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快遞」踏上歸程 著陸挖土離不開這三臺上海出品的「小機器」

2020-12-22 東方資訊號

嫦娥五號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

東方網記者解敏12月4日報導: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從月面起飛,攜帶月球樣品進入預定環月軌道,月壤樣本此時此刻正在返回地球的途中。此次嫦娥五號任務中,上海技物所研製的三臺載荷:礦物光譜分析儀、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至此已完成預期目標。

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是探測器的有效載荷之一,對月球表面著陸採樣區進行光譜探測和礦物組成分布分析。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是姿態控制(GNC)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探測器能夠成功軟著陸月球表面的重要技術保障。並順利實現國際首次在月球探測器軟著陸階段使用雷射都卜勒測速技術進行三個正交方向速度測量。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自主軟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落月過程中,上海技物所研製的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表現出色。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在探測器著陸月面時提供遠程距離和速度信息,在距離月球20公裡時,測距功能開啟,提前獲取了軌道下降段月表高度信息,測距各通道數據銜接完美。當距離高度縮短降低到2.5公裡,著陸器建立對月降落姿態時,測速功能開機,以0.1米/秒的精度開始測量著陸器的降落速度,提供給導航系統保證著陸器以穩定的速度平穩降落到月球。這是國際首次實現在軟著陸階段使用雷射都卜勒測速技術進行三個正交方向速度測量。

科研人員正在調試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

與嫦娥三號/四號同類產品相比,嫦娥五號雷射測距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減重了30%。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在探測器懸停時提供月面著陸區的精確三維圖像。當著陸器距離月球僅100米時,敏感器開機工作,成功獲取雷射點雲圖像,圓滿完成障礙物識別及安全著陸點選擇的預期目標。

如果說,敏感器如同汽車上的「避障雷達」,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就是帶著科學探測目標飛往月球的乘客。12月2日5時06分,上海技物所研製科學載荷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開機,並圓滿完成對採樣區的光譜成像和紅外光譜探測,這些工作既可研究「挖土」區的物質組成與分布,也有助於提升「挖土」的準確性。相對於嫦娥三號、四號的同類載荷,嫦娥五號礦物光譜分析儀的光譜範圍進一步拓展,覆蓋了羥基譜段,具備探測水化合物的能力。此外,嫦娥五號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還新增了二維指向功能,集成了一個自己可以搖擺轉的光學反射鏡,如果看到了感興趣的目標,能夠方便地選擇需要探測的目標。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 嫦娥5號為啥要去月球挖土?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 嫦娥5號為啥要去月球挖土?時間:2020-11-24 15:30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 嫦娥5號為啥要去月球挖土? 11月24日嫦娥五號終於升空了,你知道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嗎?
  • 去月球「挖土」!
    、月球樣品儲存等關鍵技術,提升我國航天技術水平;二是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推動我國科學技術重大進步;三是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我國未來開展載人登月與深空探測積累重要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當著陸上升組合體順利軟著陸在月球表面,嫦娥五號將開展為期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約2千克月壤並進行密封封裝,經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地轉移和再入回收等過程將月球樣品安全送至地球家園。——首次月面起飛上升。當嫦娥五號完成月面工作後,它就要踏上「回娘家」的旅程,這就是涉及到突破中國航天史上另一個首次——月面起飛上升。
  • 日本「隼鳥」從3億公裡外挖土返回即將著陸,為什麼說它不如「嫦娥」?
    日本「隼鳥」即將從3億公裡外挖土返回著陸,為什麼說它不如「嫦娥」? 這個時代是邁上太空的時代,SpaceX要火星移民,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日本的隼鳥二號也從3億公裡外的「龍宮」小行星挖土回來了!
  • 「嫦娥」去月球挖土了!
    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都鑫鑫攝「這次任務相對於我們已經實施的繞月探測、落月探測來說,是一次新的、更大的技術跨越。」
  •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即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任務難度大完成「2+2+2+1」探月飛行:兩次發射、兩次著陸、兩次封裝、一次交會對接實現四個我國「首次」:首次在月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千米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
  • ...新聞網】升級版「三隻眼」助嫦娥五號「挖土」歸來---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 供圖)  嫦娥五號正在攜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在探測器著陸和月球「挖土」過程中,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和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三大載荷,有如「三隻眼」,助嫦娥五號測距、避坑、捕捉月球表面信息,穩穩地「刨土」。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讓我們一文看盡這驚心動魄的23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一、海陸空為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保駕護航和載人飛船相比,嫦娥五號返回器體積僅有載人返回艙的七分之一左右,可著陸面積卻是載人飛船的16倍,在冰天雪地的夜間尋覓這樣小的目標可謂難上加難。12月16日早上,參與嫦娥五號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的直升機分隊就按照計劃飛抵著陸廠區。
  • 嫦娥五號即將升空 「挖土」之旅或可改寫月球歷史
    本次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屆時將有望為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地月之間平均單程距離約為38萬公裡,走一個來回將近80萬公裡,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奧秘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去挖掘?回望歷史,人類在去月球「挖土」這件事上取得過哪些成就?
  • (港澳臺)香港理大揭秘:如何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
    新華社香港12月17日電(記者朱宇軒)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並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研發月壤表取採樣裝置的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理大」)科研團隊向新華社揭秘,他們如何助力嫦娥五號「挖土」成功。 「滿意、激動、開心!」
  • 她為何要去月球「挖土」?這些「土」又...
    蘇聯月球16號探測器從月球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本,月球20號探測器和月球24號探測器則分別採集到了55克與170克樣品;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間,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因發生故障中途返回,其餘6艘飛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共帶回月壤和月巖樣品約382千克。
  • 探月「三步走」 收官「有看頭」 嫦娥五號去月球上「挖土」了
    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戰,更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按照計劃,嫦娥五號將成為中國首顆從月球採樣後起飛的探測器,還將帶著自動採集的約2千克月壤歸來。我們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地月往返的探索之旅,又將經歷哪些「步步驚心」的時刻?    月壤即月球的土壤,對地球人來說蘊藏著巨大的科學價值。
  • 最強「天團」月球「挖土」記
    最強「天團」月球「挖土」記 2020-12-14 0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嫦娥五號「挖土」地點選址意義非凡:這裡可能有「最年輕」的月球巖石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於11月24日發射升空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目前已經順利完成了月面著陸「挖土」的任務,並且上升器成功從月面起飛與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在近月軌道無人交會對接,踏上了回家之路。「嫦娥五號」任務此次選擇的月球表面採樣地點並不是隨意決定,中國探月工程科學應用首任首席科學家、被譽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院士為我們揭開了「嫦娥五號」採樣選址的奧秘。
  • 中國嫦娥五號順利挖土!美國卻找上4家私企「助攻」,意味著什麼
    1960年代,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功踏上月球,實現了人類在探索太空領域的重大成就。不過,隨著中國經濟和科技實力的提升,中國已成為外太空探索領域的佼佼者。最近中國在月球又有了突破性進展——12月2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了「挖土」取樣工作。但是,作為曾經引領全球太空探索的領先者,美國卻坐不住了,著急尋找4企在月球「挖土」。
  • 落月成功,開始「挖土」!
    「據月球科學家介紹,此前對美、蘇獲取月壤樣品的研究表明,月球上的火山活動在35億年前達到頂峰,然後減弱並停止。但對月球表面的觀測發現,某些區域可能含有最近10至20億年前才形成的火山熔巖,這與嫦娥五號著陸地區的年齡相仿。如果嫦娥五號採回的樣本能夠證實這段時間月球仍在活動,將改寫月球的歷史。」龐之浩說。
  • 九天雲外攬月回 嫦五「挖土」歸來 - 東方今報數字報刊平臺
    【收官】    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規劃如期完成    12月17日凌晨,內蒙古四子王旗。在闖過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後,歷經重重考驗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 「挖土」凱旋!嫦五創造五項「中國首次」---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主動減速、快速調整、迅速接近、精準選點、穩步著陸……15分鐘內,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自主完成一系列複雜高難度動作,猶如一位在月球凌空漫步的仙子,婀娜多姿。    「月球挖土」全民關注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的月面緊張工作,嫦娥五號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 揭秘嫦娥五號任務全過程:到月球去挖土究竟有多難?
    身強體壯的「胖五」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再一次從這裡刺入蒼穹,帶著「五姑娘」嫦娥五號探測器飛向遠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這標誌著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正式拉開大幕。對於月球這個地球唯一一顆天然衛星,中國人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歇。此前,我國已經完成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和嫦娥四號等5次任務,實現了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巡視探測。
  • 嫦娥五號在月球上挖土,月球上採集回來的土到底有多值錢?
    它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理解太陽系的演化,驗證嫦娥五號著陸區域火山噴發原因的假說等等。 在月球探測過程中收集的月球巖石可以說是無價之寶。1970年代蘇聯三個月球計劃非載人探測器返回的樣品; 蘇聯曾在1970年代試圖進行載人登月,但未能成功,但他們成功地降落了三個 "月球 "號太空飛行器。共計送回地球不到半公斤的物質。
  • 嫦娥「五姑娘」完美落月,開始「挖土」!
    「據月球科學家介紹,此前對美、蘇獲取月壤樣品的研究表明,月球上的火山活動在35億年前達到頂峰,然後減弱並停止。但對月球表面的觀測發現,某些區域可能含有最近10至20億年前才形成的火山熔巖,這與嫦娥五號著陸地區的年齡相仿。如果嫦娥五號採回的樣本能夠證實這段時間月球仍在活動,將改寫月球的歷史。」龐之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