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走路可以長壽?過了45歲,做好3件事,要比運動更重要!

2020-12-23 志峰醫生普

這幾年來,很多專家有說明了各種走路的好處,近幾年走路也是成為了大家養生的一個重要方式。專家說只要堅持平均每天走路1小時,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是地,走路的好處非常對。但是也有人不相信,不相信步行能使人更長壽。步行跟長壽有關係嗎?每天的步數多少比較好?有國外有研究發現步行跟人們長壽與否有一些微妙的關係,能夠特別好的降低死亡率。

如果每個人嗎每天走路的步數增加1000步,死亡率將大致可能降低15%左右,每天步數如果能夠達到4000步,死亡率下降得會更加明顯,如果每天步行4500步比步行2000步的死亡率可以降低到40%左右,一直到步行達到8000步的時候,死亡率基本穩定下來了。所以我們最好每天堅持步行8000步。

雖然步行對長壽有幫助,但走路也是需要正確方法的,否則養生變傷身。即使是走路也是有很大的竅門的,方法錯了,養生不成反傷身。

1、走路的速度是有竅門的

按照速度可以把走路分為3步:最快的速度(快速),中等速度(中速),很慢的速度(慢速)

如何利用步行養生呢?

一般快速在每分鐘100-120步,中速在每分鐘80-90步,慢速在60-70步

如果你想通過步行來養生,就搭配慢速和中速就行了,但是如果是想減肥或者維持體重,那最好快速的步行。

最後一定要記得,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快速步行,容易導致心率過快,甚至呼吸困難,劇烈運動對心血管病人是很危險的,最好做運動比較輕緩的項目,比如慢走。

2、走路次數和時間要記住

世界衛生組織告訴我們,每天只要堅持步行30分鐘以上就可以幫助減肥瘦身,還能防止心血管病人防止動脈硬化,促進我們的血液循環和身體代謝。如果每天堅持1個小時以上的步行,就能夠對維持體重有很大的作用,而且當你的體重穩定後各種因為體重過重導致的疾病概率都會降低。另外要記得,一邊走路一邊記住:飯後不能馬上運動,最好在飯後一小時再運動……

3、正確的走路姿勢是怎樣的?

相關專家研究發現,正確的走路姿勢可以很好地節省體力,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還能預防走路可能會給關節等一些部位帶來損傷。

正確的步行姿勢:頭要放正,眼睛看向前方,頭抬起,胸立正,脖子和肩膀要自然放鬆,四肢伸直,手肘彎曲下來大概90度,一雙手握住個拳頭的樣子,手臂前後隨意擺動。

步行時,心率最好保持每分鐘100-112次,心率過快立即停止。

雖然步行是一個特別好又特別便捷的運動養生方式,但是當人們過了45歲,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會一路飆升。這樣的話,只是單靠步行來預防疾病是完全不夠的。有一些專家認為,當人們過了45歲之後,做好另外3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哪3件事呢?

1、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稀釋血液,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還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

2、每天泡腳

堅持泡腳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也一樣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還能改善體質,使身體更健康強健。

3、保持心情快樂

心情好不好對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心情好了才不會各種病找上身,大家的壽命才會自然更長。過度憂慮傷肝腎,傷五臟六腑。只有天天保持愉悅的心情,才能對保障一個好身體起到很重要的一個作用。

相關焦點

  • 多走路就可以長壽?提醒:過了45歲,做好3事,或比運動更重要
    一項研究曾經表明,每周步行7小時,每天約1小時,可以降低30%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散步對你有好處,這是事實,但有些人認為它不會幫助你活得更久。這是真的嗎?走路與長壽有關嗎?每天最好走幾步?不要小看了簡單的走幾步路,也屬於有氧運動的一種。
  • 多走路就可以長壽?提醒:人過了50歲,做好這3事,或比運動重要
    專家提醒:人過了50歲之後,做好這幾件事情比運動還重要。一、每天走路數量是多少最好如今我們經常會在很多的公園當中,看到一些老人在快走或者是進行散步。而這樣的人一般身體是比較健壯的,尤其是腿腳比較靈活。二、做好3點,才能使運動更有效1、姿勢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運動的姿勢非常重要,如果姿勢不正確,很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損傷。
  • 經常鍛鍊身體就能長壽?錯!過了50歲,做好4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其實,鍛鍊身體也是看年齡段的,什麼年齡該做什麼事,一定要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則。不同年齡段的人,養生的側重點不同:‍一般情況下,40歲前必須堅持鍛鍊,而50歲前則需要適當的進行鍛鍊,60歲以後則要減少運動,多做日常的保養。
  • 多走路就可以長壽?提醒:過了50歲,這3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所以飯後起碼要一個小時左右,等腸胃消化得差不多了,才能開始一定的運動,但是最好避免劇烈的運動。過了五十歲以後,這三件事比運動還重要不同的養生方式搭配不同的年齡階段,一般在40歲之前一定要經常鍛鍊,40歲到50歲要適當鍛鍊一下,而到了50歲以後就要開始進入多保養、少鍛鍊的階段。
  • 多走路就可以長壽?過了50歲,這件事比運動更重要,早看早了解
    原則2:走路「五」步行要堅持一周最少5次,這樣才能達到健康的效果。原則3:走路「七」運動時應該保持自己的心率穩定。人在過了50歲後,這件事比運動更重要人在過了50歲後,身體的各項機能都在下降,所以適當的運動對於保持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個年齡段運動時不應該好大喜功,容易引起損傷,應該做些適當的運動來保持細胞的活性。
  • 多走路可以「長壽」?人到中年,做好3件事或比多運動多喝水有用
    但是各位朋友過了45歲以後,想要身體更好,可不僅只依靠鍛鍊。現在很多人都有飯後散步的習慣,尤其是那些老人家吃完飯以後就喜歡到處走一走,還有人說飯後走一走,活到99。不過醫生要提醒各位在走路的時候要把握節奏,不要走得太快。另外,走路的時間也不宜過長,通常走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一、經常走路,能給我們身體帶來哪些好處?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坦白說:50歲後,想長壽,三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走路是公認的有氧運動且利於身體健康,不受到任何設備和場地控制,隨時都可以走路,簡單易行,又能方便調節運動量和運動時間,走路適合每個年齡段的人。有人說:走路快慢決定壽命,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多走路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防止血管堵塞,降低死亡率以及患上老年痴呆症機率。經過研究表明,走路速度慢,每秒只走0.4米,10年生存期只是達到30%。只要每秒能走1.3米,說明身體各項功能比較強。對於老年人來說,每秒走路低於0.6米,說明速度比較慢,各項功能降低,說明勢必會縮短。由此可見,走路快慢確實會影響壽命。
  • 多運動就能長壽?醫生提醒:50歲後,做好這3事,或比運動更重要
    導語:運動對於人體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說,人人都知道,而且也有很多科學數據顯示,那些平常愛健身,愛運動的人確實要比不愛運動的人長壽,而且身體健康,尤其是到了老年的時候,更能感覺出來,身體非常的爽朗。經常運動的人,或會有這3個好處,可很多人難堅持1、提高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經常運動,能夠增加肺活量,能夠提高心肌耐氧量,還能夠促進胃腸道內的食物消化吸收,加強胃腸蠕動,增進食慾,因此經常走路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
  • 多運動就能長壽?其實,年過50歲後,有3件事或比運動更有用
    50歲以後,大家開始注重保養身體,想著多運動可以健康長壽,但是這個時期已經步入中年,如果不恰當的運動,反而會傷害骨骼,影響壽命,因此要量力而行,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多運動就能長壽?《柳葉刀》還發布過一項有助於長壽的運動名單,其中揮拍類運動,也就是羽毛球、網球等,摘到桂冠。運動對壽命的有益影響,是無需懷疑的,但也要提醒大家的是,運動也要適度。過量運動或者經常進行一些過激的運動,反而對身體不好。什麼是適度的運動呢?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坦白說:50歲後,想長壽,三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走路是公認的有氧運動且利於身體健康,不受到任何設備和場地控制,隨時都可以走路,簡單易行,又能方便調節運動量和運動時間,走路適合每個年齡段的人。有人說:走路快慢決定壽命,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提醒:50歲後,3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03 想長壽,多走路,但是關於走路,3個大坑不要跳欲速則不達很多人認為走路速度快,運動量可以更大,健身的效果更好,其實這種想法是錯的。走路太快,超過了自己的適合的頻率,對關節的傷害是很大的,容易造成膝關節或者韌帶的損傷。對於有關節炎,血管疾病的人,不適合快走,應該慢走,讓自己身體微微發熱最好。認為走路越多越好很多人認為走路越多越好,於是每天走幾萬步,這是不利於健康的,往往會適得其反。無論什麼運動,適可而止最重要。
  • 堅持走路可以長壽嗎?提醒:過了50歲的人,這3件事比運動還重要
    導語:行走是最簡單的鍛鍊方法,既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又能強身健體,甚至還能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醫學研究表明,走路時保持正確的走路姿勢,穩定的節的步伐,且保持一定的速度,每天堅持下去,能夠有效的改善身體狀況。
  • 45歲後,若能做好4件事,恭喜身體比較健康,是長壽體質
    因此,45歲以後,不論男女,都要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 45歲以後,若能做好4件事,恭喜身體比較健康,是長壽體質! 如果45歲以後,能做到8秒單腳站立不倒; 那麼,足以證明身體的衰老速度較慢,身體還處於比較硬朗的狀態。 45歲以後,為了健康,有3件事,再喜歡也要少做! 1、喝大酒
  • 多走路能長壽?55歲後,長壽「青睞」的事情恐怕不是走路
    目前走路好像是最有效且毫不費力的養生方式,尤其是很多老人,晚上一吃完飯就去外面或者公園裡面散心走路,身體確實也健康了不少,不管是在醫院還是養生書中,專家都有提到走路散步有助於身體的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太多的劇烈運動不適合他們,所以就會選擇一些適合自己身體的運動方式來達到健康長壽的效果
  • 108歲老人,年輕像50歲,長壽秘訣不是多走路,而是這3件事
    遼寧瀋陽的崔爺爺今年108歲高齡了,是當地出了名的長壽老人,最近也是迎來了108歲大壽。由於崔爺爺退休前就是當地的幹部,並且輩分還比較高,算是德高望重,子女們也是從各地提前請假回家給老人家過壽,本來很清靜的一個小村落變得熱鬧非凡。
  • 多走路可以降血糖?50歲後,想要穩定血糖,或可試試做好這3件事
    很多人說多走路可以降血糖,但其實這種說法根本就不嚴謹,尤其是在50歲之後,根本不是說吃得多再配合多走路,就能防止我們血糖升高,或者是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實現血糖降低,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在血糖方面健康起來,必須要有健康常識才可以。
  • 106歲老人,年輕像70歲,長壽秘訣不是多走路,而是這3件事
    山東菏澤有一位李爺爺,今年106歲了,在村裡沒有人不知道李爺爺的存在,除了村裡就連其他村也知道李爺爺的名號——長壽老人,李爺爺是村裡難得一見的長壽老人,很多人遇見李爺爺難免會問上一句長壽的秘訣,李爺爺總是呵呵一笑說到:「長壽哪有什麼秘訣,不過就是生活上的一些小事罷了」,別看李爺爺年紀大,身體卻格外硬朗,並不像其他老人一樣眼花駝背
  • 108歲老人,年輕像60歲,長壽秘訣不是多走路,而是這3件事
    山東聊城的吳奶奶今年已經108歲了,但是老人家的身體仍舊很硬朗,面色紅潤、雙眼有神,也不彎腰駝背,走路也不用拄拐杖,自己住在村裡的舊房子裡,兒子閨女都在市裡成家了,本來想接她過去方便照顧,但是老人家不想麻煩子女,自己也在城裡呆不慣,就自己呆在鄉下。
  • 45-55歲是壽命坎,男人想長壽,不能過度透支身體,需少做3件事
    有人說45歲到55歲是男人的「壽命砍」,因為按照年齡劃分,45-55歲是男性朋友疾病的爆發時期,這個時候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容易造成身體的抵抗力下降,步入高危期,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這些。所以男人想要安全的度過45-55歲這個階段,這三件事最好少做,才可能維持身體健康,容易長壽。第一件事:菸酒不離手。抽菸對人體的損傷很大,大家比較熟知的就是抽菸會對身體中肺部有傷害,抽菸還可能會導致腎臟和血管的病變,導致腎細胞死亡,造成腎功能下降;經常吸菸的人,血管的彈性會逐漸失去,抗氧化的能力也會下降,造成一些疾病的發生。
  • 「長壽」不靠多睡覺和多走路!堅持「2件小事」,健康更長壽!
    從古至今,幾乎每個人都在追求長壽。中國歷史上的漢武帝和秦始皇等,也會尋求各種靈丹妙藥來獲得長生不老。現在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已經不斷提高。其實只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健康長壽。不過除了多睡覺多走路外,還要堅持以下兩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