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走出來的以色列總理,聽得懂東北話,直言自己的根是在中國

2020-12-16 阿森說文化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度大庾嶺》 .

漂泊在外地人,最怕遇到同鄉人,會勾起自己的思鄉之情。落葉歸根是每個人內心的想法,我們都希望回到自己的故鄉,感受到故鄉的親切。有些人即便離開了故土,卻依舊無法忘記自己的根。有一位以色列總統就是從哈爾濱走出去的,他能聽得懂東北話,並且直言自己的根就在中國。

猶太人非常的聰明,例如人盡皆知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他就是一位猶太人。在世界上,有22%的諾貝爾獲得者大都是猶太人。猶太人雖然很少,但佔據了世界大多數的財富。在各個領域中,猶太人也都有出色的表現,但在19世紀後期,由於猶太人自身的民族特色,因此被許多國家視為異類,他們只能被驅逐出去,這使中國就接收了很多猶太人,其中哈爾濱就曾聚集了2萬多名猶太人。

土生土長的以色列人約瑟夫·奧爾默特,就因擁有猶太人的血統,於是被驅逐出境,最後幾經輾轉的一家人來到了哈爾濱。哈爾濱人民熱情友好,並且這裡交通方便,教育程度也很高,於是約瑟夫很快地愛上了這座城市,並且決定在此開始新的生活。

此後,兩人很快在哈爾濱找到了工作,融入到了這個社會。當一切步入正軌之後,他們便生下了可愛的兒子。猶太人非常注重對孩子的記憶練習,因此在兒子4歲時,他們就要求孩子有獨立的思考能力,5歲的時候就要求其背誦「舊約」。正因為這種嚴格的教育方式,才使猶太人世代都很聰明。在約瑟夫婦嚴格要求之下,兒子很快就掌握了眾多知識和能力,隨後考入了哈爾濱工業大學。

畢業之後,他就找到了一份體面的工作,並且與校友喜結連理。當然,由於約瑟夫夫婦的兒子長相俊朗,加之能說一口流利的東北普通話,所以很受學生的喜愛。不久之後,兩人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兒子歐慕然。至此一家三代都生活在這裡,他們也徹底融入到了哈爾濱這座城市。

正在此時,以色列政府卻宣布在外的猶太人可以回國。當時,約瑟夫人的兒子決定和大多數猶太人一起回到故鄉,但老約瑟夫婦卻卻拒絕了兒子的要求,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哈爾濱的生活,想留在這裡,因此兒子一家獨自回到了以色列。

此後,約瑟夫的兒子走後,二人又生下了第2個兒子,奧爾默特。奧爾默特的哥哥和父母曾經生活在哈爾濱,因此奧爾默特也對哈爾濱有獨特的印象,哥哥還經常向他描繪曾經生活在哈爾濱的快樂時光,父母也常用中國東北話進行交流,這些都潛移默化地讓奧爾默特認為,哈爾濱就是自己的第二故鄉。

在此之後,甚至老約瑟在彌留之際,還曾經囑咐孩子要把他安葬在哈爾濱,他願意留在這個快樂的地方,老兩口的孫子歐慕然,也一直牽掛自己的故鄉。

多年之後,老約瑟夫婦的二孫子,奧爾默特成為了以色列的總理,但他也同樣非常牽掛中國的哈爾濱。時至2007年,奧爾默特特意來到了中國訪問,並且來到了哈爾濱,還專程去祭拜祖父的墓地,還曾公開表示自己的根就在中國,哈爾濱是他的故鄉。奧爾默特是半個哈爾濱人,他非常感謝中國對猶太人的幫助,這份情誼讓他記憶猶新。奧爾默特即便並沒有出生在中國,但由於家庭因素使他一直感恩中國。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無論出門在外多少年,但也難改變自己的鄉音。故土難離,思鄉之情非常濃烈。出門在外的人,都會非常思念自己的故鄉、奧爾默特雖然沒有生在中國,但受到家庭的影響,他卻早將哈爾濱作為了自己的故鄉,這種情誼感動了中國。同時,我們也具有大國風範,希望更多的外國友人能夠來到中國,我們會以非常真誠的態度,歡迎更多的外國友人來做客,希望這些外國友人在中國有「賓至如歸」之感。

參考資料:

宋之問《度大庾嶺》

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相關焦點

  • 哈爾濱走出的以色列總理,聽得懂東北話,直言自己的根在中國
    因此被當時歐洲的許多國家視為異類,他們被大範圍的驅逐出境,中國則成了接納猶太人最多的國家。其中上海和哈爾濱的人數最多,而僅哈爾濱一地就集聚了兩萬多的猶太人。這其中,以色列的前總理奧爾默特的祖父祖母就是其中的一員。
  • 哈爾濱走出的以色列總理,能聽懂東北話,直言自己的「根」在中國
    一如對於埃胡德·奧爾默特來說,以色列是他的祖國,而他根卻是在遙遠的哈爾濱。埃胡德·奧爾默特,一個從我國哈爾濱「走出去」的猶太人,在他功成名就之時,他仍不忘祖輩的遺命,於他來說,東北便是他的根,他的行動正是應了洪應明 在《菜根譚》中所言的那句:「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 哈爾濱走出的以色列總理,能聽懂中國話,直言自己的「根」在中國
    哈爾濱走出的以色列總理,能聽懂中國話,直言自己的「根」在中國!以色列國,簡稱以色列,地處地中海東岸沿岸,北靠黎巴嫩、東臨敘利亞和約旦、西南則為紅海和埃及,其最早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2世紀左右。在《聖經》中,以色列意為「神勇鬥士」。
  • 哈爾濱走出的以色列總理,能聽懂東北話,直言「我是半個哈爾濱人」
    所以老外都覺得,中國的文化是很深奧的,學起來非常的困難。但曾經有過一個從哈爾濱走出來的大國總統,他能夠聽得懂東北話,還說「我是半個哈爾濱人。」約瑟夫在哈爾濱生活在上世紀初,約瑟夫由於逃難,來到了我們中國的哈爾濱居住,和他一起來到中國的還有他的妻子。後來約瑟夫的妻子給他生了2個兒子,一家人其樂融融,幸福美滿。約瑟夫家教有方,他的孫子奧爾默特,還是後來以色列的總統。
  • 一個從哈爾濱走出來的以色列總理,卻常說祖墳在中國就一直是中國人
    所以他們只能逃離沙俄,走投無路的他們沿著沙俄鐵路走到了中國的哈爾濱,並在這裡受到了中國人民的保護,他們在這裡生活的了下來。在中國安定下來的幾萬猶太人開始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從商。他們開始接觸起了中華文化,並且還將自己的孩子送到了中國的學堂裡學習,慢慢的開始愛上了中國。
  • 哈爾濱下雪美上熱搜!全中國沒有哪個地方能比東北更懂冬天!
    ,可以說,全中國沒有哪個地方能比東北更懂冬天!站在凝滿霧凇的樹下默默閉上眼,靜靜地聽,仔細地感受,世界就仿佛只屬於自己。來到哈爾濱,一定要在冰天雪地裡吃一支正宗的馬迭爾冰棍,那種刺到靈魂深處的冰冷,一輩子都忘不了。走在東北喧鬧的大街上,一定要買一串冰糖葫蘆,草莓味的,山楂味的,橘子味的,隨便什麼口味的都好。酸酸甜甜的口感在唇齒間漸次化開,快樂立即就會翻倍。
  • 東北話為啥受歡迎,原來是有這幾種原因,聽東北人嘮嘮東北話
    通過趙本山的春晚小品,讓大家了解了東北人,熟悉了東北話,因此也為遼寧經濟發展帶來了騰飛式的發展。東北話作為最容易讓人聽明白的方言之一,也有著屬於它獨有的魅力。東北話的歷史東北話又稱為東北方言,它主要通過三個時期的演變而來。
  • 田坤道|論人們對東北話的喜愛程度
    我想很多人第一次接觸東北話,最早應該會是從東北喜劇上面吧,那年春晚,趙本山用著一口極為標準的東北話,開啟了東北小品的新時代,想必那也是眾多人第一次聽見東北話吧。其實對於東北話,發展到如今也經歷了很多磕磕碰碰。
  • 哈爾濱下雪上熱搜!全中國沒有哪個地方能比東北更懂冬天!
    當南方的紅葉正繾綣熱烈的時候,東北地區已經悄然入冬。一夜之間#哈爾濱下雪#就上了熱搜,無數人都想在這個冬天去看一看那裡如夢如幻,冰雪琉璃的世界。但其實,一場雪簌簌落下,整個東北都會美成雪國童話,可以說,全中國沒有哪個地方能比東北更懂冬天!
  • 以色列是「核大國」!以色列總理又親自「承認」了!
    之前伊朗就曾多次指責以色列擁有核武器,而被以色列否認。但在最近,以色列總理卻親自「承認」了以色列是一個「核大國」,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個項目的意義在於,我們正在把以色列變成一個核大國。」然後,他很快改口說是「能源大國」。內塔尼亞胡停頓了下,尷尬地笑了笑,承認是自己口誤。據報導,這位以色列政治家罕見失言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引發群嘲。
  • 以色列總理私人史 | 拉賓與基辛格:凝視與較量
    《以色列總理私人史》[以]耶胡達·阿夫納著 馬娟娟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出版     《以色列總理私人史》是目前唯一一部講述以色列從建國至今政治內幕的作品。美國駐以色列大使肯尼思·基廷過來解圍,他接過眼鏡起身遞給桌子對面的喬·西斯科,後者把它遞給基辛格。在確保了這種自下而上的傳遞順序後,國務卿把眼鏡放進口袋,收起桌上的紙,嘟囔了一句「我走了」,便向門口走去。他看上去很沮喪,知道這次使命已經失敗了。            「亨利!」拉賓低沉的聲音中包含感情。基辛格轉過身。兩人相互凝視著。
  • 論人們對東北話的喜愛程度,你會說東北話嗎?
    你第一次聽到東北話是什麼時候呢?那麼東北話是如何一步步走進大眾的視野中的呢?可能最早是從東北喜劇上面吧,那就不得不提趙本山了,東北代表性的喜劇演員,那年春晚,說著一口純正的東北話,在春晚中大放異彩。後續出現的,喊麥,等等形式的表演,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厭惡,以及短視頻平臺有些東北人為了博人眼球做出的等等事跡,更是讓很多人對其有了更多的偏見。那麼到了如今,喜愛東北話的人,我個人認為還是居多的,其實,人們對於東北話和東北人的態度,也是東北文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 中國與以色列的真實關係如何?
    11月10日,以色列衛生部在官方網站宣布,從當天起中國進入「綠色目的地」名單,從中國直飛以色列的人員入境以色列後無須隔離。除了上海,哈爾濱也成了猶太人在遠東地區的「第二家鄉」,當時東北處於日本控制的偽滿洲國時期,容納了各色人等,例如以色列前總理奧爾默特的祖父和父親都與哈爾濱有著深深的羈絆,許多猶太人的父輩爺輩就安葬在哈爾濱的猶太公墓裡面。
  • 點子牛 | 以色列總理訪華早餐,為何請來10位中國商界大佬
    閒言碎語不多講,說一說以色列總理訪華為啥忙?金利來,金利來,為了利益他才來。忙外交、忙賺錢、忙得吃飯不得閒,邀請十位大佬吃早餐、吃早餐。那位問了,都有誰呀?第一個,當仁不讓是馬雲,單獨約會沒商量;第二個,思聰的爸爸王健林,酒店就是他家的!往後瞧,八個大佬走的忙,巨人、百度和聯想、再往後,復星、光明、富士康;陳啟宗、宗慶後,相視一笑,開口問好不著忙:生意「恒隆」,「哇哈哈」...
  • 以色列總理被曝推特替換與川普合影,時間點「巧合」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剛剛,不少眼尖的媒體人和網友發現,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推特上,那幅他和川普合影的封面已經被替換掉了。就在多位博主點出「換封面」一事推文的評論區,不少網友都在回憶川普自上任以來,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恩怨情仇」。在川普任上,美國對以色列關係出現了不少「歷史性進展」。2018年,川普頂著國際社會的反對,宣布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而此地一直以來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爭議領土。
  • 以色列總理特地感謝了川普
    ▲內塔尼亞胡推文截圖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祝賀拜登及哈裡斯,拜登,我們保持了近40年的長期友好關係,我知道您是以色列的好朋友。我期待與你們進一步加強美以之間的特殊聯盟。」
  • 這個被以色列總理稱為上帝的中國人,冒著生命危險拯救上萬猶太人
    奧地利是歐洲第三大猶太人聚居地,總人數18.5萬人,其中90%居住在首都維也納,納粹當局成立猶太人外移中央辦事處,開始對手無寸鐵的猶太人舉起了屠刀,辦事處規定,只要集中營的猶太人能離開奧利地就可以釋放,不走的就成批屠殺,離開就是生存,不能離開就意味著死亡,而一張張籤證就是一根根救命稻草。
  • 央視特約評論員楊禹:聽得到法 聽得懂理 聽得進情
    這位資深媒體人是▼楊 禹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特約評論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中心研究員、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傳播專家點評聽得到法 聽得懂理 聽得進情在「中國之治」的豐富內涵裡,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不僅是制度安排,也是深刻道理,更是情感共鳴。最高人民法院在2019年召開和參與的29場新聞發布會,有量、有質,有聲、有影,講法、講理、講情,讓公眾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不能自滿,但足以自信。
  • 【走進以色列】猶太人與中國
    哈爾濱接納猶太人由於19世紀末猶太人在沙俄的生活日益艱難,收到的迫害和制度化的反猶主義越發嚴重,許多猶太人接著修建中俄鐵路的機會成功的逃離到了中國,一部分定居在滿洲裡,而大部分則選擇在哈爾濱定居。而沙俄因為不斷有針對猶太人的迫害活動,以及之後的一戰及布爾什維克革命造成社會動亂,有越來越多的猶太人逃到哈爾濱。由於中國並沒有反猶主義的傳統,所以猶太人移居到中國之後終於能夠過上遠比之前幸福的生活。1920年至1929年,移居哈爾濱的猶太人已達2.5萬人,哈爾濱儼然成為東亞最大的猶太人聚居中心和精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