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就能過一把釣鰟鮍的癮,真的是越釣越有興致!

2021-02-08 HD大眼魚

鰟鮍為小型魚類。最大個體成體可達6cm左右,絕大多數種類為40~50毫米。體極側扁而高,體色鮮豔,尤其是每當生殖季節,雄魚豔麗的體色配上珠星,更具吸引力。鰟鮍平時生活於靜水水體,水草茂盛的環境中,喜群遊。雜食性,食物為水草、高等植物的葉片、藻類、沉澱的有機物、浮遊動物、水生昆蟲和枝角類等。

臺釣法最好,懸墜。鰟鮍吃食很猛,但它的嘴很小,所以漂相是多變的。如果是浮漂拉走,這不是鰟鮍,提竿時拉不到魚。鰟鮍吃食雖猛,但很準,一咬住鉤就在嘴裡,漂相是有力地上1目或1目半,或許有力地上下1目或1目半,看似鯽魚的吃相。鰟鮍嘴很小,全體看有些像縮小了的鯿魚,所以提竿不要太用力,只需手腕一抖就可上魚。

餌取米蛀蟲、蠅蛆最好;其次為小紅蚯蚓,一條分為 3 截,穿上後蓋住鉤尖即可;再次為米飯粒或腥味鯽魚餌料。 葷餌可連釣取多條不換餌,省時間,米飯粒則釣一次換一次,較麻煩。

釣時站在上流頭,釣餌一入水,鰟鮍即會群起而搶食,往往釣餌順流而下,不沉底即被搶走。 浮漂的反應是該沉而不沉,該流而不流,或逆向行駛,或急速下流,或左行右駛,提竿即可上魚。 鰟鮍雖小,但吃鉤率高,趣味濃厚,釣場到處都有,垂釣自由方便,深受釣者喜愛。

鰟鮍是春夏秋冬皆可垂釣的一種魚。不過,要說釣鰟鮍的最佳季節,就數乾燥的秋冬季了。每到秋冬季的時候,都會有許許多多的釣友結伴而行在河邊垂釣鰟鮍,越釣越有興致。而且這種魚比較好釣,稍有些垂釣的技巧,都能釣到鰟鮍。

附鰟鮍的做法:首先一定要洗乾淨了,肚子裡面、魚鰓都仔細的清洗一遍,然後將洗好的鰟鮍放到冰水裡面浸泡五分鐘。浸泡完了以後,控一下水,用澱粉裹一下,然後再下鍋炸就好了。雖然不能夠將苦味全部去掉,但也能夠讓苦味變得很淡,基本上不會影響食用了。而且裹上澱粉後,炸完後的魚肉會更嫩,比直接炸要好吃一些!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

相關焦點

  • 冬季釣鯽魚,天氣越冷,這種釣法越給力,釣大鯽魚很有一套!
    但是對於老釣友來說,氣溫越低越是到了釣大鯽魚的時候,如果封杆太早,簡直是錯過了不少大板鯽。氣溫低,鯽魚所在位置會比較深遠,這就需要注意釣法了。 一、天冷魚情特點 天氣越冷,魚所在位置越是可能深遠,此時釣小水面的優勢就出現了,至少不會夠不到魚窩。
  • 水汙染有多影響漁獲?別不當一回事,實際上這些魚已經越釣越少了
    其實不止是魚難釣了,釣上來的魚有「煤油味」了,有些事情回想起來其實是很恐怖的,比如說在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的時候,這幾種魚出現的頻率越來越低了,在一些水質不好的地方早已失去了它們的蹤跡。確實,鰟鮍本身是比較耐髒的,在3類水質中也能存活,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鰟鮍並不能單獨繁衍,它們需要和河蚌共生(它們在河蚌中產卵)。而河蚌對水質的要求是比較高的,這樣沒有了產卵的地方,鰟鮍也就只能逐漸消失了。所以,你在鰟鮍鬧窩的時候也別太生氣,說明這裡的水質還差不多,不信你問問深圳廣州這些大城市的釣友,有多久沒釣到過鰟鮍了?
  • 冬季不用追大魚,釣鰟鮍也能讓你過把癮
    冬季大河大江的邊邊難釣到魚了,不防去鄉村的小河釣小魚,小魚連竿也是很不錯的體驗哦!來看下我上兩天的漁獲鰟鮍,馬口,本地小鯽,溪石斑,還有一些小雜魚,這些河魚吃口又猛,標象很清晰,要求不高,待別是鰟鮍,馬口都是一群七八條的來搶食,像釣白條一樣,感覺上比在大江大河守大物過癮!鰟鮍相信很多地方都有,它屬冷水魚,常溫的冷水直到26度都是它的生活覓食水溫。
  •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冬季筏竿釣鯽魚,天氣越降溫越冷魚越好釣
    對我而言,兩者間更喜歡岸笩,主要是因為它比傳統釣累人輕一些。今年冬天從開始岸笩到現在,已經過去20多天了。這20多天中,通過對出釣漁獲的對比,我發現天氣不好的陰天或降溫天,岸笩鯽魚口反而比晴天好,並且天氣越降溫越冷,鯽魚越好釣!至於為什麼天氣越降溫越冷魚越好釣?個人感覺和以下四個方面有關。
  • 冬至一過,想要釣得多,釣點可以這樣選,還不用釣太遠
    冬至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節氣,冬至一到,就要數九,同時冬至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的一天,在冬至之前,算是冬天,但是不算寒冬,而過了冬至,才算真正意思上的寒冬到來。對釣魚人來說,天氣冷不冷無所謂,只要不影響釣魚就可以,冬至一過,寒冬一到,冬至之前和冬至之後的冬釣,完全是兩回事。
  • 為啥你釣翹嘴從沒釣到過大的?說來說去還是沒弄懂它們的習性
    翹嘴在我國分布是非常廣泛的,也是釣魚人非常喜歡釣的一種魚,不管是路亞,拋竿還是用手竿都能釣得到,但是大多數釣友釣上來的都是小傢伙。為啥會這樣?和資源方面當然有關係,但是除了資源問題以外對魚的習性不夠了解也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 釣魚人一臉嫌棄的小魚鰟鮍,在日本卻成了「寵兒」
    卑微的小魚「鰟鮍」在我的釣魚生涯,垂釣過的所有小雜魚中,我認為最不濟的就是鰟鮍屎,它的學名其實叫鰟鮍,被家鄉人加一「屎」字,以示蔑視。加屎字也是有道理的,它長著一個跟身材極端不成比例的大肚子,因為身體很薄,那肚子幾乎是半透明的,一看裡面儘是黑乎乎的泥巴髒物。
  • 冬季釣魚,天氣越冷越容易釣到大鯽魚,封竿太早容易「吃虧」!
    但是封竿太早會錯過不少大鯽魚,因為越是低溫大鯽魚越是好釣。很多釣友認為氣溫低魚就一定難釣,其實不然,因為鯽魚全年進食,只要進食自然可以釣到。冬季釣不到魚,往往可能是天氣選擇不好,魚窩沒有找準等多個因素導致的,低溫絕對不是釣不到魚的主因。水溫不管高還是低,只要穩定,鯽魚適應了水溫,自然是開口的。一、為何氣溫越低,大鯽魚越是好釣?
  • 魚竿釣重越大就越好嗎?還勸大家理性看待
    在很多釣具評測裡,通常都有一個魚竿釣重測試的環節,很受國內釣魚人喜歡,博得了不少關注。那麼,魚竿的釣重越大,就真的越好嗎?魚竿釣礦泉水桶理論上,釣重越大的魚竿,越不容易斷,越韌性結實。但釣魚人真的需要一根無比結實的魚竿嗎?答案是當然不需要,否則,我們就可以拿一根螺紋鋼去釣魚了,還要什麼魚竿呢?
  • 釣誘結合,用包食釣法釣鯽,越釣越多還不怕小魚鬧窩
    由於鯽魚在食性、習性等方面的獨特特性,使用包食釣法過程中有許多環節非常有針對性。下面,我就武漢地區包食釣鯽鯉等魚類的一些基本方法介紹給大家,不妥之處敬請指教。一、包食釣法的優勢1、邊釣邊誘、釣誘結合、無需續窩、越釣越活;2、抗小魚鬧,把大魚釣。
  • 水越淺、大魚越難釣,釣點水深低於1米,你要牢記3件事
    有一句話叫做「深水有大魚」,相信大家都應該聽過吧。從理論上來講,這句話是沒錯的,因為它只是說深水有大魚,而沒有說深水一定有大魚或者大魚只待在深水。可實際上,很多釣友在選擇釣位時,無論面對的是養殖水域還是自然水域,想釣大魚總會優先考慮深水,甚至認為淺水是一定不會藏大魚,如果是這樣去考慮,那就有問題了。
  • 巴掌大的鰟鮍誰見過?廣西沙坪鰟鮍魚瘋狂生長,已成當地一害
    在鄉下河溝,我們最常見的就是鰟鮍、麥穗、羅非魚的一類的小魚。比如,廣西沙坪釣魚人,在當地河溝,釣起一堆花花綠綠的鰟鮍魚,這魚佔據河道已經泛濫。鰟鮍魚是我國水域最多的魚種,有幾十個不同的稱呼,如苦瓜魚、瓜子魚、四方皮等。
  • 釣魚五年都沒釣上過石斑魚?用鮮蝦這樣釣,下竿就上大石斑
    石斑魚的品種是非常多的,有體型巨大的龍躉石斑,體重可達幾百斤,磯釣中常見的石斑魚為赤點石斑,為一種小型的底棲石斑魚。主要集中在南海和東海南部,廣東沿海產量較多。我們釣石斑魚需要做好十足的準備,俗話有講,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 在擬餌越做越大的情況下,鱸釣到底該怎麼選餌?
    市面上很多品牌都有出大型擬餌,而且這股熱度有增無減。 大型餌幾乎以假亂真,在視覺上有極大的衝擊力;而且,我們也經常在視頻網站上看到有人使用大型餌接連上魚的畫面。 在這股熱潮之下,我們更應該冷靜的思考:鱸釣到底該如何選擇擬餌的尺寸,擬餌真的是越大越好嗎?
  • 別以為有魚就能釣到,調釣不合理你只能心急火燎乾瞪眼
    相信很多釣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垂釣大魚時會感覺浮漂信號非常清晰,但是在垂釣鯽魚時卻經常出現浮漂信號模糊的現象,甚至浮漂完全沒信號但抬竿卻能中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黑坑垂釣羅非時,浮漂能夠出現信號,抬竿也能夠中魚,隨後發生的卻是脫鉤跑魚。上述這些都是窩子裡有魚,卻釣不到的典型案例,出現這樣的情況多半都是因為調釣不合理所導致的。
  • 春釣鯪魚全攻略,相差一點都不行,這樣釣漁獲才會好
    ,這樣溜魚不會跑也減少切線的概率,畢竟子線確實不能用太粗。至於鉤子的大小,也是按照個體來,老是有明顯鯪魚口而不上魚就要換小鉤了。一般來說半斤以下的2號伊勢尼就可以了,半斤以上的3號,兩斤以上的鯪魚那麼就要用5號了。一般來說野釣鯪魚最大也就5-6號就夠用,3號的也可以釣一兩斤的是釣鯪魚比較通用的大小,開竿可以使用。
  • 天氣越來越熱,鯽魚越釣越小?從釣位到用餌都得因魚情而改變
    前段時間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們這邊的江河水位下降了很多,而且連續幾周都是這樣,大概一直到上周才得以恢復。本來水質就清澈,加上水位下降,導致原本比較不錯的幾個點都釣不了魚了,所以我就轉換戰場,從野釣改為了黑坑。自己沒有經常去野釣,所以也不知道魚情如何,但最近在網上經常看到有釣友在吐槽,說這天兒是越來越熱,可釣上的魚卻是越來越小。
  • 【釣魚技巧】特色傳統釣進階釣法溪流釣
    時下釣魚領域以臺釣最流行和普及,傳統釣七星漂除了一些臺釣無法勝任的環境才會被釣友們臨時使用外,就是老一輩釣魚人還在廣泛使用。一提到傳統釣很多臺釣釣友第一反應就是:不就是「大跑鉛」和「長竿短線朝天鉤嗎?」,「去黑坑你釣一個給我看看」,「有啥技術可言」?可以說傳統釣現在處境是相當尷尬。
  • 釣浮也能控制靈敏度?沒錯,這些技巧才是釣浮的精髓所在
    前言釣浮與釣底是臺釣的兩種基本形式,二者的區別在於釣浮是鉤餌懸浮在水中,釣底則是鉤餌沉入水底。接觸過臺釣的釣魚人都明白,在釣底的時候可以通過一系列辦法來控制釣組的靈敏度,以適應各種不同的魚情,但是在釣浮的時候人們往往會認為靈敏度已經固定,無需再做過多調整。
  • 珠珠釣的多種釣組搭配技巧,魚鉤穿上「珠子」就能釣大魚,很實用
    泡沫或者塑料珠子,小魚更是一點興趣都沒有,所以是專門釣大魚的一種釣法。珠珠釣很難定義,可以理解為餌料是珠子的一種釣法,可以搭配各種各樣的釣組,玩法非常多,所以說是釣大魚的萬能釣法。珠珠釣其中有一個很關鍵的要點,就是很多魚類有攻擊圓形魚卵的習慣,珠珠釣也是利用的這一點。所以春末夏初,正是珠珠釣好玩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