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織毛衣太老土?今年毛線織物布置家,人人誇你好時尚

2021-01-07 和訊網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在北愛爾蘭一個叫Cloughmills的小村子,有一群退休老人,他們都是針織愛好者,因為對毛線編織的熱愛,他們聚在一起用毛線織了他們家鄉的模型,迅速吸引了網友們參觀。

  這是一座可愛的小村莊,有著整齊的街道,建築是灰色的尖屋頂和白色的牆壁。商店、藥房、郵局、花園,兒童遊樂場,甚至還有菜地和稻草人……這些村莊模型都是用各種毛線編織而成,簡直和村子的照片一模一樣,令人讚嘆!

  如今,雖然手工編織活兒正在逐漸遠離我們的生活,但卻從未真正退出過我們的視線。

  英國設計師Jane Crowfoot,用毛線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繽紛美麗的編織世界。她以中國青花瓷為靈感織了一款編織毯,清新的藍白色調,雅致大方。

  她的一款以墨西哥著名女畫家佛裡達名字命名的拼花毯,鮮豔的花朵,大膽的用色,精心的拼搭,透出濃濃的「佛裡達」風格。

  毛線編織的花朵和棉布蕾絲花邊拼接成的毯子,給居家布置增加了柔美元素。各種花卉是她的拼花織毯偏愛的取材元素,以優雅的睡蓮為主題,立體的花朵、藍綠色調,讓居家裝飾更加別致。

  富有創意的設計和賞心悅目的圖案,讓我們看到了手工編織的魅力和給家帶來的不一樣的裝飾風格。除了毯子,Jane Crowfoot還編織了很多家居飾品,靠墊、坐墊、收納袋、玩具等。

  來自法國的藝術家Ingrid Leroux,把奶奶織毛衣的手法搬到了指甲上,效果卻出奇的好!非常多網友喜愛這些指尖藝術,她個人博客評論裡的留言有各種語言,很多人都覺得她的作品很有趣、看上去怪怪的卻很酷」。

  其實,毛線織物在居家生活當中,還帶給我們很多的暖心時刻。譬如一張寬大的粗線編織毯,在寒冷冬夜裡,就能給你和家人多一層溫暖保護,克制的色彩,也提升了臥室的格調。

  手工編織的手袋、零錢包、化妝包,獨特手作溫度又不失時尚,受到年輕一族的青睞。

  顏色亮麗的檯燈也可以用上毛線元素,編織的鴕鳥和花朵造型裝飾在燈罩上,更多了幾分童趣。

  冬日,在沙發邊或休閒椅旁備一條毯子,看書閱讀或者休閒小坐時若有涼意,可以當作披肩來保暖,也可窩在沙發中小睡一會兒。

  秋冬時節,在床尾或床側鋪一條小地毯,起床下地時腳感不會冰涼。地毯彩色的條紋圖案和細長的流蘇裝飾,也給房間帶來視覺焦點。

  編織筐的幾個彩色毛線團,也能成為家中的一點小裝飾,閒來無事時也動手DIY一把,手握毛衣針將一團團毛線編織成各種有創意的家居小飾品,給生活也增添了幾分趣味。

  王巍(媒體人)編輯 李揚圖片 資料圖片 校對 李立軍

(責任編輯:徐帥 )

相關焦點

  • 比賽那麼激烈,他卻在織毛衣???
    來源/網絡 而由於戰時物資短缺,廉價羊毛衫大受歡迎,快遞員、工人、火車司機等各行各業的人都將毛衣作為日常服裝。那時,雜誌也常刊載毛衣編織教程。那麼,是誰在織毛衣呢?1914年9月,面對後方供應不足的局面,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妻子瑪麗王后號召全民為前線士兵織毛衣,計劃用2個月時間織出30萬雙毛線襪與30萬條毛線腰帶。
  • 「毛衣奶奶」15年堅持為貧困孩子「織愛」
    韓翠菊說。 因愛而「織」 韓翠菊家住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柳街道,今年84歲。她說,十五年前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幕,讓本已到含飴弄孫年紀的她為愛心事業再次忙碌了起來。 「那年春節,我和女兒無意中在節目裡看到,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冬天衣著單薄,有的甚至沒有一件像樣的毛衣。」
  • 「毛衣奶奶」不是一個人在織愛 200套毛衣和圍巾送往青海玉樹
    上千斤愛心毛線從全國匯集寧波熱心阿姨兩個月織了30多件毛衣2019年12月,「毛衣奶奶」韓翠菊的故事溫暖了一座城。她15年織愛的故事被央媒紛紛轉載,來自湖南、河北、四川等地的全國網友爭相給「毛衣奶奶」寄送毛線,有人甚至直接寄來親手織的毛衣。愛心包裹紛至沓來,截至目前,來自全國各地的毛線多達1000餘斤。
  • 媽媽買了一些毛線給爸爸織毛衣用去了7/10給紅紅織手套用去了1/20
    題目媽媽買了一些毛線,給爸爸織毛衣用去了7/10,給紅紅織手套用去了1/20。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並解答嗎?首先把這些毛線看作單位「1」。第一個問題:爸爸和紅紅織毛衣一共用去這些毛線的幾分之幾?數量關係:爸爸的分率+紅紅的分率=一共分率(即一共用去這些毛線的幾分之幾)第二個問題:爸爸用去的比紅紅多這些毛線的幾分之幾?數量關係:爸爸的分率-紅紅的分率=多的分率(即多這些毛線的幾分之幾)。
  • 80後男大學生回鄉織毛衣上央視,帶動50多名農村婦女再就業
    他能做出時尚好看的毛衣,也和他擅長自學的特點密不可分。「很多人一提到手工毛衣,還是會覺得很『土』。手工這個賣點,不足以讓人第一眼就喜歡,能吸引眼球的要點是好看。」潘銳彬說:「人家因為產品好看而點進去了,才能知道你這個是手工製造。所以我們現在做的款式會比較時尚,材料也比較好,和以前的不一樣。」
  • 爆笑段子:女朋友為他的男友做了件毛衣,很漂亮,誰見誰誇
    2021-01-05 15:59:57 來源: 搞笑老肥 舉報   1.女朋友為他的男友做了件毛衣
  • 手工編織:毛線不只能織毛衣,還可以鉤編這種漂亮實用的東東哦
    手工編織:毛線不只能織毛衣,還可以鉤編這種漂亮實用的東東哦。還可以織什麼東東呢?答案就是——手工包包。現在的人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穿衣打扮越來越追求個性,除了衣服要穿得與眾不同,包包也儘量追求與眾不同啦。
  • 怕69歲女兒打針時受凍 94歲媽媽為她織毛衣
    原標題:無論多大,在媽媽眼裡都是孩子 這個故事來自錢江晚報一位讀者的分享:94歲的老人家在陽臺上曬著太陽織毛線,問她給誰織的,她說給69歲的女兒織的:「給她織一隻袖子,她去醫院打針時候手臂容易著涼。」 故事是杭州施女士發在朋友圈的。94歲的主人公是她外婆,外婆記掛著的女兒是施女士的媽媽——今年69歲的方阿姨。
  • 怎麼織毛衣 織毛衣的方法
    怎麼織毛衣 織毛衣的方法 2011-12-23 10:21:24 來源:網上輕紡城 看到這麼多好看的毛衣,那麼多的織毛衣的方法,想不想自己也織一件呢?
  • 上海數十位媽媽給小樹、座椅織毛衣,背後原因更暖
    最近,前來打卡的人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變化:園區裡的座椅背、門把手、立柱都披上了五顏六色的毛線衣,就連小樹也穿上了定製的毛衣,為這個冬天增添了幾許暖意。記者了解到,現場的50件毛衣都是用牛奶棉圍巾線編織而成的。這種毛線比較粗,摸上去厚實溫暖,還能防潮。坐在裹了毛衣的座椅上,後背和身體不再感到寒冷。商鋪入口的門把手和樓宇立柱是人們頻繁觸碰的地方,毛衣的存在隔絕了寒涼的觸感。園區裡色彩繽紛的毛衣與路人身上的毛衣相映成趣,對於披上毛衣的小樹來說,這個冬天也變得溫暖了許多。
  • 母親織出的「愛心牌」毛衣,一直都是父親的最愛
    小時候最高興的事就是過年,不是因為可以領到壓歲錢,而是有母親親手做的新布鞋、織的新毛衣,都等不到初一早上,除夕晚上就穿到身上到鄰居家去顯擺了。現在回想起來,那份喜悅依然掛在眉梢。織毛衣沒有做鞋子那麼快,織一件毛衣有時候要費時一兩個月,或者更長時間,都是母親忙裡偷閒給我們趕出來的新毛衣,每每織出來一件成品毛衣,母親就會讓我或者父親試一下大小,父親穿在身上笑得嘴都合不攏,直誇母親賢惠手藝好,我也滿心歡喜,穿在身上心裡暖暖的,心想長大後也要像母親一樣學習織毛衣。
  • 10種毛線收納大法,讓你安心織毛衣,不打結,不亂滾!織女收藏
    織毛衣的時候你是否曾經遇到過毛線球在地上滾來滾去纏繞糾結的情況,或者淘氣的寶寶或者寵物搗蛋糟蹋材料的無奈?這些小愛同學也是深有感觸,今天這期就給大家分享一些簡單的舊物改造小製作手工作品,可以幫助你在進行毛衣物編織的時候更好地確保毛線不被弄亂,只需要專心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手上的編織作品上,再也不怕不時發現的毛線糾纏問題了。
  • 84歲的她織幾十雙毛線襪和手套 送給敬老院的困難老人
    「這些都是我在疫情期間織的襪子和手套,想請你們幫我送給敬老院的困難老人」。近日,市民政局養老服務科一行人來李淑芳家探望時,她提出了這樣的請求。家住天元區濱江一村的李淑芳今年84歲了,是一名獨居老人。老伴去世後,織毛衣、手套、襪子和圍脖成了她生活中最大的樂趣。
  • 奧運會冠軍在看臺連織三天毛衣,堪稱人間縫紉機!
    我們可以看到戴利手上的針一直沒停,旁若無人地在專心織毛衣,透過屏幕甚至能感受到戴利身上的一絲賢惠。面對一大波網友的連環提問,戴利非常開心地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這門手藝,原來他這件毛衣是給他朋友家的狗狗織的。而且這還是條網紅法鬥,叫Izzy,坐擁百萬粉絲。
  • 毛線種類與鑑別
    無論想織什麼樣的毛衣或物件,或給誰織,我們首選問題就是毛線,現在市場上的毛線多種多樣,毛的棉的真絲的麻的各種各樣,各式各樣的毛線混雜不清,下面就來教大家怎樣識別毛線
  • 花樣織鞋,保證織出你沒看過的好看毛線拖鞋!
    今天小編教大家織一款毛線拖鞋, 織法是交叉編織的, 大家可以自己隨意搭配色彩, 不僅十分簡單, 也是十分好看, 快來一起編織吧
  • 充滿溫馨和愛意的繪本故事《莎娜的紅毛衣》
    莎娜拉了拉毛衣,硬硬的,怎麼也拉不動莎娜說:「我一定得穿上這件毛衣啊」這回,小兔子說:「看來,只能拆開毛衣重新織了」莎娜和朋友們又來勁了,開始刺啦刺啦地拆毛衣。拆開的毛衣亂亂的堆起來,越堆越多,越堆越多……終於拆完了,莎娜笑眯眯地說「那麼,誰給我織毛衣呢?」可是,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扭扭捏捏的好像沒有一個會織毛衣的「怎麼辦呢?」
  • 80後大學生潘銳彬,回鄉織毛衣登上央視,帶領全村婦女進行再就業
    漸漸大家不約而同的站在一條戰線上,潘銳彬太「娘」了。有人喜歡穿漢服,他說人家「異類」;有人把出租屋改造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他說別人「浪費錢財,多此一舉」.....看不起比自己生活質量差的人,又憤世嫉仇的批判灑脫花錢的有錢人,兩面性太強。當提及潘銳彬回鄉創業織毛衣時,大家第一想法就是「手工織毛衣怎麼能比的上機器呢?」根本賺不了錢!
  • 【守望相助】「毛衣奶奶」不是一個人在織愛丨韓翠菊
    上千斤愛心毛線從全國匯集寧波熱心阿姨兩個月織了30多件毛衣2019年12月,「毛衣奶奶」韓翠菊的故事溫暖了一座城。她15年織愛的故事被央媒紛紛轉載,來自湖南、河北、四川等地的全國網友爭相給「毛衣奶奶」寄送毛線,有人甚至直接寄來親手織的毛衣。愛心包裹紛至沓來,截至目前,來自全國各地的毛線多達1000餘斤。
  • 嫌寶寶毛衣單調?加上一點毛線小刺繡,立馬變漂亮!附刺繡針法
    上一期和大家分享過在毛衣上繡花的作品和方法,沒看到同學,關注後直接查看以往的文章,今天咱們再來欣賞一些毛線繡花的作品,織完毛衣之後如果用上幾根彩色的毛線,繡點小花朵或可愛的小動物上去,成品是不是看著更令人心動?尤其是寶寶的衣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