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街的雕塑作品,為古城營造了一個,濃鬱的藝術氛圍

2020-12-27 瑞瑞素描課堂

西安有一條全長2300米的雕塑街,這在全國實屬首家。它西起西安美術學院,東到雁塔西路,在隔車帶、人行道的花木叢中,屹立著108尊雕塑作品,構成了一道移步換景的城市風景線,也為古城營造了一個濃鬱的藝術氛圍。這些作品出自美院優秀畢業生或是全國知名美術機構,是他們用青春、熱情、創意而塑造出的心血之作。雕塑的內容反映了西安過去、現在、未來的風貌,以及音樂、體育、生活、娛樂等多方面主題,有圓雕、浮雕、群雕等,風格迥異,材質不同,姿態萬千。尤其是有的雕塑還與周圍的景觀相配合,如花叢中的兩隻展翅欲飛的蝴蝶、大樹下對弈的老者、草地上戲耍的頑童等。

入夜,在聚光燈的照射下,這些雕塑更是美妙絕倫。為了使這些雕塑常看常新,西安市還通過雕塑大賽向全國徵集優秀作品,以此來更換現有作品。西安雁塔路全長2883米,這是一條和北京中關村、廣州天河路、深圳華強路北等齊名的「IT一條街」。它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興起計算機產品市場化浪潮,90年代初開始零售電腦,2000年以來發展成為大賣場。這裡有賽格、百腦匯等外地引進的著名賣場,也有賽博、東新科貿等本地大型T賣場。

2008年,雁塔路IT街榮獲「特色商業街」稱號,成為西安首個獲得特色商業街稱號的街區。如今在西安最老牌的電腦城東新科貿電腦城樓下廣場盤立著一個巨型滑鼠雕塑,成為這條街的新坐標。雕塑長11.5米、寬6米、高9.5米,白色不鏽鋼材質。在滑鼠上面有15個奔跑的人像,下面是清晰可見的電路板。興善寺東西二街位於小寨商圈內,是一條匯聚各地美食的特色小吃街。

這裡有貴州花溪牛肉粉、天津狗不理、臺灣士林夜市小點心、重慶冒菜、廣東煲仔飯、雲南過橋米線等四十餘種小吃,讓老饕們不用跑遠路就能將天南海北的美味一「街」打盡。這裡的消費也十分平民化,是年輕人聚會用餐的時髦場所。天龍寶嚴素齋(興善寺店)「吃素常養慈悲心,學佛為除壞習氣。」大興善寺門口的天龍寶嚴素齋非常精美,盡顯佛教文化飲食精髓。那裡不但用餐環境典雅,餐具精美,每一道菜品都賦予了禪意,背景樂是《大悲咒》等佛教音樂,聲音嫋嫋,意境全出,讓人用餐之餘又能體察到佛教文化的魅力。最獨特的是用麵筋、豆製品作出了許多「雞鴨魚肉」的模樣,入口才知這些都是地道的素食。在此用餐還經常能碰見大興善寺裡的僧人,特別有趣。

和記港式茶餐廳,這家茶餐廳店面小小的,但十分溫馨。店面牆上貼滿了朋友情侶祝福的小紙條,營造出一種久違的「幸福感」。店裡的雙皮奶饞殺眼球,奶香氤氳,嚼勁滑爽,入口絕佳。因此被西安小資評為「西安最好吃的雙皮奶」。雙皮奶的好搭檔龜苓膏富含活性多糖胺基酸,低熱低脂,與雙皮奶一同食用,一黑一白,一溫一涼,實乃佳品!

相關焦點

  • 當雕塑藝術與飛行學院相遇……
    5月17日,2020中國北川禹羌國際雕塑大賽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在中國科技城(北川)通航產業園綿陽飛行學院舉行,用藝術的方式為大學賦能,助力禹羌文化在世界範圍的傳播。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文化,雕塑藝術的歷史
    所以我們應該認真了解一點雕塑的發展史,以便我們更好地掌握雕塑的語言。在人類藝術的發展史上,離塑藝術起源於什麼時代恐怕現在很難說清楚。但是,就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比較完整的雕塑作品而言,已距今大約有二、三萬年了。例如被藝術界稱為「母神」的奧地利出土的「維林多夫的維納斯」,就是我們所知道的人類最早的雕塑作品之一。
  • 《雕塑》雜誌【封面藝術家】雕塑怪才——談羅澤仁的雕塑藝術
    將雕塑的實體形態進行消解,以線性的魅力實現雕塑拓展的第一人是賈科梅蒂。《凌晨四點的宮殿》是他超現實主義時期的代表作,超現實夢幻般的營造得益於他線性的建構語言,從此雕塑透明化的議題進入了雕塑進程史的重要節點,同時也是他個人既定的主要使命。有資料顯示,賈科梅蒂的線性語言受到他的老師布德爾晚期作品的啟發。殊不知布德爾作品的建築性體現在形態空間的建構性,強調紀念性體量。
  • 這些知名雕塑走進南科大,「科技·人文·未來——大學校園雕塑邀請...
    來自20多個國家的藝術家創作的120餘件雕塑藝術品亮相南科大校園,為崇尚理性科學精神的南科大帶來人文藝術之光。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參加了開幕式。△嘉賓共同澆築彩沙,點亮「科技·人文·未來——大學校園雕塑邀請展」主題。
  • 讓雕塑藝術走近人民群眾
    來源:人民周刊網讓雕塑藝術走近人民群眾——江蘇「小康大象」雕塑展在連雲港市民主文化街舉辦12月2日上午,「小康大象」江蘇雕塑精品展開幕儀式在連雲港市民主路文化街舉行據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展覽共徵集了120位全國優秀中青年雕塑家參展,既有名家大家,又有藝壇新秀。展出的作品主題突出,風格多樣,流派眾多,讓「小康大象」這一重大時代主題更加優美深遠、充滿生氣。展覽活動特別邀請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際著名雕塑家吳為山擔任本次活動學術藝術總主持。
  • 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為藝術而生
    同一時期,羅丹第一次接觸到雕塑,並深深地愛上這門藝術。他以繪畫比賽第一名的成績離開學校後,連續3年報考巴黎美術學院失敗,遂放棄學院求學的夢想。然而,這次失敗卻成為羅丹走上自由職業雕塑家之路的契機。1860年,羅丹完成了為父親創作的半身像,這是他的第一件雕塑作品。雕像生動地刻畫出父親堅強、剛毅的性格,透過硬朗的臉部表情體現出父親對家庭、子女深沉的愛。
  • 平遙古城:國際雕塑節來了,快和家人去看看吧!【現場視頻+精彩多圖】
    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宣傳片 | 05:532018年7月20日上午,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在古城平遙盛大開幕,有來自中國、義大利、法國、瑞士、德國、美國等近20個國家的約80位藝術家的百餘件作品齊聚古城,展示和探討中西方文化的魅力。
  • 中國著名藝術家袁熙坤拍賣雕塑作品 為新冠疫苗研發獻愛心
    【歐洲時報】3月26日晚,經過三天展拍,在愛心企業的慷慨出價之下,由袁熙坤國際文化藝術(北京)有限公司主辦,中鴻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承辦的「藝術承載希望」袁熙坤雕塑作品線上慈善拍賣專場圓滿結拍,成交總額達200萬元。
  • 許鴻飛雕塑作品《猴之隨想》被中山大學哲學系收藏
    張偉主任對許鴻飛先生為哲學系復辦60周年創作「猴之隨想」雕塑作品表示衷心的感謝。許鴻飛在談到「猴之隨想」的創作時,稱這件作品是受羅丹《思想者》的啟發,作品整個動態是做思考狀。「猴之隨想」與哲學緊密關聯,蘊含著藝術、人類的進化意識。他與大家分享了雕塑的製作過程,希望大家對這尊雕塑能有不同的理解和闡釋。
  • 攜手共舉雕塑盛宴!「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優秀作品展頒獎暨開展...
    9月21日上午,2020年「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優秀作品展頒獎暨開展儀式在中國雕塑博物館舉行。
  • 故國神遊 - 葉毓山雕塑藝術
    這件作品,突破了傳統紀念碑的造型模式,開創了一個嶄新的、以人物造型為主體的藝術紀念碑的創作新方向。劉白羽先生看到作品後,在文章裡寫道:「在雕塑家的塑造下,石頭在說話、石頭在申訴、石頭在憤怒地吶喊,石頭在悲壯地呼嘯。」劉白羽還說:「我一站到拔地而起、呼嘯蒼天的烈士群雕之前,我被雕塑家所塑造的巍巍神魄所震懾。」[3]美國西雅圖的著名攝影家馬克看到作品後,抱住葉毓山放聲痛哭。
  • 李長青雕塑藝術
    曾榮獲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百花獎」,入圍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第五屆四川省青年美展雕塑最高獎等,作品在法國大皇宮、香港九龍及國內多個城市展出。多件作品錄入《中國工藝美術全集》《四川美術》等書刊,專題片《指尖上的泥塑》收錄進央視網。藝術事跡被新華社、光明網、香港電視臺、四川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導。另有詩歌作品千餘件。長期致力於城市雕塑和企業文化雕塑製作。
  • 他是當代著名雕塑家,印度和西方精神的結合,作品貫穿四個關鍵詞
    2007年北京常青畫廊曾舉辦了一場以「升華」為主題的卡普爾個人藝術展,通過雕塑、裝置以及繪畫作品他全新的藝術觀念展現給國內觀眾面前。當時媒體稱:藝術家將東方式的宇宙論和西方式的極簡雕塑形體完美的融為一體。然而目前的這次大規模在美術館舉辦的展覽無論從體量上還是作品的創新以及思想意義上具有重大的突破。
  • 【雕塑在線網】範海民丨傳統雕塑「抽象」為道
    殊不知在藝術創作中藝術家真正在乎的不是外在的形,而是形而上之道,是作品形的「精、氣、神」的存在。這是看不見但必須能感覺得到的「形」的生命力,而這個力是無時無刻不在的,它是藝術形態、自然形態、一切形態生命活力的象徵。由此而言,抽象是物象由表及裡,一種綜合外在形體與內在精神活力的象徵,而具象是物象外在形象的表面形體,內在是通過外在來傳達來感知的。
  • 廣美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參與設計創作的廣東公安英雄廣場公共藝術項目落成
    3.5餘萬平方米可容納4000人參加紀念活動,以雕塑為主體的大型紀念廣場,通過藝術形式彰顯警察精神。省公安廳領導多次審核指導雕塑創作方案,要求我院雕塑團隊拿出一流的技術水平,展現出富有嶺南特色,充分體現廣東公安英雄形象的設計方案和雕塑作品。
  • Collect+藝術周 | 新雕塑-年輕一代雕塑家
    作為一種展覽形式的全新嘗試,以「年輕一代雕塑家」為副標題,玉蘭堂攜「新雕塑」參展「2020春季·Collect+藝術周」。展覽選擇了11位藝術家的29件作品,其中既有韻味悠長的經典之作,又有概念新穎的耀眼新作,藉助在藝平臺以新形式呈現新動態,為觀眾提供「雲端觀展」及「雲端收藏」等線上服務,足不出戶,漫步展覽。春暖花開,藝術先行,無論您處在何時何地,都願美好的展覽可以讓您心靈無比充盈。
  • 中國雕塑教育的開端:以中國美術學院雕塑係為例
    1929年,國立藝術院更名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1938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西遷與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合併稱國立藝術專科學校,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復原杭州。此期間校址幾經遷移,學校幾度更名,系科多次調整合併,但雕塑系依然獨立存在並基本保持連續教學,師資和生源沒有間斷。
  • 曹智勇雕塑藝術臺灣邀請展隆重開幕
    臺東大學校長曾耀銘先生臺東生活美學館館長李吉崇先生在致辭中對曹智勇的雕塑給予高度評價:「藝術需要創新和交流,曹智勇先生的作品之親切感使我油然而生,這是藝術的最高境界」;曹智勇的雕塑能在這裡展出,意義非同小可。這將為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增添一種新的能量。宋偉光認為,曹智勇先生的作品厚重而不沉重,滄桑但不悲傷,他引用臺灣著名詩人徐慶東的一句詩:「這是一場非分的美麗相約」。他說:「曹智勇的雕塑從貴州來到臺灣,像一道美麗彩虹降落在臺東美術館,連接著兩岸藝術的交流和互動。雕塑家曹智勇的藝術是對自然狀態的一種肯定,也是將藝術情感注入物質中的一種呈現方式。」
  • 《藝術評論》雕塑專欄:孫龍本
    1999年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1995年畢業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2005-2010年任教於臨沂大學美術學院。2011年至今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雕塑院副教授、中國雕塑院招生教務辦公室主任。其作品曾榮獲中央電視臺雕塑大賽一等獎,首屆南昌中國雕塑藝術節政府獎,2008年度中國優秀城市雕塑建設大獎,紀念建國六十周年山東省城市雕塑突出成就獎等獎項。
  • 『雕塑頭條』朱尚熹丨2019中國·衡水(國際)城市雕塑藝術節評述
    雕塑創作營在中國的稱謂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大概有以下幾種:國際邀請展、國際雕塑大賽、國際雕塑創作營、國際雕塑節、藝術駐留等。不管稱謂如何變化,將藝術家集中一起,在規定的時間內創作出一件硬質材料作品,在主辦方永久性陳列的性質沒有改變。促進國際交流、文化交流、藝術與公眾的交流的宗旨並未改變。數以千計的雕塑作品進入各座城市的市民公園之中,為城市文化和美化人居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