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當今桌球的啟蒙教學早已如雨後春筍般的遍地開花;還有某些好為人師者的隨時指導,使得桌球的啟蒙教學和想學好桌球的愛好者們,怎樣&34;,怎樣有的放矢,怎樣卓有成效的學好桌球,到如今已經是不得不面對,甚至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所謂&34;,實際上是讓桌球回歸其本質。從本質上來理解桌球和桌球的啟蒙教學。
其實就是人類發明的一項體育遊戲。所有的體育項目皆是如此。但當這所有的體育遊戲上升為競技體育的時候,其本質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但本質並沒有變,其如何學和如何學的更好,只是在於方法。
桌球是由網球改變而來,其屬性,其實質與網球無異,就不再詳解了。
當桌球從遊戲變為競技體育之時,變了的就是擊球的力道和比賽的激烈程度。
而專業球員和業餘球友的區別就在於敢發力與不敢發力以及擊打效果的不同。其擊打原理不變。
那麼,學桌球到底應學什麼?或者說從何學起?
如果當遊戲玩,則無所謂。若當競技體育練,應當如何學?
什麼叫學會打桌球,並且還首先?
這就如同學會騎自行車,學會遊泳一樣。
事實上:無論是騎自行車還是遊泳,必定是自己學會的,而別人是教不會的。會的人只能做個樣子。
可以說任何人都教不會別人打桌球。換句話說:桌球只能自己學會。
這又如同嬰幼兒學走路和學說話一樣。
這就是人的本能。這就是人一一作為高智慧生物與生俱來的能力。
作為對桌球的學習,必須要由自己親自學。不可越俎代庖,更不可人為設定各種條條框框。
放開手腳自由的打!
這就是根本。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就如同學會騎自行車一樣,放開手腳騎,摔幾跤就學會了。就如同學會遊泳,到泳池撲騰一通,就會了。
有一種觀點認為:學桌球不能亂打,必須先練正手攻一一且還是磨磨唧唧的泡泡球。否則就會把動作打變形,不利於建立正確的肌肉記憶。
無數的事實證明:此種站在近臺打泡泡練球法,只會誤人子弟,一事無成!
所以學會打桌球應該和學會騎自行車、學會遊泳一樣,放開手腳到桌球室去玩、去打。
甚至可以去打比賽!
當然也可以首先從對牆擊球練起。具體怎麼練?可參考本人的相關問答。
好了,聰明的人,兩個小時就會學會。再笨,一周就學會。
桌球本來就不難學,沒有任何高難動作。
就是會比賽。從發球開始,到比賽結束。就這麼簡單。
這就是對桌球的理解,就是正確的記憶!而這個記憶並不是什麼肌肉記憶,而是大腦的記憶。肌肉是沒有記憶功能的。
學會打桌球這一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桌球的一切球感均來源於學會打桌球。沒學會打桌球,就談不上對桌球的理解。所以在沒有學會打桌球之時,去學所謂的正手攻,只能是畫餅充飢,隔靴搔癢。
有什麼難度嗎?沒有任何難度。只是看你敢不敢練。如果把其視為高不可攀,不可造次,那你就永遠只會打泡泡球!
什麼攻球最簡單好學?
沒錯,這是正手攻球最容易把握的動作。
那麼是否要講究腳下怎麼站,腰怎麼轉,重心怎麼轉換,怎麼引拍,怎麼擊打,怎麼把握正手攻三角型?
通通不需要!
需要的就是放開了打,用全力去擊打。10板之後,這所有的問題都理解了。
有那麼神嗎?的確就是那麼神!
當你獲得了這個神,其它的東西就應運而生了。並不需要過多講解。
原本簡單的東西,只是人為的給整複雜了。而這複雜的泥淖讓初學者在其中辛辛苦苦、汗流浹背的撲騰,最終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