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縣百工圖壁畫

2021-02-19 蔚縣在路上

蔚縣百工圖壁畫

作者:姚玥


聽說,你被譽為「牆壁上的清明上河圖」,用簡約的筆調繪製出的64幅壁畫,讓那些清代工匠們的匠心在一片煙火氣息裡生動地傳遞出當年的繁華似錦。百年後的今天,我有幸可以走近你,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邂逅。說一句:躲在蔚縣夏源村關帝廟的《百工圖》,很高興遇見你!

因遺忘而倖存,憑淡然而生活。這便是百工圖壁畫歷經百年而未消亡的生存法則,你無法想像像這樣的絕世壁畫生存在怎樣的角落中。像莫高窟一般在專門營造的石洞王國中隱居?像馬王堆帛畫一般在精緻的木棺裡沉睡?還是像樓蘭城般一頭扎進無際的漫漫黃沙中?都不是,它是坐在夏源村口眺望的老藝人,跨越漫長的歲月,一直等著,等著不知什麼時候才會出現的學藝者,傳承這一身的本領和遙遠的繁華記憶。歲月使它披滿風霜,它住的關帝廟屋頂漏了,它便坐在陋屋中數星星;它臉上布滿灰塵與蟲網,它便與這群小生物當鄰居;茅草掩蓋了它的容顏,它便擁抱著這蓬鬆靜默的生活。

七月的陽光擠過舊舊的小格窗子,斜斜地在牆壁上徜徉,如同給這幅織錦般絢麗的畫作鍍上淡淡的金箔。我凝視著這絢爛,似乎聽到了百年前大街小巷的叫賣聲,只見眼前房屋林立,幌子隨風擺動-

裱糊局裡最為忙碌,十二、三歲的小徒弟立於桌上,惦著腳尖,頭顱揚起,手持紙張,努力要把它裱糊在房頂上。老師傅翹著腿,抽著長長的水煙,看似悠閒,眼睛卻不由自主朝著身右瞄去,生怕小徒弟手藝不筋道。忽然,陣陣香味襲來,一看,便瞅見了漏粉局的藝人正在製作粉條,一人立於灶頭,徐徐往鍋中漏粉;一人蹲於灶前,努著勁拉風箱;一人則面帶微笑,慢慢揉著麵團。鍋中白浪滾滾,乳白的粉條就是過江的蛟龍,隨著水面翻江倒海,叫人垂涎三尺。街上商品琳琅滿目,你可以先在「兌換金銀」中拿點零錢,可以在「雜貨俱齊」中淘得小玩意,可以在「水中生色」裡購到絢麗的衣料,踱著步子,在書籍鋪裡買本舊書,在「改換纓帽」中覓得你喜歡的那一頂……

就這樣,那些小小擁擠的店鋪、那些勞作而流的汗水、那些店鋪五花八門的商品,矮小而繁榮、平凡而偉大、細碎而博雜,組成一幅長長的畫卷,展現著市井百態,匠人情懷。

匠人,在古代中國一種特殊的存在,一群被驅役千年的藝術家。唐,他們要定期去官營作坊服役;元,他們被編入匠籍,供天家驅使;明,他們被迫出賣了子孫的命運,世代為匠;清初,取消匠籍,這群匠人被遣送回家,自此才恢復了自由身。我想,百年前,當還是滿身油彩的工匠完成這些畫作,也像我現在一樣,站在一旁,眯著眼睛,靜靜瞅著這披著金光的壁上世界,會微微一笑,內心一番感慨吧。

鐘錶聲響滴滴不停,一點一滴走到了今天。我們已經習慣了車水馬龍的快節奏生活。我們缺少時間,卻不應該缺少思考的時間;我們匆忙前行,卻也別忘了來時的路。奔跑了太久,你會感到疲累,就請轉一轉身,等等落後的靈魂。

小編手記:

        還是今年三月份,小編的一篇小文發在張家口日報副刊上,拿到樣報後瀏覽版面上的文章,發現有一篇寫蔚縣南安寺塔的散文,便立即讀了,感覺語言優美,情思細膩,視角獨特。後來才知道作者是南京師範大學的在校學生,不禁感嘆「後生"可畏。現在,讀到她的這篇《蔚縣百工圖壁畫》,再次感嘆,既為其文,又為其人,一個九0後的大學生,能夠對傳統文化如此關注,並述之於文,著實令人欣喜。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而這些傳統的民俗文化是一種根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臍帶血」,如何傳承發揚是我們面臨的一個課題。現在看了姚玥的文章,或許我們該有一份坦然了,因為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綿綿不絕,過去是,將來一定還是!

作者簡介:

姚玥,河北省蔚縣人,現為南京師範大學學生。

黃金廣告位


小蔚君說:房產大鱷、全球知名商家來蔚縣,房價還會漲嗎?點右下角「閱讀原文」來聊聊……

點擊「閱讀原文」聊聊蔚縣那些事兒

相關焦點

  • 央視紀錄頻道:蔚縣古堡之《清代百工圖》,竟有唱大鼓書的
    《百工圖》壁畫。蔚縣夏源關帝廟。該廟內發現的清代壁畫《百工圖》保存完好,繪製了清代64個行業的產品製作和銷售等場景,這在中國十分罕見。     在東、西配殿的南北山牆上,壁畫為四行四列分布,高2.2米,寬2米,每面牆繪製十六幅,長、寬各50釐米,共有六十四幅圖。
  • 清末百工圖 「能工巧匠」大觀略
    來自:微信公眾號 將作在河北省張家口蔚縣西合營鎮夏源村關帝廟中存有一組珍貴的壁畫,名曰:百工圖。
  • 清代百工圖 手藝人的典範
    清代《百工圖》
  • 《百工圖》——廣靈的《清明上河圖》
    百工祠,東西牆壁上各有一幅壁畫,稱為《百工圖》。東牆壁畫有四層,每層5幅畫,西牆壁畫也有四層,每層5幅畫,共有40幅畫。每一幅畫代表一個行業,不同行業依據當時在社會的地位高低從上往下排列,上邊的地位高,下邊的地位低。
  • 蔚縣的二十一處全國文保
    真武廟現為「蔚縣壁畫博物館」。北極殿前有抱廈,兩側牆面上繪有道教壁畫《星君捧笏朝拜圖》。東西牆上各繪有七位手持笏板,神態各異的星君,老者睿智,長髯飄逸,青年俊逸,英氣瀟灑。繪畫細膩傳神,為上乘之作。殿內還介紹了蔚縣具有代表性的壁畫。壁畫被翻拍、整理、放大成巨幅牆畫,高度仿真,圖文並茂,讓參觀者能看到縣內壁畫的風採。9.靈巖寺
  • 重煥生機的蔚縣古堡,有多美?
    張家口蔚縣的古堡,是當地人自古繁衍生息的家園。歷史上的蔚縣,有「八百村莊、八百莊堡」之說。如今,仍有350多座基本保存完好古村堡在這裡留存。每一座村堡,都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世界,讓人遊不盡、看不完。2017年,河北省文物局聯合張家口市人民政府、蔚縣人民政府共同發起「蔚縣古堡拯救行動」。
  • 北京工美集團來蔚縣考察 推動蔚縣剪紙產業發展!
    近年來,蔚縣文化產業發展迅速、成效顯著,蔚縣剪紙更成為了產業發展中的亮點。通過此次推進會,將獨具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和產業化發展相結合,相信蔚縣剪紙產業,將走出了一條民族手工藝發展的成功道路。以上信息來自:京西第一州蔚縣蔚縣剪紙,河北省蔚縣地方傳統手工剪紙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 行業劇正在突破白領職場 螢屏「百工圖」致敬奮鬥者
    在文化學者看來,螢屏「社會百工圖」之所以打動人心,在於其對各行各業中的奮鬥者的細緻描摹。正是這些心懷理想又腳踏實地,用汗水和智慧贏得尊重的小人物,見證並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而他們對事業的熱忱與堅守,又凝結成鼓舞人心的藝術力量。  《大江大河2》正在拍攝,這部計劃今年播出的電視劇,因為第一部積累的高口碑未播先熱。
  • 中節能(蔚縣)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蔚縣環保能源熱電項目廠房鋼結構及...
    招標公司受業主委託,於2020-11-12在網上發布:中節能(蔚縣)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蔚縣環保能源熱電項目廠房鋼結構及屋面網架施工工程中標候選人公示-2。各有關單位請與公告中招標負責人接洽聯繫,及時開展投標及相關工作,以免錯失商業機會。
  • 雪絨花文學||宋尚學:蔚縣年俗文化系列散文之五
    這一節日,是蔚縣人繼春節之後的又一盛大喜慶節日。元宵節在蔚縣俗稱「過十五」。正月十五鬧元宵一般持續三天。從十四開始,十五為正日子,十六「遊百病」結束。這三天當中,各家各戶張燈結彩,村村堡堡唱大戲,山山川川耍社火,熱鬧非凡,到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氣與歡樂。正月十五唱大戲是蔚縣人鬧元宵的傳統習俗。
  • 感受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蔚縣青砂器是當地傳統民間手工藝器皿,歷史悠久,俗稱砂鍋、砂壺、砂吊等,是熬中草藥、燒水、做飯、煮肉、熱酒的上好器皿。河北張家口蔚縣南留莊鎮白河東村一帶是蔚縣青砂器的發源地。當地山上有豐富的天然瓷土,其土質有黏性,細膩、柔軟、可塑性強,俗稱「矸子土」,是製作青砂器的天然資源。
  • 【張垣瑰寶】蔚縣青砂器製作技藝
    蔚縣青砂器製作技藝屬傳統手工藝,其產品按不同用途分為砂鍋、砂壺、砂銚等器皿,以用途廣泛、性能特殊而久負盛名,現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傳,在5000多年前,蚩尤被黃帝打敗,逃到蔚縣境內,由於又飢又餓,他挖了塊泥捏了個鍋的模樣放在火上就燒成了青色的砂器東西,往裡面盛上水就可以做飯。這是蔚縣最早的青砂器的傳說。
  • 百年蔚縣青砂器浴火重生
    雖已入春,但河北省西北部的蔚縣仍寒冷如冬。凌晨4時許,寒星閃爍,氣溫極低,張家口蔚縣南留莊鎮白河東村65歲的王啟傑,摸著黑點火、和泥、揉泥、捏坯,和兒子及工匠們開始青砂器的燒制工作。   青砂器俗稱砂鍋、砂壺、砂吊等,為蔚縣傳統民間手工藝器皿,是熬中草藥、燒水、做飯、煮肉、熱酒的上好器皿,用它煎煮食物不變質不變味,燒水好喝,熱酒不滋辣,熬粥味道清香,燉肉不膩可口,素有「砂壺水,扣碗茶,砂鍋肉」之美譽。「自明清以來,京城皇宮就用蔚縣砂鍋為皇帝煎藥,名門望族用它做飯、沏茶,至少有500年的歷史了。」王啟傑說。   相傳,蔚縣青砂器泥砂鍋的由來始於蚩尤。
  • 雪絨花文學||賀寶貴:蔚縣老窗花——在哪裡安身度命
    魏永青女士是市級蔚縣非遺剪紙代表性傳承人。2019年的國慶節前後,她兩次去蔚縣老家,取回了許多窗花老物件。其中有一個夾藏窗花的本子。那個本子的封面印著《財政彙刊》四個字,大號字體,匯字是繁體字「彙」,橫版排字。而「第五期」的字小一些。最下面印著「察哈爾省人民政府財政廳一九五零年十一月編印」。會刊本子裡通篇是豎版排字。會刊有目錄,第一篇文章署名陳雲。
  • 以墨:蔚縣護城河(原創首發)
    蔚縣護城河文/以墨蔚縣,古稱蔚州,為「燕雲十六州」之一。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東臨北京,南接保定,西倚山西大同,北枕張家口。說起蔚縣,不得不提起蔚縣的護城河。蔚州護城河始建於明洪武年。是由德慶侯廖允中開挖城壕「群土為城」到洪武衛指揮使周房「再加疏浚」。河寬七丈,深三丈五尺,從寬度、深度在州縣一級城中實屬罕見。護城河全長3800米,河水從南關、吊橋分東西兩路流入城北壺流河。
  • 【蔚縣人】抗戰驕子: 趙 靖 遠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註:蔚讀yu四聲、音聲同玉),東鄰京津,南接保定,西依大同,北枕張家口,古今皆是華北晉察冀、晉冀蒙、京津冀環疊交錯的中國北方千年古鎮。蔚縣古稱蔚州,曾是燕趙著名古郡「燕雲十六州」之一。
  • 蔚縣青砂器——瀕臨失傳的手工藝
    蔚縣南留莊鎮白河東村一帶是青砂器的發源地,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蔚縣西北山有一種豐富的天然瓷土,當地俗稱矸子土。此土有粘性,細膩、柔軟、可塑性強,是製作青砂器的天然資源。 蔚縣青砂器是用純手工的傳統製作工藝,其製作過程比較精細。
  • [頂] 蔚縣打樹花全程揭秘
    蔚縣暖泉鎮位於張家口市蔚縣西部,與山西省廣靈縣接壤,因鎮中心有一四季長流、冬暖夏涼的泉水而得名。
  • 河北張家口蔚縣單雙號限行措施已取消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楊軻)近日,河北新聞網網友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反映「河北張家口蔚縣單雙號限行居民出行難 城區無公交」的問題。河北張家口市蔚縣交通運輸局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做出回復表示,蔚縣單雙號限行措施已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