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腸:長相「難堪」,膠東菜中不可缺少的鹹鮮滋味!

2021-01-07 愛吃魚尾的貓

文章來源:橄欖畫報

撈汁海腸

從鮮美的沙蒜,到爽脆的象拔蚌,這些海鮮的外形一個比一個一言難盡......作為「汙」系海鮮題材的結尾,我們決定在最後介紹這個「汙妖王」等級的海鮮,沒錯,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海腸!

作為一個膠東人,對海腸的記憶可以追溯到童年時代。每逢春天,頭茬的韭菜變得翠綠而多汁,餐桌上就會多一道韭菜炒海腸。

海腸被切成小段,微微打捲兒,脆爽彈牙;韭菜好嚼辛鮮,嫩的能掐出水,兩者好像是天生良配,伴著湯汁,一盤菜能下三大碗米飯。後來偶爾逛魚市得知,海腸竟長得如此「不堪」,心裡難免有些嫌棄之情,卻又總因為它的美味敗下陣來,畢竟在「吃貨」們心中好吃可比好看重要太多。

01

長相「難堪」卻鮮美

海腸學名叫單環刺螠(Urechis unicinctus),多分布於俄羅斯、日本、朝鮮和中國等多個國家,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黃海、渤海沿岸的威海、煙臺、青島等地。海腸周身柔軟,身體呈管狀,顏色為半透明的粉色

從泥沙中挖出海腸

海腸一般生長在沿海的灘涂、泥沙地帶,喜歡吃一些浮遊生物,野生海腸的季節性較強,一般只有在春季風浪較大時才能捕捉到這種「汙汙」的美味。

若干年前,每逢退潮就會有人到海邊灘涂挖開溼潤的泥沙,尋找隱匿其中的海腸,後來因為過度捕撈,這種「趕海」的勝景難以見得,野生海腸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從最早15元左右一斤的小海鮮搖身一變,成了能賣180元一斤的「海中珍品」。

不過值得高興的是現在海腸已經能人工養殖,不僅能全年吃到,價格也有所回落。

處理好的海腸

在處理海腸的時候,我們先要把海腸的兩端剪掉,再將海腸身體裡的腎管、消化道等內臟全部擠出來。等海腸清理好就基本變成了我們菜裡見到的樣子——薄薄的、有彈性的管狀,看起來有點像加粗版的鴨腸~

02

能夠代替味精的「腸粉「

在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中

女主千頌伊吃的「刺螠」就是海腸刺身

能讓人忽略海腸的醜,大快朵頤的一定是它的鮮了。新鮮的海腸脆而微甜,咀嚼的時候鼻腔裡充斥著海水浸潤過的乾淨回味。韓國人把海腸當作海中的寶物,喜歡將鮮活的海腸做成刺身,現殺現吃,直接品味它的鮮美,而在韓國對岸的山東半島,也有著關於海腸的奇妙傳說。

03

海腸怎麼吃?

海腸要怎麼吃?關於這點,膠東人特別有發言權。炒、蒸、剁餡,除了作為主料,海腸也能作為配菜提鮮。

在熱油中飛快翻炒海腸與韭菜

上文提到的韭菜炒海腸是膠東地區經典的海腸做法,據說在煙臺至今還流傳著長(腸)久(韭)有餘財的俗語。

在滾水裡汆燙好的海腸與嬌嫩的春韭菜一起炒,極其考驗廚師的手藝,炒的太生,這兩樣食材肯定會讓你腸胃不適;太老,海腸就成了」橡膠管「,韭菜也嚼不動塞牙。

炒的剛好的海腸一定是柔韌中帶著爽滑的,吃到嘴裡帶著彈性,搭配韭菜的湯汁,鹹鮮而可口。

除了炒,海腸餃子也是韭菜與海腸譜寫的另一首讚歌!把切碎的海腸加入韭菜豬肉餡中,普通的水餃即刻變得鮮香十足,咬開餃子皮,將湯汁吸入口中,五花肉的油潤與清甜的海洋滋味在舌尖交織,奇妙萬分。

比起以上兩種叫得上名的魯菜,烤海腸更有人間煙火氣。將海腸處理好,串在籤子上用炭火烤制,有些店家還會刷上辣醬料。海腸烤的又嫩又彈,趁熱從籤子上擼下來整隻塞進嘴裡,鮮、脆、甜、香,原始而簡單的美味盡在你口中。

蒸蛋、撈汁、撈飯……海腸有著太多家常和專業的做法,這種「汙汙」的海鮮,你敢吃麼?你最喜歡哪種吃法?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吧!

海腸

產地 海腸分布於俄羅斯、日本、朝鮮和中國等多個國家。

特徵 顏色為半透明粉色,肉質略帶清甜,爽脆有彈性。

經典料理方式 海腸刺身、韭菜炒海腸、海腸水餃等。

烹飪小貼士 生海腸肉質滑膩,可以用剪刀代替菜刀剪段處理。

相關焦點

  • 胡博士說中醫 | 蔥燒海參、韭菜炒海腸……舌尖上的魯菜營養價值豐盛,吃貨快進來!
    魯菜經過2000年發展,形成了包括以內陸菜為主的濟南菜,以海鮮類為代表的膠東菜,以宮廷菜為代表的孔府菜,還有以民間小吃為主的地方菜。濟南菜中較為有名的是爆炒腰花、九轉大腸、蔥爆海參等,而膠東菜則主要以海鮮為主,又被叫做「海派魯菜」。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年間,京師御廚有80%是魯菜師傅。
  • 海腸包餃子不稀奇 但15個餃子用1斤海腸 這配比還有誰?
    源於山東傳統做法的韭菜海腸水餃,把人間至鮮的兩味合二為一,除了最棒的渤海灣海腸,精選的三十裡堡暖棚紫根韭菜也足以讓食客點讚。一斤才能稱上五十幾根的新鮮韭菜,飽滿,鮮嫩,翠綠的顏色下是說不盡的鮮滋味。一斤大海腸只能包出一份海腸餃子,這實實在在的用料,一定得博您一聲贊啊。海腸餡兒現點現和,為的就是那股子新鮮勁兒,海腸和韭菜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搭配,配料及其簡單,吃的就是海腸和韭菜兩種極鮮的味道,碰撞出的美妙滋味。
  • 大連一絕海腸撈飯,銷魂飯見了都黯然!還有你沒吃過的海腸盛宴!
    1.0和2.0版的海腸撈飯,在食材和味道上都有很大不同。1.0版以豬梅肉和海腸為主料,還原食材鹹鮮本味;2.0版以肥牛和海腸為主料,加入了黑胡椒,升級了整體口感。無論是豬梅肉還是肥牛,在老闆小郭的精心鑽研下,海腸都能與其組成完美cp。濃濃的湯汁澆在香甜稻花香大米上,帶風連著咽了好幾次口水。賣相、分量、食材,先對比後嘗味道,舌尖和味蕾的感受會給出答案。
  • 海腸:其實你還不夠懂這種美味
    海腸其實是它的俗名,在海洋生物中,它標準的名字是「單環刺螠」,屬於軟體動物,在海底悄悄地長大了,有人覺得它像海參,但是它渾身光滑沒刺沒毛,只有薄薄的一張皮,但就是這麼一種看起來有些怪的食物,確實是很多人的心頭好,說起它的吃法和鮮美滋味更是如數家珍,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海腸。
  • 登州海腸
    郝懿行在這部著作中總共記載了48種海產品,其中《海腸》篇寫道:「海腸,形如蚯蚓,而大可長尺許,土色微紅。一頭肉刺,有類須然,蓋其首也。穴於深海之底沙中,作孔如蛣蜣,所居約入沙二尺許。頭在穴中,么蟲經過,吸取吞之。其遺矢處,亦作細孔,人不見也。腸細如線,可長丈許。夜間出穴覓食,腸蒂卻系穴口,比曉仍還。或遭風浪漂斷,遊腸棲泊岸邊,為人所得矣。破視其腹,血色殷然。
  • 如何吃食物中最屌絲的高帥富——單環刺螠?也就是海腸...
    一打聽,只有海腸,好嘞。說到這海腸,除了膠東和遼東的部分同學,別的地方可能還真沒聽說過吧。我們先來高級一下。海腸,是單環刺螠Urechis unicinctus的俗稱。單環刺螠,屬於螠蟲動物門、異吸目、刺螠科。這個螠蟲動物門,大家可能沒怎麼聽說過,的確,這是一個很小的門,幾乎全部是海洋底棲生物。這螠蟲動物門跟蚯蚓所在的環節動物門很接近,但是,體表是沒有環節的。
  • 海霸:我不高興誰都別想吃好海腸 閨蜜:不給吃海腸 今天就分手
    近日,控制濰坊三分之二海域的涉黑人員王雷一句話火了:只要我不高興,全山東也別想吃一個好海腸。我滴個小乖乖,可嚇死鵝了。幸虧小編吃不起海腸,不然,該怎麼活呀!還好,據官媒報導,王雷涉黑阻止被覆滅了,漁民又可以開心捕撈了,我等素人也終於有希望吃到好海腸了。
  • 大連人最熟悉的海腸!
    《來自星星的你》中女主在高大上的婚禮上竟然要吃刺螠,從身邊的人表情推測,這東西一定有違千頌伊的女神氣質,刺螠到底是什麼?記者了解到,刺螠就是大連人熟知的海腸,屬於「我國沿海的珍稀生物」,僅渤海灣出產。海腸被人們稱為「裸體海參」、「鮮之極品」,因此它不光長得像裸體海參,其營養價值也堪比海參,是大連人餐桌上頗受青睞的海產品之一,常被用來炒韭菜或包餃子。
  • 冷凍海腸加上它們 鮮香四溢 回味無窮 膠東地方特色美食的做法
    海腸不知道大家見過沒,它是一種海中的生物,在以前,人們海釣的時候喜歡用海腸來作為魚餌,不過現在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海腸的高營養價值,所以人們開始將其作為美食擺上了餐桌。海腸個體肥大,肉味鮮美,體壁肌富含蛋白質和多種人體必需胺基酸。它的獨特滋味,也讓很多吃貨們流連忘返。
  • 海腸價格不菲,營養價值特別高,做成餃子吃更是鮮美無比
    春意盎然的季節,外面的天氣格外晴朗,除了關心眼前的美景,當下也是吃海腸的鮮美季節都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春天正是吃海腸的好季節,過了5月份隨著燒烤旺季的到來,海腸價格自然會有所上漲,現在市場上價格基本在100—150/斤,雖然價格有點兒小貴,但是因為它肉質細嫩,口感柔滑,味道鮮美,
  • 小鮮亦有大滋味:春季小河鮮
    於是在水鄉,就有了種種關於它們的俗語:菜花蜆子清明螺、清明螺賽肥鵝、三春螺似乳鴿,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小河鮮們,也迎來了屬於它們的春天。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西北,「鮮」是剛宰的羊,白水煮了蘸點鹽就可以吃;而在煙雨迷濛的江南水鄉,「鮮」卻必須要往水中尋,哪怕是再小的食材,也自有屬於它們的一番滋味。這些小河鮮,烹調起來也要有「心機」。
  • 它長得像大蚯蚓,被稱為「海中極品」,價格有點貴,炒著吃太鮮了
    今天在市場上見到了很久難得一見的海腸,粉粉嫩嫩的樣子,要價60元一斤。雖然這種略細粉色狀的不及那種棕黑管更粗壯的口感脆,但價格相對還算公道,就買了點回家。如果見到那種粗壯的黑管,價格就要再翻一番,在一百二到一百五十元之間了。海腸,學名單環刺螠。是我們小城的特色海產,據說它只在渤海灣出產。
  • 煙臺海腸桑島刺參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煙臺北部沿海部分海域因其灘平、水淺,底質特殊,造就了海腸理想的棲息地和繁殖地,以盛產海腸而聞名全國。據粗略統計,海腸鮮品年捕撈產量約700—750噸。與煙臺相鄰的大連、青島等一些地區儘管同處於黃渤海海域,卻很少產海腸,其他地區根本就不見蹤跡,而且海腸目前都是野生的。對海腸進行多年研究的他坦言,不少水產工作者也想過對海腸養殖,但海腸的生長習性比較特別,養殖技術至今沒有取得較大進展。
  • 北京八大樓之首,做的是正宗膠東菜,糟溜活魚堪稱一絕
    東興樓做的是魯菜,主要是膠東菜,他們有一道糟溜活魚據說是上過滿漢全席的,能在皇帝面前露臉,足見其實力。可惜有一代東家喜歡吃喝玩樂,遊手好閒,很快敗掉了祖上積累的家業,東興樓倒閉。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慢慢開始恢復這個老字號,找回曾經的老廚師,希望還原原汁原味的山東風味菜。
  • 明明「南甜北鹹」,可為啥北方不吃鹹豆漿鹹豆腐腦呢
    我還記得小時候遼寧的表哥來我家玩,看到鹹豆漿和鹹豆腐腦的時候驚恐的眼神,勸他嘗一嘗,仿佛要他命一般的擺手拒絕。這件事也超出了我的認知,咦,原來還有人不吃鹹豆漿豆腐腦??!!又甜又鹹?上海人:糖吊鮮的呀,沒有糖怎麼鮮的起來?所以,大家都欣賞甜味,但區別在於,北方人無法理解南方人「糖可以提鮮」這個口味。所謂南甜北鹹,並不是絕對的說法,更多是指中餐的正菜上的味道。
  • 鹹齏紫菜蝦皮通通有!吃貨愛不釋手的「寧波伴手禮」來了,這鮮鹹「上頭」!
    但鹹齏的味道,世代流淌在寧波人的味蕾裡。寧波老話中,有「東鄉一株菜,西鄉一根草」之說,這裡說的「菜」,就是「雪裡蕻」,它經過醃製,就成了寧波傳統的「長羹鹹下飯」。寧波醃製雪裡蕻的歷史可以追述到幾百年前,清人汪瀕在《廣群芳譜》中寫道:「四明有菜,名雪裡蕻。雪深,諸菜凍損,此菜獨青,雪裡蕻之得名蓋以此。味稍帶辛辣,醃食絕佳。」
  • 爽脆的韭菜炒海腸,吃過的終生難忘其鮮美
    海腸本身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韭菜一起炒更是充分發揮了它的功效。海腸爽脆,韭菜清香,透著韭菜綠的海腸,咬一口,香味四溢;咽一口,鮮勁直抵肺腑,韭菜炒海腸堪稱完美絕配。用料海腸、韭菜、大蔥、蒜、鹽、雞精、黑胡椒粉、生抽、蠔油、香油、白糖、醋。
  • 美國人羞紅了臉,中國人卻流口水,加州沙灘滿地海腸任由腐爛
    12月6日,生物學家lvan Parr 在美國加州的德瑞克海灘看到了這樣的場景:滿海灘成千上萬的海腸!每一個都非常的飽滿,約為25釐米之長。當然在國外不叫海腸,它們有一個形似的名字叫做:DD魚(大家自己意會)。當然大部分外國人基本上都從來沒見過這東西。
  • 20分鐘上桌,特別鮮香嫩滑,鹹香下飯
    20分鐘上桌,特別鮮香嫩滑,鹹香下飯,草魚,是日常餐桌最常見的淡水魚類之一,是和青魚、鱅魚、鰱魚拼列的四大家魚,草魚和其它三種家魚相比,最大的優勢是魚肉更鮮嫩,魚肉間的小刺少而大,更易挑出,烹飪的菜餚更受大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