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糖尿病足,有個「三三法則」可預防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糖尿病足診治中心主任 冉興無)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嚴重和治療費用最高的慢性併發症之一,嚴重者可導致截肢和死亡。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糖尿病足診治中心主任 冉興無

對於糖友來說,防大於治,因此在平時加強足病護理,則可有效防止糖尿病足的發生。推薦「三觀察、三檢測」方法,可由家人協助完成。

三觀察包括觀察足底或足趾有無胼胝(老繭);觀察足部皮膚是否乾燥、汗液減少;觀察是否存在足畸形,如錘狀趾、爪狀趾、平足或者高弓足等,如果糖友出現以上體徵,則提示有下肢神經病變。

三檢測包括觸覺檢測、痛覺檢測與溫度覺檢測。如果檢測出現異常,則提示可能存在下肢神經病變。具體如下:

觸覺檢測:將10克尼龍單絲與足部皮膚表面垂直放置,如果沒有感覺則為感覺減退。

痛覺檢測:將大頭針刺足第一、第三、第五趾腹部及蹠底皮膚,並感覺疼痛程度,若無痛覺,再刺足外側及足背皮膚。如果各部位感覺到輕微疼痛,可以忍受,則無足部病變;如果有感覺,但感覺不到疼痛或完全無感覺,則是足部感覺減退或消失;如果輕觸即感覺疼痛,難以忍受,則為足部痛覺過敏。

溫度覺檢測:分別用盛冷水(5℃~10℃)和熱水(40℃~45℃)玻璃杯接觸皮膚,感覺「冷」或「熱」,如果患者無明顯感覺及比較不出差異,為溫度覺消失。

來源:新華號 健康時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截」足不可先登 防治糖尿病足,不可視而不見
    為求進一步診治,徐某轉至市三醫院內二科治療,入院時已是左下肢氣性壞疽,經多科會診,必須進行截肢手術,不禁為其感到惋惜。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的嚴重併發症,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據調查顯示,我國約有5%的糖尿病患者會在其一生中發生足部潰瘍,預防足部潰瘍的有效策略是做好足部護理。那麼,我們該怎樣做好足部護理呢?
  • 尚未被滿足的400億糖尿病足大市場
    其患病人數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增加逐年上升,我國5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發病率高達8.1%。糖尿病足潰瘍(diabetic foot ulcer,DFU)是糖尿病足最常見的表現,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發生足潰瘍的風險高達25%,全球每年約有400萬糖尿病患者發生DFU[2]。
  • 除了維生素,鋅、鎂對預防糖尿病同樣重要
    之前我們談到了維生素在糖尿病防治方面的作用(維生素B12、維生素D……這些常見的維生素幫你防治糖尿病),今天來聊一聊《中國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指南(2013)》中是怎麼描述微量元素對糖尿病的作用的,以及我們究竟該怎麼做。保護因素(有利)1、未得到控制的糖尿病容易發生微量元素缺乏,適量補充微量營養素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減少一般感染的發生。
  • 提醒|患病率急劇上升,糖尿病要及早預防和治療
    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所專家張新亮說,由於缺乏相關知識,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經患病,也不知道糖尿病可以預防,不了解得病後要及早治療,不了解接受規範的治療和管理可以控制病情進展,直到病情加重時才發現並進行治療,給個人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 糖尿病患者,腳部出現這3個症狀,「糖尿病足」或離你不遠了
    糖尿病是一種相當多見的疾病,在我國有超過一億的糖尿病患者,這表明有超級多的人正受糖尿病的折磨。糖尿病不僅發病率很高,還有很強的危害性,糖尿病會引發各種併發症,從而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其中糖尿病足就是一個很嚴重的併發症。
  • 它是糖尿病最可怕的併發症,嚴重可致截肢,教您如何早發現早防治
    通過這個病例,我們深刻認識到糖尿病足重在預防,以及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重要性。什麼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由於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變,導致肢端缺血和周圍神經病變而失去知覺,容易發生感染,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也是糖尿病重要的致殘因素。由於此病變多發生在四肢末端,又稱肢端壞疽。糖尿病足患者既有糖尿病內科疾病的臨床表現,又有局部感染、潰瘍、壞疽或壞死的外科疾病的症狀和體徵。
  • 男子足下藏了一根縫衣針數月無察覺,一查糖尿病足腳趾已壞死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通訊員 盧從斌 胡穎儀40多歲的蔡叔(化名)患有2型糖尿病史10年,2月初雙下肢麻木,因害怕疫情沒敢去醫院看病,五月初到市紅會醫院一檢查,發現第四、五足趾已經壞死,在第二足趾下方竟藏有一個高密度的針狀物體!
  • 糖尿病人,有三處地方疼痛,可不能拖延,否則危險!
    糖尿病人,有三處地方疼痛,可不能拖延,否則危險! 10年+糖齡的糖友,三處疼痛可不能拖!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糖尿病人尤其的10年以上糖尿病患者,血管更容易受損,併發症會更容易出現,這些併發症要做好提前的檢查和預防,不能等出了症狀再就醫,平時多注意觀察身體的變化也是防治的重要一步。
  • 糖尿病是怎麼引起的?如何預防糖尿病?
    在日常生活當中,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在周圍還有很多的糖尿病患者,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其實造成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不管是什麼原因引發的糖尿病,都會有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做好預防糖尿病的工作。得了糖尿病怎麼辦,首先不要慌,中國糖尿病患者大約快有1億人了。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
  • 【標準與規範】中國糖尿病腎臟疾病防治臨床指南
    早期診斷、預防與延緩DKD的發生發展,對降低大血管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微血管併發症學組於2014年制定了"糖尿病腎病防治專家共識",對規範我國DKD的診治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DKD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隨著臨床證據的陸續發布及一些新藥的上市,有必要對2014版共識進行修訂。
  • 專家:糖尿病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效益也更高
    啟動儀式上,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內分泌與心血管病診治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會副主任委員李光偉分享了由他負責領導的「中國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30年隨訪結果顯示,糖尿病是可以被預防的;早期生活方式幹預,如飲食調控和運動,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總體發病率、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率與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糖尿病預防比治療更重要,效益也更高。」李光偉強調。
  • 吃水果為什麼可以防治「三高」?想防治「三高」,水果最好別削皮
    「三高」屬於慢性病,無法根治,導致的疾病也很可怕,但是「三高」本身卻是可防可控的。只要把「三高」指標控制好,就可以讓心腦血管疾病遠離自己。一、防治「三高」健康飲食最重要中國有句俗話,叫做「病從口入」。在誘發「三高」的因素中,不健康的飲食佔據主要的原因。
  • 腳部有三個表現,是糖尿病足來了
    生活中很多慢性疾病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糖尿病就是其中的典型。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是血糖失控的結果,是一種終生代謝疾病,治療時間是很漫長的。如果想要遠離糖尿病,就要及時監測血糖,血糖高不高除了用血糖儀器測量以外,有時候低頭看看腳,也能從中發現端倪。
  • 補充維生素D可以預防2型糖尿病?真相是……
    之前聽說國外講的補點維生素D可以預防糖尿病!是不是真的?」維生素D與T2DM有何淵源?確實,發表在Healio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大劑量維生素D是預防T2DM的有效途徑。那維生素D和血糖有什麼關係,又是如何調控血糖的呢?
  • 血糖升高腳遭殃,腳部若有這3大跡象,要小心糖尿病足已來臨
    而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患上糖尿病足之後會而患者的足部軟組織以及骨骼關節受到破壞,導致下肢的神經以及周圍血管發生病變,情況嚴重的話還會因為局部受到感染;使肌肉生成的組織受到破壞,甚至會影響到所以如果發現腳部出現以下三個跡象,就要警惕是患了糖尿病足。一、皮膚發癢。患者如果發現雙腳的部位頻繁出現瘙癢感就要考慮是自己近期沒有控制好血糖,因為這是血液裡面的糖分過多,對皮膚組織造成刺激。
  • 研究論文證實:補充維生素D可預防糖尿病 但更重要的問題是……
    7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外科方芳教授團隊聯合內分泌代謝科譚惠文副教授,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Diabetes Care》發表研究論文,證實了補充維生素D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轉化為2型糖尿病的風險。這對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防治,指明了科學的方向。紅星新聞記者聯繫到方芳教授,她為我們講解了是如何發現維生素D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轉化為2型糖尿病風險的。
  • 幾天時間雙腳碳化、潰爛,早期出現這幾種症狀,可能是糖尿病足
    56歲老漢的這種情況屬於比較嚴重的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比較嚴重的併發症之一,一旦出現糖尿病足,治癒比較困難,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嚴重者可能導致截肢,甚至有生命危險。(糖尿病足患者足底出現潰爛)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一次全國學術會議上,畢豔教授發布的研究報告中顯示,全球糖尿病足平均患病率為6.3%,其中我國患病率為5.7%,我國糖尿病人群按1.6億計算的話,大概有912萬糖尿病足患者等待治療,但目前一旦患有糖尿病足,國內目前治療方法,較嚴重的為截肢。
  • 中國大陸的糖尿病防治跟臺灣比,差在哪兒?
  • 5個方法「懸崖勒馬」,或可預防糖尿病
    血糖指數偏高的話,的確是存在危險,如果發現自己的血糖指數偏高不正常的話,去醫院檢查沒有被確診為糖尿病,應該及時糾正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可以通過飲食的調節外加適當的鍛鍊來控制我們的血糖,否則發生糖尿病的機率要比正常人大很多。如何有效預防糖尿病?
  • 即將進入大雪節氣 「寒頭暖足」預防感冒暢達陽氣
    即將進入大雪節氣,專家傳授一招養生法則 「寒頭暖足」預防感冒暢達陽氣 長沙晚報12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何穰)即將進入大雪節氣,民間素有「頭對風,暖烘烘;腳對風,請郎中」之說,即「寒頭暖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