「做一枚春天的和菓子」日本和菓子研修課

2021-02-16 小鹿齋

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個字,集宗教、哲學、禮儀、藝術、美學於一體,不僅是物質享受,還注重美學修養和精神感受,陶冶性情。

而在日本茶道中,品茶前,主人會為客人上一份精緻甜美的茶果——和菓子。外形精美的和菓子,有著悠長的歷史,是茶道文化中五覺體驗之一。

|和菓子淵源|



和菓子源自唐朝宮廷。公元630年,日本派赴的遣唐使學習了唐代的飲茶習慣,並將茶道文化和糕餅技術帶回了日本。「唐菓子」慢慢演變為日本最頂級的茶道點心,被稱為「和菓子」。

經過千百年的演變,和菓子成為日本傳統的佐茶點心,不僅外表精緻美麗,也因其與茶道文化密不可分的關係而獨具精神魅力。

|小鹿齋和菓子記|

 

此次,小鹿齋邀請淳風老師,帶來一場日本茶道美學之旅。從日本抹茶入手,學習日本精美經典茶點——和菓子的製作。

 

兩天的時間,我們將帶領大家學習四款和菓子的製作,分別是春水、菊花、水仙和剪菊,輔以日本茶道體驗,學習如何打出一碗日本抹茶以及喝茶禮儀。

 

製作和菓子並不難,惟願各位以敬畏之心對待時光,享受這一段旅程。

春水

菊花

水仙

剪菊

|課程內容|

 

和菓子課程教授的,便是製作和菓子。菓子的造型千變萬化,蘊含的意蘊各不相同,融入了注重自然的美意義與季節感。

 

和菓子課程不只是簡單的教授幾款造型,更是將系統性的製菓技巧分解於各個環節之中,結合審美心得,讓同學們把內心對四時之美的感受,用菓子表達出來。

做一名安靜的菓匠,凝結你與菓子最美的瞬間,拋開雜念和煩惱,與手藝相伴。

一茶一菓緊密相連,除了製作和菓子,我們還特別為同學們準備了日本茶道體驗,學習如何打一碗日本抹茶,以及學習日本茶道喝茶禮儀。

|淳風老師介紹|

 

淳風老師,生活美學實踐者,資深愛茶人;2015年在京都和菓子學校學習和菓子製作,並在虎屋見習;跟隨日本名師學習至今。

活動主題

日本和菓子研修課

結業茶會「這一刻,就很好」

活動時間

5月19日

9:30—12:00學習製作和菓子兩款:春水&菊花

13:30—16:30 學習如何打一碗日本抹茶

5月20日

9:30—12:00學習製作和菓子兩款:水仙&剪菊

13:30—16:30 學習日本茶道喝茶禮儀

5月20日19:30

 結業茶會「這一刻,就很好」

緣起:

靈感與美學為基礎的茶、果,皆仰賴藉由心手詮釋,這一刻遇見的美好顯現。

舒服自然延伸的任何事物總能營造出最不著痕跡的美。茶人,器物,空間

手藝更是對事物感知細察,內化覺察的美感修為。茶,花,果,字,畫...皆如是。

這一刻,就很好。

形式:師生合力佈置茶會空間氛圍,準備茶會和菓子,一起為老師同學打上一碗溫暖的茶。

活動費用

兩天課程 2800/人

早鳥價 2600/人(5月12日以前報名)

(課堂上免費提供和菓子材料及製作工具;課程結束後會贈送學員每人一份和菓子材料,供大家回去後繼續練習)

 

活動地點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東湖東路8號

東湖陽光會所高爾夫練習場內小鹿齋

報名方式

預約電話17771609323 

或添加下方微信預約

 

長按並識別上方二維碼添加小鹿齋微信好友

即可聯繫進行預約



東湖路8號,小鹿齋,一處建在水邊,充滿了溫暖感的木質房子。室內簡潔,空間通透,有露臺,還有庭院,隔湖便與珞珈山相望,日出日落,四季更迭,將東湖美景盡收眼底。


室內空間,露臺與庭院的構造組合,不大的空間,營造出一處處氣質獨特的「境」,俯仰皆是的自然景觀,雅致沉浸,不喧囂,亦不嘈雜,讓人能享受片刻安寧。



碰上陽光正好的下午,半倚在榻榻米上,打個盹,或坐或臥,便都是入了「境」。



臨窗的書桌,文房陳列,依稀能看見棉紙紅箋上柔軟乾淨的字跡,可以在午後舒懶的陽光裡坐下來,聽小宋老師談談古畫裡的文人,他們的志趣和愛好,然後,試著臨摹他們的水墨小品,師從古人,並關照進自己的日常生活裡。

 

建造小鹿齋,於樹而言,

只是單純的喜歡鹿,

喜歡鹿的生活方式,

喝著溪水,吃著青草,

往來森林中的美好模樣。

於是便把自己的茶書房,

取名為小鹿齋。

小鹿齋創建之前,樹從事的,

其實是與茶無多少關聯的工作。

日常的繁忙和瑣碎,

與她內心渴望的安靜平和相違背,

也許,是到了離開和轉身的時候。

關於此,樹說到,

辭職不是為了休息,

而是想徹底換一種生活。

 

或許就像臺灣作家陳雪所寫的,

「年輕時真是無法想像未來的自己

會變成什麼樣,

活得那麼倉促,

仿佛沒有任何喘息的時間可以靜下來,

認真地、審慎地,做一個決定。」 

直到跟隨李曙韻老師習茶多年,

樹愛上了以茶為媒的生活方式,

心得茶不止是茶,

可以延伸到生活每個角落,

茶與生活,亦是澹非薄濃非厚。

也漸漸明白,

人只有做你自己最喜歡的事情,

才會得心應手。 

那時起,樹開始希望擁有一間

小而美、真正屬於自己的

靜謐舒適的茶室。

於是,這才有了後來的小鹿齋。

背影,應是一個人最真實面對你的樣子,

因為不知道你在看,

也就無須任何掩飾偽裝。

這便是小鹿齋的主人,

與其說人與空間融為一體,

倒不如說,空間本來就是主人心性的延伸。

一個背影都如此柔和的人,她的小鹿齋,

讓人不愛都難。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關注小鹿齋

或搜索公眾號deershome2016添加關注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東湖東路8號

東湖陽光會所高爾夫練習場內

TEL  17771609323



 

相關焦點

  • 日本和菓子夢幻圖監!集結四季、文學、藝術於一體的和菓子小宇宙
    來到日本自助旅行,必吃「和菓子」!日本傳統和菓子最大的特徵就是「季節感」,菓匠們把四季包進菓子裡,美到令人捨不得吃。熱愛和菓子的小編,特別把一年12個月最能表現季節變化的絕美和菓子整理出來,提供你做為挑選經典和風甜點的參考。
  • 日本和菓子夢幻圖鑑!集結四季、文學、藝術於一體的和菓子小宇宙
    ,必吃「和菓子」!日本傳統和菓子最大的特徵就是「季節感」,菓匠們把四季包進菓子裡,美到令人捨不得吃。熱愛和菓子的「宅大阪」記者,特別把一年12個月最能表現季節變化的絕美和菓子整理出來,提供你做為挑選經典和風甜點的參考。
  • 美色美味 日式和菓子の上生菓子拼盤
    在日本,以麻薯、年糕、羊羹、大福等最為常見。和菓子與其說是小吃,不如說是日本傳統藝術品。其精緻的造型完美地表現了日本人對飲食美學的追求,成為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徵之一。尤其是本次特別介紹的上生菓子,不僅深受貴族階層的喜愛,更是婚宴、家宴、生日宴、茶宴等隆重場合的主角。日本人通常會挑選各式上生菓子配合不同主題、季節、場合來設計上生菓子拼盤。
  • 日式糕點 | 和菓子
    和菓子在追求極致口感的同時,更加追求視覺上雅觀,它兼具著中國唐代的韻味和日本茶道的風雅,與其說它是點心,更像是一件料理人獨具匠心的藝術品。因此,許多日本漫畫和電視作品中,都以點心師為主人公,並賦予其傳奇的力量。到過日本旅行的人,大概總會和菓子相遇。
  • 日本京都百年和菓子老店耍心機!打破傳統的新個性和菓子誕生
    表現四季之美的和菓子,是日本飲食文化的重要象徵之一,不過與新世代年輕人似乎有些隔閡,因此在京都有些和菓子老店,便以傳統制菓技術為本,融入洋菓子的食材與特色,開發出「和洋折衷」的創意和菓子。成功創造話題,吸引年輕族群回籠。這次小編就要來介紹三間創業超過二百年的京都和菓子老店,來看看他們的鎮店銘菓以及「很上鏡」的新商品吧!
  • 日本の和菓子
    和菓子 ここからはトークコーナー、今日のテーマは「日本の和菓子」です。そんなわけで、今日は日本の和菓子を少しご紹介したいと思います。 まず、日本の和菓子と聞いて、皆さん大體知ってるんじゃないかなって思うのが、「どら焼」です。そう、あの、ドラえもんの大好物ですよね。どら焼っていうのは、あの、*5手の平サイズの、丸い*6平べったい、ちょっと和風の*7カステラみたいな感じのもので、あんこをサンドしてあるものなんですね。あんこを挾んである食べ物です。
  • 學做和菓子
    第一期 和菓子的介紹 和菓子是日本的傳統點心,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和菓子的[和],取自於大和民族的[和]字;而[菓子]的[菓],是由水果的[果]字而來,加上草字頭,意指使用草本植物(木的果實)或是水果加工而成的食物。據史料有效記載,我們所知曉的日本茶道文化,是當時日本遣唐使將中國唐代的飲茶習慣帶回日本的,其中包括了茶道文化和糕餅技藝,現在「和菓子」前身其實就是我們唐代的「唐菓子」。那個時期流入日本的唐代文化都深深的受到日本貴族階層的喜愛。
  • 日本美食之和菓子篇
    作為貫穿日本人日常生活與節慶時節的點心,和菓子是日本旅遊伴手禮的極佳選擇。   春天的和菓子 和菓子,也叫和果子, 菓同果,讀guo。日文:(和菓子/わがし wagashi),是一部分日式點心的統稱。型態有非常多種,一般有糰子、麻糬、饅頭、銅鑼燒等等。
  • 一生至少想吃一次的和菓子
    「和菓子」,即使現代社會網購非常便利,但還是有許多和菓子因為對鮮度跟數量的講究,不到當地吃不到的,也因此旅行時都會特意去尋找當地有特色而經典的和菓子來吃,許多和菓子是吃了還想再吃到,也有些沒吃到的和菓子是則是到死為止至少想吃一次,和菓子是日本文化的精粹,不吃的話,會覺得不算理解日本這個國家。
  • 言葉違い丨「お菓子」と「駄菓子」の意味と違い
    「お菓子」と「駄菓子」の意味と違いとは「駄菓子」は、いつの時代も子供に人気のおやつです。小さい頃よく食べたという人も多いでしょうが、ところでこの「駄菓子」は、「お菓子」とどう違うのでしょうか。あまり考えたことがないという人も多いでしょう。
  • 和菓子,日本糕點的色與形
    冨貴寄 夏色缶,來自菊廼舎和菓子(わがし)即日式糕點,明治時期為了與西洋糕點的洋菓子區分而得名
  • 絕美詩意的和菓子,盛夏清涼的水羊羹
    日式點心統稱為「和菓子」,包括最為常見的糕餅、甜點、麻薯、年糕、羊羹、大福等。「和菓子」以其精緻的造型完美地表現了日本人對飲食美學的追求,成為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徵之一,被公認為「日本飲食文化之花」,和菓子在原料與造型上通常都結合和運用了「五味」和「五感」以展現四季、時令之美,使得這枚小小的日式點心裡,蘊含著說不盡的日式美學。
  • 「一隻打敗了日本人的臺灣和菓子」
    作為一款打敗過日本人的臺灣和菓子,陳允寶泉億萬兩點心代表著百年製餅工藝的頂尖水平,在臺灣獲獎無數,近年進入中國大陸也成為熱賣搶購品,一餅難求。陳允寶泉二代傳承人曾經渡海到日本研習大福和菓技術,將漢餅與日式和菓的製作工藝融合並創新,打造出經典之作,甚至打敗了日本人自己的點心。1983年,在日本十年一次的和菓子大賽中,陳允寶泉打敗了日本其他點心品牌,獲得了【日本天皇賞】殊榮,成為臺灣點心的驕傲。  【榮獲食品金牌獎與臺灣百大伴手禮殊榮】
  • 親子和菓子體驗 | 大福和菓子,誰是你的最愛?
    )19:00-20:30大隱書局(巴黎春天店)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939號巴黎春天6樓大隱書局(巴黎春天店)7月和菓子課程開始啦!什麼是菓子?起源:根據歷史記載,菓子是由日本遣唐使在宋唐時期將中國的茶文化和甜點技藝帶回日本,在其歷史進程中被不斷發展,從而受到日本貴族階層的喜愛。
  • 和菓子
    前言:受三月兒之邀周五在愚意坊開了一堂菓子課,課堂上以實際操作為主,沒有太多時間說其他。和菓子——「和」,取自大和民族的「和」;「菓子」是日本對傳統糕點、糖果的統稱。而菓子的「菓」,是由水果的果變化而來。加上草字頭,意指使用草本植物或是水果加工而成的食物。"和菓子"這個名詞,在日本的明治時代後期才出現,是為了與當時西方傳入的「洋菓子」做一個區分。在此之前,菓子有「上古時代」「唐菓子時代」「南蠻菓子時代」等等。
  • 當你吃和菓子時,其實是在吃什麼?
    和菓子,最初其實是源自中國唐代的一種小面點,傳入日本後經過無數改變,才最終發展成日本獨特的點心形態,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之所以說它獨特,是因為這小小一枚和式點心裡,蘊含著說不盡的日式美學。\ 和菓子的兩大分類 /自從和菓子被引入茶道,就出現了兩種主要的分類:正式菓子 & 日常菓子。(「菓子」即「點心」。)
  • 練切與鋏菊 | 和菓子專業課程
    透過傳承的技術,和菓子職人的雙手利用木製工具,造型及色彩搭配,將四季自然的變化,人生的各個時期的心情,都融進果子裡。 上生菓子展現四季感的兩種手法,一是利用季節限定的食材,二便是練り切り(ねりきり)。練り切り是一種特殊的技法,能讓和菓子更容易固色和造型。因此春有櫻花,秋有楓葉片片,時令自然地更迭,在一枚小小的菓子裡自在的流轉。
  • 京都和菓子
    服飾、道具、場景製作尤其精美,古老的日式庭院,華麗的日式服裝,春之櫻,冬之椿,秋之紅葉,夏之螢火,美輪美奐的場景和優美的藝術風格讓人驚歎不已。據中多次出現日本茶會場景,尤其對各式和菓子作了完整展示,從製作、包裝、欣賞、食用都有具體場景展示,讓人有身臨其境的錯覺。驚歎於和菓子精緻優美的同時,也有一種莫名的悵惘和哀傷。
  • 手作體驗活動|這周六,和菓子職人帶你領略日本和菓子藝術
    來過「未來生活集」夜市的朋友,一定買過或嘗過這位職業手作人出品的和菓子。總有一些對手作感興趣的朋友會問,「這個做起來難嗎?我也可以學嗎?」我們的回答是,不難,來學!a.本周活動這個周六,我們聯合和菓子職人帶你領略日本傳統糕點藝術,教你DIY一份屬於自己的和菓子。每人現場可製作2份,並可打包帶回家。這些看上去精緻又感覺工藝複雜的菓子,老師說包教包會,聽起來有沒有很吸引?
  • VOL.240「ポン菓子」
    お米に圧力をかけて、一気に開放し、ふんわりと膨らませた「ポン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