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能為我們自己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種超越現在的可能。在這個閱讀變得有些暗淡的時代,讀書成為了一種容易被忽視的能力。無可否認,書的背後,包含人類從古至今幾乎所有的經驗和智慧。讀書,是一種求知和改變的渴望。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小編帶大家盤一盤北京汽車博物館裡的那些書,看看汽車與書的故事。
《從1949走來:中國汽車紅旗的故事》
北京汽車博物館第一本展覽圖冊《從1949走來:中國汽車紅旗的故事》,旨在通過紅旗故事,解讀紅旗精神,傳承「工匠精神」,映射中國汽車產業和文化的發展歷程。圖冊分為4個歷史篇章,囊括百餘張經典歷史照片,涵蓋中國古代車馬文化、汽車進入中國、中國汽車工業初創與紅旗汽車、紅旗汽車的技術與藝術等內容。
一直以來,北京汽車博物館都在努力實踐「人-車-社會」綜合命題,透過汽車看歷史,看社會發展變遷。在2013年中國汽車工業60周年之際,基於「紅旗精神」,汽博館策劃了「見證歷史 傳承精神——中國汽車工業60周年暨一汽紅旗專題展」,實現博物館對紅旗史料進行搶救性的保護。正是有了這樣的基礎,在2014年,時值中法建交50周年之契機,汽博館策劃了《從1949走來:中國汽車紅旗的故事》專題展覽,將中國汽車文化首次帶出國門;2016年,汽博館又將展覽帶到了義大利參加國際博協大會,以車為媒,依託國際平臺,向全球觀眾推廣汽車文化。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成立70周年之際,汽博館策劃「從1949走來,致敬旗跡」專題展覽,以此為發端,舉辦形式多樣的展覽和系列活動,展示中國汽車發展成果,促進汽車科技專業技術的交流,推進多元文化服務於民,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北京汽車博物館標準系列叢書》
為更好地面向全行業推廣博物館標準化管理概念,北京汽車博物館將其博物館標準化管理體系文件結集成冊,出版發行。自建館以來一直重視標準化的建設,其中既有自身對於博物館發展的探索,也有相關部門的指導。《北京汽車博物館標準系列叢書》共 8 冊,該叢書是我國博物館行業標準化過程的範本縮影,將為從業人員提供第一手的參考資料和執行模板。
同時為了讓讀者更好地學習和實踐此標準叢書,弘博網與北京汽車博物館共同編寫了《博物館服務標準化實踐指南》一書。以北京汽車博物館服務標準化建設為研究對象,講述博物館如何開展服務標準化建設。全書圍繞「什麼是博物館服務標準化?」「博物館為什麼要引入服務標準化?」「博物館如何建設服務標準?」以及「博物館服務標準化會帶來哪些成效」這四個問題展開內容,主要分為理論篇、實踐篇和訪談篇,系統性梳理博物館服務標準化的定義。
《北京汽車博物館奇妙之旅》
北京汽車博物館始終致力於成為傳播汽車科學與文明的科普教育平臺。在2015年正式實施的《博物館條例》中,「教育」被提到博物館職能的首要位置。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汽車博物館開始探索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博物館教育體系,充分發揮博物館作為終身教育機構的社會職能,提升博物館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其中,推進博物館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融合的「館校融合」是重要板塊之一。每年汽車博物館的幾十萬觀眾中有三分之一是青少年,如何服務好青少年和大中小學校成為我們面臨的課題之一。
針對大量的中小學生觀眾,為避免集體參觀「走馬觀花」「到此一遊」的情況,自2015年起北京汽車博物館策劃開發了《嘟嘟大冒險》《嘟嘟改造計劃》《嘟嘟穿越歷險記》等卡通漫畫學習單,以卡通人物帶領中小學生參觀博物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此次將學習單集結成書,也是北京汽車博物館階段性教育成果的展示。
《北京汽車博物館藏品精選》
汽車是人類文明的結晶,也是人類自由移動的一個夢。從它誕生那天起,就被賦予了人類的價值觀、生活形態和情感需求;因而汽車除了改變人們傳統的出行方式,同時也被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內涵,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觀念,被稱為「改變世界的機器」。它有著固有的文化,體現出了人類的熱情、夢想、永不厭倦的探索精神和永無止境的工匠精神。
「讓文物活起來」,需要讓文化走進人們的生活。為了進一步滿足公眾對於汽車文化的獲得感,汽博館藏品分為車輛類、構成類、文獻類、模型類、票牌類、雜項類共 6 大類,21 小類。《北京汽車博物館藏品精選》記錄了汽博館藏品車及部分藏品。藏品車是博物館藏品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汽車發展歷程中的經典車型和在汽車社會進程中有著重要影響的車輛,從古代馬車、老式蒸汽機車、單缸摩託車在歷史舞臺上的演變,直至世界公認的第一輛汽車奔馳一號的出現改變了人類的出行方式,到福特 T 型車為世界裝上了車輪,再到汽車社會的全景圖,再到新能源新動力汽車和概念車,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經歷了從動力革命到「改變世界的機器」,到技術發展和車型多元化再到產業格局的變化發展,通過藏品車都被一一清晰呈現。
《汽車檔案博覽》
《汽車檔案博覽》共九冊,包括《汽車簡史》《豪華車時間》《汽車風雲人物》《賽車運動探索》等。其中《汽車簡史》書中完整地記錄了汽車的誕生及其發展的歷程,展示了自1886年真正意義上的汽車誕生以來,人類在汽車工業上所做的努力和創造發明、技術和管理革命,以及汽車產業的興衰沉浮,再現了汽車的發展軌跡,並結合人類文明與社會發展,從人、車與社會和諧的角度,展望未來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簡史》可視為汽車發展史的縮影。同時,該書充分利用了博物館公共空間,圍繞五四三二層環廊將一部完整鋪陳於觀眾眼前。汽博館運用這種新穎的方式,將一部書籍圍繞觀眾的參觀流線逐頁展開,讓觀眾在參觀遊覽之餘,瀏覽汽車歷史,感受汽車文化;同時汽車簡史展板環廊也起到了安全防範功能。汽博館展覽細節上處處體現了汽車文化與科技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