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王海英
說到格局,有的小編可能會說:
談格局都是大領導的事兒,我一個小編輯,無需考慮。
其實,無論做什麼工作,在什麼崗位,一個人的格局都很重要。
編輯行業與許多其他行業一樣,對工作能力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只要努力學習業務知識,工作能力相差不會很大。
那麼,是什麼決定編輯職業生涯的前途呢?
答案是:格局。
如果格局不夠大,自私自利,斤斤計較,就不會有好的發展。格局越大,反而越能吃得了虧,會為自己贏得更好的機遇和運氣。
編輯行業的人都很熟知一句話:作者是出版社的衣食父母。對於一個編輯來說,有好的作者資源,才會擁有好的作品,才能出版好的作品。這就涉及編輯要廣交朋友,尤其結交好的作者朋友,並與作者保持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留住資源。這裡就有格局的事兒了。
編輯小王通過朋友認識了一個比較知名的作家劉女士,劉女士已經在不少出版社出版過十餘種暢銷圖書。小王等待許久,約了劉女士好多次,也許是誠心打動了劉女士,最終劉女士答應與小王一起吃一頓飯。
小王特意找了一家離劉女士家不是很遠的餐廳,並事先做了很多功課,包括研究劉女士的簡歷、寫作風格以及愛好等。聚會那天,小王早早地就來到餐廳,特意選了一個適合就餐聊天的好位置,並根據劉女士的愛好準備了一份小禮物送給劉女士。
吃完飯,劉女士要去結帳,小王說自己已經預付過錢了,並說單位可以報銷,但劉女士發現,最終結帳時小王根本就沒有開發票,也就是說不可能報銷。兩人相處很愉快,聚餐結束時,小王主動打車送劉女士回家,並且感謝劉女士百忙之中與自己相見。
第一次相見,小王的一系列舉動打動了劉女士。不久,劉女士有了新的作品,就交給了小王所在的出版社出版,特意指定由小王來當策劃編輯出版,並且一直保持友好的合作關係。
一個人,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只考慮自己,以自我為中心,就很難成就大事,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支持。俗話說,越怕吃虧的人,越會吃大虧。
有一名即將退休的老編輯,多年來積攢了很多作者資源。她手下有兩名工作態度和工作風格迥然不同的徒弟小張和小李。
小張看起來聰明伶俐,基本每次都能很快完成工作任務,但她很喜歡耍小聰明。工作幹不完需要加班時,她就問有加班費沒,沒有加班費就堅決不加班;工作中需要使用自己的資源時,比如聯繫自己母校的教師資源,她會說憑什麼,那是她自己私人的關係;同事讓她幫忙時,她總是眼珠一轉想辦法推脫。
小李則不同,為人憨厚,雖然學習能力稍微差一點兒,但肯刻苦,樂於助人。她經常最早來辦公室給全辦公室的人打好熱水,也經常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工作勤懇努力。每次去公司另一個樓辦事時,她總是問其他人是否有需要幫帶過去的東西。老編輯退休時,領導徵求老編輯工作交接的意見和意願,老編輯最終把所有資源都交給了小李,因為老編輯相信,小李能夠延續其事業,維護好這些資源。
其實,無論做什麼事,最終都是在做人。一個人如果事事只考慮自己,凡事都打內心的小算盤,那麼就很難走得更遠,因為遠方更寬的路已經被自己堵死了。
所謂的格局,不過是一個人的眼裡,除了看見自己,還能想到別人,懂得換位思考,為他人考慮,理解他人。當你放下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計報酬地付出時,你就會真心換得真心,得來意想不到的回報。
編輯小於剛上班不久,就接手了一位在前輩眼裡十分難纏的作者。作者是一位與出版社合作多年的老者,有一本常銷書一直銷量還不錯。作者由於年邁,不會用電腦,來稿都是手寫的紙稿,需要編輯自己把文字敲入電腦,而且作者脾氣不太好,比較難交流,還需要編輯經常上門交流溝通。因此,多年來,換了很多接洽的編輯,大多數人都不願意要這個資源。
小於接手後,經常去作者家拜訪,聽老人家嘮叨家常,作者發脾氣時,她總是微笑對待,安慰作者。逢年過節小於還經常去問候作者,平時經常幫助老人家做些家務事。久而久之,作者很信任和喜歡小於,遇到困難時,也總是習慣找小於幫忙。
這期間,作者逢人就誇這個小編輯,還幫小於介紹了一些其他作者資源。小於的工作業績也得到了出版社領導的表揚。領導讓小於介紹經驗時,小於只是謙虛一笑:我也沒做什麼,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老人家也不容易,多理解老人,其實老人還是很善良的,我也挺感激的,工作上他也幫了我不少。
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勇於承擔錯誤不推卸責任的人,不一定是真的錯了,但一定是真大氣;願意多付出不計較的人,不一定是真不計較,但一定是真靠譜;寧願讓自己吃虧不抱怨的人,不一定是真喜歡吃虧,但一定是真厚道。大氣、靠譜、厚道,就是大格局的人。
有些人總以為,凡事都只想著自己,打好自己的小算盤,維護好自己的利益,就能給自己爭取到更多的好處。殊不知,人人心中都有一筆帳,嘴上雖然不說,但誰也不傻,都能看得明白。
沒人願意去相信一個心裡只有自己的人,沒人願意去跟一個斤斤計較的人交往。
常言道:
吃虧是福,捨得是福,厚道是福。
你越是捨得犧牲自己的利益對他人好,替他人著想,為他人付出,別人都會記在心裡,心存感激,會更加支持和認可你,你的福報也會越攢越多。
格局越大的小編輯,終將會擁有好的前程。
祝福編輯行業的同仁,做一名不計眼前利益,為人厚道,認真努力的從業者,所有的福氣和好運終將不請自來。
作者簡介
王海英,石油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審稿室編輯,副編審,曾經從事圖書編輯策劃出版工作十餘年,現在主要從事圖書審稿和質檢工作。
-完-
近期熱點文章
◆3個縣級臺得了中國廣播電視大獎,看看花落誰家
◆詹國樞:我為什麼不願當市長 選擇做記者
◆丁真被「上交」給國家後,有一些網紅開始慌了
◆領導掃一眼標題就否了?你該看看學習強國這50套標題(附解析)
◆《新京報》幹報紙的只剩7個人了,其餘都轉型新媒體了!
◆評職稱非常實用 !聊聊填報職稱評審材料那些事
◆見習記者的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這十組照片為什麼能夠獲得中國新聞獎?
◆看完這篇文章,全國市縣媒體人集體陷入了沉思……
◆2020新廣告法禁用詞案例集錦
◆《成都晚報》死亡,媒體應該汲取哪些教訓?
◆她5次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1次特別獎,1次長江韜奮獎,是怎麼做到的?
關注傳媒行業熱點
分享新聞採編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