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彩玉說教育
瓶頸期,面對不同的群體但意義可能是比較相近的,例如對於上班族來說,如果工作上遇到瓶頸期,那麼可能會感覺到平時工作比較難,很難在自己的掌控範圍內,而對於同學們來說,瓶頸期基本上指的都是在學習上。
在同學們的整個學習生涯中,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一直有學習的動力,尤其是對於剛進入高一的同學們來說,他們面臨瓶頸期的人數是比較多的,這也稱為了很多同學比較苦惱的事情,因為會影響到同學們的學習情況。
同學們遇到「瓶頸期」的表現
第一種:聽課,但不會吸收
高一時期,如果同學們在學習上遇到瓶頸期,會有很多種表現,那麼第一種就是上課會聽課,但是老師所講的內容並不會消化吸收,有時候感覺自己已經跟上了老師的講課節奏,但下課之後一回想,能夠記住的內容卻很少。
第二種:做題,但沒有效率
還有一種表現是同學們會大量的做題,進行題海戰術,不過每位同學做題的方式不同,有些同學做題在於精而不在於多,但是如果遇到瓶頸期的同學,他們在做題的過程中往往是做的數量很多,但是不精,也就是沒有達到做題的效率。
第三種:考試,成績很難提高
有些同學剛到高一的時候可能對於所學的知識感覺到比較新鮮,所以也會像初中那樣進行學習,但是每次考試之後,成績卻很難提高,這也是遇到瓶頸期的表現,而且這類同學是最著急的,畢竟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是眼看結果的。
為什麼高一容易遇到瓶頸?
原因一:學習方法切換失敗
那麼為什麼有些同學就不會遇到瓶頸期,而有些同學就會遇到瓶頸期呢?其實最關鍵的就是學習方法的轉換,有些同學可能上了高中之後,仍然會用初中的學習方法去學習高中的知識,那麼這樣學習的難度是比較大的。
大家要知道,高中和初中所學的知識並不一樣,高中的知識相對來說會難一些,那麼如果你再用初中的方法學習高中的知識,是很難消化吸收的。
原因二:所學內容逐漸增多
高中和初中相比,學習的科目有所減少,但是需要學習的內容要比初中多上一倍有餘,可能對於很多同學來說都是一種莫名的壓力,甚至還會出現偏科的現象。
原因三:沒有目標及規劃
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之所以遇到瓶頸,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自己的目標及規劃,高中的學習是為了高考做出充分的準備,那麼如果你沒有努力的目標,沒有學習上的規劃,那麼你很難在學習上取得較高的成績。
遇到瓶頸期應該怎麼辦?
首先,改變學習方法
如果同學們遇到瓶頸期,儘量不要緊張,看看資深教師的建議,先要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因為初中所學的知識難度並不大,很多只是都是比較考驗同學們的記憶力,但是對於高中的知識來說,比較考驗同學們的理解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所以當你進入高一時期的時候,就要適當的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這個時候你也可以去借鑑別人的學習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學習,那麼想考進前10也不難。
其次,制定學習計劃
高中其實能夠學習的時間並不多,一共三年的時間,但是到了高二下學期的時候基本上各科都已經結束了課程,大家準備進入複習階段。
所以當同學們剛進入高一的時候,就要做好充足的計劃,可以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例如你在每次考試中的排名,或者是你總成績的分數等等。
最後,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及狀態
其實對於高一同學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因為相對來說高中的額學習可能會更重要一些,因為同學們需要面對的是高考,準確的說高中的學習決定著你未來的發展方向,所以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及狀態。
在學習中如果遇到問題,那麼同學們就要勇敢的去解決,正面去面對,並沒有什麼事情能夠讓同學們感覺特別難,只看你是否用心。
寫給讀者的一句話:
高一同學如果遇到在學習上遇到瓶頸期,其實也是一種正常的表現,只要大家調整好自己,努力去學習你所選擇的科目知識,規劃好自己未來發展方向,有屬於自己的目標,那麼想要度過這個瓶頸期也是比較容易的。
如果是你,你在高一遇到「瓶頸期」怎麼辦呢?歡迎大家在下方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