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汽車國企被「警示」!曾是國內第一車企,如今負債1328億

2020-12-22 騰訊網

對於很多領域,自主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依靠外力只能輝煌一時,卻無法成就一世。京東方2003年收購韓國企業後,取其精髓,把它先進的技術學為己用,然後再自己生產研發,完成蛻變,如今已成長為面板行業極具競爭力的種子選手。

華晨汽車曾是國內「第一車企」,生產的金杯、中華等也被大家所熟知。2003年,華晨聯合寶馬合資成立華晨寶馬,本該是華晨借勢起飛的良機,華晨卻在吃了十幾年寶馬的老本後,如今在慘遭淘汰的泥潭裡掙扎。

曾經的輝煌:比豐田上市還早,1992在美國上市

華晨集團誕生在東北老工業基地,遼寧省瀋陽市。前身是由近百家汽車廠、配件廠組合而成的瀋陽汽車工業公司。當時,公司的負責人是趙希友,原瀋陽農機汽車工業局副局長。

可以說,趙希友還是很有經營理念的。在趙希友的帶領下,瀋陽汽車工業公司早在1979年,就生產出了十座金杯麵包車,一年後產能達到1000臺,創造了全國的銷量第一的好成績。隨著市場經濟改革,1988年5月,瀋陽汽車工業公司改制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站在市場經濟改革的最前沿,趙希友做出了向全社會發行總價1億元的股票的決定。無疑這是一次具有戰略意義的嘗試,憑藉這件事,趙希友還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讚譽他為「中國首位國有股份制改革家」。

如果這件事做成,可以預見,瀋陽汽車的發展將不可限量。但是,風雲突變,九十年代初的國有企業改革,讓趙希友的「偉大」計劃,胎死腹中。原本籌集1億資金的目標,結果只籌到3萬元。

就在瀋陽汽車身陷囹圄之際,有一個神秘的人物的出現,拯救了它。1991年,仰融以每股1元的價格,一共收購了金杯的4600萬股股票。後來這個人幾經折騰,竟然讓華晨汽車在美國上市了,華晨汽車也成為超越了豐田優先上市的企業,同時,也是在美上市的「社會主義國家第一股」。華晨汽車當年發行500萬股,籌集了資金8000萬美元。

巔峰時華晨集團資產1933億

資料中對於仰融的記載很少,所以,他何方神聖,詳情也無從知曉。但是這個人,確實幫助華晨完成了質的飛躍。1995年,作為大股東的仰融,掌握了瀋陽汽車的管理權。上任後,他對瀋陽汽車從裡到外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1996年,金杯客車以年銷售50%的速度增長,一度佔據輕客市場銷量第一。

2000年,更是到了極盡輝煌的時刻,瀋陽汽車銷量達到70億元,金杯汽車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2003年,在華晨汽車發展如日中天之時,引起了寶馬的注意,華晨傾心寶馬全球知名的品牌,寶馬看中華晨先進的生產線,雙方達成合作,華晨寶馬成立。

本該迎來更快發展的華晨,卻因集團領導人幾度變更以及朝令夕改的政策,企業發展不斷受挫。直到大連市副市長祁玉民上任,才在2006年實現了扭虧為盈。但是,祁玉民採取的是一邊打價格大戰,一邊與寶馬開展「無底線」合作的「短線」打法,這種方式雖然也讓華晨集團走向了輝煌,但是對於企業的長期發展來看,也註定了華晨的敗局。

也寶馬,敗也寶馬

2006年後,依託寶馬的技術,華晨集團很快發展成了一個年銷售額達1900億、年利稅300億的企業。2018年,華晨寶馬市場份額佔到22.3%,僅次於奔馳和奧迪。漂亮的數字背後,真正屬於華晨自己的卻很有限。因為過於依賴寶馬的技術,華晨集團自身造血能力嚴重不足。

2019年,華晨集團乘用車銷售量72.18萬輛,商用車銷量7.86萬輛。其中華晨寶馬銷量54.55萬輛,佔比75%。2019年,華晨集團利潤67.62億,但是華晨寶馬貢獻76.26億元,華晨其他業務卻是虧損狀態,虧損了8.64億。

多米諾骨牌效應,很快顯現。2020年7月開始,華晨汽車集團的多隻存續債券大幅下跌。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華晨汽車的負債總額高達1226.75億元。到了2020年年中,華晨集團負債又進一步擴大,達到了1328億元,資產負債率68.72%。

2020年10月,華晨汽車爆出於三年前發行的10億債券到期,無力償還的消息,猶如一個大地震,也導致整個東北債券市場的下滑。不會隨後華晨相關負責人向媒體表示:「華晨集團會給公眾一個交代,並且解決方案的出爐時間不會太長。」

11月2日,華晨汽車因涉及信息披露不及時、沒能按時進行風險提示等4大違規行為,被上海證券交易所出示警示函。

據悉,2022年,華晨汽車將徹底與寶馬「分手」,顯然分手前,華晨還沒有做好準備,商業市場的競爭規則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分手後,寶馬還是寶馬,華晨呢?看似造血能力疲軟的華晨,回天乏力。你覺得華晨還有生的希望嗎?歡迎留言和小編探討。

相關焦點

  • 千億汽車國企,10億債券違約!曾是國內第一車企,現負債1328億
    京東方2003年收購韓國企業後,取其精髓,把它先進的技術學為己用,然後再自己生產研發,完成蛻變,如今已成長為面板行業極具競爭力的種子選手。華晨汽車曾是國內「第一車企」,生產的金杯、中華等也被大家所熟知。2003年,華晨聯合寶馬合資成立華晨寶馬,本該是華晨借勢起飛的良機,華晨卻在吃了十幾年寶馬的老本後,如今在慘遭淘汰的泥潭裡掙扎。
  • 汽車「老大哥」轟然倒下,一手好牌被打爛,負債1328億走向破產
    只不過有些家庭比較重視品牌效應,在買車這方面會比較傾向於進口車或是名牌車。11月20日的時候,法院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重整申請,這也就意味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了。從法院的裁定來看,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況,符合破產相關規定。但同時集團有著挽救的可能,因此也有著重整的必要性。
  • 又一個汽車巨頭將倒下?負債高達1328億,創始人早就逃到美國去了
    幾天之前,華晨集團被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對華晨集團進行重整。目前華晨集團名下有6項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近4億元。 讓許多人想不明白的就是,今年上半年華晨集團營收為846億元,而且淨利潤還高達63億元,半年賺了63億元,但是卻拿不出4億來還債。最大的問題就是華晨集團目前負債不僅僅是4億,而是1328億。
  • 這家車企烜赫一時,官司槓贏福特,終負債38億被「老年樂」接盤
    這家車企烜赫一時,官司槓贏福特,終負債38億被「老年樂」接盤 國內的車企數量是很多的,特別新能源更興起的時候,更是引發了一波造車的潮流,很多大佬都開始跨界造車,一時間新車企就好比雨後蘑菇一樣長出來,滿滿都是,加上原本就有的老車漆,大大小小一共好幾百,不過也像雨後長出來的蘑菇一樣,很多新車企還沒來得及實現量產車就倒下了
  • 又一國產車企倒下,李嘉誠投51億都沒用,如今負債30億破產!
    又一國產車企倒下,李嘉誠投51億都沒用,如今負債30億破產!受到上半年疫情的影響,各個行業都不太好過。尤其是那些本就是負債經營的企業,在這一時期就更難有所突破,很有可能因為債務過多而面臨倒閉。大家都知道李嘉誠是華人首富,一直以來都特別的注重投資,基本上他都沒有失手過,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社交的領域都是排在前列的。尤其是在能源方面,李嘉誠更是大手筆進行收購,他很清楚這在未來也是一塊肥肉。有了李嘉誠的投資之後,按理說長江汽車應該是發展得風生水起才對。
  • 又一國內車企倒閉,李嘉誠50億都保不住,拖欠5000萬員工工資
    隨著汽車行業的迅速發展,新能源汽車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青睞,特別是以吉利、比亞迪為首的國內汽車企業,已經成為人們眾所周知的品牌。近兩年,一批新的車企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嶄露頭角,例如理想、小鵬、蔚來等品牌,都有著不俗的銷量。
  • 國內第一汽車巨頭出現,市值接近5千億,創始人每天進帳1個億
    現如今,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尤其是蔚來汽車已經成為行業代表,短短2年時間,企業市值就達到4900億,馬上突破5000億大關,不僅超過了比亞迪,而且超越了美國通用汽車,成為世界第四、中國第一車企。
  • 寶馬也帶不動 千億東北國企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
    剛剛,千億東北國企正式破產重整中國基金報泰勒剛剛,東北大國企華晨集團正式宣布破產重整。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曾誓言2020年千億市值,今只剩30多億,A股這頭猛獅還能重振雄風嗎?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則分析稱:「受疫情影響市場必然下滑,國企注資又非常緩慢,猛獅科技實質性的扭虧為盈存在難度。」事實上,執掌猛獅科技後,這位海歸二代曾夢想在2020年帶領公司站上千億市值行列。為此,他曾進行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成功在3年內將公司市值從11億做到100億。但猛獅科技的神話並沒有維持多久。
  • 華晨汽車晨光不再:負債千億、股權凍結、銷量歸零
    從成立時被給予眾望,到此時千億元債務壓頂,華晨汽車再難見晨光。隨著轉讓華晨寶馬股份的時間越來越近,華晨中國在資本市場的壓力越來遠大,近日,華晨汽車旗下多隻存續債券大跌,引發了上千億元的債務危機。如今,債臺高築、股權凍結、銷量歸零、自主品牌衰落等問題不斷出現,「活下去」將是華晨汽車的唯一目標。業內人士一致認為,華晨汽車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 欠債1328億!華晨已死,寶馬何辜?
    作為「華晨寶馬」的母公司,這家聞名全國的大企如今掰手指一算,竟然有高達1328億的債務! 可說到底,華晨也是堂堂遼寧最大國企、納稅巨頭,背靠遼寧國資委,還曾是中國赴美上市第一股,這些搶眼的頭銜掛著,怎麼就淪落至此?
  • 又一國產汽車「倒下」?曾年銷30萬輛,如今年虧百億老闆套現離場
    近兩年來,造車新勢力可謂是風頭正盛,特斯拉的市值一度超過了6000億美元,蔚來、理想、小鵬汽車的市值也是水漲船高。在近日,就連蘋果也被傳將在明年九月發布首款Apple Car。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憂,新勢力車企們在狂歡,傳統車企卻有人苦不堪言。
  • 萬億城市的千億產業之鄭州市的千億汽車產業集群是如何打造的?
    鄭州千億產業集群眾多,並不只有富士康。今天就來盤點鄭州的汽車產業千億集群是如何打造的!鄭州也不例外,但對鄭州的汽車產業了解詳細的卻並不多。外界往往只知宇通,殊不知鄭州市的汽車產業已經形成了千億級的產業集群規模。鄭州打造千億的汽車產業集群可謂是兩條腿走路,走出了兩條不同但均獲得了成功的道路!
  • 寶馬也帶不動 千億東北國企正式破產重整
    來源:中國基金報中國基金報泰勒剛剛,東北大國企華晨集團正式宣布破產重整。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
  • 國內第一車企誕生了!市值達4900億,一舉超越通用和比亞迪
    ,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新能源企業,其中蔚來、小鵬和理想被稱為國內三大造車新勢力,不得不說,蔚來確實是有著一定的實力的,很多的投資者都對它的未來充滿了信心,股價自上市以來不斷升高,現在的市值已經超過了4900億,比比亞迪和通用都要高,成為世界第四大車企。
  • 一家東北國企的破產
    恰逢廣州車展,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發布相關企業被申請破產重整信息,華晨汽車集團赫然在列。此時距離「17華汽05」債券違約風波還不到一個月。華晨是龍頭獨資國企,外表光鮮,擁有4.7萬員工,如今走向欠債與破產著實令人唏噓不已。這一路,華晨僅花了不到20年的時間。
  • 我眼中的廣州車展:缺席車企難逃黯然退場命運?
    繼北京車展步入「而立」之年後,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於上周五(11月20日)正式迎來第十八屆「成人禮」。作為國內歷年A級車展中的收官站,同樣也是覷見來年車市的風向標,本屆廣州車展吸引中、外知名汽車企業以全品牌、高規格參展。
  • *ST海馬(000572.SZ):車企寒冬的縮影 兩年巨虧26億賣房求生
    連續兩年巨虧近26個億,翻開過往財務利潤來看,直接吃掉了2003年以來的累計利潤,讓16年來賺到的錢付諸東流。所以連續兩年的業績表現海馬汽車按照相關規定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股票名稱由「海馬汽車」變更為「*ST海馬」。
  • 「冬至落葬」,回顧那些沒能活過2020年的車企們
    眾泰、華晨、力帆、獵豹、納智捷、華泰、東風雷諾、北汽幻速、東風英菲尼迪……這些曾經活躍在汽車舞臺的品牌,如今個個苟延殘喘。今天我們給大家盤一盤,那些去世或即將去世的車企。眾泰汽車:旗下多家公司破產清算,重組幾乎是唯一出路汽車段子千千萬,眾泰汽車佔一半。
  • 剛剛,千億東北國企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
    華晨集團破產重整  據新華社消息,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