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中的收款臺——俄羅斯無現金支付新常態

2020-12-26 每日經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在過去幾年來,俄羅斯在無現金支付發展領域展示出世界最高速度之一。這是為獨立國協金融部門各公司提供服務的Deloit集團負責人馬克西姆·納柳金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指標只會上升。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BCG)的專家們在無現金支付指標方面把俄羅斯排在第四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與俄羅斯數字支付平臺和無人售貨店的創始人以及行業分析師聊了聊。

無現金支付方面的「俄羅斯奇蹟」

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去年把卡類支付行業稱為「俄羅斯奇蹟」。在2010年——2018年間,無現金交易數量增長了30倍。據《俄羅斯商業諮詢》報(RBC)援引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董事總經理兼合伙人、俄羅斯和獨立國協國家數字專家業務負責人馬克斯·豪瑟(Max Hauser)的話報導,當時俄羅斯在這個指標方面超越了所有歐洲國家。今年俄羅斯打入無現金支付方面世界領先國家五強之列。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俄羅斯各個銀行推出了各種優質的服務,而且俄羅斯央行為增加無現金支付比例總額作出了各種努力。新冠肺炎疫情成了這個過程的催化劑,也就是說許多人在自我隔離的條件下不得不轉而採用遠程服務,在這種情況下無現金支付往往是唯一可行的支付方法,」——為金融部門各公司提供服務的Deloit集團負責人馬克西姆·納柳金解釋說。

專家還指出,在這些條件下,哪怕是最保守的用戶也重視無現金支付的安全性與便利性,大多用戶現在也在繼續使用。

「我估計,上述增長將持續下去。在這個方面,值得考慮亞洲諸國的模式,在那裡哪怕是在最小的路邊攤都能進行無現金支付,」——納柳金指出。

自我服務——常態新方案

但加快俄羅斯金融科技發展的不僅僅遠程服務需求。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抑或人們只是想使接觸他人最小化的意願也成了無接觸支付系列服務和應用的真正跳板。

「初創企業Briskly成立於2018年年底。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就已經獲得成長,但隔離使公司產品對商界來說變得容易理解。如果說在疫情前,房地產中介機構還在考慮他們是否需要購買者的自我服務的話,那麼現在這已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Briskly無人貿易科技平臺CEO格列布·哈裡託諾夫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介紹說。

Briskly公司是在莫斯科隔離最嚴格的4月和5月時開始推廣「智慧型手機中的收款臺」的。任何有智慧型手機的人都可以下載這個軟體,它使得各個商店可以無人售貨正常運行。完成購物所需作的一切事情只是掃描商品二維碼,在智慧型手機上支付,而無需在收款臺排隊。目前這項科技已經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味覺字母表」(Azbuka Vkusa)連鎖食品店和「彩虹微笑」(Ulybka Radugi)化妝品店中投入使用。

「客戶使用我們的科技產品,可在3至5分鐘內在『味覺字母表』連鎖食品店中購買商品。在『彩虹微笑』化妝品店中我們看到了另一種行為模式——人們最多一個月逛店35次,但每次的收款票金額都不大,——哈裡託諾夫介紹說,——每名客戶平均每月使用B-Pay5次。掃碼支付科技(scan&pay)使購物收款票的平均金額比普通收款臺的平均支付金額多15%到19%之間。依靠加快購物以及客戶在把商品放進購物籃時獲得個性化折扣的市場營銷手段,成功做到了這一點」。

當然,像Briskly公司B-Pay這類自我服務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前很早就出現了。人們只是厭倦了長時間排隊。按照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所援引的哈裡託諾夫的數據,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大約30%的購物者做好了去無需排隊的任何另一家商店的準備。現在,當人們增加了急於保護自身安全的意願,那麼這類購物者的比例上升到了80%左右。不難推測,對無接觸支付方式的需求相應是怎樣上升的。

俄羅斯另一款餐館酒吧無接觸支付應用Bartello的命運具有相似性。這款應用的創始人丹尼拉·尼古拉耶夫向衛星通訊社介紹說,2018年啟動的這項服務是用來解決酒吧排隊問題並滿足餐館服務員的期待的。

「服務員在點菜時應該來回跑餐桌5次,而我們的應用使他們來回跑一次就夠。相應地,對商家的客人們來說,這款應用也非常方便,因為他們可以瞬間點菜。後果是使用這項服務的人比通過服務員點菜的人平均多花費30%到40%之間,商家也出現了優化個人花費的可能性,」——尼古拉耶夫說。

Bartello和Briskly這兩款應用都將繼續擴大客戶名單和使用普及地區。現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大約有100個商家利用無接觸支付的服務。Briskly公司期待未來半年內30多個連鎖房地產中介機構接入他們的科技設備。與此同時,公司還計劃向獨立國協和東歐國家擴張。

相關焦點

  • 【跨越「數字鴻溝」消費篇】南通:現金支付,還是手機支付?把選擇權...
    國務院辦公廳11月24日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中明確:在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充分保障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困難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 無現金支付線索在中國,是什麼使馬雲?
    無現金支付充斥著中國消費的各個領域,逐漸成為中國支付交易的主體。中國經歷了從貨幣交易到無現金交易的轉變,沒有現金的中國發展迅速的原因是什麼?首先,普及智慧型手機為無現金交易提供了直通車,馬云為這些直通車提供了交易平臺。
  • 無現金支付發展太快了?瑞典央行希望保護現金流通
    而在21世紀初,瑞典又成為率先拋棄紙幣和硬幣的國家,在無現金支付的發展道路上一騎絕塵。在瑞典的大街小巷,「不接受現金」的牌子越來越常見。通常來說,無現金支付意味著交易和結算更加方便,但有些決策者卻看到了其中的巨大風險。近日,瑞典央行表態稱,希望瑞典政府能立法保護現金流通,維持瑞典克朗的地位。
  • 拒收現金將被依法查處!央行再度發文:不得排斥現金支付,不得宣傳無現金支付概念
    儘管行動支付快速發展,但社會對現金的需求依然會長期存在。為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障公眾使用現金的權益,結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12月15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0〕第18號》(下稱「公告」),再次強調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各類主體均應尊重公眾支付方式的選擇權。
  • 央行:不得宣傳無現金支付 機具要做到多種支付兼容
    公告提出,非銀行支付機構應充分考慮非現金支付與現金支付的兼容性,做好對服務對象的提示,不得要求或誘導其他單位、個人拒收現金或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不得通過各種形式宣傳無現金支付或歧視現金支付概念。
  • 蕭山公交推廣行動支付「無現金生活」真的來了
    很多市民已習慣坐公交刷公交卡,但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支付手段可以轉移到手機端;同時,實體公交卡在使用過程中,也發現諸如充值不便、容易丟失、刷卡記錄無法查看、跨地區無法使用等缺點。推廣行動支付,打造「無現金」城市已是趨勢所在。坐公交能刷支付寶,最開心的當屬公交車司機。
  • 老年人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商家又不收現金?央行發聲了!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每日經濟新聞、新浪財經、蘭州新聞網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今後,不方便使用手機支付的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繳費、坐公交車、為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障公眾使用現金的權益,結合《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人民銀行發布了2020年第18號公告,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公告中強調,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中國央行採取多項措施,規範現金管理,提高現金流通效率,保障公眾合理、安全、順暢使用現金。
  • 老年人不會用手機支付怎麼辦?央行公告要求不得排斥現金支付!
    應以適當方式滿足消費者在特殊情況下(如手機電量不足、網絡故障等)的現金支付需求,並向公眾做好解釋工作。提供貨到付款的網絡銷售經營主體,應在交貨地支持現金支付。全部交易、支付、服務均通過網絡完成的,經營主體應提前公示支付方式。(七)其他。
  • 拒收現金將被依法查處!央行再度發文:不得排斥現金支付 不得宣傳無...
    為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障公眾使用現金的權益,結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12月15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0〕第18號》(下稱「公告」),再次強調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各類主體均應尊重公眾支付方式的選擇權。
  • 實地探訪:老人用現金支付方便嗎?
    因為不太會用智慧型手機行動支付,仍以傳統的現金支付方式來結算,一些老年人遭遇不便和尷尬——最近,此類輿情和媒體相關個案報導引起廣泛關注。12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2020第18號公告,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明確要求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尤其是對老年人。那麼眼下,我們現實生活場景和服務窗口這方面到底做得如何?
  • 手機支付多便捷,為啥還要保留現金?
    你已經多久沒使用過現金了?中國人民銀行近期的調查結果顯示,83%的受訪者表示隨身攜帶現金少於500元;超過七成受訪者表示習慣非現金支付。 現在非現金支付如此快捷高效 為啥非要保留現金支付?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面對手機遺失、電池耗盡、網絡流量不足、信號差等情況,也需要現金作為應急支付手段。 對於一些現金收付主體,央行點名提醒 儘管央行三令五申「不可拒收現金」,但不少人仍會遭遇拒收或以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情況。
  • 依法捍衛公眾的「支付選擇權」!拒收現金不是個人選擇的小事,而是...
    近日,央行發布公告,再次就現金收付行為「明規立矩」,明確要求「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拒收現金」「尊重公眾自主選擇權」。資料圖 新華社發 王威 作行動支付迅猛發展,「一部手機走天下」成為消費常態。但與此同時,一些商家也養成了「拒收現金」的壞毛病,給一些消費者特別是老年人造成巨大困擾。張口就是「太麻煩」,殊不知,拒收現金不是個人選擇的小事,而是涉嫌違法的大事。
  • 超級碗現場終於推無現金支付了,背後還是防疫推動
    根據CNBC的報導,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NFL)與合作夥伴Visa在近日宣布,從明年2月7日舉辦的LV超級碗(Super Bowl LV)開始,將在比賽現場推行無現金支付NFL官方表示,球迷仍將被允許攜帶現金入場,但須在場館中的ATM機上將其兌換成預付費卡 ,每張預付費卡最高面額為500美元。其中無現金支付服務將包括停車、現場零售和手機訂餐。這也是超級碗55年歷史以來,首次全面推行無現金支付的一屆。雖然疫情是推動NFL推進無現金支付的一大原因之一,但實際上NFL與VISA早在2019年就籤訂了無現金支付的相關合作條款,這次合作將持續到2025年。
  • 央行:打造多元化支付方式下的現金和諧流通環境
    在鼓勵多元化支付方式發展的同時,保障公眾現金使用需求、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是人民銀行長期面臨的重大課題。經過近幾年的宣傳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以下稱拒收現金)問題總體得到緩解,但仍有一些商戶、機構等主體對自身在現金收付中的責任和義務存在不同程度的認識誤區和偏差,或者基於成本控制、用戶體驗等原因,存在不願意收取現金等現象。
  • 超大尺寸智慧型手機回顧:一不小心成為現代智慧型手機的常態
    智慧型手機早期,那些配備4.7英寸到5英寸屏幕的手機被認為是正常的,任何更大的手機都被成為平板手機。而到如今,已經沒有多少這個尺寸的手機。隨著手機廠商不斷擴大屏幕,以前的」平板手機「反而成為普遍。所以,我們不妨一起回顧那些當時看來」笨重「的手機。
  • 為什麼越發達的國家,越不流行行動支付?「無現金時代」有多危險
    行動支付在中國逐漸普及,如今已經有了取代現代支付的趨勢。然而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多數的人並不認可行動支付。 無現金時代如期而至 在經濟尚不發達的時代,人們在商品交換的時候大多採取現金支付的方式。然而現金支付存在著眾多的弊端,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於是我們開始尋找一種全新的支付方式。
  • 身份證辦理只收現金?手機支付成難題 海口市民:我太「難」了
    「業務基本辦完了,當我掏出手機正打算掃碼時,卻被工作人員潑了一盆『冷水』——只支持現金支付。」袁先生說,當時他以為自己聽錯了,再三核實後,確認了只有現金支付一種支付方式。隨後袁先生嘗試向服務臺求助希望可以通過支付寶或微信轉帳的方式交換零錢但未換到零錢
  • Visa將在2017年國際足球總會洲際國家杯期間推出無現金支付體驗
    Visa將在本次賽事的所有球場區部署1600個銷售點終端機,並安排120家行動特許經銷商,以在開球到比賽結束過程中全程提供無現金支付體驗。這些增強功能可確保FIFA官方體育場均配備最新的支付創新成果,賦予球迷安全、可靠的支付方式,包括點按、插入、輕叩和刷卡。
  • 使用現金支付遭歧視?央行:若查實將處罰!
    近期,有關老年人去交醫保卻被告知「不收現金只能手機支付」、個別商鋪掛出「不收現金」標識,引發了社會對於「數字鴻溝」問題的關注。
  • 老年人習慣用現金不會用行動支付,央行新規讓他們安心
    在視頻中,一位老人獨自冒雨在櫃檯交醫保,工作人員告訴老人,「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就)這兩個方式。」老人得知後有些不知所措。眾所周知,中國行動支付全球領先,出門不帶現金,只帶一部手機就可以走遍天下,除了常見的吃喝玩樂之外,只要你想能想得到的消費場景,基本都可以使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輕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