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走出的以色列總理,能聽懂中國話,直言自己的「根」在中國

2020-12-14 夏末講歷史

哈爾濱走出的以色列總理,能聽懂中國話,直言自己的「根」在中國!

以色列國,簡稱以色列,地處地中海東岸沿岸,北靠黎巴嫩、東臨敘利亞和約旦、西南則為紅海和埃及,其最早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2世紀左右。在《聖經》中,以色列意為「神勇鬥士」。

熟讀世界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以色列是世界主要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其國民大部分是猶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題的民族國家。

有一種聲音稱,猶太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雖說在全世界總人口中,猶太人只佔了百分之零點幾,但猶太人卻是擁有諾貝爾獎得主人數最高的民族。據相關文獻資料顯示,百分之二十二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猶太人。

在世界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猶太人也比較多,例如:著名繪畫大師畢卡索、現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宗教領袖耶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馬克思等等。毫不誇張地說,猶太人在文學、科學、經濟以及音樂等多個方面都表現得十分出色。

埃胡德·奧爾默特,以色列前總理,對於他而言,以色列是他的祖國,而他的根卻是在中國的哈爾濱。他是一個從中國哈爾濱「走出去」的猶太人,經過多年努力走上了人生巔峰,被委任為以色列的總理,此時的他不忘祖輩的遺命,對於他而言,東北便是他的根。

1945年9月30日,埃胡德·奧爾默特出生在以色列的一座城市,和土生土長的埃胡德·奧爾默特不同的是,其父母和祖父都曾經是在中國哈爾濱生活過很長時間的猶太僑民,至於他的祖父更是長眠於哈爾濱。因此,在他年幼的時候,他便記住了哈爾濱這個城市,希望有一天能夠到那裡去看看自己的祖父。

十九世紀後期,由於猶太人有著非常特殊的民族特色,因此這個民族被當時歐洲的許多國家都視為異類,遭受到了被驅趕和屠殺的命運。對於猶太人來說,那是一段非常黑暗的時刻。許多猶太人為了生存,開始背井離鄉尋找能夠安身立命的地方。沒多久,一些猶太人便找到了一個可以安然生活的地方,這便是中國的東北。

作為一個幅員遼闊、歷史久遠,我國自古以來就奉行著「遠來是客」的待客之道,這種良好的包容心態接受了逃難而來的猶太人。經過重重磨難後,猶太人到達了寒冷的哈爾濱,在這裡開始了他們新的生活。

在眾多猶太人中,奧爾默特的祖父約瑟夫便是其中的一分子。1918年,約瑟夫夫婦帶著兒子莫爾傑哈伊(奧爾默特的父親)遷居中國,開始了新的生活。為了培養自己的兒子,約瑟夫用盡了心思,將家族希望都寄託了兒子莫爾傑哈伊的身上。而莫爾傑哈伊也沒讓他失望,考上了哈爾濱本地有名的大學。

在哈爾濱生活了十五年後,莫爾傑哈伊趁著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回到了自己真正的故土。在臨走之前,其父約瑟夫卻做出了留在中國,拒絕回到以色列的決定。究其原因,主要是他早已經紮根在哈爾濱了,在他內心深處,哈爾濱是他的第二故鄉,他愛這裡,要永遠地留在這裡。

看到父親約瑟夫做出了留在哈爾濱的選擇,莫爾傑哈伊只好帶著自己的妻子以及兒子(奧爾默特的哥哥)回到了以色列。回到以色列後,莫爾傑哈伊的妻子又生下了自己的第二個兒子,這便是奧爾默特。

由於奧爾默特的出生在哈爾濱,所以對哈爾濱、以及祖父祖母一起生活的印象非常時刻,所以經常給弟弟說起那些在哈爾濱的快樂時光。再加上奧爾默特的父母也經常會用東北話進行交流,經過多年潛移默化的薰陶下,奧爾默特內心深處也把哈爾濱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鄉。

1941年,約瑟夫在哈爾濱逝世,他生前的願望便是將自己埋葬在哈爾濱這塊土地上。莫爾傑哈伊也尊重了父親的遺願,將他葬在了哈爾濱的猶太人公墓中。

2004年6月,奧爾默特作為以色列副總理進行了首次訪華旅程。在這次訪華行程中,除了首都北京外,他還去了他最想去的地方——哈爾濱。到了哈爾濱後,他專程去了猶太人公墓去祭奠了他的祖父。

在這裡,他還公開表示:「我的根是在中國的,這裡是我父母的出生地,我的祖父埋葬在這,這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就是半個哈爾濱人。」同時,他還非常感謝中國給予他父輩以及其他猶太人的幫助,他非常喜歡中國,對中國的這份特殊情感非常深厚。

小結:

作為一個並未在中國出生,也未在中國生活成長的外國人來說,由於家族的長輩們對於中國的這份感激之情,而心懷感恩、不忘根本,奧爾默特的這份特殊的「中國情懷」讓國人十分動容。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會有更多的外國人會喜歡上中國文化,會愛上這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

參考資料:《聖經》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哈爾濱走出的以色列總理,能聽懂東北話,直言自己的「根」在中國
    一如對於埃胡德·奧爾默特來說,以色列是他的祖國,而他根卻是在遙遠的哈爾濱。埃胡德·奧爾默特,一個從我國哈爾濱「走出去」的猶太人,在他功成名就之時,他仍不忘祖輩的遺命,於他來說,東北便是他的根,他的行動正是應了洪應明 在《菜根譚》中所言的那句:「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 哈爾濱走出來的以色列總理,聽得懂東北話,直言自己的根是在中國
    漂泊在外地人,最怕遇到同鄉人,會勾起自己的思鄉之情。落葉歸根是每個人內心的想法,我們都希望回到自己的故鄉,感受到故鄉的親切。有些人即便離開了故土,卻依舊無法忘記自己的根。有一位以色列總統就是從哈爾濱走出去的,他能聽得懂東北話,並且直言自己的根就在中國。
  • 哈爾濱走出的以色列總理,聽得懂東北話,直言自己的根在中國
    因此被當時歐洲的許多國家視為異類,他們被大範圍的驅逐出境,中國則成了接納猶太人最多的國家。其中上海和哈爾濱的人數最多,而僅哈爾濱一地就集聚了兩萬多的猶太人。這其中,以色列的前總理奧爾默特的祖父祖母就是其中的一員。
  • 哈爾濱走出的以色列總理,能聽懂東北話,直言「我是半個哈爾濱人」
    所以老外都覺得,中國的文化是很深奧的,學起來非常的困難。但曾經有過一個從哈爾濱走出來的大國總統,他能夠聽得懂東北話,還說「我是半個哈爾濱人。」約瑟夫在哈爾濱生活在上世紀初,約瑟夫由於逃難,來到了我們中國的哈爾濱居住,和他一起來到中國的還有他的妻子。後來約瑟夫的妻子給他生了2個兒子,一家人其樂融融,幸福美滿。約瑟夫家教有方,他的孫子奧爾默特,還是後來以色列的總統。
  • 一個從哈爾濱走出來的以色列總理,卻常說祖墳在中國就一直是中國人
    所以他們只能逃離沙俄,走投無路的他們沿著沙俄鐵路走到了中國的哈爾濱,並在這裡受到了中國人民的保護,他們在這裡生活的了下來。在中國安定下來的幾萬猶太人開始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從商。他們開始接觸起了中華文化,並且還將自己的孩子送到了中國的學堂裡學習,慢慢的開始愛上了中國。
  • 想教中日混血女兒學日語,愛女卻更習慣聽懂中國話
    新賽季的日本桌球T聯賽,請來了福原愛擔任要職,為日本桌球運動員提高技術並最終擊敗中國國乒提供幫助。近日,福原愛這位已經嫁入中國臺灣省的日本媳婦,講述了一件生活裡有趣的事。福原愛在接受採訪講述自己的育兒心得時說過,她也是服了,儘管她現在想教自己的中日混血女兒學日語,並儘量只和女兒說日文,然而,由於丈夫江宏傑和丈夫的家人說的是中文,所以女兒「小小愛」更習慣聽懂中國話!「小小愛」這個小傢伙在中國臺灣省出生,而且媽媽福原愛也享受到了日本女人難以體會到的「中國式坐月子」,享受到了當中國媳婦的快樂和幸福。
  • 以色列是「核大國」!以色列總理又親自「承認」了!
    之前伊朗就曾多次指責以色列擁有核武器,而被以色列否認。但在最近,以色列總理卻親自「承認」了以色列是一個「核大國」,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個項目的意義在於,我們正在把以色列變成一個核大國。」然後,他很快改口說是「能源大國」。內塔尼亞胡停頓了下,尷尬地笑了笑,承認是自己口誤。據報導,這位以色列政治家罕見失言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引發群嘲。
  • 以色列總理被曝推特替換與川普合影,時間點「巧合」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剛剛,不少眼尖的媒體人和網友發現,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推特上,那幅他和川普合影的封面已經被替換掉了。就在多位博主點出「換封面」一事推文的評論區,不少網友都在回憶川普自上任以來,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恩怨情仇」。在川普任上,美國對以色列關係出現了不少「歷史性進展」。2018年,川普頂著國際社會的反對,宣布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而此地一直以來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爭議領土。
  • 以色列總理私人史 | 拉賓與基辛格:凝視與較量
    《以色列總理私人史》[以]耶胡達·阿夫納著 馬娟娟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出版     《以色列總理私人史》是目前唯一一部講述以色列從建國至今政治內幕的作品。為了你的使命能夠獲得成功,我們已經展示了這麼多善意和靈活性——並且將我們自己置於巨大的危險之中——就這樣,你還要指責我們破壞你的使命,而不是去譴責薩達特的不讓步,這完全是歪曲事實。」            基辛格聽完轉過身,一言不發地走出會議室。以色列談判團隊相互交換了下驚愕的眼神。拉賓立刻拿起電話指示助理打電話給內閣成員召開緊急會議。
  • 以色列總理特地感謝了川普
    ▲內塔尼亞胡推文截圖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祝賀拜登及哈裡斯,拜登,我們保持了近40年的長期友好關係,我知道您是以色列的好朋友。我期待與你們進一步加強美以之間的特殊聯盟。」
  • 點子牛 | 以色列總理訪華早餐,為何請來10位中國商界大佬
    今天,通過以色列總理訪華的這頓早餐,讀一下猶太人的生意經——政治經濟學,淺析今朝之中華。當哩個當~當哩個當~一年之計在於春,各國元首都在忙~我們開兩會~美韓軍演忙,咋咋呼呼為朝核,實為保護薩德安裝而在忙;出雲嘚瑟闖南海,安倍越來越瘋狂~;拋著媚眼頻劈腿,蔡婊引狼忙忙忙;全民皆兵士氣高,小金禦敵不慌張...當哩個當,當哩個當!
  • 【走進以色列】猶太人與中國
    哈爾濱接納猶太人由於19世紀末猶太人在沙俄的生活日益艱難,收到的迫害和制度化的反猶主義越發嚴重,許多猶太人接著修建中俄鐵路的機會成功的逃離到了中國,一部分定居在滿洲裡,而大部分則選擇在哈爾濱定居。而沙俄因為不斷有針對猶太人的迫害活動,以及之後的一戰及布爾什維克革命造成社會動亂,有越來越多的猶太人逃到哈爾濱。由於中國並沒有反猶主義的傳統,所以猶太人移居到中國之後終於能夠過上遠比之前幸福的生活。1920年至1929年,移居哈爾濱的猶太人已達2.5萬人,哈爾濱儼然成為東亞最大的猶太人聚居中心和精神中心。
  • 以色列總理對美伊衝突表態:這是美國的事兒,我們不要參與
    伊朗多名軍官直接點名以色列,稱「報復行動目標包括以色列城市海法和以色列軍事中心」。 在美伊關係劍拔弩張之際,以色列先緊張起來了,表示與蘇萊曼尼之死無關,連忙撇清關係。 「今日俄羅斯(RT)」7日報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6日會議中警告內閣,不要過多捲入美伊衝突中,「這是美國的事兒,而不是以色列的。我們不參與也不想被卷進去。」
  • 伊朗不費一槍一彈,以色列自己內部先亂了,總理或將淪為階下囚
    伊斯梅爾·加尼表示這次襲擊事件,可能是經由美國和以色列發起,目的是為了阻止伊朗核技術發展,除此之外伊斯梅爾·加尼警告以色列,不要輕易行動。以色列和伊朗存在軍事對抗,這次事件導致雙方關係進一步惡化。俄羅斯外交部表示此次事件可能會導致兩國衝突加劇。雖然以色列有美國撐腰,但是伊朗實力也不容小覷,以色列恐難承擔與伊朗爆發衝突的後果。
  • 中國與以色列的真實關係如何?
    11月10日,以色列衛生部在官方網站宣布,從當天起中國進入「綠色目的地」名單,從中國直飛以色列的人員入境以色列後無須隔離。古猶太人先是在埃及地區旅居了四百年,被暴虐的法老壓榨,後來在先知的帶領下走出埃及,遷回巴勒斯坦。猶太人在這片土地開採地下水,蓄養牛羊、種植穀物,建立了猶太王國和以色列王國,但巴勒斯坦地處咽喉,強鄰環伺,東北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西南的埃及一直源源不斷地湧現新的敵人,最終,南北兩個王國先後被亞述人、巴比倫人滅亡。
  • 以色列新總統從政多年與現任總理不和
    【環球時報駐以色列特約記者王文心 徐珍珍】在10日舉行的以色列總統選舉中,執政的利庫德集團總統候選人、75歲的魯文·裡夫林獲勝,當選以色列第十任總統。在以色列政壇,裡夫林不是新面孔。他曾擔任通訊部長和議長,有報導說,他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關係緊張,在擔任議長期間曾多次公開「羞辱」內塔尼亞胡。
  • 我國有個「混血村」,強調自己是中國人,並一直說中國話
    「文/牛團長(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旅行帶你走出安逸之鄉,教會你以一種全新的方式感受世界萬物。我國有56個民族,就因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能形成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你一定很難想到,在我國有一個混血村,強調自己是中國人,並一直說中國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它位於黑龍江黑河的遜克縣,它的別名叫做宏疆村,大家都知道,黑河是中俄的邊界,所處的位置也在中俄邊界上。其實比你光聽它的名字與中國的村莊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它就是一個獨特的村莊,為什麼這麼說呢?
  • 以色列國內紛爭不斷:82歲抗議者被女兵撞死,要求以總理下臺
    據以色列媒體報導,在最近一輪針對以色列總理班傑明·內塔尼亞胡的抗議集會中,一名82歲的抗議者被汽車意外撞死。這名82歲的示威者德羅·索弗在特拉維夫郊區基裡亞特,在被一輛汽車衝撞後身受重傷,被送往醫院,他在12月15日晚上被宣布死亡。
  • 歸化卓爾會說中國話的非洲小夥,是李鐵的當務之急
    要知道,青島黃海隊是本賽季中超最為接近巴薩打法的球隊,而且接連戰平上港、國安等強隊,能雙殺這樣的球隊,可見本賽季武漢卓爾內部工作開展很是順利。第一個進球就是埃弗拉手術般的直傳給劉雲,劉雲下底,倒三角傳給胡靖航,後者打空門所進;第二個球也是埃弗拉下底傳中,劉雲巧妙漏給了胡靖航,第三個球是自己個人的表演,直接生吃黃海的後衛,充分展示個人的能力。埃弗拉來自非洲國家象牙海岸,在上港效力兩個賽季,最終被棄用。來到武漢卓爾也不是隊內的頭號球星,但這位非洲小夥子很是謙虛好學,他很快學會中國話,能聽懂中國話,並能用簡單的口語與隊友交流。
  • 以色列總理稱給巴勒斯坦投反對票國家值得稱讚
    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30日消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30日稱讚那些給巴勒斯坦投了反對票的國家。內塔尼亞胡說:「9個國家站在真理與和平一邊。歷史將同它們做出一致的評判。所有這些國家都值得稱讚。」據悉,聯大當天通過的決議草案題為《巴勒斯坦在聯合國的地位》。中國等近70個國家為該決議草案的共同提案國。外界此前已普遍預計,巴勒斯坦此次在「入聯」方面的有關訴求勢必能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