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如何科學運動與防護?

2020-08-13 中國經濟網

來源:陝西日報

本報記者 楊靜

堅持運動,是保持健康的重要途徑,也是讓人受益終生的良好習慣。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在炎炎夏季,人體氣血運行也相應地旺盛起來,並活躍於機體表面。這時,適量而科學的鍛鍊既能夠排出體內毒素、增強體質,又能達到減肥效果。那麼,夏季鍛鍊要注意什麼事項?怎麼才能既鍛鍊了身體又不中暑呢?

事實上,夏季氣溫高,體力消耗大,要保持低運動量,讓身體慢慢適應炎熱的天氣。過量運動會使人血糖偏低、抵抗力下降,嚴重的還會導致昏厥,對健康反而不利。

西安市紅會醫院運動醫學診療中心主任鄭江介紹,夏季鍛鍊首先要注意的問題,就是不要在烈日當空或天氣比較悶熱的時候運動,因為強烈的紫外線會灼傷皮膚,對眼睛產生影響。一般建議在早晨、傍晚氣溫稍微降低的時候,在室內通風比較好的地方做室內運動。同時,也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電解質。因為汗已經排出了人體很多的水分和電解質,單單喝純水是不夠的,要喝一些含電解質的水,比如運動飲料或是淡鹽水。

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人都度過了一段宅在家裡「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減掉「疫情肥」,也成為許多人的迫切願望。

「最近門診經常碰到因為著急減肥而過度運動受傷的患者,甚至一些人受傷也堅持鍛鍊,導致傷病加重。而持續過量的運動,會引起關節疼痛,嚴重的可能引起關節炎、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神經瘤骨膜炎、髖關節滑膜囊炎等。如果關節已經受傷,就要停止運動。」鄭江說。

鄭江提醒,運動時要注意控制力度以防受傷。運動前做熱身活動,能夠提高肌肉組織的興奮性、反應能力和對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關節脫位的風險。同時,運動服一定要穿吸汗的棉織品類,款式以寬鬆為主,另外最好準備一套乾衣服,特別是上衣,運動後馬上換下溼衣服。

許多人有運動後馬上洗澡的習慣。鄭江認為,運動過後,皮膚中的毛細血管正處於擴張狀態,各器官的新陳代謝加快,這時如果立馬降溫,就會引起血管突然收縮、血壓突變等,應當先讓自己休息一下、擦乾身體,然後再用溫水洗澡,及時穿好衣服。

「選擇合適的夏季運動項目也很重要。比如走路是夏季較好的有氧運動,特別是平地快走對膝關節、踝關節的壓力小,適合老年人、體弱者、嚴重肥胖者等人群;瑜伽中各種姿態的伸展、扭轉和深度休息放鬆,可按摩體內的各臟器,使其保持在平衡狀態。此外,遊泳也是夏季運動不錯的選擇,但是不要在不熟悉的水域遊泳。在天然水域或水域周圍情況較為複雜的地方,要避免下水,防止發生意外。」鄭江補充道。

相關焦點

  • 三伏天的運動建議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這兩個季節古人都強調要鍛鍊。今天來講一講三伏天為什麼要科學的運動,以及如果不科學運動對身體的健康會帶來什麼損傷。三伏天這麼熱,運動會不會中暑?
  • 三伏天最適合的瘦身運動
    意思是三伏天和三九天,一個對應極熱,一個對應極冷,是提升功力的最好時機。當然,三伏天也是減肥瘦身的最佳時間段。圖源:頭條圖庫這裡面蘊含著一定的科學道理,從中醫養生角度去看,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
  • 如何科學運動的同時正確防護?專家提醒!
    而戴上口罩鍛鍊,人為造成缺氧,從某種角度看類似高原訓練,但不同的是,專業隊伍有科學體系支撐,他們能把握和預判運動員訓練的缺氧程度、不同運動條件下的身體機能反應。  普通人戴口罩模擬高原訓練則有很多不確定性,如口罩類型、口罩密閉性及運動強度,若盲目選擇戴口罩進行劇烈運動,可能導致身體過度缺氧,輕則胸悶、頭暈,重則暈厥。
  • 【運動防護】生命第一,科學運動保安全
    7月1日是《廣東省全民健身條例》實施一周年的紀念日,全國第12個全民健身日也即將到來,後疫情時期全民健身的迫切性,碰上戶外運動受青睞的夏天,安全更應擺在首位,本報編輯部聯手廣東省體育局,請來兩位運動防護方面的專家,再次跟大家分享一些正確恢復鍛鍊的知識以及一些運動防護小常識。
  • 三伏天減脂好時機,科學鍛鍊須注意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三伏天,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加快,正是減脂降重的好時機,很多朋友鍛鍊的熱情更高,根本停不下來,但是高溫天氣一定要科學鍛鍊,講究方法,以下這些點你注意到了嗎?1、量力而行。高溫天氣鍛鍊一定要量力而行,避免一次長時間、高強度運動,造成脫水等現象發生。
  • 夏季如何科學運動防護?專家建議
    對於愛運動的人來說,再熱的天氣也阻擋不了他們運動的熱情。不過今年以來,南方多地開啟「暴雨模式」,除了影響戶外運動,悶熱潮溼的環境往往讓一些中老年人出現了腰酸背痛的症狀。近日,在由陝西盤龍藥業冠名播出的《名醫面對面》節目中,《中國經營報》記者直播連線兩位醫療專家,就夏季如何科學運動防護進行專業解答。
  • 夏季如何科學運動和防護
    對於愛運動的人來說,再熱的天氣也阻擋不了他們運動的熱情。不過今年以來,南方多地開啟「暴雨模式」,很大程度影響了戶外運動愛好者們,那夏季怎樣開啟科學的運動模式呢? 在運動的時候,如果選擇了走路或慢跑這類運動,首先應該對自身的關節做一個評估,就是要對自己的身體情況有基礎性的了解。
  • 【科普】防疫期間,如何科學運動?
    【科普】防疫期間,如何科學運動?樂博士說防疫期間 如何科學運動?1、防疫期間,居家人群該如何進行適量的活動?防疫期間,運動的空間、時間、方式、人物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和革新。由「社交性運動」轉向「個人性運動」,運動空間從傳統的健身房、運動館等「公共領域」轉變成家庭化的「私人空間」。
  • 三伏天如何去除身體溼寒溼氣
    導語:俗話說「冬病夏治」,尤其平時我們體內積累的一些寒氣和溼氣,很適合在三伏天的時候去去除。三伏天如何去除身體溼寒溼?
  • 運動傷害防護人物-李豪傑老師的運動防護20年
    李豪傑(1973-),臺灣桃園人,國家體育總局體育行業職業技能鑑定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防護專科委員會常委,教授、博士、運動防護師、勞工衛生管理師。專業領域:運動防護、體育管理、體育職業教育。
  • 戴N95這類口罩劇烈運動很危險 科學防護指南在此
    戴口罩運動為何會引發猝死?《生命時報》結合韓國真人實驗為你解讀,教你如何在防疫的同時安全健身。運動時該不該戴口罩?其實不僅是青少年,很多成年人戴口罩運動時也會覺得呼吸不暢,喘不上氣來。疫情期間為了防護病毒,我們基本上都會選擇佩戴N95這類高性能口罩。但如果在運動時佩戴這種口罩,反而會帶來健康隱患。韓國延世大學進行的這項真人實驗發現,佩戴高性能口罩劇烈運動會增加身體心肺負擔。
  • 如何科學運動減肥
    核心提示:如何科學運動減肥?眾所周知,運動減肥方法是最有效的減肥方法。只要我們能夠堅持的運動下去,就可以達到瘦身的效果,但是要掌握何科學運動減肥方法,才可以讓減肥的效果事半功倍,究竟,如何科學運動減肥呢?帶著疑問,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如何科學運動減肥?眾所周知,運動減肥方法是最有效的減肥方法。
  • 跑者注意 | 跑友金雞湖晨跑猝死,三伏天跑步忘記配速吧
    幾天大暑開始了,全國已經進入三伏天,這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節。不過在跑圈,向來有夏練習三伏的說法,三伏天堅持訓練,更利於提升個人跑步能力。但三伏天跑步最大的弊端是出汗多,很容易發生極端情況。對於普通跑友來說,三伏天堅持跑步,應當適當的縮短距離,並降低配速,千萬不要盲目的去衝刺。
  • 三伏天,如何才是正確的瑜伽習練方式
    我們要進入2020年的長達40天的三伏天。三伏天,一年之中最熱的這段時間是調理身體的好時期。俗話說冬病夏治,對於體質溼寒、身體虛弱的人來說,三伏天是最好的調整期,而且三伏天還是習練瑜伽的好時機。預防高血壓在高溫下運動出汗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加速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壁彈性,達到預防高血壓的作用。雖說三伏天練瑜伽好處多,但也不能傻練。尤其是在這樣的高溫天氣下,練瑜伽要注意適度的時間和習練的強度、避免過激體式、勞逸結合。
  • 最熱的三伏天,跑步應該怎樣練?
    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昨日入伏,我們也迎來了一年最熱的日子,長達40天(7月16日-8月24日)的三伏天。入伏之後,氣溫高、溼度大,跑步很痛苦,但是「夏訓能吃苦,秋後猛如虎」,夏訓也是一年中跑者自我運動水平提升的絕好機會,紮實的夏訓可以使整個人身體素質,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 最熱的三伏天,跑步應該怎樣練?
    入伏之後,氣溫高、溼度大,跑步很痛苦,但是「夏訓能吃苦,秋後猛如虎」,夏訓也是一年中跑者自我運動水平提升的絕好機會,紮實的夏訓可以使整個人身體素質,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那麼面對高溫的三伏天,我們跑步應該怎樣練呢?三伏天跑步需要注意一些什麼?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 三伏天堅持健身運動
    好久沒這麼熱了,按理說:現在是三伏天,熱點也正常。今天上午帶爸爸在小花園裡玩,中午在大哥家吃的飯,大哥做的菜很好吃。我和大嫂一起包了餛飩。越是三伏天,效果應該更好。常言道: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自己希望進步的快一點哈。
  • 三伏天高溫來襲,喝水的技能你學會了嗎?
    如何加入,私信回覆:1經歷了接近一個月悶熱潮溼的「黃梅天」,跑者們又要和高溫酷熱的「三伏天事實上,高溫之下並不是不能跑步,而是要講究更加科學的方式。對於「三伏天」來說,跑友們最大的挑戰就是中暑、脫水甚至昏厥等症狀。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已經處在脫水狀態?經常鍛鍊的人每天該喝多少水?美國跑步雜誌《Runner's World》給出了答案。當你懂得如何在高溫中跑步,你可能會在跑步能力上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健身達人們,你的運動防護合格嗎?
    簡單如起跳落地,錯誤動作/姿勢往往會帶來關節損傷外因包括:運動時缺乏保護;場地、器材及鍛鍊設施不合規範;運動負荷安排不當,超過自身承受能力;動作粗野,惡意犯規和暴力衝撞;運動內容不科學,競賽工作組織不當。
  • 如何使用防護牙託保護牙齒?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籃球的球迷,你一定看見過賽場上NBA球星嘴裡吐出的那個東西,還有拳擊運動員嘴裡那個厚實的護具,這就是運動護牙套也就是防護牙託。它是一種具有彈性,覆蓋並包裹在牙齒、牙齦、以及牙床骨上,用於隔絕上下牙齒、牙齒與面頰等組織,具有力量傳導與再分配作用的防護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