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心理專家介紹,抑鬱症之所以在秋冬季高發,是因為此時陽光照射逐漸減少,人體的生物鐘不適應日照時間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激素分泌降低,出現情緒與精神狀態的異常。尤其是比較內向、多愁善感、過度關注健康等性格的人,更容易在這個季節出現抑鬱症狀,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弱、工作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失眠、焦慮,嚴重的還伴有自殺傾向。而到醫院就診的患者大多伴有軀體化症狀,如呼吸困難、胸悶、頭暈、頭痛、頑固咳嗽、小便增多、渾身疼痛等。
專家提醒,有精神病史的人如果出現睡不好覺、食慾減退、身體不適等症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如果出現持續兩周情緒低落情況或者無誘因的胸悶、呼吸困難、反覆咳嗽等軀體化症狀,反覆檢查也查不出原因,更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天氣晴朗時,專家建議市民多到戶外曬太陽,因為陽光會改善內分泌,減少抑鬱發生的可能性。特別是辦公室白領,更要經常沐浴陽光,多進行戶外活動。中年人要儘量緩解工作壓力,學會自我解壓。老年人可以通過琴棋書畫、養花種草、玩物賞鳥、外出旅遊、親友聚會等方式愉悅身心,避免觀看過度憂愁、悲傷的影視節目。
【來源:北青網綜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