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一個人有文化知識,什麼是文化什麼是知識,二者有何區別?

2021-01-19 漢上人家

在生活當中,常常聽到父輩們說誰誰上了大學,是一個多有文化多有知識的人,誰誰沒上過學,一點文化知識都沒有,以這樣的方式來教育我們好好學習,考上好的大學,多學習點文化知識,以後才有好的出路,才能找到一個好的工作等等,那麼才叫有文化有知識呢?二者之間又有何區別了?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看官一探究竟。

大家是否還聽過這樣的對話,你這個人書算白讀了,學了那麼多知識,但我怎麼感覺辦的這事,你說的這話還不如我這文盲呢?所以有知識並不代表有文化。知識是一種工具,而文化是一種沉甸。知識是一種名片,但文化是一種修為和內涵。知識是一種常識,文化是一種人格。知識可化為做事的專業技能,而文化卻是一個人做人達到某種境界的升華。知識是一種能力,而文化是一種教養。知識是一種身份,而文化是格局。

其實,文化是通過學習所獲得的,需要的是傳承,中華五千年之文化由傳承,所發揚光大的。知識是通過實踐所獲得的,需要的是積累,中華民族的智慧由一代又一代人,通過實踐所積累的。文化代表廣度,而知識代表深度。打個比方:文化是水,知識就是由水通過精緻加工的酒。水,我們隨處可以獲取,而酒必須通過精細製作,才能製成。知識是科學,文化是物質和精神財富。知識在文化中,文化中包含知識。

這裡談及的區別,我們可以再來看下各自普遍的定義:知識就是一切人類總結歸納,並認為正確真實,可以指導解決實踐問題的觀點、經驗、程序等信息。知識拿來就能用,立馬可以指導實踐行動的信息,它必須是可以表達、表現出來,具備傳承性,可以多種多樣,但必須能夠讓接收信息的人理解,表達的過程也會產生一定的信息損耗或是錯誤理解。文化則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是非常廣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至於這個概念如何解讀,包含什麼,人們一直眾說不一。

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我的理解:拿人類的起源來說:原始人類剛剛學會走路、採摘野果、打獵、鑽木取火等等生存的技能都可以稱之為知識,因為這些信息經過實踐得出符合人類生存需求,於是它作為知識一代一代傳承下來,每個新生兒都從頭開始學習,絕大多數的人類都能理解,這就是知識。因為多方實踐,周而復始,人們得出更好更完善的知識來傳承,更簡便,更快捷。所以有"知識改變命運「、「實踐出真知」這一說法,我把知識理解為可以掌握的技能,學習知識可以知曉世事。

而原始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逐漸擺脫了以採果子捕魚等獲取食物的方式,開始開墾田野,種植蔬菜糧食,形成一個個部落村莊,人群往來開始密集,實現了交流、互助、定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史稱之為農耕文化文明。之所以稱之為文化,因為人類聚居,思想交流發展起來,精神方便的溝通理解,每個部落可能有不同的文化,因為他們的思想包括領導人實行的措施不同,人類心理產生差異。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一說法,我把文化理解為人們對於同一事件產生的不同看法,可以是文化內涵,文化修養,文化傳承……,學習文化可以明禮。

那麼,知識與文化又有什麼共通性了?二者都是可以傳承的,知識傳承學會了掌控了變成了技能,是客觀存在的。文化傳承小到一種家族的信仰,大到一個國家的底蘊歷史,是支撐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精神鼓舞,民族自豪感等等。學習知識,加上自身的理解、感悟、解剖,傳達給大眾,同樣可以形成一種廣為人知的文化。比如一部紅樓,客觀上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當時歷史下知識,如何烹飪美食?如何學習作詩等等;主觀上卻有一代代的人研究紅樓中的字字句句,感慨曹雪芹嘔心瀝血,「十年辛苦不尋常」,許多人都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於是形成了紅樓文化。一部紅樓不知養活了多少人!

所以我認為知識與文化本生就是相同的,只是可以轉化為文化內涵底蘊比如文化知識,想要分得非常清楚是不可能了,用這麼一句話結尾:「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相關焦點

  • 《天道》:我們有什麼文化,因為有文化和有什麼文化不是一個概念
    祖師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就是所謂的,言語道斷,一說即錯吧。知識和道理是沒用的,用才有用。知識和道理也有極限,超出它極限的地方,便是無用的地方。佛度辛苦,只為一個心安。或許這正是丁元英去五臺山問一個心安的理由。
  • 說一個人有文化,體現在哪些方面?
    說一個人有文化,其實是對一個人涵養、學識、行動等綜合能力的一種判定和認可。文化是個較寬泛的概念,有社會哲學、人類歷史、自然科學、傳統民俗、美學文藝等等。別自詡有文化,那隨時會被打臉,哪怕是個農婦,都能分分鐘給你出難題。當然,人們口頭上說的「有文化」,總不能不識字。古人把讀書人指為文化人,我們就不能錯開這個定義。還好,我們今天有了基本的九年義務教育,只要捨得學習鑽研,任何人在有生之年,都有可能成為「有文化」的人。
  • 什麼是專碩和學碩,二者有何區別?
    眼下,又到了研究生複試面試階段了,可面對考研,還是會有很多想考的同學會問,考研到底什麼是專碩,什麼是學碩?這二者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到底哪個比較好?所謂的專碩也就是專業碩士的簡稱,所謂的學碩也就是學術碩士的簡稱。
  • T0和T1是什麼意思?二者有何區別?
    很多人可能知道T與交易時間有關,但對於兩者的區別並不太了解,那麼T+0和T+1的區別是什麼呢?  一、T+0和T+1是指什麼  T是指交易日,即除周末和法定節假日以外的周一至周五。T+N日是指T日之後的第N個交易日,所以T+0即T日,T+1則是指T日後的第一個交易日。
  • 「師父」和「師傅」到底有什麼區別?
    中國民族起起伏伏數千年,悠久的歷史賦予了它深厚的內涵,漫長的歲月也累積了豐富的文化,就連那一筆一畫的漢字中,也蘊含著深刻的奧義。漢字是人與人交流溝通的橋梁,也是承接過去與未來的重要紐帶,它的形態也擁有著一種獨特的藝術,千百年來,有人深究其中的義理,有人則鑽研其形態之美。
  • 文化起源於什麼時候?是如何定義的?中西方文化有什麼區別?
    人類發展的歷程就是文化發展的歷程,可以說只要有人類的勞動印跡,就可以稱之為「文化」。「文化」一詞自古至今,從來沒有一個大家公認的準確解釋。「文」的本意是交錯的紋理,可以引申為自然界與社會紛繁複雜的事象,為宇宙間的客觀存在。「化」的本意是改易、生成與整理,含有人的主觀能動的作用。
  • 高頓教育:AICPA和CICPA是什麼?二者有什麼區別嗎?
    AICPA意為美國註冊會計師,CICPA意為中國註冊會計師,二者都是屬於財會領域的,在會計領域都是很吃香的,就業機會也都非常廣泛,且薪資待遇也很可觀。對於那些平時不怎麼關注財會信息和從事相關工作的人來說,可能會混淆AICPA和CICPA,認為兩者是一樣的性質,或者認為兩者是完全不同的證書。
  • 《天道》文化的職能有哪些?知識和文化的關係是道和術的關係
    其實知識和文化是道和術的關係,有知識只能說明一個人的數據儲存的能力強,而有文化的人就完全不一樣,一個人的生命價值除了繁衍以外,大部分貢獻其實在文化上,無論是教育子女,還是參與社會實踐,毫無疑問,人民創造歷史的同時,創造了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
  • 「文化水平高」和「學歷高」是一樣的意思嗎?有什麼區別?
    有文化不一定有學歷,有學歷也未必有文化。這兩者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繫。什麼叫有文化呢?我們不去翻那些精準的定義,就憑自己的直觀感覺——一般當我們說一個人有文化的時候,大抵說的都是他懂得多,知識面廣。至少從筆者個人角度來看,如果一個人能出口閉口都能引用《詩經》、《文選》裡的句子的話,那肯定是比我有文化多了。那麼學歷高就一定代表文化水平高嗎?未必。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學歷實際上是一套通過官方的教育和考試機構所認證的一張文憑而已。
  • 文化的作用是什麼?文明的作用是什麼
    ,複雜點說,就要從上述三個方面延伸。二,什麼是文明小編認為,文明就是先進的文化。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因為中國首先有「四大發明」,而其他地方還沒有,所以,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就是中國故文化。開汽車相較於騎自行車的區別是:開汽車跑得快,而騎自行車跑得慢,所以,開汽車相較於騎自行車的文化就是「快」。如果我們都認為「跑得快」就是先進的話,那麼,開汽車相較於騎自行車的文明也就是「快」。有知識的人相較於沒知識的人的文化就是有知識。
  • 人和猿有多相似?二者的區別是什麼?
    「人和猿非常相似」,這句話在現在可以說是一句客觀陳述,但是得出這個結論並不容易,經歷了生物學、遺傳學、人類學、靈長類學等多個學科的共同努力。猿是什麼?無論是猿類還是人類,數百萬年前,他們的演化核心區都位於東非,最核心的區域為東非大裂谷一帶,雖然具體哪一類猿才是人類的祖先還沒有定論,但是從時間上看,大約500萬到700萬年前,人類從某種猿類中分離了出來。
  • 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有什麼區別?怎樣才能更高效的燃脂?
    不過,對於健身新手來說,雖然知道運動對健康有好處,但因為對一些健身知識比較模糊,甚至沒有概念,往往不知道從何下手,比如在運動中最常見到的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他們是什麼意思,又有什麼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了解一下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有什麼區別?怎樣才能更高效的燃脂?什麼是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
  • 遼寧成人高考業餘和函授具體是指什麼?二者有何區別?
    大家在進行成考報名選擇專業時,就會遇到一個專業有業餘和函授兩種模式可以選擇,很多考生都不知道成人高考業餘和函授具體是指什麼,二者又有什麼區別。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成考業餘業餘是什麼意思?業餘也稱夜大,指的是利用周末和晚上授課的教育形式。
  • 本體和知識圖譜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隨著語義應用程式成為業界越來越熱門的話題,客戶經常來EK詢問有關本體和知識圖譜的問題。具體來說,他們想知道兩者之間的區別。本體和知識圖譜是一回事嗎?它們有何不同?兩者之間是什麼關係?在這篇博客中,我將引導您了解本體和知識知識圖譜,講述它們之間的區別以及它們如何組織大量數據和信息。
  • 承諾撤回與撤消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太了解承諾的撤回與撤銷,那麼承諾撤回與撤消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接下來小編為您整理了以下相關資料,以供大家參考。承諾撤回與撤消二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閱讀完以下內容,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的。
  • 深圳升學教育:現最可悲的是:有知識、無文化;高學歷,缺良知!
    另一個話題:胡蘿蔔什麼時候進入中國的? 如果你能把它轉化為分析研究的系統知識,這是有意義的。 但如果一個人沒有這樣的意志和目標,他只知道胡蘿蔔什麼時候被引進中國,這樣的知識不僅對他沒用,而且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因為他知道,大多數人不知道答案,我的心臟竊喜,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牛的人,他特別想讓人知道。
  • 把英語當作知識來學與當作語言技能訓練有什麼區別?
    把英語當作知識來學與當作語言技能訓練有什麼區別?同樣的一條英語內容,有人把它當做「英語知識」來學,有人則把它當做「英語技能」來訓練。只把,或者永遠把英語當知識學的人最後會發出來的的「呼聲」自然就是:學英語沒有用、用不上。或者:讓英語徹底滾蛋,滾出中國的教室。
  • 都是「廣告」:ads和commercial有何區別?
    都是「廣告」:advertise和commercial有何區別?用英語表達ads和commercial的不同我們都喜歡用中文「理解」來做英語「同義詞辨析」。這樣學英語雖然用中文學到了一些英語知識,但是卻把我們的英語口語能力訓練「忽略」了,可謂「熊掌和魚不可兼得」。
  • 一個人,和兩個人,有什麼區別
    常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我都做了,我還要你做什麼。伴侶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是互相需要?還是需要幫對方去做一些事情。愛情又是為了什麼呢?為了寂寞的心,還是為了不再孤獨。有人常說,單身比戀愛好多了,不需要考慮那麼多,也不需要煩惱,一個人,其實也挺好的。
  • 漲知識丨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有什麼區別?
    考研和保研的同學或許都曾陷入短暫迷茫,不清楚自己到底能考到什麼層次的院校,確定選擇後,又不知該如何著手準備,甚至有些讀研常識也不是那麼清楚。比如:我是選擇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二者有什麼聯繫?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又是什麼?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