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俠前傳?西藏阿里邊防戰士穿外骨骼背20公斤爬高山

2020-12-12 軍防微觀察

來源:蔣蔣的兵工廠

12月9日,央視一則視頻顯示,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邊防戰士已經裝備了新型單兵外骨骼,並且背負了20公斤補給物資向山上哨所輸送。這也是第一次確認該型無源外骨骼裝備一線邊防部隊,極大的減輕了邊防官兵的身體負擔,提高了運送效率。

本次出現的外骨骼是無源外骨骼,就像是一種支架,通過精密的計算和符合人體工程力學的設計,可以在保證靈活性的前提下,將操作者身上所背負、舉起的重量通過外骨骼背部的支架順著雙腿的支撐結構,最終通過鞋底的受力板傳導至地面,令操作者節省體力,避免肌肉拉傷等傷害,保護士兵的腰椎和下肢關節。美俄都有相應型號在試用。

本次出現的無源外骨骼採用黃色輕質複合材料來包裹士兵的雙腿,其腿部和背部都有比較特殊的鏤空結構,其實這就是重慶市牛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普力負重外骨骼」。

普力負重外骨骼早期樣機

量產型號

該外骨骼採用的是模塊化設計,使用黑色塑料箱存放,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腿部機構,下層為腰部機構。這種外骨骼為純機械式助力系統,採用高分子材料與複合材料製成,重量小於5kg,可兼容身高1米65到1米85的人群,穿戴後人體承重可達70-80kg,行走時肩部減重30%,站立時肩部減重50-70%,負重上臺階降低人體大腿用力20%。這種外骨骼靠著背部的背負機構將重物壓力均勻分散在腰背等一起承受,大部分重力通過腿部的機構最終傳導到地面,由於不靠電源驅動,使用者可以一直運動而不用擔心充電的問題,能適應鋪裝路面及越野等各種路面,甚至可以匍匐前進、能夠以10千米/時通過沙土路面,5千米/時通過碎石路面、灌木草叢、陡坡等,在行走時能夠得到10nm的關節動態助力,還能夠自由攀爬跳躍,在落地過程中還能夠起到減輕衝擊力,保護膝關節的作用,因此對於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患者也有一定作用。

普力外骨骼採用快速插接式設計,腰部、腿部機構都可以自由伸長縮短以適應不同的身高,通過腰部機構與雙腿機構插接、雙腿機構與踝關節機構、鞋套插接,使用背帶、束縛帶與身體緊密連接,設計多個圓形快拆機構使快速穿戴時間小於2min,快速解脫小於30-10秒

這種外骨骼可廣泛用於應急救災、消防救援和醫療康復等領域,有趣的是巫山縣曲尺鄉龍洞村的果農還曾穿戴這款外骨骼向山下一次背運120斤脆李。2019年在陸軍某部舉辦的「超能勇士-2019」單兵外骨骼系統挑戰賽中,「普力負重外骨骼」取得負重行軍第二名的好成績,因此才會被軍方接納, 在10月7日的軍事科技就曾出現該裝備進入陸軍衛勤演訓的畫面,一個女衛生員背著傷員健步如飛。

阿里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氣候寒冷,環境惡劣,被稱為「世界屋脊上的屋脊」,喜馬拉雅、岡底斯山、喀喇崑崙橫亙於此,空氣中的含氧量不足平原的60%,進入冬季只有平原的40%,被生物學家稱為「生命禁區」。

駐守在那裡的邊防官兵徒步行走相當於平地負重30公斤,再加上背負20千克物資就等於平地負重50公斤,這還沒算高原反應缺氧等對體力的消耗,而且此處山高坡陡不利於行軍,直線距離2千米的路可能就得連爬5-6個山頭,我們的官兵還要在山上駐守又需要不斷的上送給養,因此對邊防士兵的體力、耐力、膝關節都有非常嚴酷的考驗。而配備了普力外骨骼之後,士兵背負20公斤給養正好在其承受範圍之內,還能有效保護士兵的腰部和腿部不受損傷,簡直就是高原神器。當然,我們還是希望我們的邊防官兵能夠獲得更多的先進裝備,比如可以裝備大量的6旋翼無人機用於運送給養,建立更多的高科技保溫營房,在過高的執勤點直接安裝光電探頭等全時段監視,讓我們的戰士能夠少吃苦,保護好身體,更好的維護邊防安全!

相關焦點

  • 西藏邊防戰士穿單兵外骨骼送貨
    (觀察者網訊)@央視軍事 12月9日發布消息稱,海拔5000米,西藏阿里,山高坡陡,邊防戰士送物資有了新利器——單兵外骨骼。它可以幫助戰士背起一個成年人體重的物資,還能有效避免腰部和腿部損傷。使用外骨骼的戰士稱,在背上20公斤左右物資情況下,重量全部在外骨骼上,不會下到人身上。
  • 負重70公斤,西藏高原解放軍再獲神器,單兵外骨骼實戰部署!
    《明日邊緣》科幻的外骨骼12月9日,《央視軍事》視頻報導中出現一款新裝備,西藏邊防戰士用起了單兵外骨骼系統。報導稱在海撥5000米以上高原,這款外骨骼系統可以撐起一個成年人體重物資,更重要的在人性化方面還能有效避免腰部和腿部損傷。視頻中戰士正背著20公斤重物資行進中,使用戰士表示這些重量都集中在外骨骼上,不會下到人身上——也就是跟無負重行走一樣。
  • 央視證實,解放軍收到一種外骨骼裝備,美專家:讓人變成超級戰士
    《鋼鐵俠》中的機器人一樣。 日前,據官方媒體稱,解放軍邊防部隊最近收到了一種外骨骼裝備,這可以讓他們能夠在惡劣的高海拔環境中更有效地執行任務。有分析專家認為,這種外骨骼服在搬運貨物、哨兵巡邏等任務中特別有效。
  • 科技力量,中印邊境解放軍用上科幻外骨骼,印度仍靠毛驢運補給
    西藏邊防官兵,已普遍裝備了單兵外骨骼,用以向前線背負物資,還有可能參與邊界巡邏。突然之間變成了機動戰士"高達"。▲央視軍事報導先看看這種外骨骼的構造原理。單兵外骨骼也不算什麼高科技,主要是輔助增強士兵體力。一般分為無動力和有動力兩類。
  • 中國邊防部隊配備黑科技,對面的印軍卻還在挨凍
    不過,換一種思路,把起點降低一些,現有的機械化輔助裝備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的地步,並開始投入應用,即單兵外骨骼。最近,解放軍西藏邊防部隊公開了外骨骼設備,令人眼前一亮。可能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現代戰爭條件下,步兵隨身攜帶的物資重量並沒有減少,而是在不斷增加,乃至接近了人體承載極限。
  • 穿高山 越峽谷 邊防官兵用腳步丈量邊防線
    【解說】深秋時節,西藏軍區某邊防團官兵再次踏上艱辛的巡邏路,往返10晝夜,行程260多公裡,白天穿密林、淌沼澤、攀峭壁,海拔落差達3000多米,晚上露天宿營。當日上午8時,參巡人員準備完畢後,便登車出發。經過2小時山路,巡邏車輛抵達密林的邊緣,剩下的110公裡巡邏路,官兵們需要徒步完成。
  • 新單兵裝備配發,穿上帥氣又實用!
    作者|軍路君 資料|央視軍事 國防和軍事 中國軍視網等12月9日,央視軍事發布了一條消息披露,我軍駐海拔5000米以上的西藏阿里邊境新疆軍區某師一線官兵開始在日常生活訓練使用一種兩個月前,央視國防軍事頻道也刊播視頻新聞稱,解放軍單兵外骨骼全面試用,主要介紹的是戰場救護新裝備——衛生員單兵外骨骼。消息稱,作為我軍戰場救護新裝備,衛生員單兵外骨骼有三大功能:背背包、背傷員、增加護甲。
  • 中國邊防部隊裝備單兵外骨骼!美國:我當年吹的那些牛,你怎麼當真了?
    最近我軍又給戰士們裝備了一個充滿科幻感的東西。 12月9日,軍事報導稱,在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地區,我軍邊防士兵裝備了全新的——單兵外骨骼。
  • 大批機械外骨骼列裝一線部隊,邊境印軍面如死灰:這下更打不過了
    根據央視軍事在12月9日的報導,位於西藏阿里地區的邊防部隊,在海拔五千米的山高坡陡之地想要利用單兵運輸物資原本比較吃力,但是自從有了單兵機械外骨骼,邊防戰士進行物資運輸就方便多了。這種裝備原本在科幻片裡才能看到,但是現在它已經穿在了我們的士兵身上。
  • 最好的保障,給邊防戰士安排上!
    在海拔5000米以上 高原高寒地域 邊防部隊的後裝保障越來越給力 貼心舉措陸續安排 讓戰士們吃好穿好 住得溫暖
  • 最好的保障,給邊防戰士安排上
    在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高寒地域邊防部隊的後裝保障越來越給力貼心舉措陸續安排>讓戰士們吃好穿好住得溫暖◎穿上了新式防寒被裝,輕便!西藏阿里,被稱為「生命的禁區」。這裡山高坡陡,道路難行,空氣中氧氣含量更是不足內地的一半。近期,專門為駐高原寒區部隊研發的新式防寒被裝配發到邊防一線、山脊哨所。與老式被裝相比,新式防寒被裝輕便、耐磨,給官兵帶來了更好的穿著體驗。這也是10年來,駐防這裡的官兵們經歷的第3次換裝。
  • 外骨骼裝備邊防軍,45公斤負重健步如飛,中國重新定義機械化部隊
    隨著希望多次落空,一陸軍甚至有自嘲道:空軍換裝殲20,海軍換裝型055,陸軍換新鞋。直到此次外骨骼裝備裝備西部邊境邊防軍,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陸軍所說的機械化不僅僅僅限於主戰坦克和裝甲車輛,士兵也要搞機械化啊。同樣是來自國防時報的消息,本次使用的外骨骼來自兵器工業208研究所。
  • 電磁炮、單兵外骨骼、雙脈衝飛彈...只有在中國成真了
    最近我軍又給戰士們裝備了一個充滿科幻感的東西。12月9日,軍事報導稱,在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地區,我軍邊防士兵裝備了全新的——單兵外骨骼。根據資料顯示,該外骨骼系統總重小於五公斤,穿戴後人體最大承重可達70公斤,行走時可為肩部減重30%,站立時肩部減重50%,快速穿戴時間小於兩分鐘,快速解脫小於30秒。根據穿戴裝備的戰士反饋,在背上20公斤的物資後,重量全部由外骨骼承擔,不會下到身體上。
  • 穿密林 淌沼澤 西藏邊防官兵的「生死巡邏路」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拉薩11月4日電 (李金濤 吳家豪 何蓬磊)深秋時節,西藏軍區某邊防團官兵再次踏上艱辛的巡邏路,往返10晝夜,白天穿密林、淌沼澤、攀懸崖峭壁,海拔落差達3000多米,晚上塑料篷布、樹枝鋪墊、露天宿營。
  • 「機甲戰士」成現實!國產單兵外骨骼有了新變化,與美國差距縮小
    相信有不少朋友和虎哥一樣,都是機甲迷,而如今單兵外骨骼的出現,有望讓「機甲戰士」成為現實。目前,美俄等軍事強國都相繼推出了多款單兵外骨骼,我國自然也不例外。日前,我國公開了一款新型單兵外骨骼,和以往的產品有了很大的不同。從細節方面看,這款單兵外骨骼並沒有使用外部動力,其儲能結構就是幾根彈簧,整個外骨骼看起來有些簡陋。
  • 穿上「人體外骨骼」普通人變身「大力金剛」
    穿上人體外骨骼可負重70公斤 重慶市牛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普力負重外骨骼」項目,是一種輔助人體承重或助力的穿戴式機械裝置。 牛迪科技負責人袁博介紹,「機械外骨骼」的概念類似於昆蟲的外骨骼,能夠穿在人的身上增加人體負重能力,降低肌肉疲勞,防止肌肉與骨骼損傷,在應急救災、消防救援和醫療康復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機甲戰士」不再是夢!國產單兵外骨骼再添新品,結構有了大變化!
    相信有不少朋友和虎哥一樣,都是機甲迷,而如今單兵外骨骼的出現,有望讓「機甲戰士」成為現實。
  • 兵哥穿機械外骨骼搬運報廢武器 輕鬆搬運80公斤武器箱
    兵哥穿機械外骨骼搬運報廢武器 輕鬆搬運80公斤武器箱 2020-10-20 08:40:42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 形似「鋼鐵俠」的酷炫黑科技:搬運外骨骼接「嫦娥」回家
    任務中,兩名搜索回收隊員形似「鋼鐵俠」,身穿外骨骼攜帶多套搜索設備,從直升機降落點快速機動至返回器著陸點。記者從搬運外骨骼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6所了解到,此次參加嫦娥五號搜索回收任務的兩套搬運外骨骼包含上肢助力模塊和下肢助力模塊,負載能力達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