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息心率多少算正常?心率達到這個數,不長壽都難

2021-01-19 騰訊網

人正常的心率範圍是每分鐘60~100次,即靜息狀態下的心率。當心率大於100次/分,稱為心動過速;小於60次/分,稱為心動過緩。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狀態下,心率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白天的心率偏快,夜間睡眠狀態下心率偏慢;年輕人的心律偏快,老年人的心率偏慢。雖然靜息時不超過100次/分則為正常心率,但是最佳心率範圍是不超過90次/分。尤其對於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來說,靜息狀態下,心率最好控制在每分鐘70次/分以內。

心率加快會導致收縮壓和舒張壓顯著升高,增加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風險;特別是高血壓患者,心率加快心血管事件風險更是顯著升高。通過控制心率,可以產生較好的降壓效果;有心臟病歷史的人,通過控制心率,也能夠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

所以,高血壓患者和心臟疾病患者,控制心率尤為重要。高血壓患者靜息心率理想值在60~65之間,一般要控制在控制在75以下。心臟疾病的人群,靜息心率理想值在55~60之間。高血壓合併心臟病患者,心率超過70次/分就應進行幹預。

靜息心率也不是越慢越好,正常人群(非運動員)如果靜息心率低於50次,會感覺乏力、活動耐力差,有些甚至出現頭暈、頭痛、胸痛、呼吸急促等。心跳過緩也可能導致胃腸道供血不足,出現食慾差、腸胃吸收差、身體消瘦等症狀。

怎麼降低靜息心率呢?

1、心率慢:靜息心率55-60次/分最長壽

心血管科醫生經常告訴你心率最好慢一點,說的是早上醒來還躺在床上時,測得的心率慢一些好,也就是在靜息狀態下,心率維持在55-60次/分。

有科學家研究了老年人心率和壽命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比起靜息心率小於60次/分的男性,靜息心率超過80次/分的男性活到85歲的比例下降了50%。

可以看出,靜息心率快的人,患心血管病的機率會增加,死亡率也高。

◆專家支招:

如何控制靜息心率在55-60次/分?專家推薦了三種方法:

一是合理膳食。限鹽少油,戒菸限酒,少吃快餐,避免過飽。少喝濃茶、咖啡。控制體重,肥胖會使心臟負擔加重,讓心率加快,戒菸限酒,因為吸菸與飲酒均可使靜息心率加快。

二是堅持鍛鍊。常運動,使心臟功能得到鍛鍊,騎行、快走、慢跑、遊泳都是很好的運動。至少堅持3個月,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運動比較合適。老年人要避免爆發力的劇烈運動,如短跑、各種強對抗的球類運動等。

三是日常要保持情緒平穩,減少壓力和心理應激。晚上保證充分睡眠。

2、握力大:力量大小跟心臟功能成比例

一般來說,握力常隨身體機能的衰老而減弱。

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研究人員發現,握力強的人一般比握力弱的人更長壽。

握力除了反映肌肉力量外,跟我們的心臟功能是成比例的。

《柳葉刀》雜誌曾刊登加拿大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握力下降提示患上心臟病、中風等重大疾病的機率會更大,而壽命很可能因此不斷縮短。

◆專家支招:

提高握力的方法有很多,也比較簡單,像握力器就可以隨身攜帶隨時練習。

另外,平時做公車不妨伸出手,抓住頭頂橫杆,並左右交替,也能練習握力。

3、肺活量大:肺活量大機體能力好

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專家在經過長達三十年的研究後發現,肺活量能夠預測人的壽命。

研究顯示,肺活量大小與身體各系統機能、新陳代謝能力等聯繫密切。

肺活量下降,內部機體能力也隨之下降。

肺活量指的是,一次盡力吸氣後,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

隨著年紀增加,很多人的肺活量會不如年輕時,而大部分長壽老人的肺活量並沒有明顯下降。

◆專家支招:

提高肺活量主要靠堅持運動,像遊泳、慢跑、騎車等運動都可以。

當你處於安靜狀態下,有一些運動也能幫助鍛鍊到肺活量,如打太極拳、做呼吸操等。甚至吹蠟燭、吹氣球等也可以有效提高肺活量。

相關焦點

  • 心率多少才正常?提醒:若心率超過這個數,心血管可能會有危險
    生活中很多人重視測量血壓值、血糖值、體重等等關於健康的數值,很少有人關心過心率。其實心率這個數值也是非常重要的。從心率值我們可以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心臟能夠跳動的次數是有限的,據統計每個人一生中心臟會跳動約25億次。這意味著,在正常的範圍內,心率越慢越好。
  • 心率跟高血壓有關係嗎?靜息心率達到這個數,你就是高血壓侯選人
    高血壓患者的危險因素包括:吸菸、肥胖、高血脂及高血糖等,這些因素都是臨床醫師所關注的,而心率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很少有人關注。在高血壓人群中,心率增快與血壓的升高密切相關。高血壓合併心率增快在工作壓力大的年輕患者中較常見,有研究發現,較高的靜息心率是導致心血管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
  • 運動心率多少算正常範圍
    核心提示:現在人們對於運動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了,我們都知道運動是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以及抵抗力的,並且對於疾病來講也是有著很好的防治作用的,不過必須要正確的運動,運動心率也要控制在正常的範圍內才可以,那麼運動心率多少算正常範圍呢?
  • 心率超過這個數,等來的不只是心血管病,還有猝死!
    小心得高血壓……」達到這3個標準,說明你很長壽肺活量大:肺活量大說明身體機能好美國專家在長達30年的研究中發現,肺活量能夠預測人的身體壽命。肺活量大小與身體各項以及新陳代謝都有著密切的聯繫,肺活量下降,內部機體也會隨之下降。
  • 什麼是靜息心率?靜息心率多少比較好?如何改善我們的靜息心率?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正常情況下,成年人的心臟的跳動頻次為60-100次/分鐘。超過100為心動過速,小於60為心動過緩。以上所說的心率指標,都是指靜止狀態下的心跳,即靜息心率。那麼,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的靜息心率呢?
  • 高血壓患者,心率到90次/分,應該給予治療嗎?多少心率算正常?
    導讀:高血壓患者,心率到90次/分,應該給予治療嗎?多少心率算正常。血壓與心率均為健康評估的重要指標,無論是身體血壓的升高,或者還是心率的增快,均會增加對心腦血管的相關損害,同時還很有可能會增加腦卒中、心肌梗死等相關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
  • 心跳多少算正常範圍
    核心提示:心臟的健康對身體而言是極其的重要,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也叫安靜心率,很多的因素會影響到心率,那麼,心跳多少算正常範圍呢?這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標準心率值是多少。
  • 人的心率正常範圍是多少正常 運動心率多少正常範圍
    人的心率正常範圍是多少正常 運動心率多少正常範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心率與個人體質和運動有關。我們平常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率,那麼人的心率正常範圍是多少正常?運動心率多少正常範圍?下面小編將為大家解答,希望對大家有用!
  • 關於跑步心率,你了解多少?
    但是關於心率,你了解多少?  你是否了解自己的靜息心率、最大心率和運動心率?  你又知道如何才是正確運用心率來選擇不同強度的跑步訓練嗎?  今天我們就帶著大家重新認識心率的重要性。  四大心率概念與意義  01  靜心率  我們常說的心率,一般是指靜息心率也叫靜心率。  這個心率就是正常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
  • 人的心跳快了長壽,還是慢一點長壽?醫生說:跳這麼快最長壽!
    心律指的是心臟跳動的節奏,是否正常,是否整齊,或者說心臟跳動的起源點是否正常。我們健康人的心臟心律事竇性心律,也就是竇房結髮出的心臟跳動叫竇性心律,這屬於健康,屬於正常。其它非竇性心律,比如房性心律、室性心律、交接區心律等等都屬於不正常的心律。 二、心率多少正常?
  • 一般情況下心率多少算正常?
    核心提示:心率主要指的就是人在處於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每個人的心率是必須在正常範圍內,那麼一般情況下心率多少算正常呢?一般情況下心率是60-100次/分,不過心率是受到年齡、性別以及其他生理因素影響的,不同的人心率也是存在差異的。
  • 最大心率和靜息心率檢測方法
    第3趟:用自覺十成力衝上坡(全力以赴),此時我們會得到一組比前2趟都要高的心率值;第3趟之後到坡底的休息時間都延長為5分鐘。第4趟:同樣用自覺十成力衝上坡,這一趟的目標是要全力跑出比第3趟還要高的心率值;如果第4趟測到更高的數值,就要依前一個步驟再跑一趟,直到你再也跑不出比前一趟更高的心率為止。
  • 心跳達到「這個次數」的人更長壽!
    運動員的心肌非常粗壯有力,能被拉伸的更長,這樣心臟在每次泵血前就能儲存更多的血液,一般心跳五十多次就能相當於一般人心跳七八十次泵出的血液,足以滿足運動員正常的生理需要;3. 運動員負責攜帶氧的血紅蛋白比一般人多,攜氧能力更強,所以運動員心跳慢,大概每分鐘四五十次應該屬於正常。正常人也可以達到這種心跳,不過是在睡眠的狀態下,睡眠時心跳降低是人正常的生理表現。
  • 心跳快慢和長壽有關?心跳多少才算正常,更有利於長壽?專家解答
    心跳快慢和長壽有關?之前在網上有個說法,說壽命的長短,跟自己心跳的速度有關,之所以會有這個說法,主要是因為這篇文章列舉了一些例子,說烏龜的心率只有10,但是人家都說千年王八萬年龜,烏龜的壽命,最起碼在百年以上,老鼠的心率每分鐘可以達到450次左右,但是老鼠只有短短兩年的壽命。
  • 心跳每分鐘多少次比較好?想長壽?2個辦法改善你的心率狀況
    很多人心臟發生了病變,受其影響就會有不良反應,此時心臟正常狀態受到影響,無法提供動力保持全身血液循環,其他重要的器官可能也會罷工。因此平時應該注意心臟養護,通過堅持良好生活習慣讓心臟保持最佳狀態。另外,心臟的跳動次數也能夠反映身體健康情況,只有將心臟跳動次數保持在規律範圍內,自然可以讓自己更加健康和長壽。正常情況下,心臟每分鐘跳多少次最為理想呢?
  • 極限心率??運動心率?
    但是關於心率,你了解多少?你是否了解自己的靜息心率、最大心率和運動心率?目標心率?你又知道如何才是正確運用心率來選擇不同強度的跑步訓練嗎?今天咚小姐就帶著大家重新認識心率的重要性。我們常說的心率,一般是指靜息心率也叫靜心率。這個心率就是正常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
  • 心率低的人更容易長壽?如果你的心率低於這個數,可能會危及生命
    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朋友在去醫院就診時,如果身體出現了不舒服或胸口疼痛的情況,醫生這個時候就會通過聽診器來了解你的心跳情況。而心率通常是讓醫生經常所說的一個詞,它所指的是一分鐘內身體的心跳次數;很多朋友認為,心臟跳動越慢越好,說明身體更加健康;所以這也讓很多人認為心率低的人更加容易長壽,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心率低的更易長壽嗎?心率在多少範圍才正常?讓醫生告訴你答案!■心率低的人更容易長壽?如果你的心率低於這個數,可能會危及生命!
  • 心率反應壽命?心率超過這個數的人,壽命可能不太長,別不當回事
    其實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心率也是經常要測量的。很多研究發現,心率快慢和壽命的關係是很密切的,通過一個人心率,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容易長壽還是短壽。那么正常人心率多少才算正常呢?正常人心率多少為正常?想要測量心率,可以直接把自己的手放在心臟上面,數一分鐘跳動的次數。也可以直接測量脈搏,因為脈搏和心率是一致的。
  • 心跳越慢的人越長壽?醫生:心率在這一範圍內,越低越好!
    立足科學理念,傳播營養健康,又到了和友們說健康的時刻,今天要和友們分享的健康話題是心率,心率或者脈搏是指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最近,有一個研究顯示,動物的心率越慢越長壽,網上也出現了不少文章指出「人的心率越慢活的越久」的文章,這到底是真的嗎?今天讓心內科醫生告訴我們真相!
  • 科學研究發現,你的靜息心率可能與壽命有關
    通過這些智能設備,根據穿戴者在清醒、不活動的安靜狀態下(比如坐著、躺著或者在運動後兩小時等狀態下)每分鐘心跳次數就可以得出靜息心率。 然而,我們究竟該如何解釋這個數字,又該如何對待它,可能就沒那麼清楚了。 根據《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期刊今年年初的一篇研究報告,更複雜的是,不同的人靜息心率可能還相差很大,這個差距最大甚至超過了每分鐘7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