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晚餐後通常才七八點鐘,還沒有任何的困意,因此就會有不少的老年人,會去公園或者廣場上去轉轉,在吃完早飯之後,也有人會說運動一下,不然就會長胖。相信不少人都認為飯後運動這個習慣是很好的。但事實上,若在進食之後立即運動,舒緩一些的還比較好,但如果是比較劇烈的,那麼腸道會有很重的負擔,容易患有腸炎、腸扭轉等疾病,進而患者的腸道可能會壞死。
為了方便人們理解,簡單點解釋,就是把腸道一節一節分開,如果其中一節腸道或者兩節腸道旋轉糾纏在一起,若腹膜比較長,那麼發生扭轉之後,腸腔受到的壓力會增加,就容易引起腸扭轉,嚴重的時候還會造成局部供血不夠,造成腸道壞死的現象。
腸梗阻發病非常的快,同時病死的機率也非常的高。病情發作時,旋轉腸道的兩側會逐漸封閉,封閉的腸道會導致腸管血液沒有辦法及時供應,此時腸道就非常容易出現淤血、壞死的現象。當腸腔內的壓力逐漸增加後,腸壁變薄、脆弱,很容易出現腸穿孔的現象。
通過接觸腸梗阻的病人,我們可以發現,腸梗阻最多的發生位置就是小腸。若我們總是感覺到腸道部位疼痛,特別是在進食後大量的運動,或者進行了較重的體力活,腹痛的現象就會不斷的加重,此時就應該及時前往醫院就診,看看是不是由於腸梗阻引起的。
若出現類似腸梗阻疼痛的患者,在前往醫院治療的時候,未經醫生確診時,我們千萬不能擅自服用藥物,不然很容易會掩飾病情,導致醫生給出錯誤的診斷結果,造成誤診。腸道壞死除了疾病原因所致,就是由於人們在用餐之後,進行運動所導致的。所以,我們的用餐習慣一定要做出適當的調整,即使非常喜歡運動,那麼也應該遵循進食後最少隔一個小時再運動。
可以根據每個人比較喜歡的運動,制定合適的運動計劃,但一定要記住,用餐的時間與運動的時間中間隔開一小時,進行一些輕緩的運動,如散步、瑜伽等。而如果喜歡一些劇烈的運動,例如打籃球、跑步等,最好在飯後兩小時之後進行。
當腸梗阻情況發作後腹痛難忍,我們可以選擇合適的地方躺下來,再用手指或者手掌,按壓疼痛的部位,再用鼻子深吸一口氣,再將手臂抬高過頭頂,慢慢將吸進去的氣呼出,這樣就可以減輕呼吸時腹膜受到的壓力,減輕腹痛的現象。
很多時候,運動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情,錯誤的時間以及方法可能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飯後運動這個習慣我們一定要及時改掉,同時也要督促身邊的親人及朋友改掉這種不良的習慣。晚飯我們也不應該吃太多,不然腹脹的時候,總是想著要做一些運動幫助腸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