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尖叫不止,都是你的這個行為造成的

2020-12-26 情感悅文

小孩子在成長階段,對其他人的情感感受是很細膩的很敏感的,爸爸媽媽平日裡的情感或者身體語言的表達方式,都會直接影響到他。

一個金髮碧眼的小女孩尖叫表達情緒

有的孩子喜歡尖叫,不論在何種場合,只要是他有情緒興奮了,就會尖叫起來,不會顧及任何人和物,一直到他累了,聲嘶力竭。

有的動畫片裡會有這些情節,因為動物不會說話通過這種方式表達情感,所以孩子可能會去模仿,但是這不是根本的原因,這種模仿也不會持久,而且一般會在遊戲情境中出現。

蜥蜴小子模仿蜥蜴爬行

而當他出現這種現象時,家長的做法有的是微笑著說太吵了小點聲,有的是捂著耳朵表現出震驚的神態,這麼做恰恰給了他一個錯誤的信號----哦,原來這樣做可以引起他們的注意,好像很好玩,越來越喜歡這種方式表達。

金髮男孩驚訝的表情

孩子的每一個不正當的行為背後,都是在相信他的這種行為是能夠達到某種目的的,只有充分的了解了他信念,才能調整和引導錯誤行為。

找到了他的行為目的和根源就可以制定解決方案了。比如蒙氏教育中倡導理解尊重孩子,釋放天性,在愛的環境中成長。

父親和女兒坐在木橋上溝通

尖叫的背後可能是尋求關注,或者是不懂得情緒的表達。對於尋求過度關注的孩子,我們只需要改變一下關注的方式就可以了,比如當他再次尖叫時,不予理睬,該幹嘛還在幹嘛,就當沒聽見,他看你沒有反應沒有產生互動效果,自然就覺得沒意思了,然後就不叫了。

小女孩和小熊躺在床上睡覺專注在小熊上

情緒的解決用到心理學上有個技術叫做問題外化。就是把孩子的行為問題和他本人進行區分,他的尖叫聲不是他發出來的而是別的動物(或者其他的什麼東西)發出來的,而發出這聲音的動物是他可以管控的

男人和女孩在溝通

然後讓他跟這個動物溝通,管理好它,這樣逐漸的就能做到情緒的管理了。

關注我,分享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轉發讓更多的人受益!

相關焦點

  • 孩子一言不合就尖叫,如何克制?
    這個行為可能從嬰兒階段就開始了,一般會在四五歲之後開始減少並逐漸消失,說明這是屬於學齡前幼兒的一個年齡特點。學齡前的嬰幼兒為啥這麼喜歡尖叫呢?我們之所以存在,原來是因為我們的老祖宗都喜歡尖叫啊!當孩子又製造魔音的時候,很多父母會直覺性的的跟孩子大吼一聲:「不許叫 」,但這樣的方式不單不會嚇退孩子,而且會讓他們的這種行為越來越嚴重,因為你就是用「嚇人的音量」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的,他會繼續模仿你這種行為,越來越愛叫喚!「噪音病」沒法治了嗎?
  • 孩子在公共場所大聲尖叫怎麼辦?巧用這四招,解決孩子大喊大叫
    網友將這些事情寫在網上時,一部分家長認為網友小題大做,認為玩和叫都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該約束孩子的天性;而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孩子在公共場所就該約束行為,父母應注重孩子公共道德的培養。那麼,究竟孰是孰非呢?我們在座公交時、看電影時、逛商場時、旅遊時、吃飯時都能發現有些孩子總是喜歡大聲尖叫,我們會下意識認為這種孩子缺乏管教。
  • 孩子吵鬧加尖叫?怎麼樣正確引導孩子?分享我的故事給大家
    在公交車上面就有一個孩子因為情緒問題大聲尖叫。孩子的聲帶本來就細,然後大叫,這使我們整個車廂裡的人都望向他。而他的母親就在旁邊面露囧色。不停地跟我們道歉。坐在我旁邊的兩個阿姨就是在相互討論。說這個孩子有問題,肯定不是健康的孩子。(阿姨們的竊竊私語,總是那麼雷人。)因為孩子不停地尖叫,他媽媽怎麼哄都沒用,可能也比較著急,就直接動手打了孩子。
  • 家裡來客人,孩子總是故意大聲尖叫?背後的原因值得家長反思
    2、孩子缺乏行為邊界感孩子大聲尖叫,其實也是意味著孩子行為邊界感,確實。孩子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給周圍的人帶來怎樣的困擾,再加上孩子的行為控制能力正處於發展階段,所以不能夠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完全的掌控。這就表示需要家長適當地對孩子的行為邊界意識進行培養。
  • 孩子三歲依然不會說話,稍有不滿就尖叫
    據奶奶說,孩子到2歲的時候才慢慢開始學會說話,但能說的詞彙僅限於常用的爸爸、媽媽、不要等,同時也聽不懂家長說的是啥。最要命的是孩子哭鬧異常嚴重,稍有不滿就發出尖叫,有時能連續幾十分鐘不停。 奶奶說原本以為是因為媽媽在懷孕時喝雞湯太多,鬧得孩子也和小雞仔一樣愛叫,便沒有採取行動。
  • 都來說說,公共場所有哪些奇葩行為讓你瞬間爆炸?
    來源:澎湃新聞 為什麼要禁止手機外放 因為這個行為 確確實實是對他人的騷擾 @昊: 熊孩子在車廂裡跑來跑去就算了,最不能忍的是「驚聲尖叫」。坐了10分鐘地鐵,心情時刻在崩潰的邊緣。旁邊孩子的外婆一臉橫肉,估摸了一下體型,只能提前下站。惹不起惹不起…… @一個經常下不了車的人: 上車下車必須提名!
  • 兒童節送孩子什麼禮物最好 這份禮物清單保證讓孩子開心到尖叫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兒童節送孩子什麼禮物最好 這份禮物清單保證讓孩子開心到尖叫 爸爸媽媽,別忘了我的禮物喔~ 那必須的,等著吧! 然而嘴上答應的輕巧,實際上各種犯難。     驚喜禮物TOP1:漫威鋼鐵俠智慧機器人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如果你孩子喜歡超級英雄,或者剛好看了《復聯》電影,     那麼這款產品一定不要錯過——漫威鋼鐵俠智慧機器人。
  • 打孩子的行為令人髮指,希望你沒有這個惡習,不然你會後悔莫及
    如果打的比較狠,身體就會留下記憶,而這些記憶都是負面的。經常打罵孩子的父母,大多數都是不能夠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用打孩子的方式直接懲罰孩子,是一種非常簡單、看起來有效,但又很粗暴的教育方式。父母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心思去引導孩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直接告訴孩子自己所認為的結果:你這樣做不對,你做錯了,你就應該受到懲罰。
  • 孩子哭鬧不止怎麼辦?聰明媽媽教你用這一招,就解決
    最近有位寶媽正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很是煩心,而讓這位寶媽如此煩心的是,孩子經常性地會哭鬧,當遇到不開心、不順意的事情的時候就會亂發一通脾氣之後大哭不止,真是很讓人頭疼。對於這位寶媽來說,前幾天就剛剛因為孩子哭鬧不止的事搞得家裡都焦頭爛額的。
  • 孩子發脾氣砸東西尖叫,狠抓育兒師的頭髮,「小惡魔」要怎麼教?
    前不久看了一個視頻,視頻中孩子又哭又鬧,還不停地摔東西,育兒師上前勸阻,孩子不聽,育兒師採取了坐淘氣凳懲罰,就是讓孩子在凳子上坐五分鐘冷靜,孩子在坐凳子的時候表現出了激烈的反抗,還用力狠抓育兒師的頭髮。後來發現這樣沒有用處,媽媽也坐在遠處冷眼看著自己,他就把鞋子襪子都脫掉,光腳踩在了地上,還用力扯自己的頭髮。錄製視頻時正是冬天,可想而知地上的瓷磚有多麼冰冷。
  • 兩歲時,她們都是「熊孩子」,為什麼1年後她們的行為大相逕庭?
    小簡和小米分別是兩個家庭中的孩子,她們都很難纏,經常讓媽媽抓狂:要麼不停地大聲叫,要麼笑個不停。她們對新環境的第一反應總是拒絕,父母如果帶她們去一個陌生的餐廳吃飯,她們會在門口哭叫不止,死活不肯進門。父母只好抱著她們在門口徘徊好長時間,她才能接受進門。進入之後,她們又會很興奮,不停地跑來跑去。
  • 孩子哭鬧不止,「哄」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孩子哭鬧不止,因為小事發脾氣,單純靠哄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孩子哭鬧,家長的首要任務並不是立馬去哄孩子,而應該嘗試了解孩子哭鬧、發脾氣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媽媽都遇見過下面的情形。
  • 家長強迫孩子把臭襪子塞嘴裡,孩子乾嘔不止,只因孩子不願洗襪子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往往決定著孩子的未來,如果他們教育不當的話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前段時間,廣東就有一位父親因為女兒整夜不歸,當街上揪女兒的頭髮,多次用拽拉等方式扇女兒耳光,此事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很多網友認為父親教育太過。
  • 你看「尖叫之夜」時究竟尖叫了多少次?
    而後期的「彩虹屁」紅毯開啟盛典更是充分釋放了粉絲們「尖叫」的熱情,讓傳播效果呈幾何倍放大。當然,如果你以為愛奇藝的寵粉值只止步於此,那就大錯特錯了,平臺對粉絲的「暖」遠不止這些。足夠暖,懂粉絲、懂飯圈營銷,更重要的是懂得「愛是相互的」,今年的「尖叫之夜」玩的著實有點浪漫,真的徹徹底底落實了「尖叫之夜」的slogan——每一聲尖叫都被看到。
  • 我在2021愛奇藝尖叫之夜為TA應援,讓每一聲尖叫都被看到
    這什麼沙雕儀式哈哈哈哈尖叫之夜給白宇頒獎,把獎項藏在行李箱裡搞得還打不開哈哈哈哈哈試了好幾次,然後發現用他的生日做密碼,就在他拿出獎項的那一刻幾個黑衣人衝出來站在他旁邊我以為要挾持他 黑衣人突襲,天真無邪朱一龍拆開重重包裹,喜獲品質驚喜。
  • 寶寶10種被誤解成「惡習」的行為,家長別瞎制止,易弄巧成拙
    寶寶在發育過程中,總有些行為在家長眼裡是"惡習"。家長越是想要控制寶寶,寶寶越不受控制。你家寶寶有沒有過下面這些行為呢?再加上這個階段的寶寶對世界上的東西都感到好奇,就會用嘴來試探。隨手可拿、可以碰到的東西,寶寶都想放進嘴裡看看。這也是在為將來自己吃飯做鋪墊,拿到東西放到嘴裡也是個過程。強行制止的話,孩子以後可能會形成咬指甲、咬嘴的壞習慣。家長可以多做點可拿的吃的比如,水果麵包等,讓寶寶吃著玩。
  • 女子因不高興踹倒男童,造成中型顱腦損傷,孩子哭鬧不止!
    同樣作為母親,竟然能對兩歲半的孩子如此狠心、如此惡毒,真的是不配為人母啊。當著自己孩子的面毆打別人家孩子,也不怕給自己孩子留下陰影;或者做個「反面教材」,把自己的孩子教壞,以後也隨意毆打他人?孩子現在顱腦損傷,問題嚴重,達到輕傷以上級別的話,該女子將構成故意傷害罪。
  • 家長讓孩子帶錄像拍下老師的打罵行為,妥當嗎?老師行為更不妥
    孩子帶錄像設備拍下了老師的打罵行為在吉林松原,有家長發現孩子的情緒變化異常,就讓孩子帶了錄像設備去學校,沒想到就拍下了老師打罵孩子的行為,看錄像中,老師確實有罵人的行為,甚至還問了:「你跟你媽媽說了什麼?」這樣帶有威脅性的言語。在隨後孩子的就醫過程中,確實發現孩子已經出現了心理問題。
  • 高敏感孩子尖叫失控!爸媽坦率表達憤怒,反而容易跟孩子和好
    明明白天工作、晚上照顧兩個孩子,可是每天晚上還是覺得靈魂都乾涸了,必須休息恢復元氣。我很想知道到底其他的孩子是不是也如此。如果也是,那也許我們可以交換一些心得,或者我們的經驗可以給正在走同一條路的家長當作參考;如果不是,那讓大家開開眼界見識一下我們的辛酸血淚,如果哪天在路上或學校遇到同樣類型不受控的孩子,可以對他和他的家長寬厚一點。
  • 不止平衡車,尖叫雞等網紅解壓玩具也檢測出鄰苯超標
    網紅玩具風險多,誰為孩子的安全負責?我們結合樣品的材料特性和相關標準,安排了如下的測試項目:除了實驗室檢測之外,我們還對產品的標識信息和聲響進行了考察。測試結果發現:1 、尖叫雞中文標識信息(包括廠家、產品信息、執行標準等)缺失。鄰苯增塑劑嚴重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