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2020-12-26 澎湃新聞

10多歲的孩子叛逆起來,仿佛就像變了個人,總是格外難以管教。

其實,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是有方法可依的哦~

——鹿媽

孩子小的時候,即使再叛逆,父母們似乎都有辦法「收拾」他們。

不管方法是軟是硬,反正孩子們總會很容易就能消停下來——至於是否很快又反覆,另當別論。

但是,當孩子們逐漸邁向青春期的門檻,一切似乎都變得不一樣了。

一般女孩在10歲前後、男孩在12歲前後,就會進入青春期。

這個時候的親子關係往往會進入新的階段。

那些懂得放手、保持自我成長的父母,會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

而那些控制欲強、一直停留原地的父母,更容易與孩子發生嚴重的衝突。

大量孩子離家出走、自殺的悲劇事件,就是發生在這個年齡段前後。

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用以前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強制的嚴厲的,簡單粗暴的家長作風式的教育,當然是不管用了,只能讓孩子的心離父母越來越遠。

或者說,是不能與孩子眼下的心理特徵相匹配。

家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最可依戀的對象,而孩子卻不願回家或故意拖延回家時間,為什麼?

他一定有他不願回的理由。

先不要想孩子怎麼不聽話,先靜下心來,從父母自身找找原因,這與父母長期的教育方式有關。

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增強了,自我意識感和自尊心也強了。

他希望被尊重,被理解,被認可,被肯定,他需要心理支持,情感安慰。

他需要一個民主,平等,寬容的家庭環境來容納他的成長。

如果家庭不能提供溫暖,平和的成長環境,父母依然採用過於嚴厲,簡單說教的方式,那麼,等於在激發孩子的逆反意識,把孩子逼向父母期望的反面,導致過激行為的產生。

所以,在孩子長大之前,所有父母都有必要了解一下,不遠的將來,你將面對一個怎樣的孩子,又該如何應對。

從生活入手去改變

青春期孩子由於生理上的急劇變化,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反應,大部分是自我意識覺醒的表現形式。

他們試圖衝破約束和管教是正常的,甚至犯一些錯誤也是成長需要付出的代價。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生活上父母注意讓孩子獨立,充分挖掘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養成處理自己生活瑣事的習慣。

否則事事代勞,反而會與他自我意識的覺醒增強相矛盾。

其次從權威的影響向客觀的分析引導過渡,因為社會的迅猛發展,父母常常一開口就顯得很外行,權威性漸漸丟失。

要避免指令式的「教育」,孩子在遇到困難、問題、挫折之後,只是需要來自父母的客觀分析和引導,而且,這種分析和引導還應該是朋友式的。

再次,要耐心持久地與孩子一起做他喜歡的事,接近孩子,發現優點,給予鼓勵,並學會「示弱」。

為孩子創造超越父母的機會,凡是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不局限學習方面),都要誇讚,進一步引向孩子學習。

注意萬不可只重視學習,再加上許多父母付出了很多,對孩子的要求順勢拔高,出現比較持續和厲害的不滿情緒,影響與孩子的一切交流。

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對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做父母的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變化,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樣,牽著孩子按自己設計的路線走,自然就會引起孩子不滿,有意跟父母對著幹。

要與孩子融洽相處,父母就得正確認識孩子,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孩子小時候對事物的認知性不強,這就需要父母的提醒與幫助。

孩子漸漸長大,父母習慣了孩子對自己的依賴,忽略了孩子成長,依然對孩子指手畫腳,當然會讓孩子厭煩。

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尤其是處在青春期的孩子。

父母要會索取「愛」

不少父母在「愛」的問題上,只盡「給予」的義務,不講「索取」。

如此一來,日久天長會在孩子心中形成這樣一個概念——父母的愛是應該的。

因此,要向孩子索愛,讓孩子學會感恩。

一般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低,如果孩子在飯桌上給自己夾菜就會感動萬分,其實父母可以向孩子要求更多,聰明媽媽不妨撒嬌,要讓孩子覺得父母的不容易。

當然可以向孩子多要求一點,孩子自然也會多回報一些。

不要開口就下「命令」

青春期的孩子特別敏感,所以父母不要開口就是下命令,「你應該......」「你不能......」如此一來,在孩子心裡,你只是一個領導。

其實,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當成大人,要讓他感覺受到了尊重。

籤一份「保密合同」

偷聽孩子打電話、偷看孩子日記,或者是上網看孩子的留言等美其名曰是為了解孩子的行為,千萬不要有。

事實上,這是破壞孩子對父母信任度的首要殺手。

和孩子籤了一份 「保密合同」,寫下什麼事情是父母可以知道的,哪些是屬於孩子的秘密,然後雙方違規會怎麼樣。

同一錯誤別老調重彈

對於同一錯誤,千萬不能「老調重彈」,會引起孩子的厭煩情緒。

批評中要切中要害,簡短數語指明問題,也要避免「廉價」的表揚,過多的表揚使孩子對表揚失去敏感性,就會失去激勵作用,甚至懷疑表揚的真實性。

接下來,請多尋找孩子的閃光點,鼓勵孩子,欣賞孩子,表揚孩子。

給孩子新的積極的自我定位,建立孩子的自信系統。

通過這種積極的方式(包括正面的積極的語言,愛的溫暖的給予,細心的心靈的呵護,認可和接納)等去影響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關注,孩子才能重新回到父母的身邊。

沒有比心的遙遠更難的教育。心近了,溝通暢通了,才有談教育的資格。

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

要想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實更關鍵的是,父母的觀念一定要改變,親子間的關係模式是互動的,互相作用的。

這好比我們對待朋友,你對他和氣,對方一定沒理由對你不和氣,你對他尊重,對方沒理由不尊重你。

親子間關係也一樣,請從高低式(父母高位,孩子低位,父母強勢,孩子弱勢)的教育模式換為平等式(把孩子當朋友對待)的教育模式試試,這樣會比現在更好,會有所改善。

總之,在青春期孩子尋求自主性的過程中,衝突和權利鬥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大多數孩子和父母能夠解決好這些分歧,在維持彼此間積極情感的同時,重新調整與父母間的關係,使之變得更為平等。

而那些特別叛逆的孩子背後,往往都有一個原地踏步、不肯成長的父母。

所以,無論孩子處於哪個年齡段,父母保持自我的覺察和成長都至關重要。

董進宇博士(著名教育家)說:

每個叛逆孩子的背後,都有個不肯長大的父母。

生活沒有彩排,也不可能重來,孩子的教育更是不能一拖再拖。

這個世界上父母是一個特殊的職業,每個人都是未經培訓直接上崗的。

所以有的時候我們面對孩子會束手無措,為了孩子,父母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態度。

家庭教育的關鍵在父母,父母的方法和態度直接決定了能否和孩子融洽相處,能否使孩子順利、健康、快樂地度過自己人生中的特殊時期。

原標題:《一定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不要輕易認為青春期的孩子是「壞孩子」!
    孩子不願說話,叛逆,難以溝通不知道哪句話就讓孩子炸了毛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相信都深有體會孩子為什麼會有逆反心理?應該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所以,不要動不動指責孩子是個「壞」孩子,青春期的大腦其實和我們成人的大腦是不一樣的,因為前額葉沒有長好,讓青少年具備了做事不專注、缺乏自我控制、情緒化等缺點,這是受生理發展局限的。不要認為孩子平時的一些叛逆行為是有意跟你過不去,甚至認為是思想品德問題,充分認識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孩子一個正常的心理特徵,這樣就不會貿然批評孩子。
  • 家長注意:千萬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孩子都是一樣的孩子,都是一樣的成長發育,不同的是家長的教育和引導方式而已。所以家長們在這個階段一定要留意孩子的生理心理變化,避免孩子因好奇、無知、衝動走向歧途。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用以前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強制的嚴厲的,簡單粗暴的家長作風式的教育,當然是不管用了,只能讓孩子的心離家長越來越遠。
  •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濟南神康青少年中心有辦法
    對此,黃老師告訴我們一句話:別跟叛逆期的孩子較勁兒!黃老師認為,孩子的青春叛逆期由多種因素造成,如生理因素(身體的飛速變化,用不完的精力)、心理因素(渴望成人世界的認同)、教育因素(家庭氛圍,親子關係)、環境因素(小夥伴的影響,社會風氣的薰陶)等。這些是導致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拒絕和父母溝通的重要原因,以致家長和孩子形成了「對抗」的畸形關係。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這個年齡段孩子最容易出問題。 孩子生理已經發育了,在這個階段會有一些異常的表現,但這個表現如果限於青春期,也不要大驚小怪。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首先是迴避,男孩跟男孩玩,女孩跟女孩玩。孩子會私下看書、看網絡、看手機了解這些事,這種結果經常會有一些隱性接觸,導致他們出現這個問題,也就是滿腦子都是這個事,最後就想實踐一把。
  • 王玉新老師說|讀懂青春期孩子,做青春期孩子的好家長
    生理和心理成長不匹配。」對於孩子青春期,王玉新認為家長要有清晰、明確和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他認為,青春期是一個人的成長期,關鍵期、特殊期。青春期是加速器,是分水嶺,是裡程碑。「青春期的孩子有的健康勃發,綻放生命的活力,成長成熟;有的則有網癮、早戀、厭學、出走、煩惱、自閉……青春的花朵,有的結出碩大的果實,有的卻凋謝了。」
  • 青春期的孩子,不願與父母溝通,該怎麼辦?
    有的孩子進入青春期的同時,如果母親還進入了更年期,那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衝突可能會更多。孩子面臨的是青春期的煩惱和升學的壓力,母親面臨的是更年期的情緒波動和家庭事業的壓力,這就更亟待解決方法。 作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呢?我們不妨試試下面的方法:
  • 老對青春期孩子發火,沒耐心?是父母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點
    孩子到了青春期真的和之前不一樣,但是他們並非針對父母。父母的一些想法反而會讓自己老是對孩子發火,憤怒!父母的反應恰恰說明我們不了解孩子的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獨立而並非故意叛逆而是個體化開始曾經父母是孩子心目中全能全知的神,沒有不知道的事情,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是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他們開始發現父母說的不一定都是對的,父母也有一些無法做到的事情。
  • 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溝通——知識星球告訴你
    這些建議一定要看,建議老師轉給家長!作為家長,我們究竟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越長越大,跟家人說話卻越來越少。那些懂得放手、保持自我成長的父母,會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而那些控制欲強、一直停留原地的父母,更容易與孩子發生嚴重的衝突。大量孩子離家出走、自殺的悲劇事件,就是發生在這個年齡段前後。
  • 不要輕易認為青春期的孩子是「壞孩子」!這些給父母的建議請收好
    ,青春期正是孩子尋求建立自我認同的關鍵期,也是與父母最容易出現摩擦和衝突的時期。孩子不願說話、叛逆難溝通,不知道哪句話就讓孩子炸了毛,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相信都深有體會,孩子為什麼會有逆反心理?應該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了山東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孔屏,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程小菁做客演播室,與我們共同探討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做朋友。
  • 為什麼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說話
    這個界限一定要設定清楚。第四個,明確表達對孩子的行為和成就的期望。孩子如果不知道父母對他有什麼樣的期望,或者孩子如果不知道自己在這個社會上會有什麼樣的價值,將來能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會很迷茫。他不知道朝哪個地方發展。所以,你可以向他表達對他的期望,你希望他將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未必要那麼具體說,你一定要成為律師,還是一定要成為醫生。
  • 男孩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變化,家長要管好,不然別怪孩子叛逆
    那就是當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各種問題就隨之顯現。尤其是孩子叛逆和比較敏感的性教育話題,讓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無從下手。所以說,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家長要重視並且管好孩子,不然以後難管教,就別怪孩子叛逆:1.適當地性教育為了避免孩子做出錯誤的舉動,父母一定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
  • 青春期的女兒被男朋友索要「第一次」,父母該如何和孩子談「性」
    我們一定要改變這種視角,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1、孩子的交流從問句開始。當孩子有一些異常行為的時候,我們不要主觀地判斷孩子的原因,而是問問孩子真實的想法。2、不要給孩子貼標籤。一看到孩子偷看色情網站就覺得孩子變壞了,不要把孩子出現的性有關的行為和道德品質捆綁在一起了。3、不要只會培養聽話順眾的孩子。要教會女兒學會自主,不願意的時候要學會說不。4、多和孩子交流。每天和孩子聊聊當天的經歷,或者針對某條新聞,聽聽孩子的想法。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別讓自己追悔莫及)
    這個年齡段孩子最容易出問題。孩子生理已經發育了,在這個階段會有一些異常的表現,但這個表現如果限於青春期,也不要大驚小怪。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首先是迴避,男孩跟男孩玩,女孩跟女孩玩。孩子會私下看書、看網絡、看手機了解這些事,這種結果經常會有一些隱性接觸,導致他們出現這個問題,也就是滿腦子都是這個事,最後就想實踐一把。青春期性問題非常危險,孩子很容易被虛幻的東西吸進去,而且一旦吸進去就出不來。
  • 教子有方 | 你聽,青春期孩子的聲音
    孩子出現於往常不同的舉動和言語,父母難免會感到傷心失落,但是作為父母的責任是要直面青春期的孩子,理解他們,支持他們,關愛他們,和他們建立一種親密、平等的關係,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個「多事之秋」。叛逆的青春期。處於青春期的少年性情如此變幻莫測,即使是平時看起來非常聽話的孩子,也會變得非常的不聽話。當到了一定年齡的時候,開始自以為是,開始對家庭對學校產生逆反心理。
  • 單親媽媽和青春期的孩子怎麼溝通?對常見問題給出三個小秘方
    我們會發現,單親家庭中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親子關係出現問題的較多。尤其是單親媽媽和青春期的孩子。 阿麗就是一個單親媽媽,和丈夫離婚後她沒有再婚,因為她擔心再婚後孩子接受不了新父親,擔心孩子受委屈,擔心孩子因為新組成家庭的各類問題影響學習。
  • 青春期孩子不好管?超實用的溝通技巧來了!
    前段時間,有位媽媽向湯加輝老師諮詢,她的兒子現在15歲,正值青春期,完全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除了這位家長,最近也收到了很多來訪者的問題:明明是想好好和孩子溝通一次,可孩子的反應讓人措手不及,要麼假裝聽不到,要麼就一點就著。
  • 面對青春期孩子,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防止孩子叛逆?
    父母如何引導一個青春期孩子積極向上?能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挫折?和青春期孩子無障礙溝通,我想,真的是挺難的。青春期的孩子,朝氣蓬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我們看著很多孩子考上北大清華,就會說,那是別人家的孩子,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我們的孩子也會成為別人家的孩子,這非常有可能。
  • 男孩進入青春期,身心都會發生極大的變化,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視
    變聲男孩變聲是進入青春期的一個很明顯的標誌,一般變聲都在12-14歲,在變聲期間說話嗓音多會發啞,喉頭逐漸寬大,喉結突出,在變聲期間有的男孩還會出現咽癢、咽部異物等症狀。在這個階段父母要幫助孩子保護好嗓子,儘量少吃一些辛辣食物,不要讓孩子的嗓子過於勞累。
  • 青春期孩子叛逆、頂嘴?父母無計可施,你需要了解孩子的神奇大腦
    在你的印象中,青春期的孩子有什麼特點?青少年,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個人從13歲到19歲年齡段的少年和青年。也可以說是一個人從青春期開始到個體獨立的整個發展時期。。我們總是在說青春期的孩子有各種壞毛病,和他們完全無法溝通。其實是因為我們沒有完全能夠了解青少年的大腦。
  • 「最開心是和你在一起?別逗了」青春期孩子都這麼傷人嗎?
    這就是有些孩子到了青春期對家長的反應。青春期?這個並不陌生的詞語,其實掂量起來真的很重。▲青春期的孩子們孩子一到了十二三歲,身體開始發育,思想也開始萌芽。這個時候,你說他是孩子,他肯定很不服氣,說不定,還會給你頂嘴;可說他是大人,怎麼可能?明明還稚氣未脫。而就在這個年齡,孩子們已悄悄地要求開始獨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