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汽車國企,10億債券違約!曾是國內第一車企,現負債1328億

2020-12-23 財料

對於很多領域,自主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依靠外力只能輝煌一時,卻無法成就一世。京東方2003年收購韓國企業後,取其精髓,把它先進的技術學為己用,然後再自己生產研發,完成蛻變,如今已成長為面板行業極具競爭力的種子選手。

華晨汽車曾是國內「第一車企」,生產的金杯、中華等也被大家所熟知。2003年,華晨聯合寶馬合資成立華晨寶馬,本該是華晨借勢起飛的良機,華晨卻在吃了十幾年寶馬的老本後,如今在慘遭淘汰的泥潭裡掙扎。

曾經的輝煌:比豐田上市還早,1992在美國上市

華晨集團誕生在東北老工業基地,遼寧省瀋陽市。前身是由近百家汽車廠、配件廠組合而成的瀋陽汽車工業公司。當時,公司的負責人是趙希友,原瀋陽農機汽車工業局副局長。

可以說,趙希友還是很有經營理念的。在趙希友的帶領下,瀋陽汽車工業公司早在1979年,就生產出了十座金杯麵包車,一年後產能達到1000臺,創造了全國的銷量第一的好成績。隨著市場經濟改革,1988年5月,瀋陽汽車工業公司改制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站在市場經濟改革的最前沿,趙希友做出了向全社會發行總價1億元的股票的決定。無疑這是一次具有戰略意義的嘗試,憑藉這件事,趙希友還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讚譽他為「中國首位國有股份制改革家」。

如果這件事做成,可以預見,瀋陽汽車的發展將不可限量。但是,風雲突變,九十年代初的國有企業改革,讓趙希友的「偉大」計劃,胎死腹中。原本籌集1億資金的目標,結果只籌到3萬元。

就在瀋陽汽車身陷囹圄之際,有一個神秘的人物的出現,拯救了它。1991年,仰融以每股1元的價格,一共收購了金杯的4600萬股股票。後來這個人幾經折騰,竟然讓華晨汽車在美國上市了,華晨汽車也成為超越了豐田優先上市的企業,同時,也是在美上市的「社會主義國家第一股」。華晨汽車當年發行500萬股,籌集了資金8000萬美元。

巔峰時華晨集團資產1933億

資料中對於仰融的記載很少,所以,他何方神聖,詳情也無從知曉。但是這個人,確實幫助華晨完成了質的飛躍。1995年,作為大股東的仰融,掌握了瀋陽汽車的管理權。上任後,他對瀋陽汽車從裡到外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1996年,金杯客車以年銷售50%的速度增長,一度佔據輕客市場銷量第一。

2000年,更是到了極盡輝煌的時刻,瀋陽汽車銷量達到70億元,金杯汽車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2003年,在華晨汽車發展如日中天之時,引起了寶馬的注意,華晨傾心寶馬全球知名的品牌,寶馬看中華晨先進的生產線,雙方達成合作,華晨寶馬成立。

本該迎來更快發展的華晨,卻因集團領導人幾度變更以及朝令夕改的政策,企業發展不斷受挫。直到大連市副市長祁玉民上任,才在2006年實現了扭虧為盈。但是,祁玉民採取的是一邊打價格大戰,一邊與寶馬開展「無底線」合作的「短線」打法,這種方式雖然也讓華晨集團走向了輝煌,但是對於企業的長期發展來看,也註定了華晨的敗局。

也寶馬,敗也寶馬

2006年後,依託寶馬的技術,華晨集團很快發展成了一個年銷售額達1900億、年利稅300億的企業。2018年,華晨寶馬市場份額佔到22.3%,僅次於奔馳和奧迪。漂亮的數字背後,真正屬於華晨自己的卻很有限。因為過於依賴寶馬的技術,華晨集團自身造血能力嚴重不足。

2019年,華晨集團乘用車銷售量72.18萬輛,商用車銷量7.86萬輛。其中華晨寶馬銷量54.55萬輛,佔比75%。2019年,華晨集團利潤67.62億,但是華晨寶馬貢獻76.26億元,華晨其他業務卻是虧損狀態,虧損了8.64億。

多米諾骨牌效應,很快顯現。2020年7月開始,華晨汽車集團的多隻存續債券大幅下跌。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華晨汽車的負債總額高達1226.75億元。到了2020年年中,華晨集團負債又進一步擴大,達到了1328億元,資產負債率68.72%。

2020年10月,華晨汽車爆出於三年前發行的10億債券到期,無力償還的消息,猶如一個大地震,也導致整個東北債券市場的下滑。不會隨後華晨相關負責人向媒體表示:「華晨集團會給公眾一個交代,並且解決方案的出爐時間不會太長。」

11月2日,華晨汽車因涉及信息披露不及時、沒能按時進行風險提示等4大違規行為,被上海證券交易所出示警示函。

據悉,2022年,華晨汽車將徹底與寶馬「分手」,顯然分手前,華晨還沒有做好準備,商業市場的競爭規則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分手後,寶馬還是寶馬,華晨呢?看似造血能力疲軟的華晨,回天乏力。你覺得華晨還有生的希望嗎?歡迎留言和小編探討。

(本文由財料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千億汽車國企被「警示」!曾是國內第一車企,如今負債1328億
    華晨汽車曾是國內「第一車企」,生產的金杯、中華等也被大家所熟知。2003年,華晨聯合寶馬合資成立華晨寶馬,本該是華晨借勢起飛的良機,華晨卻在吃了十幾年寶馬的老本後,如今在慘遭淘汰的泥潭裡掙扎。曾經的輝煌:比豐田上市還早,1992在美國上市華晨集團誕生在東北老工業基地,遼寧省瀋陽市。
  • 汽車「老大哥」轟然倒下,一手好牌被打爛,負債1328億走向破產
    2020年對於汽車行業來說面臨的處境還是比較艱難的,由於特殊情況的影響,導致不少汽車品牌受到衝擊。不少徘徊在破產邊緣的車企,瞬間倒塌,力帆、眾泰都是其中的一員。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汽車品牌,曾經因為「搭上」大品牌,在市場一度備受年輕人追捧。
  • 千億東北國企出事:華晨集團10億債務違約
    來源:中國基金報說起華晨兩字,大家都會第一時間想起華晨寶馬這個合資品牌,這幾天,華晨集團一則大消息,讓資本圈一片譁然。其私募債券「17華汽05」發生違約,債券餘額為10億元。華晨集團發生實質性違約。公司2020年債券半年報顯示,華晨集團總負債1328.44億元,扣除商譽和無形資產後,資產負債率為71.4%。現金及等價物餘額為326.77億元。
  • 下半年違約進一步加劇:民企違約改善 大國企爆雷蔓延
    但與2019年明顯不同的是,2020年下半年違約進一步加劇,高評級國企債券違約餘額處歷史高點。經濟觀察報記者根據Wind統計,截至2020年12月18日,今年新增主體違約共計27家,累計164隻債券發生實質性違約,債券違約累計金額超過1600億元。其中,國企違約餘額由2019年的129.3億增至今年的518.97億,增幅達3倍。
  • 1900億規模東北國企爆雷:帳上500億卻還不起10億!
    近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晨集團)突然披露一則公告,公司2017非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第二期)(簡稱:17華汽05)發生債務違約,規模高達10億元。作為一家總資產超過1900億的國有汽車集團,卻還不起10億元債券,這一消息火速將華晨集團推上風口浪尖。
  • 廣汽旗下汽車金融40億債券臨時取消,時隔四年再發金融債,曾因向非...
    據債券募集說明書,該債券為不超過3年期的固定利率債券,本期發行總額不超過40億。廣汽匯理是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 「廣汽集團」 601238)和法國農業信貸集團(Credit Agricole S.A.)旗下東方匯理個人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東方匯理」)設立的中法合資汽車金融公司,雙方各持股50%,成立於2010年。
  • 寶馬也帶不動 千億東北國企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
    剛剛,千億東北國企正式破產重整中國基金報泰勒剛剛,東北大國企華晨集團正式宣布破產重整。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又有千億國企"爆雷":帳上400多億現金,結果連10億都還不起!
    中國基金報 泰勒前有遼寧國企華晨控股發生違約事件,沒想到又一家省級AAA國企倒下,這次輪到河南國企違約了。11月10日,永煤控股發布公告稱,因流動資金緊張,「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違約本息金額共計約10.32億元。10億元超短融未能兌付,構成實質違約,市場一片譁然。評級為AAA的國企10億債券還不上了?
  • 剛剛,千億東北國企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
    華晨集團破產重整  據新華社消息,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65億債務違約!遼寧千億級國企重傷投資人:4次調研,投入500萬還是踩雷
    華晨集團的債務違約風波依舊在持續。11月16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稱(下稱華晨集團),目前, 華晨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自今年7月開始,華晨集團就陷入債務風波中,被曝背負千億元負債,多筆股權被凍結。
  • 債券黑洞④:永煤債券接連違約,持有人怎麼看?信用債風波已過?
    隨後,「20永煤SCP004」和「20永煤SCP007」也遭遇違約,三隻債券先行兌付比例均為50%。作為千億國企,永煤控股為何三隻債券集中違約?隨著金融委的定調,信用債風波是否已過?對於違約債券的處置,展期方案的制定背後有何故事?
  • 寶馬也帶不動 千億東北國企正式破產重整
    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
  • 「AAA」永煤債違約懸疑:470億資金堵不上10億債券缺口?
    更重要的是,永煤控股作為地方國企,其發生的信用風險事件促使市場避險情緒快速抬升,進而引發了相關債券大幅折價、公募基金淨值大跌、資產拋售和債券取消發行等一系列連鎖反應。中山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李湛表示,超預期信用風險事件對市場的流動性衝擊可控,但信用債市場加速分化已成為必然趨勢。同時,由於永煤控股違約事件將降低市場風險偏好,部分地區和行業的信用面臨收縮。
  • 華創宏觀張瑜:國企違約衝擊就此結束了嗎?
    2、違約之外,還發生了更惡劣的「逃廢債」行為,導致後續債權人的追償之路更為曲折。波瀾效應的層層遞進1、違約後續的第一階段:觸發,地方國企信用債調整(11.10-11.13)。第一階段的影響主要波及在信用層面,一級發行大規模取消,二級市場地方國企價格調整。
  • 又一個汽車巨頭將倒下?負債高達1328億,創始人早就逃到美國去了
    幾天之前,華晨集團被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對華晨集團進行重整。目前華晨集團名下有6項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近4億元。 讓許多人想不明白的就是,今年上半年華晨集團營收為846億元,而且淨利潤還高達63億元,半年賺了63億元,但是卻拿不出4億來還債。最大的問題就是華晨集團目前負債不僅僅是4億,而是1328億。
  • 央企中城投六局實質性違約!國企新疆建設兵團下屬企業...
    中城投六局歷史發行債券6隻,目前存續債券3隻,餘額15.5億元。除本次違約的債券15城六局外,其餘兩隻債券下一行權日均在2019年。  2017年中城投六局的經營業績出現斷崖式下跌。2017年營收94.42億元,同比下降6.75%,利潤總額僅3.5億元,同比下降54.81%,歸母淨利3.32億元,同比下降44.87%。
  • 經觀頭條|永煤違約鏈式反應:殃及國企債城池,逃廢債恐慌蔓延,監管...
    如此,永煤債券或觸發交叉違約,這也將波及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存續的超過250億規模的債券。記者獨家獲悉,10月13日,河南能源曾舉行省地方監管部門參加的金融機構通氣會,河南能源透露,其三季度以來產銷兩旺,9月份盈利2.2億元,預計集團全年可實現盈利12億元。此外,集團將通過併購重組、員工持股、新三板掛牌等方式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 債券持續暴雷,買債券基金如何避雷?
    兩市成交量7250億,比昨日略微放大,北向資金流出30億。 盤面上看,有色、軍工、汽車領漲,白酒、銀行、保險領跌。 於是新能源車繼續嗨,今天小漲2個點。 土川兄依舊長期看好這個細分行業,想場內定投新汽車ETF的夥伴看看有沒有機會等回調一波。 目前市場就是尷尬,大家都知道好的品種非貴,便宜的品種又是鬼故事傍身。
  • 旗下多隻債券慘遭腰斬 華晨汽車千億債務困局待解
    東北的老牌汽車國企——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汽車」)近日陷入旗下債券暴跌的信用危機之中。 8月12日,華晨汽車集團旗下19華汽01、18華汽01、18華汽02、18華汽03多隻債券的價格出現暴跌。其中,19華汽01跌幅最大,達28.65%,報收於54.800元/張。
  • 華晨汽車晨光不再:負債千億、股權凍結、銷量歸零
    從成立時被給予眾望,到此時千億元債務壓頂,華晨汽車再難見晨光。隨著轉讓華晨寶馬股份的時間越來越近,華晨中國在資本市場的壓力越來遠大,近日,華晨汽車旗下多隻存續債券大跌,引發了上千億元的債務危機。如今,債臺高築、股權凍結、銷量歸零、自主品牌衰落等問題不斷出現,「活下去」將是華晨汽車的唯一目標。業內人士一致認為,華晨汽車到了最危險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