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飯的做法 糯米飯如何做才好吃

2021-02-06 孫大媽餐飲服務中心

邯鄲孫大媽小吃學校

學正宗小吃技術,
到邯鄲孫大媽小吃學校
定期推送更多火爆小吃培訓項目
諮詢電話
0310-5491368  13932072582
客服QQ:13932072582
微信:13932072582
歡迎您的加入!

糯米飯的做法 糯米飯如何做才好吃,糯米飯是漢族主食之一,在南方漢族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為男女老幼喜愛之食品,各種節日的主食,多為糯米做成的各種食品。有甑蒸加紅棗的糯米飯,染成五顏六色的花糯米飯,元宵節的湯糰、八寶飯、餈粑、年糕,端午節枕頭形和三角的粽子,清明的青團,清明粑。

糯米飯

  材料主料:糯米1斤(視人數定量)

  配料:a 冬菇6-8顆,b 蝦米半兩,c 新鮮豬肉(帶點小肥的那種),薑絲,蔥花少許

  作料:老抽1湯匙,生抽3湯匙,料酒1湯匙,糖,鹽適量,豬油1湯匙(個人喜好)做法1、糯米洗淨後下鍋開始煮;

  2、將配料的a和b分別用熱水泡軟洗淨後,切丁;

  3、將配料c切丁;

  4、米飯煮熟後,將油預熱後,將c、薑絲和蔥白部分倒入爆香,放料酒去腥倒入a和b,開始翻炒。

  5、出香味後,倒入主角糯米飯,翻炒均勻後放入作料老抽(上色)、生抽(調味)、糖、鹽,如果想讓飯更加晶瑩透亮和爽滑的話,可以放點熬好的豬油(不知道大家明白我說的是何物麼?),翻炒片刻後既完成了。小訣竅最後翻炒飯時,將火適當調小,以免飯粘鍋變焦。

豌豆臘腸糯米飯

  材料糯米225克,香腸100克,可以選擇臘肉,嫩豌豆350克,精鹽2.5克,植物油15毫升,清水150毫升做法1.將糯米絛洗乾淨,浸泡於150毫升的清水中至少15分鐘,然後撈出糯米後,浸泡水和糯米待用。將香腸切成0.5釐米見方的丁。

  2.鍋置中火,放油燒至五成熟,放入香腸丁炒香,約3分鐘。再加豌豆、精鹽一起炒均,加入糯米一起炒至五成熟。

  3.鏟起豌豆香腸糯米裝入電飯煲,將120克浸泡水摻入鍋中煮約35分鐘,起鍋即可食用。

  冬至的糯米飯

  材料糯米,花生米,蔥末,香芹末,熟芝麻,臘肉,鹽,雞粉,水做法1.把糯米先用水泡發濾幹水份;

  2.花生米去皮,準備薑末香芹末;熟芝麻;

  3.臘肉切片過水;(喜歡放什麼就放,自己隨意,豆子紅棗之類都可以的.)

4.鍋上火,爆香臘肉,撒薑末,倒入糯米花生米不斷翻炒,最後撒少許鹽和雞粉拌勻了,倒入電飯鍋,(這裡比較關鍵一點)水一定不能放多了,剛好和臘肉糯米平水就夠了!

  5.等飯鍋跳電就差不多了,開蓋撒芝麻香芹末就OK了.

想了解更多小吃項目請添加微信號:13932072582

相關焦點

  • 貴州到底哪裡的糯米飯最好吃?
    貴州人有一種紮根心底的懷念,叫糯米飯。它是貴州市井生活的標籤之一,是無數貴州人念念不忘的美味早餐。 可每次說到「哪裡的糯米飯最好吃」,網上提名得最多的都是溫州糯米飯、廣東糯米飯等等,貴州的糯米飯卻很少被人想起。作為當地不知名美食宣傳大使(雖然是自封的),小雷達表示十分不服。
  • 分享3款糯米飯的做法,簡單易做,孩子也喜歡
    清明快到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時候,甜甜糯糯的非常好吃,其實糯米還可以做成米飯來吃的,味道也不錯,今天就和大家分享3款糯米飯的吃法。如果大米飯吃膩了,就試試糯米飯吧,相信你會喜歡的。這3款也是我家經常做來吃的呢。好了話不多說了。
  • 【徽州百味】炒糯米飯
    核心提示:做糯米飯,可煮可炒。要煮,和平常煮白米飯沒有什麼區別。要炒,就大有學問了。
  • 貴陽這16家好吃的糯米飯,絕對是你明天起床上班的勇氣!
    特色:特色貞豐糯米飯,一定要加肉才好吃。地址:貴陽都司路市一醫斜對面黑的就是有醬油的,所有的配料都是自己做的,花生和脆哨放在一起,裡面放有蔥還有引子,辣椒是用很辣的小辣椒做的,配上白糖,糯米飯吃起來有點辣又有點甜。特色:會提前打包好,適合趕時間的食客;引子很不錯,推薦!地址:寶山北路東山巷貴州省交通醫院巷口
  • 舌尖上的瑤寨:彩色糯米飯篇
    每年三月三是瑤家人做彩色糯米飯的節日,用做好的彩色糯米飯上山掃墓祭祖是不可少的環節。尤其是楓葉染的黑色糯米飯,上墳掃墓必不可少的祭品。彩色糯米飯看起來好看,吃起來好吃,做起來可沒那麼簡單。這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技術,每年三月三做彩米飯,也是考驗婦女是否手巧的一個關。
  • 三月三五色糯米飯做法,有多少平果人懂得做 ?
    三月三是我們壯家人一個隆重的節日之一,每年臨近三月三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五色糯米飯,這已經是一種傳統的風俗習慣了
  • 生炒糯米飯秘密大公開.
    其中糯米飯更是廣東人冬至、小寒、大寒必食的養生美食。廣東有民諺「小寒大寒無風自寒」,要想驅寒,糯米飯是最佳之選。 糯米飯一般想到的是「蒸」「焗」,而好吃的廣東人卻將它演變出「生炒」。當問起生炒糯米飯的起源時,眾多餐飲老行家都不能給出確切的答案,只知道這是一道起源已久的主食。
  • 紅膏蝤蠓糯米飯
    溫州傳統上並沒有蝤蠓糯米飯的做法,我最早是在一部美食電影《舌尖上的新年》上看到這道菜,紅蟳米糕,臺南最有名的年菜。看後躍躍欲試,在網絡上找來方子,試做幾次,根據自己的口味對做法進行了改良 。現在已經達到讓我較為滿意的味道,分享給大家。
  • 【相約貴陽】早餐整坨糯米飯,貴陽美美的一天開始了!!
    他家的糯米飯有白的和醬油的兩種,裡面放有蔥,所有的配料都是自己做的,花生和脆哨放在一起,還有引子,辣椒是用很辣的小辣椒做的,配上白糖,糯米飯吃起來有點辣又有點甜。他家有辣子雞丁、醬爆雞丁、軟哨、紅燒肉、肉片、叉燒六種口味,叉燒要到中午才有,每份糯米飯都送一碗鹽菜豆芽湯。另外,他家還有酸辣米皮和甜品供應。
  • 夜讀 | 紮根心底的溫州糯米飯
    看似平淡無奇的糯米飯,實際上做法大有講究。首先要將提前一天泡好的糯米隔水蒸熟,等到需要的時候盛一碗,再澆上一大勺提前熬好的肉湯,湯中浮動著許多肉粒和香菇。肉湯鹹香中略帶一點微甜,撒上一層嫩黃的蛋絲,再蓋上嘎吱脆的油條碎,有時候還會在上面撒一些肉鬆,配上一點兒蔥絲,最終呈現出的便是溫州糯米飯特有的樣子。它的模樣和味道,一直深深地紮根在我心底。
  • 冬日裡別具情味的糯米飯
    一碗充滿甘潤香氣的糯米飯,配料得宜做法別致,便可以憑藉獨有的情味勝卻任何美味。 滬上、江南口味嗜甜,在冬至有吃赤豆糯米飯或是八寶飯的習俗。八寶飯的精巧甜美從滬上作家的筆下可見一斑:沈嘉祿評說「好的八寶飯應該透過蜜餞看到糯米飯下面隱然若現的豆沙餡,入口軟糯香甜而不爛不散不膩。一桌筵席熱熱鬧鬧,最後一道點心就靠它撐市面了,一人一勺,美滿收官。」
  • 今天大寒 你吃過糯米飯了嗎?
    大寒節氣之後人們會為春節做各種準備,買年貨、貼對聯、大掃除等等,到處瀰漫著過節的味道,無不熱鬧。然而我們番禺,並沒有入冬,但是越來越濃重的「年味」我們還是感受到了。在我們南方廣大地區,有大寒吃糯米的風俗,這項習俗雖聽來簡單,但卻包含著前人們在生活中積累的生活經驗,因為進人大寒天氣十分寒冷,糯米是熱量非常高的食物,有極佳的禦寒功效。
  • selina私廚美食——廣式臘肉糯米飯
    selina心血來潮把冰箱剩餘的材料做了一道——廣式臘肉糯米飯( ̄▽ ̄)"做法如下:噔噔噔噔~~~臘肉糯米飯出鍋啦~揭開飯煲蓋子,整個屋子都是香噴噴的~大愛!親~一碗香噴噴的廣式臘肉糯米飯已經做好了!絕對讓你的冬天的胃暖暖的~selina誠意推薦!
  • 美廚娘教你做口水流不停的「糯米飯雞」
    『』糯米飯雞『』這道美食由金海娃創意製作。金海娃的美食小鋪在普陀展茅幹施岙一禾休閒農業有限公司優質農產品展區。
  • 雲南特色小吃之五色糯米飯
    因糯米飯呈黑、紅、黃、白、紫5種色彩而得名,又稱「烏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或清明節時節,廣西各族人民普遍製作五色糯米飯。壯家人十分喜愛五色糯米飯,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穀豐登的象徵。 五色糯米飯,俗稱五色飯,又稱烏飯、青精飯或花米飯,因糯米飯呈黑、灰、黃、紫、白五種顏色而得名,是壯家用來招待客人的傳統食品。
  • 【美食桂東】吃了會讓人「上癮」的桂東花豆糯米飯
    巧婦們聰慧,她們既曉得將種植的花豆採摘進來,剝開皮,取出花豆,與辣椒、肉絲(或肉片)做成菜餚;還知道用花豆與糯米一起來加工,用粽葉包裹成粽;還知道把花豆與糯米混合在一起煸炒,煮成飯——糯米飯。 花豆糯米飯是桂東一道傳統的風味小吃,因糯米與花豆一起加工而得其美名。過去,桂東人每逢過節,或家人、戚友聚合在一起,就喜歡煮花豆糯米飯吃。
  • 茼蒿糯米飯的香味在記憶裡飄蕩~
    在我們高橋,在上世紀農村特別行這麼一句話:「十月朝,糯米飯炒茼蒿!」過去,家家戶戶糧食緊張,特別是糯米,但無論多麼緊缺,都要留二三斤,留作十月初一這一天。用茼蒿和著糯米煮上一鍋菜飯,茼蒿菜每家都早種上一塊,種之前都事先施足基肥,茼蒿菜長得特別水嫩。初一這一天,農婦們便採上一大竹籃洗淨,因為正值秋收秋種,時間特別緊張。這時候我又想起十月另外一句農諺語,「十月工,梳頭吃飯都是工」。
  • 暖走說瑤話第85期:三月三,瑤家人做彩色糯米飯
    植物汁水染的彩色糯米飯,人們也稱「三色糯米飯」或「五色糯米飯」,有「吉祥如意」和「五豐登」的象徵。既是用來招待客人的美食,也是用來祭祀先祖的供品。每年三月三是瑤家人做花糯米飯的節日,用做好的彩色糯米飯上山掃墓祭祖是不可少的環節。尤其是楓葉染的黑色糯米飯,上墳掃墓必不可少的祭品。瑤家人十分喜愛五色糯米飯,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穀豐登的象徵。
  • 東協經開區第二小學開展「糯米飯比拼大賽」
    老師展示學生製作的糯米飯連日來,廣西-東協經開區第二小學開展了教師五色糯米飯造型比拼大賽、繡球製作秀、學生居家同唱一首壯族歌曲等線上線下活動,弘揚民族文化,陶冶個人情操,豐富了廣大師生的節日生活。 大家都提前研學五色糯米飯製作工藝,並將精心製作的五色糯米飯做好造型,通過圖片方式進行線上大比拼。體育老師和音樂老師還通過線上錄製視頻的方式,教授大家如何製作繡球和唱山歌。學生們則通過視頻學習,將自己的作品在網上展示,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 每年「三月三」,該校都會舉行「糯米飯比拼大賽」,儘管今年受疫情影響,但大家參與活動的興致依然不減。
  • 【小學生作品】韋柏全:彩色糯米飯依然飄香
    彩色糯米飯依然飄香    文/韋柏全      三月三是壯族一個重大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必吃彩色糯米飯。勤勞智慧的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祈求和嚮往都寄托在色澤鮮豔的糯米飯裡。    雖然身居縣城,但是每年三月三,我們都趕回農村,為的是能吃上外婆親手蒸製的糯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