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普陀區宜川三村第二居民區這個垃圾廂房多次榮登宜川垃圾分類紅榜,場地整潔、投放有序,居民都說這還要感謝「愛尚小屋」有個「金牌守望者」,她就是——分揀員胡慶雲。
「阿伯,大骨頭屬於幹垃圾,以後跟菜皮要分開投。」一大早,垃圾分揀員胡慶雲就在垃圾廂房裡忙碌了起來,她一邊向居民耐心地解釋,一邊用火鉗夾出老伯誤投在溼垃圾桶裡的大骨頭重新分類。
胡慶雲負責的129號垃圾廂房是宜川三村第二居民區中垃圾投放量最大的一個點位,每個投放時間段,僅溼垃圾就超3桶。夏季高溫高溼,陽光直射下的垃圾廂房裡,果蔬殘渣等溼垃圾較低溫時更容易腐敗、產生異味。為保持垃圾廂房的乾淨整潔,胡阿姨的衝洗保潔工作做得更頻繁了。
有一些居民提來的溼垃圾中含水量比較高,一旦外包裝有破損,滲漏液就容易滴落在垃圾桶外,不僅容易有異味,還存在安全隱患。為此,胡阿姨特地在垃圾桶旁準備了拖把,一旦發現地面有汙水就及時擦拭掉,時刻保持垃圾廂房的地面乾爽。每每清潔完地面,胡阿姨還不忘再噴灑幾下空氣清新劑,整個廂房的空氣就清新了。
胡阿姨已經在小區裡從事物業工作近20年,當居委會請她擔任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的分揀員時,她一口就答應了。為掌握好垃圾分類的知識,胡阿姨積極參加街道和居委會舉辦的一場場專題學習培訓。對於佔據業餘時間的學習,胡阿姨表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以前沒學過那麼多知識,要在垃圾廂房指導居民垃圾分類,就必須自己先把知識學好了。
為了儘可能解決「垃圾落地」問題,胡阿姨在完成廂房的分揀工作後,還要巡查小區居民樓及時清理「垃圾包」,並將反覆出現的問題收集整理後交於居委會,有時她還要和居委會幹部、樓組長一起上門做宣傳工作。也曾有居民勸胡阿姨不要那麼辛苦,胡阿姨就笑著告訴他,「看著我掃過的小區環境一天比一天優美,垃圾廂房弄得那麼乾淨,我的心裡就特別愜意。」
「胡阿姨『人頭熟、嘴巴甜』,工作也勤懇踏實,別人覺得又髒又累的垃圾廂房分揀員工作她一直做得很好;工作之餘,她還擔任小區的垃圾分類『勸導員』,居民們也蠻配合。」宜川三村第二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陳琴表示。
【來源: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