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步行已經成為人們保持健康的主要方式。許多專家指出了步行的好處。一項研究曾經表明,每周步行7小時,每天約1小時,可以降低30%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散步對你有好處,這是事實,但有些人認為它不會幫助你活得更久。這是真的嗎?
走路與長壽有關嗎?每天最好走幾步?
不要小看了簡單的走幾步路,也屬於有氧運動的一種。而長期進行有氧運動,不僅能增強心臟跳動的運血能力,還能充分鍛鍊肺的功能,提高肺活量。經常散步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保持血管彈性,同時消耗多餘的脂肪和降低血脂,從而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此外,長期快走,活躍腿和腳,有利於增強下肢肌力,改善關節穩定性。運動時肌肉收縮的刺激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骨痛,減少骨丟失。同時,合理的運動還能改善人的精神狀態,緩解精神壓力,對控制三高等,改善脂肪肝,也有很大的幫助。
美國的研究發現,步行與較低的死亡風險和較低的死亡風險有關。
如果人們每一步走的步驟增加1000,可以減少約15%,死亡率可能步驟如果能達到每天步行4400步,將會有一個顯著降低死亡率的趨勢,和每天步行4400步走2700步的死亡的風險可能可以減少約40%,僅走7500步,死亡的風險基本穩定。
所以我們最好每天走7500步。
走路也有大學問,方法錯了,養生不成反傷身
1、走路裝備
穿著舒適的運動鞋
女性朋友一定不要穿高跟鞋、拖鞋或涼鞋,可以等上班時再換上就好。
建議背雙肩包
如果背的是單肩挎包,要經常左右交替換著背,才不會給雙肩造成不均衡的壓力。
不佩戴過大的首飾
太大或帶吊墜的首飾,容易在走路過程中隨意搖晃造成不便。
建議帶一小瓶水
特別是天氣熱的時候,可以及時補充水分。
2、走路次數和時間要記住
世界衛生組織說,每天步行半個多小時幫助分解脂肪,防止動脈硬化,每天一個多小時的行走,可以很好的幫助穩定的體重,體重穩定後的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會改變,有科學研究表明,當人們的體重5公斤,血壓下降將減少2 - 10點鐘。
此外,在散步時要記住,每個周期至少堅持5天以上,不要飯後立即運動,最好飯後一小時運動。
3、加快走路速度
快速步行,才能達到更顯著的健康效果。
年輕人最好能在 20 分鐘內走完 2 公裡,中老年人可以試著 25 分鐘走完 2 公裡。
嘗試變速走練習!
如果想要更有效地健身,還可以嘗試取路程中的一小段,用 4~6 分鐘的時間,加快到最大速度走,做變速走練習。
你會感覺到心跳加快、呼吸加深、氣息略喘、身體微微出汗、體溫上升。
步行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運動方式,但是當人們過了45歲之後,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概率也會隨之提升,僅僅靠步行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是遠遠不夠的,有專家認為,當人們過了45歲之後,應該進入多養生,適當運動的階段,要從各方面來調節身體的各個指標。
過了45歲之後,做好3件事,或比運動更重要
1、多喝水
當人們進入45歲之後多喝水更是能夠很好的稀釋血液,促進血液的循環,預防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牛蒡根蒲公英茶,泡水喝,降脂降壓,減少堵塞,更健康。自己動手,用牛蒡根、枸杞子、決明子、桑葚、菊花、甘草、桂花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飲。
方法:可以選取菊花、決明子、枸杞子、桑葚、葛根、牛蒡根等食材,清洗乾淨之後放入鍋中,然後用大火煮,煮開之後用小火,然後等十五分鐘左右就製作完成,放涼之後就可以喝了,也可以選擇決明子牛蒡茶,比較方便。
2、堅持泡腳
泡腳是中國傳統的一種養生方式,過了45歲之後多泡腳對身體是有很大的好處的,因為人在泡腳的時候可以促進血管的擴張,還能夠很好的加快血液的流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泡完腳之後,身體會有明顯的舒暢、輕鬆的感覺。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卡片獲取↓↓↓現成足浴包
3、保持心情愉悅
心情好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幸福增加了,而且各種疾病也不敢向我們襲來。因此,人們會自然地活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