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腸病營養護理(下)—克羅恩病

2020-12-23 騰訊網

克羅恩病(CD)屬炎症性腸病(IBD),多於青壯年時期發病,我國克羅恩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它是一種慢性、易復發的非特異性腸道炎症,可累計消化道的每一部分,多見於末端迴腸、結腸,直腸亦可累及,受累腸段呈節段性分布。

01

臨床表現

患者有程度不等的腹痛,多在右下腹或臍周,可伴有便秘或腹瀉、便血、厭食、梗阻等症狀,體重下降、營養不良隨之出現。部分病人可捫及腹塊,由炎症粘連的腸袢或內瘻或網膜包裹的膿腫形成,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兒童病人可能出現發育遲緩。腸外表現有多發性關節炎、虹膜炎、脊柱炎、皮膚或口腔等病損,病程遷延達15年以上時,發生惡變及慢性閉袢性腸梗阻的危險性明顯增大。

02

飲食原則

中醫學認為,克羅恩病屬於「腹痛」、「腹瀉」和「積聚」等範疇,多由感受寒熱暑溼,或飲食不潔,或情志抑鬱,或因臟腑虛弱,使脾胃受損,運化失司,致水溼、痰濁、宿食、瘀血停滯腸道,阻遏腑氣則見腹痛;積滯不化,合汙下趨而作瀉痢。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營養不良在克羅恩病患者中十分常見,約70%~80%的住院炎症性腸病患者和20%~40%的門診克羅恩病患者都存在體重下降;而克羅恩病患兒常伴有生長遲緩和營養不良。

食物因素在克羅恩病的發病機制中所起的作用尚不能最後肯定,但不少研究發現,剔除某些食物後,對臨床症狀的改善有促進作用。

1.低纖維飲食:適用於發生腸段狹窄,或出現腸梗阻症狀患者。纖維分為食物不溶解性纖維和可溶解性纖維:其中食物不溶解性纖維如麩質,是一類存在於小麥、大麥、黑麥中的蛋白質,它具有彈性,能給麵食帶來耐嚼的口感,但會增加患者排便的頻率,另有十字花科蔬菜、果皮、瓜子堅果等,故克羅恩病患者應避免進食富含不可溶膳食纖維的食物。而可溶性纖維如檸檬、柑橘、蘋果等水果、捲心菜、豌豆、蠶豆等蔬菜,含有較多的果膠,有利於改善腹瀉症狀,對於腸道狹窄的克羅恩病患者較為適用。

2. 低乳糖或剔除乳糖飲食:克羅恩病的發病率和總蛋白質、動物蛋白質及牛奶蛋白質的消耗呈正相關,常發生乳糖不耐受。有乳糖不耐受者應避免攝食牛奶及有關奶製品。但作為重要蛋白質、鈣與維生素D來源的奶類食品受到限制時,應注意適當補充這些營養素。

3. 低脂肪飲食:克羅恩病患者常發生脂肪瀉。此時,吸收不良的脂肪酸以及腸細菌產生的衍生物,均可刺激結腸液體與電解質分泌從而加重腹瀉症狀。故宜低脂飲食(50g~70g/d)。平素可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如菠菜、油菜、番茄、茄子和帶酸味的新鮮水果如蘋果、橘子、山楂;烹調用油宜選用豆油、花生油、菜油等植物油,少用豬油、黃油等動物油。

4.維生素與礦物質補充:部分患者可出現明顯的維生素與礦物質缺乏,但大多數僅為亞臨床缺乏狀態,須經過一定的實驗室檢查才可發現。這些有可能發生營養缺乏病的危險性患者均應在無症狀時或相關體徵發生前,定期測定血清葉酸、維生素B12、脂溶性維生素及有關礦物質濃度,並給予一定的補充或飲食糾正,以防臨床明顯缺乏病的發生。

03

腸內營養支持

克羅恩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方法進行根治,只能做到對症治療,而不能從根本上治癒該病。營養支持治療可以使腸道得到休息,減少刺激,糾正營養不良。隨著腸外腸內營養學的不斷進展及其優勢,使其逐漸成為治療該病的重要手段。

腸內營養是指通過經口攝食或從鼻胃管、胃造瘻或空腸造瘻管中注入營養物質從而給予營養支持的治療方法。

1.治療作用:腸內營養支持可促進黏膜癒合,糾正患者營養不良,逆轉營養物質缺乏導致的不良後果,增強機體自身調節炎性反應的能力,同時可減少食物抗原對腸道的刺激,為病變腸道腸上皮細胞提供營養,改善黏膜免疫功能。

2. 維持作用:研究顯示,長期使用腸內營養的患者可明顯減少疾病的復發。在克羅恩病的緩解期,患者往往會自我控制限制飲食,這可能會加重營養攝入不足和營養失衡,加重營養不良。同時應給予所有患者適當的營養支持和飲食建議。

相關焦點

  • 炎症性腸病分類有哪幾種?
    炎症性腸病(IBD)是原因不明的一組非特異性慢性胃腸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確,目前認為可能與基因、免疫系統及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關係。炎症性腸病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和未定型結腸炎。
  • 炎症性腸病系列講座第五期「幹細胞移植治療早髮型炎症性腸病」
    炎症性腸病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組非特異性慢性胃腸道炎症性疾病,它包括了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以及未定型的炎症性腸病。大約有15%~20%的炎症性腸病的患者為兒童,兒童的炎症性腸病並不是成人炎症性腸病的一個早期階段,它和成人炎症性腸病有著諸多方面的一個差異。
  • 炎症性腸病有幾種疾病?治療原則是什麼?從根源上了解更容易!
    導語:炎症性腸病是指到現在為止還不知道病因的炎症性腸病,多認為這種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變化、臨床表現及抗生素、益生菌治療有一定效果。認為這種病發病很可能與細胞免疫異常有關係,有科學證明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細胞免疫異常、變態反應等等,但至今沒有找出致病的細菌、病毒或者真菌。
  • 炎症性腸病,怎麼吃才健康?濱州市人民醫院專家這樣說
    5月19日,是第11個「世界炎症性腸病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讓我們攜起手,共同關注炎症性腸病」。為了讓更多群眾和患者正確認識炎症性腸病學習如何治療預防疾病幫助患者早日康復,濱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在門診一樓大廳舉辦主題義診宣講公益活動。
  • 當前的克羅恩病治療方案,我們還欠缺什麼?
    CD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破壞性腸道炎症性疾病,發病高峰通常在18-35歲1,2,高達80%的克羅恩病患者伴腸狹窄和瘻管等併發症3。50%患者在前10年內需要手術而且術後復發的風險達50%4。克羅恩病在對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影響的同時,疾病治療也會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
  • 【直播】12月9日,專家教你正確認識炎症性腸病
    有哪些症狀需警惕炎症性腸病?炎症性腸病究竟是一種什麼病?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種發病機制不明的非特異性腸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羅恩病(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
  • 貓的炎症性腸病(IBD)
    本篇文章將延續菲尼作品一貫的通俗易懂、「深度好文」的實用性風格來論述—貓的炎症性腸病(IBD)。首先,需要先解釋一下何為IBD?貓的「炎症性腸病」英文名稱是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簡稱IBD。
  • 炎症性腸病是怎麼回事?提醒:這幾個治療方法,可調節腸道菌群
    其中成年人很容易出現的一類腸道疾病就是炎症性腸病,與飲食、遺傳和繼發感染等因素有關,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患有炎症性腸病的人約半數會存在貧血和營養不良的問題,病人表現為慢性腹瀉、下腹痙攣性絞痛、腹部腫塊,部分患者可有發熱、便血、消瘦、營養不良。
  • 克羅恩病是否可以有效治療?患上此病,很可能會出現這些症狀
    導語:腸胃病比較常見,一般會影響消化,以及吸收營養。腸道很容易發炎,此外,飲食不當,也會直接導致腸胃受損,除了平時需要注意保護腸道,也要注意哪些因素會引起腸道疾病。例如克羅恩病,就是一種腸道疾病。平時注意多了解。
  • 克羅恩病有哪些症狀表現
    克羅恩病起病大多比較隱匿,從發病早期症狀出現至確診往往需數月至數年。病程呈慢性,長短不等的活動期與緩解期交替,有終生復發傾向。少數急性起病,可表現為急腹症,酷似急性闌尾炎或急性腸梗阻。具體表現如下:
  • 吳開春教授:細化炎症性腸病患者飲食指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主要累及消化系統的慢性炎症性腸道疾病,其中包括克羅恩病(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目前IBD已成為全球性疾病,我國現有的流行病學資料統計數據顯示,IBD患病率、發病率均呈上升趨勢,IBD在我國已經不屬於罕見病了,而且有可能成為本世紀的一個大病,許多省份均將IBD納入門診慢性疾病管理。
  • 關注克羅恩病 讓創新藥惠及更多患者
    克羅恩病好發於青壯年 早診早治並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是關鍵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消化內科學科帶頭人,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陳旻湖克羅恩病屬於炎症性腸病範疇,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免疫性疾病,消化道任何部位均可累及。
  • 腸道菌群與炎症性腸病
    蔣麗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消化內科(上海 200127)摘要:炎症性腸病(IBD)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有研究顯示IBD患者存在腸道內菌群失調,補充益生菌糾正菌群失調,可使IBD病情緩解。
  • 克羅恩病什麼情況要手術
    河北讀者林先生問:我患有克羅恩病已有三年,一直沒有停藥,但是病情卻不見太多好轉。我聽說這個病可以做手術,請問需要達到哪些條件,手術後就不會復發了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吳正祥解答:炎症性腸病是一種特殊的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可影響到從口腔到肛門的消化道各個部位,病變可累及腸道全層,而且病變腸道和正常健康腸道可交替存在。目前治療克羅恩病的方法很多。手術是炎症性腸病(包括克羅恩病)的治療手段之一,但是該病治療的最後選擇。
  • 克羅恩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臨床護理方法進展
    [摘要]克羅恩病是這一種發病原因仍不明確的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具有發病時間長,病情容易反覆的特徵。臨床症狀表現為腹瀉腹痛、發熱、營養障礙等。不僅給人體生理造成危害,對心理健康方面也有嚴重影響。本文將針對克羅恩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對應護理措施進行如下綜述。
  • 專題筆談∣結腸型克羅恩病手術治療原則
    作者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結直腸外科,上海200092通信作者:崔龍,E-mail:longcuidr@126.com        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CD)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可分為纖維狹窄型、穿透型與非狹窄非穿透型(炎症性病變)。
  • 回盲部炎症病變的隨訪有益於早期診斷克羅恩病
    ,分析早期克羅恩病(CD)的臨床特徵,為CD早期診斷提供參考。排除標準:首診即明確診斷為CD、UC、乳糜瀉、腸道感染(急慢性感染、腸結核)、腸白塞病、缺血性腸病、腫瘤(如淋巴瘤);患有其他自身免疫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結腸鏡檢查前3個月內口服NSAID;合併臟器衰竭;不能接受相關檢查或隨訪。
  • 強生Stelara(喜達諾)克羅恩病達標治療IIIb期研究獲...
    2020年02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強生(JNJ)旗下楊森製藥近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2020年第15屆歐洲克羅恩病和結腸炎組織(ECCO)大會上公布了抗炎藥Stelara(喜達諾,通用名:ustekinumab,烏司奴單抗)治療克羅恩病(CD)IIIb期STARDUST研究的中期數據。
  • 克羅恩病非普通胃腸道疾病,它是如何引起的?治療手段有哪些?
    導語:患有克羅恩疾病的患者,應該都了解這種病帶來的痛苦有多麼地讓人難受,它不僅會經常伴隨腹瀉腹痛,最重要的是還會伴隨營養不良等問題,如果全方面嚴重擴展的話,甚至還會引發其他系統當中的疾病。那麼,克羅恩病是怎麼引起的?克羅恩病的治療手段有哪些呢?
  • 亞洲炎症性腸病專輯|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IBD診斷和治療
    「 《柳葉刀-胃腸病學和肝臟病學》(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近日發表亞洲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專輯,概述了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關於IBD診斷和治療的挑戰,包括如何改進篩查和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