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項訓練增強跑者腳踝 可降低受傷風險

2021-01-11 網易體育

2018-06-05 10:25:35 來源: 網易跑步

舉報

網易體育6月5日報導:

如果跑者僅擁有強大的股四頭肌和臀大肌,而忽視了對腳踝的增強,是無法維持高強度訓練的,畢竟腳踝受到來自地面的衝擊力更強。跑者要想不受傷,必須讓腳踝變得更強。下面這4項訓練就是專門增強腳踝的。

1、單腿跳躍


先用左腿站立支撐著身體,右腿膝蓋提升至腰部位置,然後向前跳躍一步,落地時要柔和。接著跳回到原處,然後再分別向左右兩側各跳一次。重複做12次之後,換另一條腿做同樣的動作。這項訓練主要是提升腳踝和膝蓋在邁步時落地的穩定性。

2、三點弓步


先將左腿向前做弓步姿勢,上半身要保持直立,右腿自然彎曲,右膝蓋接觸到地面。然後抬起左腿,再次做出弓步姿勢。連做6組之後,換右腿做同樣的動作。這些訓練主要加強腳踝和側面的膝蓋肌肉,提升跑者的穩定性。

3、深蹲分腿跳躍


這項訓練就是把深蹲和向上跳躍結合在一起。先擺好深蹲的姿勢,雙腳與臀部同寬。然後向上跳躍,落地時仍然呈現深蹲的姿勢。連續做16-24次即可。

4、單腿登山姿


擺好平板撐的姿勢,腹部收緊,彎曲左膝蓋並和右膝蓋靠近。右腳向前跳躍一步,然後再回到原始姿勢,左腿要保持離開地面。然後換另一側做同樣的動作。來回交替進行,重複做16次。

本文來源:網易跑步 作者:義君 責任編輯: 楊碩_NS4396

相關焦點

  • 增強背部力量和穩定性 跑者只需做4項拉伸練習
    網易體育3月13日報導:當跑者的背部肌肉比較強壯時,有利於跑者更好的保持跑姿,降低受傷風險,提高跑步效率,最終就會使成績變得更好。而增強背部也很簡單,只需要經常進行下面這4項拉伸練習就能達到目的。
  • 降低應力性骨折風險 跑者重點做好4件事
    1、抗阻訓練研究發現,如果跑者缺乏抗阻訓練,身體的一些主要肌肉就會力量不足,特別是下肢的小腿肌肉、股四頭肌、膕繩肌、臀肌等。和經常進行抗阻訓練的人相比,遭遇應力性骨折的風險會增加幾倍。當肌肉增強之後,對骨骼的保護力度也更強。2、肌肉耐力訓練如果肌肉的耐力不強,長距離跑步很容易讓肌肉疲勞,從而對肌腱、韌帶、骨骼的保護也隨之減弱。肌肉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吸收來自地面的衝擊力,而疲勞的肌肉對衝擊力的吸收會減少,從而讓骨骼承受了更多的衝擊力,增加應力性骨折的風險。所以跑者要專門進行肌肉的耐力訓練。
  • 跑者愛上交叉訓練的4個理由
    因為它有以下4個好處:1、增強有氧耐力因為跑步屬於衝擊力很強的運動,大部分跑步的人很難進行每周15小時甚至更多的訓練,進行交叉訓練,選擇低衝擊的耐力運動,常見的比如遊泳或騎行,還有室內的橢圓機、划船機,你能夠在不增加受傷風險的情況下,增強有氧耐力,而不僅僅是靠低強度慢跑來獲得。
  • 跑者腳踝易遭遇三種傷病 三個措施可預防
    網易體育8月29日報導:跑步過程中,跑者的腳踝既要驅動身體向前
  • 如何增強跑者小腿肌肉力量?它關係到跑姿、跑速及跑步經濟性
    小腿肌肉主要包括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小腿變得強壯之後,可以讓跑者更好的保持正確的跑姿,跑速更快,輸出的能量更多提高跑步經濟性。如果跑者的小腿不夠強壯,容易導致跟腱炎、脛骨疼痛、小腿拉傷甚至足底筋膜炎等傷病的發生。
  • 跑者莫忽視加強腳踝 否則將失去6大益處
    網易體育7月12日報導:跑者們都明白腿和腳的重要性
  • 經常跑步的人,一定要堅持做腳踝強化訓練!
    強健的腳踝有哪些好處? 擁有強健的腳踝,對於跑者來說,也是跑得好、跑得快的基礎,也是減少跑步傷病的關鍵一環。4、提升運動表現腳踝的肌肉力量增強,那麼代表著跑者會有更好的力量、靈活性和移動性,對促進跑步成績的提升也是有幫助的。另外,擁有強健的腳踝,能讓跑者的腳後跟以更合適的方式落地!
  • 交叉訓練這麼多好處,身為跑者你竟然不知道?
    減低受傷風險很多的過勞性傷害是由於無力的臀部、膝蓋、腳踝,導致在跑步時無法發揮穩定作用。例如,虛弱的臀部肌肉會導致你的骨盆在跑步時朝非支撐腳那邊傾斜,這將會讓臀部和膝蓋過度勞損,而肌肉力量訓練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 康復 | 腳踝受傷的訓練和物理治療
    1.讓你的腳踝動起來。踝關節是人體主要的負重結構之一。由於這個功能,部分由於它的結構,當跳躍和著陸錯誤時,腳踝經常受傷。據估計,每年有200萬人因腳踝扭傷、扭傷和骨折而被醫生診治。腳踝受傷可能會使受傷的風險增加40%到70%。因此,在受傷後加強和伸展你的腳踝是很重要的,這樣有助於降低你的風險。
  • 跑者必看 | 哪些訓練可以避免「跑者膝」?
    想要完全避免跑者膝或許有困難,但是大大降低發生的概率並非難事;專業的、業餘的菁英選手很少有跑者膝,但許多新人跑者犯跑者膝的情況時有發生,那麼菁英選手是怎麼做的呢?先簡單了解跑者膝的成因,受傷一定是受到了「衝擊」,跑步有騰空和落地,落地的時候便會有衝擊,若是良好的落地緩衝幾乎不可能受傷,例如原地跑,小腿肌肉和肌腱幫助緩衝,長時間原地跑最多肌肉酸脹,但各個關節十分安全,反之,不良的著地方式便會將衝擊轉移到腳踝、膝蓋、髖關節、背部,例如跨步跑,加之幾千幾萬步的奔跑,最薄弱的膝關節將承受不了「水滴石穿」。
  • 跑者:腳踝為什麼易受傷? 容易治癒嗎?
    網易體育2月19日報導:腳踝是跑者最容易出現傷病的部位之一。由於腳直接接觸地面,腳踝不斷地受到來自地面的衝擊力。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多種情況會導致腳踝受傷。
  • 跑步時身體前傾到哪種程度,可以降低受傷風險?
    掌握跑步時正確的軀幹姿勢技術尤為重要,正確的軀幹姿勢不僅可以提高跑步成績(提高跑步經濟性),還能夠降低受傷風險。  從矢狀面來看,軀幹姿勢可用軀幹向前或向後傾斜的量來衡量。跑者的軀幹前傾角度越大,其跑步經濟性越好(在同樣的耗氧量下,能夠釋放更多的能量)。而且根據相關研究發現,在跑步的加速階段,髖關節伸展肌(膕繩肌和臀肌)似乎可以給跑步成績帶來更積極的影響。
  • 增強小腿肌肉力量!這6項訓練讓你的跑姿、跑速及跑步經濟性!(乾貨)
    🌷跑步論 壇🌷誠 邀 全 球 愛 好 者!
  • 跑步時身體前傾到哪種程度,可以有效提高成績和降低受傷風險?
    每個人的力量和生物力學構造存在差異,所以每位跑者在跑步時軀幹姿勢都有所不同。掌握跑步時正確的軀幹姿勢技術尤為重要,正確的軀幹姿勢不僅可以提高跑步成績(提高跑步經濟性),還能夠降低受傷風險。從矢狀面來看,軀幹姿勢可用軀幹向前或向後傾斜的量來衡量。
  • 6項力量訓練 每周兩次讓跑者更快更健康
    網易體育6月8日報導:力量訓練是跑者的必修課,它可以讓肌肉增強,從而降低受傷風險,提高跑步效率,加快跑速。下面這6項力量訓練簡單實用,在家可以隨時進行,跑者每周安排兩次訓練即可。
  • 4項壺鈴練習增強股四頭肌 提升雙腿力量
    網易體育4月26日報導:壺鈴是健身運動時經常用到的器械,一些中低強度的訓練,加入壺鈴之後就變成高強度訓練了。
  • 腳踝受傷的訓練和物理治療
    由於這個功能,部分由於它的結構,當跳躍和著陸錯誤時,腳踝經常受傷。據估計,每年有200萬人因腳踝扭傷、扭傷和骨折而被醫生診治。腳踝受傷可能會使受傷的風險增加40%到70%。因此,在受傷後加強和伸展你的腳踝是很重要的,這樣有助於降低你的風險。要慢慢地、仔細地恢復你的腳踝。從非負重運動開始,然後採取對抗運動,然後在你的腳踝恢復時進行負重活動。
  • 為什麼職業運動員訓練量那麼大,受傷卻不多?
    首先,相比於路跑,田徑場訓練可以大大降低受傷風險和意外事件的發生。 當我們訓練時,前提是保證安全和儘可能少受傷。由於柏油路地面太硬,如果姿勢不正確或者相關的肌肉不夠強的話,長期路跑對跑者的腳踝和膝關節負擔很大。 其次,田徑場訓練更能提高訓練質量。馬拉松訓練要求系統、連貫、科學。田徑場固定、簡易,地面舒適,更利於跑者貫徹和完成。
  • 為什麼職業運動員訓練量那麼大,受傷卻不多
    首先,相比於路跑,田徑場訓練可以大大降低受傷風險和意外事件的發生。當我們訓練時,前提是保證安全和儘可能少受傷。由於柏油路地面太硬,如果姿勢不正確或者相關的肌肉不夠強的話,長期路跑對跑者的腳踝和膝關節負擔很大。其次,田徑場訓練更能提高訓練質量。
  • 無需藉助器械 5項力量訓練增強跑者耐力
    網易體育7月30日報導:跑者增強耐力之後,才能跑得更遠,跑得時間更久。而增強耐力就需要跑者多進行力量訓練,讓肌肉變得更加強壯。下面這5項練習不需要藉助任何器械,只利用身體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