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國立艾米塔吉博物館,有著「冬宮博物館」的別稱,和其他博物館一樣,他們收藏著無數獨一無二的藝術珍藏品,但其中一項最為特別的「收藏」則是一群養在館內的冬宮貓,這些冬宮的貓原本是館方為了抓捕老鼠所飼養,但在前陣子,一名法國男子過世之後,他在遺囑中竟然將自己的遺產分給位在冬宮裡面貓咪們,目前博物館已出面證實。
早在18世紀,俄羅斯帝國女皇伊莉莎白皇后登基之後,於1745年下令招募強壯的貓咪來對付冬宮博物館內的鼠患,從此之後,冬宮就變成了這些貓咪的家,它們除了達成驅趕老鼠保護館內藏品的目的,多年來也變成博物館的一大特色,吸引不少愛貓人士前來朝聖。
根據《CNN》的報導,博物館負責人皮奧特洛夫斯基(音譯)還透露,一名法國男子博塔爾(音譯)過世後,將自己的財產分給了冬宮的貓們。不過目前還不清楚博塔爾是否親眼看過冬宮的貓,或是曾經參觀過冬宮,博物館正積極嘗試和博塔爾的律師進行聯繫。
皮奧特洛夫斯基最後也提到,艾米塔吉博物館(冬宮)目前約有50隻「冬宮的貓」,並由館內的志工們合力照顧,如果之後真的拿到這筆「意外之財」,將會用在貓咪們所住的博物館地下室修繕工程,讓這些錢能夠用在真正的「繼承人」身上。
知多點
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冬宮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館,始建於1721-1762年,曾是俄羅斯沙皇居住的皇宮。同時,這裡還有一個奇景,那就是冬宮貓。冬宮養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最先是沙皇彼得一世從荷蘭帶貓來飼養。當時繁殖迅速、破壞力驚人的嚙齒類動物總是皇宮建築保存與修復的難題。根據歷史學家們的講述,老鼠在當時的冬宮建築內大肆繁殖,甚至在牆壁上留下很多孔洞,愈發嚴重地威脅著冬宮的美感與安全。於是,女皇伊莉莎白·彼得羅夫娜於1745年下令在冬宮養貓,來防止宮殿的鼠患。果不其然,貓衛隊「入職」後,人們很少再看到老鼠在宮中肆虐了。而到了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期間,冬宮的貓已被劃分為兩個等級,分別可以在外屋和房間內活動,其中可以在宮殿裡放飛自我的主要是純種的俄羅斯藍貓。
21世紀,仍有數十隻貓生活在冬宮博物館謎一樣的地下室裡,原則上仍然肩負捕食老鼠的職責。它們可以在地下室自由來去,雖然博物館的大門並不對它們開放,否則一定沒有人會安心觀賞藝術珍品(劃掉)。
不過,如今的冬宮貓所具有的文化價值早已超越了實際的捕鼠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