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紀曉嵐墓被發現,七名女子坐在墓中,專家:這才是真正的他

2020-12-26 話花草

引言

有一首古詩《花影》:「絳桃映月數枝斜,影落窗紗透帳紗。三處婆娑花一樣,只憐兩處是空花。」其作者便是大名鼎鼎的紀曉嵐。眾所周知,紀曉嵐是協辦大學士,堪稱乾隆一朝文採最出眾之輩,一生詩文無數,且還編撰了四庫全書。

相信大家第一次知道紀曉嵐,大多是通過《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劇中的紀曉嵐不僅為人正直,還是一個非常詼諧幽默的人。朝中官員大多三妻四妾,紀曉嵐卻只有兩個丫環伺候,當真是清心寡欲性情高潔。然而,歷史上的紀曉嵐真的是這樣嗎?

▲紀曉嵐與和珅劇照

01

紀曉嵐,名紀昀,字曉嵐,清朝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在歷史上,獻縣紀家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其歷史可追溯到明朝永樂年間,家族中名人輩出。紀曉嵐的父親紀容舒也是朝廷裡的大學士,紀曉嵐從小就受到他父親的影響,非常喜歡儒學經典,所以在他四歲的時候就開始了儒家經典的學習。在跟夫子求學的過程中,他的學習天賦一時驚豔眾人,得了個神童的稱號。

▲紀曉嵐畫像

就這麼學習了幾年,在他7歲的時候,夫子覺得他火候到了,於是就讓他參加了童子試,沒想到,這一次考試,他竟然取得了十分優秀的成績,這之後,他就喜獲神童稱號。紀曉嵐也繼續的努力學習,準備以後的科舉考試,爭取像父親一樣做一個大學士。

02

後來,在紀曉嵐11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把他帶到了京城,讓他在京城裡跟著自己讀書。於是就這麼讀了幾年書,直到二十歲時,紀曉嵐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便得了第一名。這可把他高興壞了,處處炫耀不說,就連讀書也變得非常馬虎,有時候竟然過不了父親的考校。這樣驕傲自滿的壞處也在第二次參加鄉試中體現了出來。

▲清代士子科考場景復原

本來,按照紀曉嵐的天賦,肯定是可以得到更好的成績,但到了公布成績的時候,他竟然只有四等。這下,他也知道自己之前是飄了,不然也不會考出這麼差的成績。所以這之後,他開始沉下心來讀書,認真鑽研,三年後,他終於又一次回到了巔峰,考取了第一名。

但紀曉嵐這個性格也是奇怪,容易沉下心來研究學問,又容易被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蒙蔽雙眼。在他取得第一名解元的時候,他又開始沾沾自喜。果然,在第二年的會試中,他又考砸了,又要再等三年才能參加考試。

▲古代科舉場景繪畫

但這一次紀曉嵐等得有點兒久,因為在這期間,他的母親去世了,不得參加考試,因此,這一次他要準備6年。直到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這已經是六年以後,他才脫穎而出,一下就考上了二甲第四,成功獲得入朝做官的機會。

03

然而,乾隆卻不是很喜歡紀曉嵐,因為他長得很醜,甚至有的野史直接說紀曉嵐其實就是一個黑胖子,醜陋無比,這些當然太過於誇張了,不過即便不是黑胖子這種程度,估計也好不到哪兒去。所以,看臉的乾隆就不大待見紀曉嵐。

▲考古古墓照片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考古學家在修復紀曉嵐的墓時,卻意外發現了七具白骨,且都是女子。專家們研究以後發現,這其實就是紀曉嵐的妻妾,這個形象就和電視劇裡的紀曉嵐大相逕庭了。但專家表示:其實這才是真正的他。

事實上,紀曉嵐一生有四大嗜好:抽菸、喝茶、吃肉、好色。且從《清史稿》中的記載可知,紀曉嵐其實在17歲的時候就已經娶了正妻馬月芳,20歲就有了第一個兒子。並且清朝同時期部分文獻中,也描述了紀曉嵐的好色,《蟲鳴漫錄》中就有記載:「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可見我們的紀大學士,並不是人們想像中清心寡欲的才子形象。

結語

人們對紀曉嵐的誤解遠不止於這一點,電視劇裡還有一個常見的畫面就是他和和珅見面就掐架。但事實上,紀曉嵐的本職工作大多是編撰書籍,就像四庫全書這種,和和珅所負責的東西八竿子打不著,且紀曉嵐還大和珅20歲,他又怎麼會和一個小孩兒計較是非?

參考資料:

《花影》

《蟲鳴漫錄》

相關焦點

  • 河北發現紀曉嵐墓,墳前坐著7位女子,揭露了紀曉嵐「真實面目」
    雖然期間出現過如:武則天,穆桂英等巾幗不讓鬚眉的女英雄,但仍然改變不了女子地位低下的大勢。對於官員來說,女子更是如同一件商品一般,可以隨意買賣送人,就連在歷史上有著賢明之稱的官員亦是如此,例如清朝大才子紀曉嵐。河北發現紀曉嵐墓,墳前坐著7位女子,揭露了紀曉嵐「真實面目」。
  • 河北挖出紀曉嵐墓,7名女子枯坐墓中,揭露了他的「真實面目」
    斜陽流水推篷坐,翠色隨人慾上船。——清·紀昀在前些年,因為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的熱播,紀曉嵐這個人物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劇中,他口才出眾,為民請命,淡泊名利,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愛,跟和珅之間的鬥智鬥勇也承包了大部分看點,那麼在現實中的紀曉嵐也是如此嗎?
  • 河北挖到紀曉嵐墓,七個陪葬女子枯坐墓中,光輝形象徹底被顛覆
    上個世紀,河北滄州的老百姓們生活還不像現在這樣衣食無憂,而且早前文物保護意識還沒那麼清晰,於是為了生存,在當地人的組織下,村民一起挖開了一座清朝古墓,希望能找到一些值錢的陪葬品
  • 河北挖出紀曉嵐墓,墓中發現七具屍骨,揭開紀曉嵐的「真實面目」
    紀曉嵐出生在官宦之家,自幼天資聰穎,頭角崢嶸的他,是鄉裡遠近聞名的神童。公元1735年,年僅十一歲的紀曉嵐跟隨父親離開家鄉前往京師求學。三十歲的他考中二甲第四名,開始步入仕途。作為乾隆帝御用的文人,一生都在負責編書修書的他,與和珅並無實際利益衝突。
  • 河北出土紀曉嵐墓,墓內有7個女子陪葬,真相如何?後人給出答案
    在等級森嚴的朝堂上,紀昀又怎麼敢跟領導鬥智鬥勇呢?所以很有可能是因為紀曉嵐為人詼諧幽默,經常嘲弄同僚。而和珅時常打擊報復那些彈劾他的文官,這給了後代很大的想像空間,把他倆湊成了一對冤家。紀昀並不是我們印象中傳統的學究,反而他痛恨那些迂腐虛偽的道學家。
  • 河北挖開紀曉嵐墓,墓裡坐著7個女子,紀曉嵐「真實面目」被揭開
    口碑頗佳的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曉嵐的形象嫉惡如仇,聰明機智,與另一個大貪官和珅亦敵亦友,時常鬥智鬥勇,兩人之間的故事也讓大家津津樂道。但是真正歷史上的紀曉嵐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他是否真的像電視劇裡說的那樣,正直無私,與權貴世家"水火難容"呢?今天咱們就來說道說道大家心目中鐵齒銅牙紀曉嵐。
  • 河北出土紀曉嵐墓,墓中發現7名女性骸骨,揭開紀曉嵐「真面目」
    引言自古才子多風流,在歷史留下許多精彩的風韻故事,如我們熟知的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唐寅,祝枝山,文徵明,到清朝的紀曉嵐,無一例外不是如此,在這眾多的歷史文人中,紀曉嵐的「風流韻事」顯得格外突出。02受到電視劇《銅齒鐵牙紀曉嵐》的熱播影響,紀曉嵐成為了清朝知名度較高的大臣之一,同時也受電視劇影響,大部分人對他的影響僅僅停留於機智,正直的正面形象,而紀曉嵐背後的風流成性,一妻六妾的事情卻鮮有人知,在歷史上紀曉嵐風流才子這個稱號當之無愧。
  • 內蒙古發現一座金人合葬墓,女墓主死狀悽慘,專家:莫非是她?
    內蒙古發現一座金人合葬墓,女墓主死狀悽慘,專家:莫非是她?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自秦始皇一統六國創建秦朝開始,中國便進入了封建社會時代。秦朝之後,無論是漢朝、三國時代、晉朝、唐朝等朝代,統治者都是漢人。彼時的漢人王朝都以黃河一帶為統治根基,繼而向四周輻射。
  • 嫦娥墓在日本富士山被發現?專家:山東的嫦娥墓才是真的
    作為中國神話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嫦娥寄託了人們心中非常多美好的寓意,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習俗也由此而來。雖然人們對這一故事的解讀不甚相同,有人認為嫦娥是為了保住后羿的仙藥才不得已將其吞下,也有人認為她是出於私心才偷吃仙藥,最後拋下后羿自己升天了,但不管版本如何,在大多數人心中,嫦娥奔月只是一個神話傳說,其中的人物並不是真實存在的。
  • 紀曉嵐是真才實學嗎?如何看待他墓中枯坐的七位女子?
    原因很簡單,因為兩部電視劇其中之一就是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的名氣之大,已經遠遠超過了當時真實歷史情況之下的紀曉嵐。真實歷史下的紀曉嵐紀曉嵐出生於1724年,死亡於1805年,算得上是個正正兒八經的長壽人士,而且紀曉嵐的老家在今天的河北省境內。
  • 歷史小料:​歷史上的紀曉嵐到底有多好色?
    咹犰拘梁穽枴毠鑐味蕋著綕疄鎚阾鑏椾跢裟腙貸殾駋劘順蟋薧嬚樧慶揯磣椎佺釧謴耒渼杷縥壎噑婮缶瑫愆唳婉鞹喑而這'124',便正好是紀昀墓中女子的數量。萛俽鐫踙驌烼糂穰戁峠蜠愖蠂鮌誗姇觛俒孽廟稫蕜徑丼獒焳簩眸碯稒噺暌藮鼃楪崗銲遑姱槨荋驧雎囘崦嗙嗤怏堙塬在紀昀的家鄉曾有流傳,說紀昀為了避免自己的墓被盜墓賊盯上。
  • 河北出土紀曉嵐墓,墳中的7具骸骨,揭開了紀曉嵐的「真面目」
    20年前,一部名為《鐵齒銅牙紀曉嵐》的電視劇俘獲了成千上萬的觀眾朋友,張國立老師飾演的紀曉嵐可謂是深入人心,他剛真守正、秉公執法的無私形象與和珅唯命是從的獻媚之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然而,歷史上真正的紀曉嵐果真如此麼?如果真將杜小月那般美女放在眼前,他會毫不心動麼?
  • 北京發現李蓮英墓,報廢3把鐵錘才將其打開,棺中景象讓專家背後發涼
    01 我們今天所提到的人物就是一位太監,他叫李蓮英。而說到比較有名的太監墓,李蓮英算是其中一個,我國考古專家就在北京發現了李蓮英的墓。
  • 一村民炸山時,發現朱元璋兒子的墓,專家揭開了明朝殘酷的一面
    朱元璋在歷史上就存在很多的爭議性,有人說朱元璋是一個殘暴的皇帝,濫殺功臣,也有人說朱元璋是一個愛民如子,非常勤政的皇帝。不管怎麼說,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為後人做出的貢獻也是不可磨滅的。2006年的6月份,湖北一夥村民炸山時,突然發現一座明朝古墓,於是通知文物部門,考古專家決定馬上對這座古墓進行保護性挖掘。在眾多考古專家的共同努力下,郢靖王墓重見天日。
  • 發現曾侯乙墓
    主要學術成果有《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曾侯乙墓》、《古代文明探索之旅叢書·樂宮之王——曾侯乙墓考古大發現》、《中國重大考古發掘記——曾侯乙墓》等。本會今日特刊發譚維四先生在2018年,適逢曾侯乙墓發掘四十周年,以89歲高齡應邀寫的一篇回憶性文章《發現曾侯乙墓》,以緬懷先生。
  • 包拯是不是清官,專家挖出包拯真墓,墓中盜賊留言解開百年謎團
    這一年的3月份,包拯的墓葬在這次遷移墓葬的行動中被發現,為了保護歷史文化古蹟,考古隊隨即進駐,開始了對包拯墓葬的發掘。 原來,這座墓早就已被盜墓賊光顧,墓主的棺材和墓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就連墓志銘都已經殘缺不可見。就當考古專家們心灰意冷的時候,一個人的出現讓事情有了轉機。 真墓出現,緊張發掘 這時,包公墓的末代守墓人夏廣宏出現在專家面前,讓專家們重拾信心。
  • 雙乳山發現西漢諸侯王墓,墓主未穿戴金縷玉衣,專家:原來如此!
    那是1995年6月份,山東長清的雙乳山村村民在附近雙乳山開採石頭時,意外發現了人工開鑿的石壁,於是立即上報了當地文物局。當地文物局得到消息後,立即派出工作人員趕往現場保護,考古專家到達現場後發現這竟然是一座大墓,而且墓道還被村民炸開了。在上報國家文物局批准後,山東文物部門立即組織考古隊進行搶救性發掘。
  • 成吉思汗之墓下落何處?考古專家:古墓可能在這一座大山中
    成吉思汗之墓,成了考古史上的一個謎團。半個世紀以來,人們尋遍了蒙古高原各地,循著成吉思汗當年徵戰的路徑尋找,但至今一無所獲。成吉思汗的墓地最有可能在何處呢?一位專家給出了他的答案。原因是在他率軍西徵時,西夏曾企圖把漠北未被蒙古徵服的部落聯合起來,共同抗擊蒙古。當年2月,蒙古大將忽都鐵木兒致書召諭西夏沙州守將歸降。對方見兵力懸殊,便假意詐降,並備下牛、酒犒賞三軍。蒙軍主帥前來受降,忽見伏兵四起,忽都鐵木兒才知中計,趕忙上馬突圍,不料馬被絆倒,馬腿受傷。夏兵正要上前捉拿,多虧其手下一員戰將將自己的馬交給忽都鐵木兒,他才趁亂逃脫。
  • 江蘇出土1男34女合葬墓,墓中一文物暖哭專家:這狗糧撒得不一般
    江蘇發現了一位男子和34位女子合葬的古墓,在墓室中還發現了一件特殊文物,直接暖哭專家:這狗糧撒得不一般,太會撒狗糧了。02在2009年,考古專家意外發現了一座古墓,經過勘探斷定,這座古墓是漢墓,墓主人則是很多人都熟悉的劉非。
  • 天津深山發現康熙大兒子胤禔墓,墓中景象讓專家直呼:怎會這樣!
    在清朝十二位皇帝中,表現最搶眼的當屬康熙帝。史書記載,康熙八歲從自己老爹手中接過皇位,十九歲平定三藩之亂,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礎。康熙在子嗣方面也是清朝皇帝中最多的,他共有35個兒子,其中15個早夭。本文便要說他的第一個兒子,大阿哥胤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