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曬出了自己所在地政府辦事平臺的「大名」,這其中竟然很有「梗」。比如,湖南省的政府服務號叫「新湘事成」,廣東省叫「粵省事」;最多的是「辦」系列,如浙江省叫「浙裡辦」,重慶市叫「渝快辦」等。
如今各大網絡平臺遍地開花。為了獲取網友關注,博取點擊量,各大平臺紛紛使出十八般五藝,從內容、形式、名字上標新立異,讓人過目不忘。
而各地政府負責網絡宣傳的黨員幹部們,也不甘示弱,紛紛摩拳擦掌,推出各種政府公眾微信號、服務平臺。但由於政府官方平臺,用語過於嚴肅,加之應用層次較淺,職能介紹、政策法規、聯絡方式等靜態信息和政府新聞發布佔據主要位置,實際為公眾帶來便利的在線服務較少。因此,一直處於被「遺忘的角落」。
此次,湖南、廣東、重慶等官方平臺玩「諧音梗」事件,在各地政府中算是獨闢蹊徑,通過活潑、有趣的語言,成功的吸引了網友的關注。可以看出,這些政務服務平臺取名時,黨員幹部可是動了腦筋、花了心思、下了工夫,充分體現了新時代黨政幹部,、熟練運用網絡的能力。
通過「諧音梗」事件,希望能夠帶動更多的地方黨幹,擺脫一貫嚴肅無味的「官方用語」,多用親民、接地氣網絡語言,獲得更多觀注。同時繼續完善平臺服務內容,增加網上申請等為公眾帶來更多價值的在線服務。真正做到「足不出戶,網上辦理」實現行政放簡效能大提升。(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