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做糯米飯,可煮可炒。要煮,和平常煮白米飯沒有什麼區別。要炒,就大有學問了。有一種糯米飯的炒法極為簡單,就是先把糯米飯煮熟,然後再用「配菜」下油鍋爆炒,如同揚州炒飯。
糯米飯,顧名思義,就是用糯米做的飯。
我這裡所寫的炒糯米飯是從生米開始的。
這種炒法,是需要經受住時間慢慢流逝的。少則半天,多則一日。這裡所需的時間,多半是用來浸米的。
糯米買來,用水淘淨,加水浸泡,直至糯米略有發脹,才可炒制。
備米之時,也不能閒著,要把「作料」炒好。「作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蔥姜蒜、醬油味精醋,而是「配菜」。
糯米飯好吃不好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配菜」是否精緻,這如同澆頭面,「澆頭」為重。
「配菜」以切絲為多,臘肉絲、冬筍絲、香菇絲、木耳絲、豆乾絲、椒絲等,絲多為善,「絲絲相扣」。再輔以一般意義上的「作料」爆炒,一盤色香味齊全的「配菜」就出爐了。
濾去糯米所浸泡的水後,真正意義上的炒糯米飯就「開鍋」了。
點火,油入鍋,加熱,倒糯米入鍋,用鐵勺翻炒。
別以為翻炒糯米如同翻炒青菜般簡單,這可是一項體力與技術並重的工作。
要不斷翻炒,有次序地、均勻地翻炒,如同翻混泥土,先往左翻炒一遍,再往右炒一遍,如此反覆。如果你覺得我這樣介紹「翻法」有點讓你煩,那就對了,現實是,翻炒的動作比這還複雜。
起先的時候,淘過的米,飽含水分,菜油墊底,翻炒得不是很吃力,越到後面就越吃力。糯米變軟變餈,粘鍋粘鏟。這時,需要沿鍋邊加水,水量多少、什麼時候加、加幾次就全憑手感和技術了。沒有二十來分鐘左右的翻炒,糯米飯是夾生的。
糯米飯快熟了,將「配菜」一齊倒下,頓時,白白的糯米飯變成五顏六色的,讓人一看就很有食慾。
翻炒幾個輪次後,飯和菜就完全融為一體了。可以起鍋了。如果有耐心的話,也可以等等,倘若能炒到結成鍋巴,那就是最美味的糯米飯了,當然不能焦了,一焦就適得其反。
開吃了,就著農家的酸菜或是幾塊腐乳吃,糯米飯就更噴香不膩,不信,你就嘗嘗?當然,你最好要試試,把生米炒成熟飯的感覺更不一般喲!
在祁門農家,都有蒸年糕、裹粽子、曬「稻米」的習俗。這些風味小吃都離不開糯米(極少是純糯米,做時一般都摻有早米的,否則太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