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減肥,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節食。
節食意味著大量減少熱量攝入,當你攝入熱量低於身體的基礎代謝(1200大卡—1400大卡之間),就會表示身體已經進入了節食的狀態。所謂的過午不食、用蔬菜代替主食等方法,都可以被稱為「節食」。
節食減肥的前期,你的確能感覺到體重下降了,但是到中後期,你會發現體重下降速度變慢,甚至停滯,一旦你恢復往常飲食,體重立馬反彈。
只吃一點水果和蔬菜,這些熱量不僅難以支撐身體日常代謝的最低需求。節食法不僅難以堅持還會給身體帶來較大的損傷。
首先,節食減肥後,容易出現暴飲暴食。如果長時間控制節食,攝入的熱量太少,身體就會以為身體鬧饑荒,就會讓大腦發出信號要我們去吃東西,來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熱量。
其次,節食減肥會降低自身的代謝能力。由於身體長時間處於熱量缺失的狀態,身體就會主動地降低熱量消耗,降低代謝的能力,減少熱量的支出。另外,身體還會增強吸收能力,每次進食身體都會拼命地囤積脂肪,從而養成易胖體質。
長期節食,減少食物的攝入同時也減少了營養物質的攝入,導致免疫力下降,身體素質下降以及皮膚暗黃變差。因此長期節食對身體的傷害是很大的。所以,要徹底拋棄「不吃飯就能瘦」的想法。
我們需要做的不是節食而是控制飲食。在保證日常熱量攝入的情況下,合理控制熱量的攝入,既能夠滿足自身的基本代謝所需的熱量,同時通過運動消耗掉多餘的熱量,達到一定的熱量赤字,讓身體脂肪有燃燒的空間。
身體也需要有規律的消化和新陳代謝習慣,只有有規律地飲食,才能養成易瘦體質的形成,你可以適量減少每一餐的量,但不要不吃。也可以選擇低卡飽腹的食物,比如傾零卡乳清蛋白顆粒棒,四重蛋白,實力飽腹;科學配比,營養豐富。
而且蛋白質分子量較大,在體內的代謝時間較長,可長時間保持飽腹感,有利於控制飲食量。同時蛋白質可抑制促進脂肪形成的荷爾蒙分泌,減少贅肉的產生。最重要的是,蛋白質不會在體內儲存,也不會大量的轉化成脂肪,除用於機體正常生理需求以外,大部分蛋白質會以能量的形式代謝掉。
相較於雞胸肉的乏味,傾零卡乳清蛋白顆粒棒的可可味與椰子牛奶味雙重口味,加上舌尖上的顆粒感和口腔內咀嚼感,滿足你挑剔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