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病高發,要使心腦血管更加健康,你需要做到這幾點運動

2021-01-14 波波醫生說健康

#心腦血管疾病#在我國,心腦血管意外是導致死亡的第一大原因,由於人們飲食水平的改變以及快節奏的生活導致運動量的減少,致使心腦血管意外高發,且最近幾年連續升高,那麼導致心腦血管病的原因有哪些?為什麼要強調運動?運動為什麼能夠保護心腦血管?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在我國,心腦血管病的特點

1、發病率高

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併發症多」 ,即「四高一多」的特點,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已經超過2.7億人!

2、死亡率高

我國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近300萬人,佔我國每年總死亡病因的51%。而倖存下來的患者,75%有不同程度勞動能力缺陷,40%重殘!

3、復發率高

我國腦中風病人出院後第一年的復發率是30%,第五年的復發率高達59%。而二級預防做得較好的美國僅為10%。由於我國醫療保險覆蓋人群小,腦中風病人的復發率與國際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服用可靠藥物長期防治腦中風的患者與停藥的患者相比,復發率要降低80%以上,死亡率降低90%以上。長期用藥超過三年以上的患者80%以上無復發危險,極少數輕復發!

導致心腦血管病的原因

1、主要原因

心腦血管疾病主要原因就是血管壁平滑肌細胞非正常代謝造成的。

血管組織和人體的其他組織在一定周期內完成新陳代謝的過程,但是由於新的細胞組織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因此就容易產生炎症致使血管收縮不暢,就像是一條破爛不堪的舊管道,隨時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時它也受神經系統的支配,因此神經系統異常也能夠導致供血的紊亂。

2、次要原因

再者由於長時間飲食習慣問題導致的。

飲食中脂類過多,醇類過多,同時又沒有合理的運動促進脂類醇類的代謝,導致體內脂類醇類物質逐漸增多;加上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分泌抗氧化物酶(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力減低,導致體內自由基水平升高,使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氧化後沉積在血管壁,久之使毛細血管堵塞,隨著時間的推移,脂類醇類物質容易和體內游離的礦物質離子結合,形成血栓,產生心腦血管疾病。

運動為什麼能保護心腦血管?

1、運動促使末梢血管擴張,血液循環改善。2、運動的效果提升了肌肉從血液取得氧氣的能力,減輕心臟的負擔。3、運動的結果讓脂肪細胞縮小,抑制了會造成血壓上升的激素分泌,而且相對地刺激降血壓的激素與讓血管擴張的物質等分泌。

什麼運動能夠有益於心腦血管呢?

1、走路

走路是最簡單而且安全的有氧運動,對於體質好的心血管患者來說每分鐘要達到120步,快步走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防止脂肪在身體中的堆積,減少患上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體質弱的老年人應該選擇散步,每分鐘走80步左右,這樣能夠消除身體的疲勞感,穩定情緒,同時也具有健胃助消化的功效。

2、騎自行車

騎自行車屬於有氧運動,能夠提高心肺功能,塑造身材,預防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心臟疾病。但是要根據自身體質來選擇騎行的時間,控制在40分鐘左右即可,不能運動時間太長,不然會出現疲勞性的損傷。

3、慢跑

經過研究表明,每周只要慢跑一個小時就能夠延長其壽命,慢跑能夠增加細胞攜帶氧氣的能力,降低了血壓,幫助把身體裡面的贅肉甩掉,改善了心臟功能。

4、登山

登山屬於很好的有氧運動,山裡面的空氣比較清新,而且負氧離子充分,不僅能鍛鍊身體同時緩解的壓力。空氣裡面含有的負氧離子增加了大腦的皮質功能以及心臟功能,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同時也刺激了造血能力。但是對於心血管患者來說下山的時候一定要警惕,登山時要隨身攜帶急救藥物。

5、遊泳運動

對於心腦血管病較輕的患者,體力和能力都相對較好,可以進行一定的遊泳運動。長期堅持遊泳對於提高肺活量,改善心功能,保持適度體重都有很好地作用。遊泳前要進行準備活動,避免運動中出現肌肉痙攣等情況。

除此之外,打太極、做瑜伽等都對心腦血管有益。

總而言之,有氧運動是保護心腦血管的主要運動。

當然,心腦血管的保護不僅僅是靠運動,而是要綜合考慮

1、飲食要科學合理。

要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以控制機體血液黏稠度,防止形成血栓。

2、情緒要放鬆。

不管遇到開心的事或是悲傷的事,都要以平和心態去面對。

3、體育鍛鍊要適度。

運動量不宜過大,額頭上微微出汗就應立即停止。

4、充足睡眠

在睡眠充足的情況下,往往可以提高器官功能,而器官功能得到改善,身體循環、代謝、內分泌等可以維持正常的狀態,有益於疾病的預防。

5、控制體重

肥胖過度比較容易出現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

最後,祝各位朋友身體健康、遠離疾病!

如果有更多問題,還請到正規醫院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相關焦點

  • 健康get√丨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我們需要如何做?
    研究顯示,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天氣寒冷時,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血流緩慢,血液黏度增高,進而心、腦負荷加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於破裂,冠狀動脈易痙攣,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心梗、腦梗的預警信號
  •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請當「心」!
    二冬季要警惕4個信號 1 呼吸困難 冬季,心臟病、呼吸道疾病,都可能引起呼吸困難、急促、氣喘、憋氣等。尤其是出現憋醒,只有坐起來才能呼吸的現象,可能是心衰。需要及早就醫檢查心肺功能。
  •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我們需要如何做?
    研究顯示,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      我們常說,對於疾病,要做到「防患於未然」。在寒冷的冬季,更需要做一個「愛心護腦」的人。      做好禦寒措施      抵禦寒流的襲擊,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做好保暖工作。外出時及時添加衣物,必要時應適當減少外出活動的時間。
  • 心腦血管之王:極芯地龍蛋白肽提醒您關注心腦血管健康
    目前,心腦血管病在全世界發病率位於第一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餐桌上的各種食品花樣翻新,使人們攝食的高脂肪、高膽固醇過多,加之交通的便利、生活節奏的加快、體力活動的減少,使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中風等心腦血管病發病率明顯升高。現在,健康已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 專訪阜外醫院楊進剛主任:心腦血管病危險信號及高危人群如何防範
    [健康舒適圈]以「心腦血管病防治」為主題對國家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進剛主任進行了微直播獨家專訪。專訪共分為四期內容,今天讓我們共同走進最後一期直播專訪——心腦血管病的危險信號及高危人群該如何防範。1、心腦血管疾病發作時會出現哪些症狀?
  • 心腦血管疾病高發,致殘、亡率高!冬季血管有「3怕」要當心
    冬季血管有「3怕」1.怕你穿的少血管是一個怕涼的器官。每逢冬季心腦血管疾病就會高發。因為冬季天氣較涼,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心率會隨之加快,血壓易升高,使得血管變狹窄,甚至會導致一些血管粥樣硬化形成的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發心梗、腦梗等疾病。
  •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應該如何預防?
    心腦血管患者要做好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預防措施,主要從改變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等方面入手。常吃豆腐、豆芽、豆腐乾、豆油等豆製品,有益於人體健康,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降低食鹽攝入:控制食鹽攝入量,國外建議健康成年人食鹽日攝入量不超過2.3克,大約是1茶匙;50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糖尿病或慢性腎病患者食鹽日攝入量不應超過1.5克。低鹽食物包括香草與調味料、低鹽調味品。要少吃方便麵、鹹菜、罐裝食品等。
  • 楊茉探病情 心腦血管病房天天爆滿
    昨天,記者來到哈醫大二院看到,心腦血管病房天天爆滿,很多患者因為不注意保暖、生活太隨心所欲沒規律而栽了跟頭。     到處都是呻吟聲,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房裡已住了500多名患者,走廊的病床都加滿了。該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于波告訴記者,今春氣溫總是忽高忽低,讓人抓不到規律,心血管病患者隨之大增,比去年增多了約一成。
  • 心腦血管醫生提醒:夏季為腦梗高發季,做好這3點,腦梗不上門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及生活習慣也隨之改變,血脂高這一難題逐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並且發生人群逐漸年輕化,越來越多的中年人受到威脅。血脂高容易導致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如腦梗、心梗、腎衰竭等,容易造成偏癱、猝死,致殘率和致死率很高。
  • 天氣轉冷 心腦血管患者要學會自我防護
    那麼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應該如何防護呢?瀋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社教科醫師張書婉進行了解讀。  天氣原因  寒冷天氣  促使心腦血管疾病高發  張書婉表示,冬季氣溫變化大,寒冷的天氣會使人的血管發生收縮,當人體末梢血管收縮時,血液循環的阻力增加,且易造成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壓升高,使原來硬化的小動脈血管因承受不了強大的內壓而破裂,導致腦出血的發生。
  • 這項運動每天30分鐘,幫你降低六成心腦血管風險
    人到中年,慢慢發現自己的病越來越多,尤其是心腦血管病,男人愛得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一旦得了,吃不能隨心吃,情緒不能激動,被醫生告知要戒菸戒酒,飲食清淡,生活實在累,壓力太大,血壓血脂頻頻降不下來,怎麼辦?老穆查閱很多文獻,發現國外眾多研究證明,揮拍類運動、遊泳和有氧運動可以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心腦血管疾病?
    近幾年來,中青年心腦血管病猝死的案例時有發生。而且在臨床上,「28歲小夥的心血管已經像82歲」的類似病例也越發頻現。    甚至在《中國中青年心腦血管健康白皮書》中指出,20到29歲的患心腦血管疾病高風險人群已達到青年人的15.3%。  日益「年輕化」的心腦血管病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有可能「爆炸」,危及生命。
  • 身體出現這5個症狀應警惕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不管是患上哪些疾病身體都會有明顯的症狀,千萬不能忽略疾病所給身體發射出來的一些小信號,只要及時選擇正規的醫院接受治療,就能夠防患於未然,身體出現哪些小信號需要引起警惕呢。
  • |心腦血管疾病|科普|心率|睡眠|運動|放鬆|...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一定範圍內,心跳慢一些,壽命就會長一些。」河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老年病學科主任郭藝芳院長介紹,按照現行標準,健康人的心跳頻率是每分鐘 60 ~ 100 次。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戴翠蓮表示,在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加重時,常常伴有交感系統的過度激活和心率增加。 因此,心率增快不僅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而且是預後不良的標誌。
  • 冬季易發這四大疾病,有風溼類關節病、心腦血管病的可以看過來
    一波「斷崖式」降溫來襲,強冷空氣繼續影響南方地區,寒冷的冬季來了,一些疾病也隨之而來,像人們比較熟悉的感冒,還有一些風溼疾病,都是在冬天高發的,瑟瑟發抖的你準備好了嗎?下面跟著顧連專家一起來看哪些疾病易高發,快收藏這些預防措施吧。
  • 什麼運動對心腦血管更有益?除了有氧運動,這種運動同樣重要
    想要保護心腦血管健康,合理運動是非常重要的生活調理幹預方式。很多朋友在堅持運動鍛鍊的時候,想要知道,到底何種運動,才能夠更有益於心腦血管的健康呢?很多朋友都知道,有氧運動是保護心腦血管健康的重要運動方式,但是對於保護心腦血管健康來說,在運動方式上,僅僅選擇有氧運動,有時候還是遠遠不夠的。
  • 什麼運動對心腦血管更有益?除了有氧運動,力量訓練也很重要
    想要保護心腦血管健康,合理運動是非常重要的生活調理幹預方式。很多朋友在堅持運動鍛鍊的時候,想要知道,到底何種運動,才能夠更有益於心腦血管的健康呢?很多朋友都知道,有氧運動是保護心腦血管健康的重要運動方式,但是對於保護心腦血管健康來說,在運動方式上,僅僅選擇有氧運動,有時候還是遠遠不夠的。
  • 慧擇公布小馬理賠年度數據 心腦血管問題需引起重視
    慧擇提倡大家注意鍛鍊身體、合理膳食,保持健康生活,同時注意投資健康保障上,為自己提供全面保護。  甲狀腺癌依舊為高發重疾,肺癌和乳腺癌已經成為男女性不可忽視的健康問題  40歲以前呼吸系統問題不容小視,40歲以後需要多多關注心腦血管問題  40歲以前,呼吸系統疾病由於易侵蝕、難發現、發病快等特點,成為了這個年齡段人群的高發病症。40歲以後,免疫力下降,血管開始老化,心腦血管疾病開始成為人們的主要病因。
  • 心腦血管有十怕
    來源:新浪財經12月4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心腦血管有十怕》。1 怕性子急  性格對心腦血管的影響,長久以來都受到了專家們的關注。若真碰到生氣的事,也要選擇正確的途徑發洩出來。  2 怕想不開  美國著名的梅奧診所發表報告指出,抑鬱症在心臟病患者中的發病率要高於那些沒有心臟病的人。1/3的心臟病患者曾經出現過抑鬱症的相關症狀,而在正常的成年人中,這一比例僅為1/20。
  • 這種病冬季高發,我們該如何預防
    馬拉度納每一次的健康健康問題都牽動著全世界球迷的心,但沒一位球迷願意相信,這次他會因心臟驟停永遠離開了......這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更要呵護好心腦血管!一夜收治五名心梗患者這種疾病冬季高發這幾年,心梗年輕化趨勢愈演愈烈。心肌梗死作為一種嚴重的冬季節高發心腦血管疾病,如同魔影一般,成為奪走中老年人生命的「冷血殺手」。近段時間,杭州市一醫院急診科晚上就連續收治了5例突發心肌梗死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