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學士紀曉嵐,精品楹聯真跡品鑑,字字雋秀,句句彰顯大智慧

2020-12-23 清雅閣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書法藝術與書體墨法關係簡述:

書法藝術與其他藝術的最大差別,就是書法與文字的合而為一,文字形態的本身就能演化為藝術,不像其他藝術,如文學,文字只是工具。這就決定了文字形態成為藝術之後,必然就有一個善的問題。書法文字形態(形式)的審美就是真,而書法文字形態的內涵及其書寫、鑑賞蘊含著「善」。

墨法意識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十分漫長的時期,雖然墨法的 自覺要晚於筆法、字法與章法,但從形成以後的發展來看,其生命的活力卻並不亞於筆法、字法與章法。在書法的「四法」中,我認為墨法不僅僅是形成書法血肉的 重要方面,同時也是書法藝術之精神能得以彰顯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與其餘「三法」一起,共同構築著書法藝術之美的真諦,很多優秀的書法佳構,時代巨製,無不 體現書者強烈的墨法意識與熟練的用墨技巧。

書體是不斷發展的,書寫工具也在不斷改進和發展。因此,學習書法在工具上也應「趨變適時」,張宗祥《臨池隨筆》中曾說:「至篆則筆墨皆異,漢人所寫碑頭固工具不同之故,變其體勢。」我個人推重清代書法家鄧石如,深知後世筆墨忌異古人,故篆書專仿漢碑頭,且筆鋒轉折盡皆露鋒,此實深明古今作書工具不同之理,不能以其異古而議之也。

紀曉嵐精品楹聯品鑑:

書者介紹:

紀昀(1724.7.26-1805.3.14),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紀昀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詩及駢文,尤長於考證訓詁。任官50餘年,年輕時才華橫溢、血氣方剛,晚年的內心世界卻日益封閉。其《閱微草堂筆記》正是這一心境的產物。他的詩文,經後人搜集編為《紀文達公遺集》。

學習書法及書法創作的要義簡述:

大開眼界,廣泛觀看,細心琢磨,才能兼取諸長。除了要多讀名碑法帖,把優美的字形廣積於胸外,還要仔細揣摩名家作品。通過多看、多讀,廣納眾長,牢記在心,汲取精華。天長日久,字在腦中達到"預想字形"、"意在筆先"的境地,同時把一些字的多種寫法有機地溶於自己的創作中,會使作品避免雷同,增添靈動、變化之感。

不恥下問"謙受益,滿招損"。"不恥下問"是最直接、最便捷獲取知識經驗的方法之一。如果有了疑惑不去解開,問題越結越大,最終延誤了學習時機、擋住前進的腳步,甚至失去繼續學習的信心。因此,平時在練習書法過程中,要把自己不懂的問題,大膽地向能者請教。要敢於參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要敢於多參加一些正規的書法比賽,以此來檢閱自己的學習成績和找出自己的差距,促使自己不斷提高書藝。

相關焦點

  • 晚清著名書法家張伯英,行楷真跡欣賞,筆勢雋秀飄逸,真書法也
    我們在前面的文章裡就說了書法是漢字發展的精品表現,是中華文化的精神所在。中國的漢字可謂是世間文字之最,它是象形文字演變而來,每一個字都有著深厚的寓意,都是一部哲學詞篇。書法就是把這些寓意和書者所頓悟的道理利用筆墨紙硯揮灑出來。既然我們說了書法是高雅的藝術,那麼書法藝術本身就具備了豐富的情感、趣逸、情緒等諸多的人文感情。說白了就是書法蘊藏了書者氣韻。這氣韻簡單說就是書法藝術的"味"。
  • 歷史上的紀曉嵐是什麼官職?他真的能與和珅平起平坐嗎?
    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演繹的紀曉嵐官職很高,甚至可以和乾隆朝後期權臣和珅平起平坐,歷史上的紀曉嵐真是如此嗎?其實這都是電視劇中的誤導,在電視劇中紀曉嵐在乾隆朝就是大學士,這都是電視劇編造出來的,歷史上的紀曉嵐在乾隆朝就沒當過大學士,下面來說一說紀曉嵐與和珅的生平事跡和官職,就知道紀曉嵐的官職與和珅誰大誰小了。
  • 大清才子紀曉嵐的奇聞軼事
    紀曉嵐,清代文學家。歷任侍讀學士、內閣學士、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總纂《四庫全書》,撰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紀文達公遺集》等。隨著《鐵齒銅牙紀曉嵐》等影視作品的熱播,人物形象為大眾所喜聞樂見。人們心目中的紀曉嵐多為才華出眾、風流倜儻、能言善辯、機智幽默、奉公廉潔。
  • 【荊楚聯譚】與清代楹聯古書之緣
    今年年初疫情期間,我呆在長陽磨市蘆溪老家兩個多月,難得的空閒時間,促使我遍踏蘆溪村的山野,尋找古墓對聯,雖然沒有發現年代很久遠的,卻尋覓到幾座比較有價值的,如清代鄉紳譚楚等人的墓碑,我都將墓聯一一抄錄,並依據地方文史資料寫成文章,提供給長陽詩詞楹聯學會正在編纂的《楹聯長陽》編委,湖北省楹聯學會雜誌和微刊也刊發了我的文章。
  • 紀曉嵐是如何與蒲松齡對抗的?
    紀曉嵐沿著這條志怪的老路寫作《閱微草堂筆記》數十萬言,竟然取得了可觀的成績和效果。 《閱微草堂筆記》 (清)紀昀著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1年版 (資料圖)最近,一些地方電視臺熱播電視連續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第四部,與前三部一樣,又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紀曉嵐熱」。
  • 清代儒學巨匠莫友芝,15幅精品書法真跡欣賞,氣象渾樸,韻味幽長
    清代儒學巨匠莫友芝15幅精品書法真跡欣賞:書者介紹: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號郘亭,又號紫泉、眲叟,貴州獨山人。晚清金石學家、目錄版本學家、書法家,宋詩派重要成員。家世傳業,通文字訓詁之學,與遵義鄭珍並稱"西南巨儒"。
  • 他們不是軍機大臣、大學士,就是一代文宗
    但鮮為人知的是,經他之手培養出的人才更是數不勝數,用「大清第一伯樂」來形容他絕不誇張,奉他為座師的,要不是軍機大臣,要麼是大學士,各部尚書更是不計其數。劉統勳曾主持四界鄉試、四界會試,選撥的士子數以千計,如嵇璜、梁詩正、王傑、孫士毅、董誥、朱珪、紀曉嵐、趙翼、錢灃、彭玉瑞等。如果熟悉清史的讀者一看便知,這些人都是清代著名的大臣或是文壇領袖。
  • 從紀曉嵐陪乾隆下揚州的趣事,來欣賞那些膾炙人口的「一字詩」
    書中彙輯了關於清代的朝野遺聞、以及社會經濟、學術、文化的事跡,分門別類,按事情的性質、年代先後,共有九十二類一萬三千餘條。書中記載紀曉嵐了和乾隆皇帝下江南的一則故事。紀昀(1724-1805),字曉嵐,號觀弈道人、河間才子,諡號文達,直隸滄縣(今河北滄縣崔爾莊)人,清乾隆年間的著名學者,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 梁詩正1738年行書創作真跡,字體雋秀靚麗,結體自然流暢,精華帖
    魏碑行書清代時期,包世臣、康有為著書立說,大聲疾呼提倡魏碑,康曾評魏碑有十大美,因此碑學興起。於是乎文人書家紛紛將魏碑的筆法和體勢融入行書中,在行書中融入魏碑的雄強之氣,將行書的筆法和結體融入魏碑中,於拙樸中注入流暢之態。因此逐步使魏碑行書化,行書也帶有魏意。
  • 清代畫家石濤《杜甫詩意冊》十開真跡亮相揚州
    清代畫家石濤《杜甫詩意冊》十開真跡亮相揚州 2019-04-03 15:57: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霈韻
  • 清文淵閣大學士真跡,豐縣高氏家族捐贈一批文物!
    近日,在孫樓街道高樓村高氏家祠前舉行了一場捐贈儀式,高氏族人代表將高氏祖塋出土文物和綢緞「豐鄉三瑞」真跡捐贈給縣博物館。雍正元年(1723年)起,高斌歷任內務府主事、蘇州織造、廣東布政使、浙江布政使、江蘇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江寧織造、江南河道總督,官至吏部尚書、直隸總督、文淵閣大學士等職務,其女為乾隆皇帝慧賢皇貴妃。高氏祖塋出土文物有陶罐、銅錢、銅鏡、髮簪。目前文物已得到安全保管,縣博物館正在委託有資質單位做修複方案,修復後將在新博物館對外展出。
  • 紀曉嵐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與和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在影視作品的演繹中,紀曉嵐與和珅同為內閣大學士,領班朝堂左右,官職、地位、影響不分上下;正因如此,劇中的紀曉嵐也成為了敢於和寵臣和珅正面剛的錚臣、廉臣代表。面對和珅當權時的「結黨營私,威福由己,貪黷日甚」,紀曉嵐之所以沒和其正面對抗,固然有著隨波逐流、畏事自保的考慮,但更重要的是他根本就不具備與權臣和珅對抗的資本。也就是說,這個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在仕途上的高度遠遠不及和珅!
  • 上世紀紀曉嵐墓被發現,七名女子坐在墓中,專家:這才是真正的他
    其作者便是大名鼎鼎的紀曉嵐。眾所周知,紀曉嵐是協辦大學士,堪稱乾隆一朝文採最出眾之輩,一生詩文無數,且還編撰了四庫全書。相信大家第一次知道紀曉嵐,大多是通過《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劇中的紀曉嵐不僅為人正直,還是一個非常詼諧幽默的人。朝中官員大多三妻四妾,紀曉嵐卻只有兩個丫環伺候,當真是清心寡欲性情高潔。然而,歷史上的紀曉嵐真的是這樣嗎?
  • 梁詩正書法《故宮精品十宮帖》,清代行書第一人
    清代著名書法家,雍正八年探花,官至東閣大學士,卒諡文莊。初學柳成宮(柳公權),繼參入文徵明、趙孟頫,晚師顏真卿、李北海。梁詩正長期修撰官書。著有《矢音集》,編歷代名家書法真跡《三希堂法貼》。乾隆十五年主修《欽定叶韻彙輯》等。梁詩正的《故宮精品十宮帖》是為當時寶親王(乾隆)的七絕詩所書。吳宮白薴輕盈響屧廊,青龍舟裡換晨粧。
  • 清代著名書法家鄭板橋,14幅精品書法對聯欣賞,筆勢奇古格韻別趣
    那麼想學書法就必須看真跡,臨真跡,有名師指點如何臨真跡,三者缺一不可。在古代,真跡的代名詞就是孤品。意味著全天下就這一份,就算是頂級的士人別說看真跡了,看到一份別人臨的好的作品都是可遇而不可得。書法有很強的技術性。我們在臨帖的時候,其實就是在鍛鍊手的肌肉記憶,到你創作時,能夠下意識寫出你想要的線條,結構。這點和很多運動相似。
  • 清代皇帝賞賜的豬肘子,大臣表面上謝主隆恩,為何出宮門就扔掉?
    清代皇帝賞賜的豬肘子,大臣表面上謝主隆恩,為何出宮門就扔掉? 清朝的時候,每逢過年過節,皇帝為了彰顯自己的恩德,往往都會賞賜一些東西給大臣們,以示皇恩浩蕩,豬肘子就是日常賞賜的食物。至於為什麼大臣們出了宮門就把這些豬肘子給扔了,其實也是不得已的原因。
  • 電視劇中紀曉嵐風趣幽默,但真實的紀曉嵐不僅不如和珅,還很好色
    紀曉嵐,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鐵齒銅牙紀曉嵐」可謂是曾經風靡一時的好劇,裡面的紀曉嵐風趣幽默、才華橫溢、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其中最讓人喜歡的莫過於他剛正不阿,願意為百姓說話,和大貪官和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畢竟電視劇嘛,要保證收視率,所以觀眾喜歡看啥,他們自然就怎麼拍了,要說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
  • 王維用20字潑灑出千年難以超越的美景,字字精美,句句傾心
    這字字句句都能寫到我的心坎裡。但是筆者本次推薦的卻不是這些朗朗上口的詩歌之一,反而是平常人很少見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絕句對於王維有著特殊的意義,字字煎蛋缺充斥著令人難忘的感受,短短二十個字卻能讓人在未來的千年時間內銘記於心,自然不簡單。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首絕句。
  • 紀曉嵐出一對聯:一筆直通;兩扇敞開,惹怒尼姑。紀曉嵐:沒完呢
    紀昀,即為我們熟悉的紀曉嵐,電視劇中的紀曉嵐學問見長、剛直廉潔、不畏權貴,既是「天下第一學士」,又是貪官和珅的死對頭。這位官至「協辦大學士、太子少保」的一代文豪,雖然被嘉慶皇帝評價為「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文壇、政壇雙豐收,但卻也是一位嘲弄同僚,戲弄太監,調侃僧尼,甚至連親家母都要拿來開開玩笑的「風流才子」。
  • 佛教墨寶匯集鴻山 弘一大師血書真跡難得一見
    在眾多墨寶中,最為珍貴的要數弘一大師的血書真跡——《四分律行事鈔》。上午9點,「鴻山墨緣——法雨潤澤」佛教書畫精品展在鴻山講堂舉行開幕儀式。本次活動由廈門市佛教協會指導,廈門市古代藝術品研究會、廈門鴻山寺主辦,廈門市古代藝術品研究會佛文化專業委員會承辦,廈門市鴻山書院為支持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