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讀書日特別策劃:疫情下深圳人閱讀故事(家庭篇)

2020-12-16 深圳晚報

今年的 423 與往年不同,疫情下的閱讀有了別樣的色彩。深圳晚報推出特別策劃 "423 讀書日深圳人閱讀故事 ",聚焦在深圳的閱讀個體,分職場篇、書業篇、家庭篇、學校篇、作家篇五個系列。

今天推出的是 "家庭篇 "——聚焦深圳的家庭閱讀。在外面,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有各自的職業,但在家中,他們分別是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在疫情期間,他們"宅"在家中,相互陪伴,也許,對許多個深圳家庭來說,這幾個月是"在一起"最長的時光。如何陪伴?如何高質量的陪伴?一起閱讀就很好。當然,深圳的年輕人很多,他們離開父母親人,一個人一個家,在疫情期間,他們用閱讀抵禦孤獨。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讓我們走進深圳人的家庭,看看他們的日常閱讀,了解深圳人在物質生活非常充裕的同時,如何享受精神食糧。

母親朱紅傑:某廣告公司職員。兒子高悅滔:幼兒園大班在讀,9 月份將升讀小學。

親子閱讀,在他心中埋下一顆愛讀書的種子

每年的世界讀書日,因特殊的工作性質,我都會帶著一群愛讀書的孩子們奔走在各大書店及圖書館,去參加知名作家的新書推介活動,其中有些比較適合幼兒園小朋友的,我也會帶上年幼的兒子去觀摩一番,藉此盛事,在他心中埋下一顆愛讀書的種子。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我考慮到兒子今年 9 月份就要讀小學了,就給他簡單列了個書單。說是他的書單,最後都成了親子共讀!結合自己多年的讀書習慣,我大致給他規劃了以下三個閱讀方向。第一,行為習慣的培養。我和他一起讀了《大衛,不可以》《大衛惹麻煩》《小腳不是用來踢人的》《細菌不是用來分享的》,其中《細菌》(簡稱)告訴了小朋友們細菌是可以傳播的,當發生感冒、咳嗽、流鼻涕等這些事情時,如何保持個人衛生?如何進行自我處理?如何做到不傳染給其他人?書中都向我們做了精彩的互動展示,這是一本很好的有關家庭養成教育的優質繪本,值得家長和孩子們共讀!第二,時間觀念的養成。我們先後讀了《母雞蘿絲去散步》《金老爺買鍾》《老狼,老狼,幾點了》《弗朗索瓦與消失的時間》,這幾本書兒子每天必看,《弗朗索瓦與消失的時間》他更是愛不釋手,兒子告訴我說,他和弗朗索瓦不一樣,他不想時間過得很快,哪怕是疫情期間很難熬,他也不會覺得無聊和等待是在折磨人,因為他不想時間把媽媽的烏髮染白,小孩子的世界就是如此簡單!好吧,媽媽答應你:永遠 18 歲!第三,價值觀的培養。每天晚上,我們必讀哈利熊每晚一個好故事以及拼音繪本《睡前故事》和純手繪《美猴王系列》叢書中文版,有時也會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傳記。通過真實的事件,重現歷史,不斷總結汲取名人、聖人、偉人的寶貴人生經驗和驚人智慧,進而獲得心靈的啟迪。孔子十五志於學,就很好地向人們傳遞了"少年養志"的重要性。

世界讀書日在即,我準備再多選購幾本書,為自己,更為家人。我深諳好書似好酒,只要一本一本慢慢讀下來,用腦子記,用心記憶,讀書就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書籍也會成為慰籍心靈的一劑良藥!

於志斌 : 在家是父親,在外是海天出版社副總編輯。

讀了很多中醫藥類書籍

從一月下旬以來,我讀了《萬曆野獲編》《容齋隨筆》《胡適年譜長編》《胡適自傳》《閒話胡適》《中醫經籍句讀新論》《中國醫學史話》《新安醫籍叢 · 本草)》《銅陵市志》《霍山縣誌》《潁上縣誌》《蒙城縣誌》《壽縣誌》《安慶地區志》《馬鞍山市志》《太和縣誌》《舒城縣誌》《太湖縣誌》《休寧縣誌》《望江縣誌》等。

我讀書目的性很強,速度很快,總能從書中發現"選題":文章選題和圖書選題。這跟我的出版職業生涯有關。我是泛讀加專題閱讀的愛好者,這一次的批量閱讀跟我在朋友圈轉發中醫治療新冠病人的消息有關。某些朋友不信中醫,甚而斥中醫從業者為神棍之類。讀書讓我平靜下來。從了解中醫歷史出發,有意識的去讀,不僅心平氣和了,還有了收穫。

17 年前我策劃出版了《中華抗非典四字歌》和《非典疙瘩》(均與同事共同擔任責編),此疫重讀《非典疙瘩》,發表了《一個少年在災難中的心靈實錄》,表達了愛惜生靈和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文明主題。我在新媒體上發表的還有《致敬,中醫藥類書籍的出版者!》《胡適信中醫嗎》。即將發表的是《在閱讀中與喵星人親近》《地方志裡有中醫藥寶藏》《閱讀鄧斯米爾家族》。《閒讀存片》是承載我閱讀收穫的一個筐子,會持續下去。目前階段,跟中醫有關的讀書札記還會有幾篇,已有紙媒表示願意連載。

史小囂:目前單身,自由撰稿人

重讀張愛玲,像在流言裡覓得定海神針

春節前後,讀了加拿大作家阿利斯泰爾 · 麥克勞德的《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艾麗斯 · 門羅的《恨,友誼,追求,愛情,婚姻》和《好女人的愛情》。三本都是短篇小說集,都是重讀。

元宵節那天早晨,我習以為常地去小區背後的赤尾村裡喝粥,結果被保安拒之門外,所有城中村和小區都開始實行封閉式管理。我停止了讀書,把全部心思放在下廚打理一日三餐上,我勤奮地熬粥、炒菜、做飯、洗碗,飯飽之餘就歪在沙發上刷手機,時時關注疫情最新進展。流言四起,越刷心底越慌 …… 如循環往復了整個正月,直到我洗碗把手腕累傷,想起張愛玲散文《燼餘錄》裡似乎有個相似的細節。於是,我從書架上找出了她的散文集《流言》。

原文是這樣的:"有個安南青年,在同學群中是個有點小小名氣的畫家。他抱怨說戰後他筆下的線條不那麼有力了,因為自己動手做菜,累壞了臂膀。因之我們每天看見他炸茄子(他只會做一樣炸茄子),總覺得悽慘萬分。"莞爾之餘,我更關注到另一個細節,"圍城的十八天裡,在炮火下我看完了《官場現形記》。小時候看過而沒能領略它的好處,一直想再看一遍。一面看,一面擔心能夠不能夠容我看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把手機扔到一邊,捧起了張愛玲最難啃的《紅樓夢魘》;之後是餘斌的《張愛玲傳》,因為餘斌對張愛玲作品的評析最得我心;之後是《小團圓》,我需要張的第一手資料,去核實餘斌的種種推測和猜想。

像在流言紛紛裡找到一根定海神針,重讀張愛玲讓我為慌亂的心重新找到了秩序。有閱讀的陪伴,時間倏忽已到四月末。想起去年讀的《張愛玲莊信正通信集》裡,莊信正提到,宋以朗計劃在 2020 年張愛玲百年冥誕時,編印她和宋淇、鄺文美夫婦間長達 70 多萬字的全部信函。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在中秋節前後,那時候我們失序的生活會步入正軌嗎?但願如此。

頤地軒主人 : 兩個孩子的父親,某高科技企業技術人員。

看書,也是給孩子做個榜樣

我是在企業上班的,工作比較繁忙,平時加班比較多,一年裡休息的時間非常少,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終於把我"圈"在家裡十多天,暫時放下了繁忙的工作。

我是做技術的,平時閱讀的時間並不是特別多,但閒下來,我還是願意看一些書的,尤其喜歡傳記,因為我覺得前人的人生經驗值得借鑑。

這段時間,我看了兩本書,這兩本書買來很長時間了,一直沒時間讀。一本叫《民國三大校長》,另一本是英國作家羅伯特 · 道格拉斯寫的《李鴻章》傳,這本書標榜是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鴻章傳記。

《民國三大校長》寫了民國時期三位非常有名的校長——北大校長蔡元培、清華校長梅貽琦、南開校長張伯苓。這三位都是了不起的民國教育界領袖,三人在辦學理念方面特色明顯,在人格魅力方面也頗有建樹。書中對三位校長的敘述,既有他們的個人自述和回憶,也有同窗好友、曾經的同事、一起的戰友們的回憶與講述。全書一氣呵成讀下來,對三位校長甚是佩服,對其為人更是欽佩有加。

《李鴻章傳》與之前讀的傳記不同,史料的鉤沉多於觀點的陳述,讀下去並不容易,2 月初我就上班了,這本書憾未能讀完。

在家裡呆了十來天,每天會抽時間陪小女兒一起讀繪本,比如《大衛,不可以》《大衛上學去》《猜猜我有多愛你《爺爺一定有辦法》《生氣湯》等等,她的繪本很多,有幾十本,平時都是隨手抓起一本就讀。其實,每天的親子閱讀,最大的好處是讓不能外出玩耍的孩子離電視和手機遠一點。

當然,在家裡讀書也是給孩子做榜樣,總不能你讓孩子看書,自己看手機,然後孩子不服氣吧。

胡貝爾 : 家人眼中的好孩子,學府一小六年級在讀。

在家讀書,就沒那麼無聊了

通常大多數人所謂的"樂"是娛樂,然而在我看來,"樂"其實就是閱讀。

我的閱讀習慣是從 3 歲開始養成的。那時候,爸爸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小天才平板電腦,自從有了它,我利用它學習了不少漢字和拼音,再加上爸爸媽媽那時候不忙,經常陪我看書、講故事。所以漸漸地有了愛讀書的習慣。再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其實我非常會問問題,遇到一點兒不懂的就問。通常十分鐘的故事時間裡,我問了七八個問題。

讀書不僅僅給我帶來樂趣,還發生了許多事情。而且每一件都很有趣。有一次,我在書桌旁看《活著》這本書,媽媽在餐廳叫我吃飯都不願意出來吃。媽媽見我不肯出來吃飯,便大步流星地走進來,站在我身後。我沒注意到媽媽的存在,繼續沉浸在書的世界裡,過了一會兒,我的肚子開始唱"空城計"了,我才依依不捨地合上書。一轉身,看到身後的媽媽,我下了一跳。而媽媽則不慌不忙地說"磨蹭個啥?還不趕緊去吃飯!"還沒等她說完,我就腳底抹油似的跑掉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事,不過我推薦大家多讀書、多看書。因為像《聖經故事》《史記》等書可以給我們知識和美好的品德,像掩耳盜鈴、對牛彈琴的成語故事可以告訴我們道理。

今年的假期特別長,不能外出旅遊,不能愉快地玩耍,我就把更多的時間放到了讀書上,這讓人感覺到,無法外出,沒有小夥伴一起玩的日子沒那麼的無聊。

深圳晚報記者 劉莉

相關焦點

  • 深晚4•23讀書日特別策劃:疫情下深圳人閱讀故事(家庭篇)
    今年的4•23與往年不同,疫情下的閱讀有了別樣的色彩。深圳晚報推出特別策劃"4•23讀書日深圳人閱讀故事",聚焦在深圳的閱讀個體,分職場篇、書業篇、家庭篇、學校篇、作家篇五個系列。今天推出的是"家庭篇"——聚焦深圳的家庭閱讀。在外面,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有各自的職業,但在家中,他們分別是父親母親、兒子女兒。
  • 喜馬拉雅423聽書節收官 有聲閱讀推動全民閱讀不斷深化
    4月26日24點,為期5天的喜馬拉雅423聽書節畫上圓滿的句號。從《張愛玲全集有聲劇》等多部重磅專輯上線,到百位大咖直播,再到全民共建有聲圖書館,一次次將423聽書節推向高潮。閱讀與靈魂、經典與思想在喜馬拉雅423聽書節碰撞和交融。  在有聲閱讀迅猛發展的大趨勢下,喜馬拉雅成為新的「流量池」。
  • 世界讀書日!新站高新區映月書苑入選合肥市親子閱讀基地
    世界讀書日! 世界讀書日WORLD BOOK DAY2020年4月23日為深入實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推動「大湖名城、悅讀合肥」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進一步拓展我市親子閱讀活動陣地,提升我市家庭文明工作品質
  • 423聽書節收官:有聲閱讀助力在線新經濟快速發展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黃永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線新經濟行業表現突出,解決了居民宅家時的不少生活需求,有聲閱讀也得到迅猛發展,4月26日24點,為期5天的喜馬拉雅423聽書節畫上圓滿的句號。據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有聲閱讀人數呈爆發式增長,相比去年同期增長63%,總收聽時長增長近100%。在423聽書節期間,《張愛玲全集有聲劇》《博爾赫斯精選小說集》《餘華·中短篇小說有聲劇》《豐乳肥臀》《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多部重磅專輯,深受用戶熱捧。
  • 第21個記者節特別策劃——深晚記者講述自己的故事
    深圳晚報給出了堅定而響亮的回答。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推出策劃報導,聚焦深晚創意之魂,展現在推進媒體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的徵途上深晚人的探索與嘗試,揭秘一批有分量、有溫度、創意十足的爆款產品是如何煉成的。
  • 2020年度深圳「十大最美家庭」出爐!快來看看他們的家庭故事吧
    日前,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紮實推進家庭文明建設和 " 弘揚傳承好家教好家風行動 ",根據全國婦聯、廣東省婦聯關於開展尋找 " 最美家庭 " 活動的部署要求,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在深圳市紀委監委、深圳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深圳市婦聯與市文明辦聯合開展
  • 生活重啟|在春光中閱讀,成都圖書館聯動20個城市閱讀空間
    2020年對於很多人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第二十五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成都圖書館堅持書香戰「疫」,以「春光中閱讀」為主題,組織策劃了系列讀書活動,讓廣大讀者能在這個特殊的四月,依舊暢遊書海,在春光中感受的閱讀的力量。
  • 汩汩暖流 愛淌鵬城——走近深圳「十大最美家庭」,聆聽「最美故事」
    深圳新聞網·見圳客戶端2020年10月4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黃子芸)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近日,由深圳市文明辦、市婦聯聯合開展的「i在我家」——先進典型分享交流暨「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成果展示活動在市民中心舉辦。活動揭曉了2020年度深圳「十大最美家庭」,並現場為他們頒發榮譽證書。
  • 喜馬拉雅423聽書節正式開啟,國家圖書館作家系列直播帶你聽見閱讀...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十五周年特別活動將在喜馬拉雅全程直播。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自2005年創辦至今已15周年,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的文津圖書獎活動從線下搬到了線上,與北京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國國圖公開課「文心依舊 天雨流芳——文津圖書獎十五周年特別活動」。喜馬拉雅將全程直播此次活動,這也讓更多用戶有機會聆聽一堂電波裡的國圖公開課。
  • 騰訊看點小說頻道上線讀書日系列活動,助力全民數位化閱讀
    今年的讀書日格外特別。受疫情影響,大中型書展、讀書沙龍等人群聚集性活動不得不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雲」讀書會、線上閱讀活動等數位化方式。 作為海量資訊和內容的信息服務平臺,騰訊看點聯合多位青年文藝工作者和暢銷書作家,發起「騰訊看點——世界讀書日」線上專題活動。
  • 喜馬拉雅423聽書節掀起聽書熱潮 經典作品受青睞
    4月26日24點,為期5天的喜馬拉雅423聽書節畫上圓滿的句號。從《張愛玲全集有聲劇》等多部重磅專輯上線,到百位大咖直播,再到全民共建有聲圖書館,一次次將423聽書節推向高潮。閱讀與靈魂、經典與思想在喜馬拉雅423聽書節碰撞和交融。在有聲閱讀迅猛發展的大趨勢下,喜馬拉雅成為新的「流量池」。受疫情影響,線下餐飲、娛樂、製造業受到嚴重打擊,線上新經濟逆勢上升。
  • 「世界讀書日」盤一盤北京汽車博物館裡的那些書
    在這個閱讀變得有些暗淡的時代,讀書成為了一種容易被忽視的能力。無可否認,書的背後,包含人類從古至今幾乎所有的經驗和智慧。讀書,是一種求知和改變的渴望。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小編帶大家盤一盤北京汽車博物館裡的那些書,看看汽車與書的故事。
  • 商丘教研:推薦閱讀沐書香 「疫」路花開有遠芳
    伴著暖暖的陽光,濃濃的花香,世界第25個讀書日款款向我們走來,撥動了愛閱讀人的情懷。在疫情這個特殊時期,為營造商丘市「書香商丘」良好氛圍,提升城市文明,激發市教育教育工作者的讀書熱情,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商丘市基礎教研室舉辦了「『疫』路閱讀有書香」讀書展示活動。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錄製微視頻,推薦一本書。第二階段:在世界讀書日,依託網絡平臺,開展「『疫』路閱讀有書香」讀書推薦網絡展示會。
  • 【特別策劃】中建三局2020年工地成就大賞(下)
    昨天的2020年工地成就大賞上篇收到廣大小夥伴們的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沒有看夠小編馬不停蹄這就為大家奉上第二彈疫情兇猛項目積極落實疫情防控措施零感染,早復工成就張口就錄用成就摸擬人生相關推薦:近期熱點:素材:華東公司作者:馬 卿 郭曜愷製圖:王人君原標題:《【特別策劃】中建三局2020年工地成就大賞(下)》
  • 「我愛我家 同悅書香」家庭親子閱讀時光活動第五期展播:劉丞
    「我愛我家 同悅書香」家庭親子閱讀時光活動第五期展播:劉丞 2020-04-18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十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啟動,濮存昕與白衣天使一起朗誦
    啟動活動上,著名演員濮存昕,參與馳援武漢的同仁醫院醫護代表,蒙曼、康震、徐則臣等文化名人,北京書香家庭代表,來自曹燦藝術團的孩子們等各界人士,以一場場「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朗誦、訪談和表演,助力第十屆北京閱讀季大幕拉開。在由濮存昕、參與馳援武漢的北京同仁醫院醫護代表帶來的朗誦表演《戰疫天使 守護八方》中,他們用充滿真情與力量的朗誦,講述了在此次疫情中,閱讀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改變。
  • 【親子閱讀】書香家庭,相伴共讀——家庭閱讀小故事來啦!(二)
    自4月22日,市全民閱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婦聯啟動全市「陪伴閱讀共成長 十萬家庭讀好書」親子閱讀活動,向全市廣大家庭發出作品徵集以來,收到了全市眾多家庭的海量投稿。這些家庭親子閱讀作品向我們傳遞了親子共讀風尚、優良家教家風。快來隨我的腳步,來欣賞第二波作品吧!
  • 大豐航道站職工顧嫻家庭榮獲市「百佳書香家庭」稱號
    中國江蘇網4月29日鹽城訊 4月20日,鹽城市婦聯通報表揚鹽城市第二屆「百佳書香家庭」,大豐航道站職工顧嫻家庭榮獲鹽城市「百佳書香家庭」稱號。顧嫻家庭通過閱讀培養良好家風,夫妻倆互促共進,營造「悅讀、向上、共享、和諧」的家庭讀書氛圍。
  • 深圳圖書館發布南書房家庭經典閱讀書目,圖書較往年更「接地氣」
    南都訊 記者謝湘南今年「4·23世界讀書日」,深圳圖書館聯合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發布了「2020南書房家庭經典閱讀書目(30種)」。今年發布的是第7期書單,至此已累計推薦210種適合家庭閱讀的經典圖書。
  • 「世界讀書日」:「雲」上閱讀「品」書香 線下閱讀空間人氣漸漲
    林間書舍,不少市民在讀書、學習。 孫雨靜 攝聚「雲」端「品」書香與往年在讀書日期間舉辦大中型書展、讀書沙龍、親子共讀等人群聚集性活動不同,今年,合肥市蜀山區文旅局聯合全區城市閱讀空間,開展了以「書香助戰『疫』」為主題,策劃舉辦多場優質「雲」活動。合肥市圖書館則將線下舉辦的讀書活動轉移到線上,邀請讀者共赴全民閱讀盛宴。目前,各項活動已經陸續開展,部分活動將持續到4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