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人來說
「雙11」的比價湊單和當天的「買買買」過後
他們的「忙」也就結束了
但對於快遞分揀員來說
「雙11」的忙碌才剛剛開始
央視網用14張圖片
記錄了郵政女快遞分揀員的「雙11」
讓我們一起看看
郵政女漢子的「分揀人生」
北京航空郵件處理中心
隸屬於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北京市郵政分公司
「雙11」後,單體建築面積達3萬平方米的
國內分揀車間呈現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幾乎覆蓋整個廠房的高速雙層包裹分揀機運轉不停
裝卸垛口不斷有車輛進進出出
包裹到達後,由分揀員放在傳輸膠帶機上
傳輸至供件臺後
通過對每一個包裹的「三維」和「體重」進行記錄和稽核
中小型件被傳送至雙層包分機進行分揀
那些因為「太瘦、太高、太胖」而不具備上機條件的包裹
則通過前方的滑槽剔選後
單獨送至異形件處理區進行人工分揀
今年44歲的肖穎是這裡的一名快遞分揀員
1994年參加工作的她
已經在分揀員的崗位上堅守了25年
掃描滑槽格口的快件,轉身將其放在籠車中,大小包裹錯開碼放,再回身繼續掃描新落到格口的快件……一個格口暫時處理完後,又到相隔兩米的另一地區格口重複這套流程。每當一個2米見方的籠車裝滿後,肖穎就會將其推到稍遠的空地上,再將另一個空籠車推過來,而她就站在籠車和格口處分揀快件。
「這個工作上手不難,但一般手慢的、操作不好掃描儀器的人只負責一個地區的格口,怕忙不過來。」肖穎告訴記者,她在郵政業工作了25年,一直在分揀一線,見證了快遞包裹一年年的爆發式增長,「尤其是『雙11』期間,人們購買的東西越來越多,涵蓋各種類型的快件,往來國內外各個地區。」
肖穎承擔的分揀工作一般要從早上八點做到晚上八點,但「雙11」期間郵件量大幅上升,有時需要加班到更晚,直到郵件處理完畢。除了正常的午休時間,一天中能喘口氣的時候基本是在郵件裝車、卸車的間隙。「流水線的快件都處理完了,新一批還沒傳送到滑槽,就可以歇歇。」肖穎說。
「今年『雙11』期間我們每位快遞分揀員每天的分揀量從平時的1000件增加至2700多件,增幅近300%。」肖穎說,但值得欣慰的是,越來越先進的自動化分揀設備讓他們的工作變得輕鬆不少。
「自動化分揀讓分揀員的工作不再更多依靠體力,但對他們的操作技能、反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北京航空郵件處理中心國內分揀環節負責人付強表示,正是因為這些分揀員和當下越發先進的自動化裝備的配合,這幾年快遞處理、運出的效率不斷提高,使得即便在「雙11」快遞包裹大量運送的時間段,也能夠保證快件的處理效率和質量。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1月11日當天,全國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5.35億件快件,預計11日至18日的「雙11」旺季高峰期郵政快件業務量將達28億件。
據《中國郵政報》報導,11月11日至17日,中國郵政包裹快遞訂單量超過3.5億件,包裹快遞收寄量超過3.1億件,同比增長超過56%。
「喂,有您的郵政快遞」
每一通電話背後
都是無數郵政人不分晝夜
奮戰在「雙11」一線
以最快速度傳遞著數以億計的包裹
這通電話背後的愛
您感受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