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8日訊 眼下,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即將到來。作為中秋節的時節食品,月餅也迎來了一年中的銷售旺季。9月18日,在濰坊市濰城區一家「老字號」糕點鋪內,前來購買月餅的市民排起了長隊。
「今天早上我不到10點就過來了。到現在排隊都排了1個多小時了。」今年60多歲的花先生是這家糕點店的「忠實粉絲」。他說,「這家店是濰坊有名的『老字號』。他家的月餅口感鬆軟,比較適合老年人食用。這次我打算買10斤月餅,一些是捎給鄰居的,一些是為親朋好友準備的。」
閃電新聞記者看到,顧客排起的長隊從店外一直延伸到店鋪櫃檯前。據店員介紹,由於店內月餅全部由手工製作,所以製作時間相對長一些。進入9月中旬以來,顧客日漸增多,所以才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市民丁女士在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長隊之後,終於在前臺買到了「一半量」的月餅。「我需要6斤月餅,但前臺這裡只剩下3斤了。我要想拿到剩下的3斤,只能再等20多分鐘。」她笑著說,「我是從小吃著這裡的手工月餅長大的。今天排隊一個多小時,就是為了嘗嘗『老味道』。」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老字號」月餅不僅深受濰坊市民的喜愛,而且也吸引了不少外地顧客前來採購。專程從青島趕來的王先生一次性購買了90多斤月餅,這些月餅足足裝滿了兩輛車。「月餅都是我提前預定的。得知可以取貨的時候,我和朋友專門開了兩輛車,一大早從青島趕過來。」王先生說,「濰坊的『老字號』月餅口感正宗,價格也公道,我也算得上這裡的老顧客了。」
隨後,閃電新聞記者來到了月餅的製作間,看到十餘位工人分工明確,忙得不亦樂乎。有人和面、有人稱重、有人包餡、有人烤制……正如店員介紹的那樣,每一道工序都是人工完成。製作完成的月餅經過通風降溫之後,馬上被運到櫃前銷售。
「中秋節還沒到,店裡的月餅已經供不應求了。據估算,我們每天至少能賣出3000斤月餅。」糕點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朱媛媛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製作月餅的老手藝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到我這裡已經傳承了四代了。這30多年來,我們一直堅持純手工製作,老一輩留下的手工藝不變,口味也不變。我們這樣做,為的就是留住市民舌尖上的記憶,讓非遺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閃電新聞記者 李楊 濰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