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這3個知識可以幫助我們緩解抑鬱情緒

2020-12-26 走出抑鬱的小叮鐺

我曾經是一名嚴重的抑鬱焦慮的患者,曾經也不知道該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

後來我通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自我治療、以及學習了一些宗教知識讓我擺脫了痛苦。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些我從佛學知識中領悟到走出抑鬱的幾個要點:

擺脫我執

相信大家都知道,佛教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我執」

根據佛教的觀點,我執就是講一個人太看重自己了。比如對待一些自己根本無能為力的事情還是特別執著,關於這一點有心靈疾病的人,往往也是太過於自我中心,比如 一旦得不到認可,就覺得「他傷了我的自尊、侮辱了我的人格」……

其實這一點當代心理學也有解釋,比如心理學認為心理問題大多是由於「內心的衝突」或「早年創傷」導致。

而內心衝突 大多都是因為過度執著一個本不能改變的事情導致,在森田療法中這個叫做「精神交互作用」

森田療法認為很多人產生心理疾病是因為有些人生存欲望很強的人,就把這些正常的東西視為不正常,導致注意力過分的關注,從而引起病症。

要知道抑鬱、焦慮、強迫等情緒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但很多人不能接納它們,總是抗拒,於是導致過度關注症狀從而深陷其中。

要擺脫痛苦,第一步就是要走出「我執」。

但具體怎麼走出呢?很簡單,不管了帶著症狀去生活就好,該幹嘛幹嘛,久而久之症狀一點點就消失了。

正所謂: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學會與痛苦共存

我們知道,佛學還有一個方法幫助人們解脫痛苦就是打坐修禪。

但現代社會很難找到這樣的條件,不過我們只要了解其中的理念,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在打坐的時候,其實更多為了讓你在焦慮時可以平等對待這些負面面情緒,這就是鍛鍊你產生平等心。

抑鬱焦慮的我們要知道,很多時候就是因為自己過度抗拒排斥這些症狀和痛苦 ,所以才越陷越深,當你平等對待它們其實也就是真正的接納了它們,症狀自然就遠離你了!

這一點我們在生活也可以嘗試,告訴自己症狀不可怕,嘗試擁抱它們接納它們,一點點痛苦就慢慢消失了。

活在當下

很多人一直糾結什麼是佛?其實沒我們想的那麼複雜,佛就是覺悟的人,脫離痛苦的人。

那麼怎樣才能覺悟?才能脫離痛苦呢?

據說只要能夠時時刻刻活在當下,這個人就沒有太大的問題,痛苦也就隨之消失了。

一些有心理問題的人總是悔恨過去,憂愁未來,這種思維方式的英語叫rumination(反芻)。心態或是憤怒(指向外界時),或是抑鬱(指向自我時)。

所以我們要學會培養自己活在當下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利用心理諮詢、佛學的禪修或者瑜伽的冥想都可以。

比如搜索網絡上面的一些觀呼吸方法,但要注意,我們任何方法都要持之以恆,短期這些都看不到效果,不過不能氣餒,這樣才有可能真正擺脫痛苦的束縛。

相關焦點

  • 如何緩解疫情帶來的焦慮、抑鬱等情緒?試試這幾種方法
    抗疫情醫護人員對於疫情期間出現的不良心理反應,比如:恐懼焦慮、緊張不安、擔心、抑鬱等負面情緒,應該如何調整心態,應對這些不良情緒?運動不僅能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自己的免疫能力,對疾病產生一定的抵抗能力,而且能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個人的抗壓能力,能夠減輕疫情期間所帶來的恐懼、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人們在運動的時候,體內釋放出一種愉悅放鬆的神經遞質,它可以幫助人放鬆心情,暫時忘記了煩惱,減少自己的心理壓力。通過適當的運動,也是一種有效的應對方法。
  • 如何有效地緩解焦慮、抑鬱情緒?心理學家:這三種方法值得嘗試
    如何有效地緩解焦慮、抑鬱情緒?心理學家:這三種方法值得嘗試1、體育鍛鍊,美國哈佛大學的一名教授指出,每天堅持一次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可以極大地緩解、抑鬱情緒,運動可以讓身體產生內啡肽,讓焦慮、抑鬱情緒的人得到快速的放鬆。2、冥想,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對於焦慮、抑鬱的人可以在晚上睡前做15分鐘以上的冥想(觀察呼吸)。
  • 慢跑可以緩解壓力,改善情緒
    其中包括增加精神靈活性,信心,緩解壓力,以及情緒的提升跑步者高。慢跑和跑步是有氧心血管運動。這樣的活動會給大腦帶來更多的滋養血液,這可以幫助你更清楚地思考。它也釋放你的自然情緒-提升化合物。跑步帶來的挑戰也能幫助你更多地了解自己,讓你的生活中其他領域都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 你是真抑鬱還是假抑鬱?符合這3個症狀,基本可確診!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開心的時候,當遇到精神壓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等,相應會產生抑鬱情緒,不過,情緒有一定的時限性,通常是短期的,如果長期如此,要注意是否是抑鬱症。
  • 焦慮的成年人,你找到緩解抑鬱的方法了嗎?
    那麼如何找到緩解抑鬱的方法,便成為了一個我們面對的新的課題。你離抑鬱症到底有多遠?其實在這個社會普遍壓力較大的環境下,很多人都會面對來自家庭、工作、朋友、自我要求的壓力,這些壓力也會使得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出現一些問題。如果你有經常出現情緒低落、失眠、精神狀態差、無法長期專注的問題,那麼就要注意了,這些都是抑鬱症的信號,我們需要找到緩解抑鬱的方法。
  • 知名醫學雜誌《柳葉刀》:靠運動或許能夠緩解抑鬱,這一種很常見
    而運動就是幫助人獲得健康的一種有效方式,不斷有研究證明,想得到健康的身體,就要學會運動。在2019年裡,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就做過一次有關運動和抑鬱的調研。此次活動是聯合知名大學聯合耶魯大學、牛津大學共同做的,權威性非常高,也證實了健身對抑鬱有著重要影響,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這次研究的結果。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其中抑鬱情緒每個人都有
    這位重度抑鬱症患者勸大家得了抑鬱症不要怕,他稱抑鬱症為「精神感冒」,和我們平時身體感冒一樣,這只是你的精神感冒,呼籲大家一定要去看專業醫生和專業心理諮詢師,只有經過專業的幹預和治療才能控制以及治癒這個惱人的「精神感冒」。目前我國抑鬱症人口達到9000萬人,平均十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被抑鬱症所困擾。
  • 治療抑鬱的瑜伽:5種能夠減緩抑鬱情緒、改善身體症狀的瑜伽體式
    下面是你可以做的用來減緩抑鬱情緒、改善抑鬱症的瑜伽體式。這種體式可以降低你的血壓,並且使你之前做的瑜伽體式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你可以將挺屍式安排在你瑜伽動作列表裡的最後一個。在完成了所有振奮心身的體式後,挺屍式將為你提供休息和恢復的能力,更好地舒緩情緒,獲得內心的平和。2.
  • 怡安養生課丨冬季抑鬱情緒自我調節方法來了!
    在這裡面的女性朋友居多,不完全統計,女性朋友大概有23%~38%在冬季出現一過性或者是比較嚴重的抑鬱情緒。然後增加與他人的交流溝通,其次通過運動增加腦供血,運動可以明顯緩解緊張的情緒,適度的戶外活動非常好的。 02 按摩、拍打膽經: 也就是人體的大腿外側,小腿的外側。可以藉助於拍打板或者是徒手都可以,拍打5分鐘左右。
  • 如何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
    如何緩解焦慮情緒 近年來統計數據表明,焦慮、抑鬱和失眠等身心疾病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全球超過8000萬人患有焦慮、抑鬱和失眠等身心疾病,其中大多數人都無法從現有的治療中得到解脫。那麼我們該如何緩解焦慮和抑鬱呢?一、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 《莊子·讓王》:裡有句名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就是告訴我們,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確實對我們的身心都有非常大的益處。
  • 緩解抑鬱和焦慮的小方法,一定要收藏轉發!
    在生活中,無論是抑鬱或者是焦慮的朋友,其實有一個特別有效的一個調整方法,我們將它稱之為「王道」——就是運動。 如果你已經存在著抑鬱情緒或者是焦慮情緒。 甚至是焦慮性神經症的情況下,我們說就要像吃藥一樣做運動,每一天一定保證運動量,這樣的話可以讓你迅速的緩解過來。
  • 可以幫助你緩解壓力的15種小方法
    但是,有一些方式卻可以讓你保持冷靜。例如,通過吮吸你的拇指,甚至是喝橙汁來降低你的壓力水平。這一次,V哥就要為你帶來:可以幫助你緩解壓力的15種小方法。1、把你的手指當作「復位」按鈕把你的拇指放在你的嘴上,吹它可以幫助你減壓。
  • 產後狀態不穩定,負面情緒爆棚,寶媽要警惕這是不是「產後抑鬱」
    焦慮暴躁脾氣大,產後情緒不穩定,這是不是「產後抑鬱」的前兆小金是一位90後新晉寶媽,剛生完寶寶沒多久,正在坐月子期間,這時間小金感覺自己特別煩躁,尤其是聽見寶寶哭泣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想大喊。小金的變化越來越明顯,小金的丈夫也有所察覺,於是去諮詢了醫生,根據描述醫生懷疑小金可能是「產後抑鬱」,至於具體情況了,還要患者來醫院進行檢查。分析其實每年都會有不少產婦像小金一樣,感覺情緒特別低落、焦慮、暴躁,其實這都有可能是「產後抑鬱」的徵兆。
  • 產後抑鬱有多兇險?這絕不是「矯情」,新媽媽趕走產後抑鬱有方法
    根據我國進去數據統計顯示,我國產後抑鬱的女性越來越多,這種現象是因為女性在懷孕之後體內的激素水平分泌不斷地變化,導致情緒上出現一定的波動,如果不能及時處理自己的情緒,排遣自己的壓力就很容易出現。產後抑鬱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輕則影響寶媽的心情和情緒,重則會危及到寶媽的生命,那麼當出現了產後抑鬱應該怎麼做呢?
  • 緩解抑鬱的方法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你知道嗎?
    據心理專家介紹,抑鬱症之所以在秋冬季高發,是因為此時陽光照射逐漸減少,人體的生物鐘不適應日照時間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激素分泌降低,出現情緒與精神狀態的異常。尤其是比較內向、多愁善感、過度關注健康等性格的人,更容易在這個季節出現抑鬱症狀,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弱、工作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失眠、焦慮,嚴重的還伴有自殺傾向。而到醫院就診的患者大多伴有軀體化症狀,如呼吸困難、胸悶、頭暈、頭痛、頑固咳嗽、小便增多、渾身疼痛等。專家提醒,有精神病史的人如果出現睡不好覺、食慾減退、身體不適等症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 ...抗擊疫情心理調適特別專題(八)丨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緩解焦慮情緒
    為了在疫情期間幫助全區婦女及其家庭成員舒緩情緒,緩解壓力,廣西女性微信公眾號推出了「桂姐姐說」抗擊疫情心理調適特別專題,以實際行動支持防疫阻擊戰。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緩解焦慮情緒(1)遠離不良信息:從正規渠道、官方網站獲取相關信息, 掌握必要的相關防疫措施和知識即可,避免接觸帶有各種強烈情緒色彩的信息,避免信息過載對心理造成的衝擊。
  • 多曬太陽、多做有氧運動有利於緩解抑鬱情緒
    你可能是抑鬱了!這不,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已進入了就診高峰期,人滿為患!怎麼緩解?專家這樣說。「你們要是周一、周二來,門診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12月2日,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五病區副主任醫師李猛剛結束一個問診,抽出時間接受採訪。「絕大多數是抑鬱症。」李猛說。
  • 「輕微抑鬱」的人,都愛說這3句「口頭禪」,真希望你一句沒說過!
    據調查,全球目前有超3億人患有憂鬱症。自2005年至2015年,憂鬱症患者人數增加了至少18%。早在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一份題為《抑鬱症:全球性危機》的報告中就指出,抑鬱已成為中國第二大負擔疾病。但很多人往往已經產生抑鬱情緒而不自知,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為了減少這種情況,冰冰提醒大家:「輕微抑鬱」的人,都愛說這3句「口頭禪」,真希望你一句沒說過!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如何改善這些症狀?
    現在網絡發達了,我們習慣藉助網絡去診斷一些病症。比如,強迫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然而,網上的信息多如牛毛,專業者有之,道聽途說者有之,一知半解者有之,胡謅者有之。想要從這海量的信息裡,獲取到相對專業的知識,真的是需要運氣的,要不然就不會出現魏則西事件。
  • 每5個孩子有1個抑鬱!3個00後拍的短片火了:這幾個「徵兆」家長要留意
    對孩子來說,甚至連痛苦都不能以自己的感受為準,也需要橫向比較別人來判斷自己是否有資格感到痛苦——「別人可以,為什麼你就不行?」「別人條件還沒你好,你有什麼可抱怨的?」每一位父母都應該多少了解一些相關知識,實際上,它離我們並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