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出身」,家長們可別推卸責任

2020-12-22 小青糖果屋

2018年的GES未來教育大會上,白巖松發表觀點:

缺少情商教育的家庭教育,就是白教。

這句話給了在場重視孩子智商的父母當頭一棒。

對於家長們的震驚白巖松解釋

人際關係能力是孩子情商教育中最缺少的一門課,沒有這門課,孩子未來的發展會受限制。

很多家長執著於提高孩子的智商與學習成績。

忽略了對孩子的情商教育後,還埋怨孩子不會與人相處。

面對家長們的想法,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老師直言:

孩子情商的高低,跟自身聯繫很小,直接原因取決於他的家長。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孩子就是家長的鏡子。

言傳身教,教的不只是知識、還有待人接物。

待人接物就體現了孩子的情商。

李教授表示,孩子情商低,家長最應該埋怨的就是自己。家庭教育讓孩子情商出了問題,這個問題家長要自己承擔。

01

這樣的出身家庭,影響孩子的情商:

【沒有尊重】

待人接物沒有尊重心的父母,經常會打著「我性子直」的口號評價他人。

而在家庭教育中,他們所採取的教育手段就是打壓式教育。

孩子出身於這樣的家庭,長此以往,共情能力受到影響。

待人接物時,孩子不僅掌握不好尊重的尺度,還不會換位思考

情商十分低下。

【夫妻關係不和睦】

李玫瑾教授認為,經常發生爭吵的家長,很難控制自己的脾氣秉性。

出身於氛圍充滿暴躁情緒的家庭,孩子會模仿家長,用暴力解決一切

這樣的孩子情商低下、不會與他人和平相處。

【溺愛】

老話常說:「慣子如殺子。

孩子出身充滿溺愛的家庭,性格會變得極端自我。

情商需要人際關係來培養。

自私的孩子接觸不到友誼,會被同齡人遠離。

2019年,「重回課堂」現場中,馬雲提出了一個觀點:

孩子同時擁有情商、智商、愛商這三商,他的未來才會有成就。情商作為智商與愛商的基礎尤為重要。有情商的孩子才會作為健全的人去享受生活。

最後,馬雲對情商進行了總結。

他認為情商就是適應生活的能力。

智商是船、情商是帆,有船才能前行,有帆才能遠航。

英國曾經花費50年的時間進行了一項追蹤調查,結果顯示:

童年期情商高的孩子多半會有成就,而情商低的孩子很可能舉步維艱。

在孩子破浪前行的的成長路上,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揚帆起航。

02

家長的教育,揚起孩子情商的帆:

一、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網上爆紅的清華學霸倆姐妹馬冬晗與馬冬昕就有著同齡人達不到的高情商。

而提高他們情商的內在動力就是自控能力。

所以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要規定孩子娛樂的時間。

控制孩子集中於系統情商培養的教育中。

這樣孩子才會情商高。

二、培養孩子的受挫能力。

情商體現在孩子面對挫折的情緒。

《最強大腦》中李雲龍和安德烈之間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比拼。

比賽結果還沒有出場,李雲龍就因為自身的失誤在現場嚎啕大哭。

而安德烈直到最後失敗的結果下來,都保持了情緒的穩定。

李雲龍面對小挫折就失控的這種行為,其實是一種低情商的表現。

家長們要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及時的鼓勵孩子勇敢面對自我。

勇於面對挫折的勇氣,才是提高情商的法寶。

三、提高孩子的自我情緒管理能力

演員胡可曾經在某個平臺分享了安吉的故事。

6歲的安吉在練琴時,總是遭遇失敗。

年幼的他自己給自己打氣,最終管理好了自己的情緒

孩子們遇事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如李雲龍一般大哭小叫。

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迫在眉睫。

家長們在面對孩子遇事情緒崩潰的情況,可以選擇帶領孩子去空曠的地方冷靜。

等待孩子情緒冷靜後表達自己的理解。

最後採取反問,例如:「你覺得你真的做不到嗎?」

用語言促進孩子進行自我思考。

最終提高孩子的自我情緒管理能力,促進情商發育。

我是小青,一位成長中的多平臺育兒作者,在育兒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每篇科普都是根據相關科學文獻和多年自我育兒經驗進行的總結,關於今天的討論內容,各位家長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分享到評論區,我會及時觀看並進行溝通,如果科普內容有什麼不足,歡迎大家指出,我會及時進行更正,帶給大家更科學有效的育兒好方法。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對青少年心理頗有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提到過: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4、抱怨、推卸責任 經常抱怨、負面情緒多,喜歡推卸責任的孩子,也比較難相處,屬於情商低。
  • 李玫瑾坦言:孩子情商低大多是父母的原因,6歲前培養還來得及
    孩子的情商高與低實際上與父母是有關的,比如,自己平時在家中或者在外面是否會有如下行為呢?總是斤斤計較。情商低的人總是因為一件事情喋喋不休,斤斤計較,生怕別人呢,會佔上自己的便宜。殊不知斤斤計較的人往往都是會吃虧的。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幾種表現,你家孩子有嗎?
    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的情商是直接受父母教育影響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的,那麼孩子就能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相反,如果父母沒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孩子的情商必然不高。孩子情商不高的4種表現1.
  • 李玫瑾直言:這4個方面父母使勁管,孩子長大後情商高,做事也棒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都有其獨特的方式,有些父母認為「窮養子,富養女」的兒童會有出息,另一些則認為「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兒童從小就要注重培養。在蒙氏教育中有這樣的解釋:六歲是塑造孩子性格的關鍵時期,也就是在這年齡接受的教育直接影響孩子在將來形成什麼樣的性格。
  • 以下句子掛嘴邊的孩子,長大不受歡迎情商低,家長早糾正早好
    這種先天性本能的存在,讓我們非常重視情商的高低。眾所周知,孩子的智商來自天生,情商依靠後天經驗累積,前者只能挖掘,後者卻可以得到質的飛躍提升。於是,大多數家長都把重點放到孩子的情商培養上,畢竟我國是人情社會,智商高的孩子未必會成功,但情商高的孩子一定能成功。可是,我們要如何判斷孩子的情商高低呢?
  • 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
    曾經就有一些人在李玫瑾的講座中問出了這個問題,而李玫瑾教授給出的回答的值得讓家長們深思: 「犯罪心理問題很多源於人的早期,所以我在犯罪心理研究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視研究人早年的一些心理問題,而且,真正要破解人的一些心理問題,你也會發現,它和人的早年的關係密切相關。」
  • 李玫瑾坦言:孩子「情商」太低,父母大多也是如此,怨不得旁人
    一個高「雙商」的人,在當今社會很受歡迎,尤其是「情商高」,會說話,處處受歡迎。那麼,這些情商高的人天生就是這樣的嗎?還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導致孩子的情商不同?對此,李玫瑾教授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家長不妨好好應對,好好反省,對被招的人迅速做出改變,以救孩子,怨天尤人。李玫瑾教授說,一般來說,孩子的情商與家庭和父母密切相關。
  • 孩子叛逆時,和娃講大道理的,大多是低層次父母,一流父母這樣教
    孩子叛逆不聽話?低層次父母才會打罵嘮叨,高層次父母這樣教娃「快起床去刷牙、洗臉!」「你就穿這樣的衣服出門嗎?像什麼樣子?」「別忘了下午去上課!」哈佛教授曾說過:「孩子叛逆時,和娃講大道理的,大多是低層次父母」不光是哈佛教授,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也認為:「低層次父母才會打罵嘮叨,高層次的父母,從來不會和孩子嘮叨、講大道理。
  • 李玫瑾:9歲前孩子有這些「臭毛病」,多半情商高,快看看自家娃
    而且在李玫瑾教授的觀點中,這些表現往往是情商高的特徵。9歲前孩子有』「臭毛病」,多半情商高一、愛送東西喜歡見面就送東西,這種行為很讓家長不解,而且送出東西後孩子還挺高興。跟同齡人玩耍時也很大方,仿佛什麼都可以分享。
  • 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小時候有以下特點,藏不住的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20%靠的是智商,80%靠的是情商。當今社會,情商對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你智商很高,但情商過低的話,未來走上社會也很難生存下去,因此,家長要從小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以免日後受挫。
  • 李玫瑾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有以下特徵,現在改還不晚
    文|秘籍君 情商有多重要呢?有專家說過,一個人的成功,20%是因為智商,80%是因為情商。同時,情商也是一種基本的生存能力。就像前段時間熱播的一個綜藝,其中海陸姐姐就很不受歡迎。不僅其他姐姐不喜歡,就連觀眾都不喜歡。不火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情商低,不會說話,讓人喜歡不上來。
  • 李玫瑾:將孩子路堵死的往往是父母,別因為無心之詞斷了孩子前程
    可後來郭麒麟的發展又令人羨慕,他不僅成為了家族企業「德雲社」的少班主,還躋身娛樂圈,綜藝、演戲樣樣都不落。雖然文化水平低,但情商、智商均在線。李玫瑾:將孩子路堵死的往往是父母,別因為無心之詞斷了孩子前程我國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家教授李玫瑾,憑藉其獨特的育兒觀受到眾多家長追捧,每場講座都很火爆,她提出的一些言論也被家長奉為育兒經。針對孩子「考不上大學怎麼辦」,李玫瑾曾做過一次講解。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網紅教授」李玫瑾,曾在多次公開講座中表示: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階段孩子情緒控制得好,長大後性格多比較溫和,情商也相對較高。同時,李教授也在講座中總結道:小時候有這些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都不高。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暗示情商高,是你家娃嗎?
    尤其是和兒時玩伴的相聚,總是讓人驚喜滿滿,曾經被家長說一身「臭毛病」的孩子,往往長大後更有出息!我研究了心理學多年,才明白很多看似是「臭毛病」的行為,其實是情商高的表現。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表示,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的孩子,暗示情商高!看看是你家娃嗎!
  • 李玫瑾:孩子走路「早晚」,暗示智商的高低?家長們可別上當了
    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一個小中心,對父母們來說孩子的健康狀況和心理髮育十分重要,但是每個家長也同時希望自家寶寶健康的同時,是一個聰明的孩子。畢竟智商的高低決定了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的路,孩子智商高未來的成就大概率的就會很高,這樣長大後孩子們的人生就會更加順利,能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 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會有這5個表現,父母別疏忽大意,會害了孩子
    現如今人們雖然依舊十分看重能力,但卻更看重一個人的情商,如果一個人能力雖然很不錯,但情商卻很低,那麼他可能很難有所作為。因此越來越多的父母想要自家的孩子情商更高,但卻並不懂得如何分辨自家孩子的情商是不是很低。實際上,一般來說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會有以下這5個表現,父母千萬別疏忽大意,否則一不小心就會害了孩子。
  • 李玫瑾教授坦言:小時候都有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都很低。因此家長應該及時糾正,並且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這樣孩子將來才能有出路。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很多孩子都有從小就開朗的性格,孩子最擅長的就是調皮搗蛋。孩子的這些表現在家長眼中都是令人十分頭疼的"臭毛病"。實際上,孩子是想吸引家長的注意,讓家長更關注自己,這是高智商與高情商的表現。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擔任過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學科帶頭人,後晉升為專業技術二級警監。
  • 家長總在抱怨孩子情商低,我說你去看看羅永浩和楊冪的直播帶貨
    昨天有一位家長談到了孩子的情商特別低。無論和他說什麼話,總是能給你懟回來。本來家長是要準備和孩子好好聊一聊最近的學習情況,結果沒聊兩句,就被孩子的話氣得火氣往上串,最後無果而終。既沒能和孩子好好地溝通解決問題,還把自己氣得夠嗆。不由得就跑到群裡來訴苦一番。聽完家長的吐槽,其實我是很疑惑的,這怎麼就能判定孩子的情商低呢?
  • 李玫瑾:想要孩子有出息,6歲前這幾方面要「狠心管」,別不捨得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小時我就是聽著這句詩長大的,直到如今已為人母,才懂得,那種打心眼裡盼望孩子有出息的心情!只是想要孩子有出息,這個事兒說起來很抽象,很多新手父母都不知道如何是好!直到我聽到李玫瑾教授的演講,感覺受益匪淺!李玫瑾教授表示,真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的是性格,而非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