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郭同學」總以為自己是個大佬,而且非常努力,總勸我和其它健身玩家,健身之前先健腦。
其實很多說這話的人,無非就是看過兩本書,知道幾個動作的標準而已。
健身先健腦,我們要的是什麼?是效果,而不是形式。
而想要達成某種效果,你就需要的是悟性,悟性才是真正的健身先健腦。
悟性不好,健身效果就不好
堅持、努力、自律是很多健身玩家都掛在嘴上面的,但是還有一個要求,大家很少提及,就是悟性。
想像力比如說在你沒有學會雙立臂之前,你能不能想像到雙立臂的動作軌跡?
就像有人說的,單槓上面的空氣就是好啊!
你能不能想像到,自己翻到單槓上面是什麼感覺?
在學會人體旗幟之前,你能不能想像到,自己身體斜躺的時候,眼睛裡面看到的是什麼?
學會倒立之前,很多人光顧著害怕了,但是有沒有想像過,身體倒置眼睛看到的是什麼?
這就叫想像力,你後期學很多街頭健身動作、包括一些跑酷動作,空翻啊這些,都非常重要。
觀察力有些人的觀察力非常強。
比如一個人看我做雙立臂,立馬就能問到重點上面:
「哥,我看你雙腳始終在單槓前面,是不是雙立臂的時候,需要全程收緊腹肌?」
你看,這就是觀察力啊。
一些人觀察力也很可以,但是只看到了別人的缺點,然後擺出一副很懂的樣子,比如「小郭同學」。
總結能力舉一反三、由此及彼、能劃分出一個類型,這就叫總結能力。
比如10*10、短間歇、大容量,這其實是一個類型,叫疲勞練法(健美)。
但是5*5、組間休息很長、容量比較低,這也是一個類型,叫負荷練法(力量舉)。
而一個動作每天都練、每天只練三五組,這個就叫分散式容量練法(街頭健身)。
就像你小時候看歷史書一樣,國外和國內好像不是一個年代,乾隆竟然和華盛頓是一個年代的人,怎麼可能?
這原因就是你讀書的時候,沒有總結出一個年代線,所以對照不到。
悟性不是天賦,是可以練出來的
「你的悟性好不好我不知道,我光知道你的腦袋27斤半!」
這不是我說的,我群裡面一個人說的,他認為悟性就是天賦,與生俱來的。
我最早接觸健身,寫一篇文章,一天憋不出來一個字,不像現在能張嘴就編。
是什麼原因,是因為悟性其實是可以練出來的。
首先膽子要大、勇於試錯
我那時候碰見一個人,健身教練上課的時候,他什麼都會。
後面我們都以為他出師了,結果沒有續課之後過了一段時間,什麼都不會了。
我問他怎麼回事?,他來一句:
「我不敢練。」
膽子太小了,生怕哪個動作做錯了,有沒有人罵你、有沒有人說你。
害怕受傷?小重量低難度的先試試嘛,小重量會受傷怎麼可能呢?
其次興趣濃厚、想像豐富
第二個要感興趣,一般來說,健身教練從事的行業、所處的環境,以及他所受到的教育,都可以讓他隨隨便便成為健身大佬。
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健身教練,練得很一般,為什麼?
不感興趣啊,就是當成一個工作,當然,業績壓力太大的健身房就業,確實會把健身的興趣給抹殺掉。
不能怪那個人,只能怪這個行業如此。
有了興趣之後,你就要想像,你要花點時間去想像一下,這樣做會有什麼感受。
比如很多人練背感覺不到背部發力,其實背部發力,是可以想像出來的,你只是沒有想而已。
最後要不要當個健身小編?
你想做好一個東西,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成為相關行業的人。
健身教練上面說了,業績壓力太大,讓人對健身不感興趣,但是你可以做一個像我一樣的健身小編。
健身小編有什麼好處?就是你隨時隨地都可以挨一頓罵、還有人要穿過網線過來打你。
所以逼得你就是好好練,以免人家過來的時候打不過。
當然開玩笑,小編就是編,你要想編出來東西,你就要先自己嘗試。
你會接觸很多話題、很多類型、很多領域和很多種情況,這樣你見識多了,自然悟性就上去了。
最後就是,希望「小郭同學」出一個臥推130公斤的視頻,健美是你擅長的領域,動作好看的話我可以打賞你100塊錢。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