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節目「建甌北苑貢茶,千年飄香」開播

2020-12-27 臺海網

臺海網5月20日訊 據大武夷新聞網報導 空濛五月雨,景氣一番新。建甌東峰金盤山滿眼青翠,一片片延續了千年的茶園,生機勃勃。17日上午,由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聯盟(福建)、建甌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建甌市科學技術協會承辦的網絡直播節目「建甌北苑貢茶,千年飄香」在金盤山開播。

從公元933年開始,以東峰鎮裴橋村為中心的北苑茶,持續進貢至1391年,歷時458年。「龍團鳳餅,名冠天下。」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如此評價北苑貢茶。

千年之後,金盤山上,矮腳烏龍飄香。輕揭杯蓋,茶香四溢,細品慢啜間口舌生津、唇齒留香。直播現場,建甌烏龍茶(北苑茶)省級非遺傳承人劉成龍在介紹了矮腳烏龍的採制工序後,衝泡了一款矮腳烏龍。

「北苑貢茶悠久的歷史不能忘記。」當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陳宗懋與直播間連線,介紹北苑貢茶的悠久歷史和獨特的制茶工藝。

繼承、發展北苑貢茶,劉成龍最為期待的便是重振北苑貢茶昔日的輝煌。去年6月,全國首個茶產業科技小院落戶劉成龍的成龍茶廠,讓他倍感振奮。此後,他建成了生態茶園示範基地,讓茶葉品質有了進一步提升。「院士、專家為北苑貢茶代言,是對我們茶葉品質的肯定,而我能做的就是傾心做好茶。」劉成龍說。

得知院士「雲上」喊吃茶,全國各地茶友慕名而來。不到2小時的直播活動中,點擊量達102萬次,產品成交近4000筆,成交金額78.53萬元。直播結束,仍有眾多網友趕來詢價下單,銷售量持續攀升。

(林夢琳 魏劍生)

相關焦點

  • 八閩首府建甌
    北苑貢茶遺蹟北苑貢茶遺蹟(一)北苑貢茶的起源。據考,有文字詳細記載的建茶,始於南北朝時期(公元479-502年)。當時建州就有人工種茶和從事茶葉加工生產,且天然品質相當好。建甌境內有一條建溪,兩岸所產之茶,以建溪稱之,即建溪茶,或稱建茗、建茶。
  • 福建水仙茶品牌之路:讓「中國茶仙子」飄香海內外
    原產閩北,茶樹已有千年歷史。《建甌縣誌》中有這樣兩段記載:「水仙茶質美而味厚」、「果奇香為諸茶冠」,可見水仙茶品質別具一格。近些年,武夷水仙、建陽水仙、建甌水仙和漳平水仙接連獲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茶界泰鬥張天福先生稱水仙茶是烏龍茶極品,水仙茶的「春天」到了。楊廷生,人稱「楊水仙」。
  • 你知道歷史上著名的北苑御茶園在哪嗎?陸遊曾二遊北苑,並留下墨寶
    建甌城東16公裡處,有一座美麗的鳳凰山,簡稱鳳山。以鳳山為中心,方圓30裡,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北苑御茶園。在唐朝末年,建州剌使張廷暉看到鳳山宜於植茶,就在此地開闢了大片茶園。五代時期,王審知在福建建立閩國,張廷暉把鳳山茶園歸官,鳳山茶園成了專門生產貢茶的官家茶園。由於閩國地域以福建為境,鳳山位於福建北部,於是便把鳳山茶園稱為「北苑」。後人為紀念張廷暉,尊其為「茶焙地主」,還在鳳凰山修了座「恭利廟」(俗稱張三公廟),享香火,受膜拜。閩國滅亡後,南唐後主李煜派官員專程到建安設立「龍焙」,監製「建茶進御」。
  • 建甌東遊鎮第四屆茶王賽收官
    15日,東遊鎮舉辦第四屆茶王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力華以及市農業農村局、市北苑貢茶協會等部門負責同志到現場觀摩指導。此次茶王賽共有30家企業、72份茶樣參與角逐,參賽茶類包括肉桂、水仙、品種茶等。作為建甌的重點產茶區,近年來,該鎮堅持以品質取勝,注重精深加工,拉長茶產業鏈條,不斷提高制茶工藝水平,注重品牌和生態茶園標準化建設,通過申報「三品一標」等一系列名片,逐步實現規模化、邁向品牌化。據東遊鎮茶葉協會會長林仁華介紹,目前,東遊全鎮共有茶企41家,生產和加工人員1200多人,茶葉種植面積達18000畝,年產成品茶3600噸,建立百畝以上無公害茶葉基地8個。
  • 貢茶
    其後,貢茶數量逐漸增加,貢茶的品類和區域不斷擴大。到唐代時,中國的貢茶制度最終確定下來。唐代是中國古代貢茶制度最終形成時期,此後歷代相沿,直至封建專制制度終結。唐代的貢茶有兩種形式:一是選擇茶葉品質優異的州定額納貢。在《新唐書·地理志》中記載了唐代貢茶的區域,見下表。除了地方納貢外,唐朝政府還在一些名茶的重點產區設置貢茶院。
  • 宣和北苑貢茶錄(原文)
    歲率諸縣民採茶北苑,初造研膏,繼造臘面。丁晉公《茶録》載泉南老僧清錫,年八十四,嘗示以所得李國主書,寄研膏茶,隔兩嵗方得臘面,此其實也。至景祐中,監察御史丘荷撰《御泉亭記》,乃雲唐季敇福建罷貢橄欖,但贄臘麵茶,即臘面産於建安眀矣。荷不知臘面之號,始於福,其後建安始為之。按唐地裡志,福州貢茶及橄欖,建州惟貢綀練,未嘗貢茶。前所謂罷供橄欖,惟贄臘麵茶,皆為福也。
  • ——「冶城」在閩北古邑建甌「十...
    由此往上追溯,我們順理成章地倒推出一個結論:冶在建甌!只有冶在建甌,才能順理成章地解釋之後發生的:閩之第一郡(建安郡)、第一州(建州)、第一府(建寧府)及閩國帝都的政權所在地設在建甌這一系列的歷史存在!我想,正是因為冶在建甌,才順理成章地造就了此後千年建甌如此輝煌而厚重的政治中樞之位。否則,我們就無法解開這道歷史的方程和疑惑!
  • 古代帝王喜歡喝什麼茶 | 貢茶制度的形成(上)
    這是最早的有關貢茶的文字記載。各地名茶漸漸從普通茶葉中分離出來,成了皇室及貴族階層的高檔消費品,從而催生了貢茶制度,「貢茶」即中國古代專門進貢皇室供帝王將相享用的茶葉。唐代貢茶始於民貢,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廬江郡(即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帶)於唐高祖武德三年(即公元620年,唐王朝剛建立的第三年),在向朝廷進貢的土貢中,就以茶作為貢品了,這在唐代還是首開風氣。
  • 此地有茗三佰兩 | 皇家貢茶,上飲浙商
    三佰兩在唐代就有栽培,興於南唐,盛於兩宋,到現在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地位上還曾是南宋貢茶,因此也是泰寧的驕傲。福建泰寧縣地處閩江源頭,武夷山脈中段東南麓,丹山碧水、風光奇秀、歷史悠久,人文俊傑,素有」閩中鄒魯」之譽。先後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十佳魅力名鎮。
  • 黔茶文化符號之貢茶:黔地貢茶,那些歲月生了香
    無關帝王將相,我們只知曉,千年之後,黔地貢茶香依舊。  東晉史學家常朦編撰的《華陽國志·巴志》提到,公元前1066年,巴蜀一些少數民族部落隨周武王伐紂,將當地所產的「……丹、漆、茶、蜜……皆納貢之。」  這是茶作為貢品進獻皇室的最早記載,可謂貢茶中的「頭一份」。  當時的巴蜀疆域很大,包括現今的四川、雲南、貴州以及湘西、鄂西、陝南等地的部分地區。
  • 宿松首檔廣播直播節目《宿松1+1》即將開播!
    宿松首檔廣播直播節目《宿松1+1》即將開播!為更好地服務全縣聽眾宿松人民廣播電臺 FM95.8首檔直播節目 《宿松1+1》經過精心策劃和認真準備將於1 月 6 日正式開播啦~(徐文娟 程妙生 蔡雪茹 王炫 孫昭)每周一、三、五請準時鎖定FM95.8宿松人民廣播電臺收聽我們的節目!
  • 建甌吉陽四寶
    澤瀉屬建甌的地產名貴藥材,建甌也是澤瀉的主產地,據明嘉靖《建寧府志》載,澤瀉主產於甌寧(今建甌西北面)的吉陽及城關豪棟、鐘樓各村均有種植,質量上乘,以吉陽最佳,有中國"澤瀉之鄉"的美稱。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生產已有很大發展,僅吉陽一地產量達2000噸,銷往香港、泰國、朝鮮、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藥典稱我國的澤瀉品質,以"建瀉"為最佳,"川(四川)瀉"、"西(江西)瀉",均屬次等。
  • 央視特別節目《直播黃河》聚焦新安!
    央視特別節目《直播黃河》聚焦新安!今天上午,由央視推出的大型融媒體特別節目《直播黃河》河南篇《「大河之南 水清安瀾」》走進新安,聚焦石井鎮黃河神仙灣,探尋黃河新安段高質量發展路徑,並在央視新聞頻道播出。
  • 可以喝的文物——安順普定朵貝貢茶
    茂盛的朵貝貢茶古茶樹茂盛的朵貝貢茶古茶樹內部化處鎮現存兩千株百年以上的原生古茶樹,主要分布在、朵貝村、田壩村、張家村等。其中,推測出北宋時期古茶樹有兩株(約有近千年歷史);元朝古茶樹約有20株(645年—735年);明朝古茶樹約60株(370年—645年);清朝古茶樹約為240株(103年—370年)。據《普定縣誌》記載:「相傳明朝年間朵貝栽種的茶葉曾作過貢品」。可見朵貝茶在北方為上層士大夫認可,品質「其味極佳」。其時,朵貝地名古代前叫「多貝」,意思是地下多含礦藏寶貝。隨歲月輪轉演化為「朵貝」。
  • 英山縣天馬寨成了直播間
    2020年4月15日,人民日報旗下人民文旅主辦的人民優品·魅力中國縣直播在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英山縣天馬寨景區舉辦。英山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黃偉蒞臨天馬寨,英山縣文旅局局長餘智率縣茶旅企業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團黃貢茶、大別山寶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以及縣內外網紅帶貨直播。短短的30分鐘直播過程中,有近70多萬人次觀看,網絡銷量金額達12.1萬元。進入直播間,黃偉副縣長沒有馬上推薦產品,而是介紹這些農副產品的產地英山縣。
  • 「脫貧攻堅 助殘帶貨」走進四川:吃正宗川味 品千年貢茶
    本期主題:吃正宗川味 品千年貢茶四川地處中國西部,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輝煌璀璨、源遠流長的巴蜀文明,自古以來就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現在的四川是國家重點戰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是西部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必經之地。
  • 「大落實 大比拼」丨北苑:一區二翼三輻射 打造「跨境+直播」電商...
    中國義烏網12月27日訊(記者 龔書弘 編輯 程雄)2020年以來,北苑街道以「2233X」有機更新為基石,釋放空間資源,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尤其自貿試驗區獲批後,北苑街道迅速結合自身電商資源優勢,聚焦前洪、幸福老工業區,打造「跨境+直播」電商平臺,積極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 大型網絡訪談欄目 《對話首都》開播
    本報訊 由北京市委宣傳部、新華網聯合策劃的大型網絡訪談節目——《對話首都》日前開播。今日上午,北京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將做客新華網直播間,圍繞北京「水」的話題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屆時,新華網將進行文字、圖片、視頻直播,新華微博、新華手機簡訊也將同步進行摘要直播。《對話首都》由北京市委宣傳部與新華網聯合策劃,是國內首個關注北京、反映北京的網絡訪談欄目。
  • 市長尤猛軍做客直播間,推介福州特色文化和優質產品/一周茶新聞
    新聞一市長尤猛軍做客直播間,推介福州特色文化和優質產品品榕城好茶、亮福州製造、嘗古早美味……6月18日15點,福州市市長尤猛軍在三坊七巷的「樂購全閩·惠聚榕城」直播間,與主持人、知名淘主播一起為福州帶貨,推介有福之州的特色文化和優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