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緩解疫情帶來的焦慮、抑鬱等情緒?試試這幾種方法

2020-12-15 心理學張海濤

今年的新冠疫情,在全世界影響重大,迄今為止,已經奪走了上百萬人的性命,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同時也給人的心靈帶來沉重的負面影響。

抗疫情的醫護人員

對於這種傳染性強、致死率高的新冠病毒,由於對它缺乏認識,人們在剛開始的時候,對它也是束手無策, 經常陷入恐懼,、焦慮和抑鬱等不良情緒之中,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活、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等等。

由於我國防疫措施發揮得當,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取得抗疫的全面勝利。特別是各地醫護人員,爭分奪秒搶救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終於迅速將疫情之火熄滅,體現了醫務人員英勇無畏的抗疫精神,確保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目前雖然有零星的確診患者,只要防疫措施不鬆懈,保持一定警覺性,不盲目樂觀,基本還是安全的,也就不必要那麼恐慌了。

抗疫情醫護人員

對於疫情期間出現的不良心理反應,比如:恐懼焦慮、緊張不安、擔心、抑鬱等負面情緒,應該如何調整心態,應對這些不良情緒?

1、正確的認識疫情

我們知道,新冠病毒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播,也就是病毒在空氣中傳播,近距離接觸就可能會被傳染,只要戴好口罩,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不聚集,勤洗手,就能有效防止疫情的傳播,從而預防新冠肺炎的感染風險。

平時多注意個人的衛生習慣,適當運動,多休息,勞逸結合,增強個人的身體素質,這樣就能抵衘病毒的侵襲,也就不用那麼擔心了。

預防疫情傳播

2、進行適當的運動

經常運動,有益於自己的身心健康。運動不僅能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自己的免疫能力,對疾病產生一定的抵抗能力,而且能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個人的抗壓能力,能夠減輕疫情期間所帶來的恐懼、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

人們在運動的時候,體內釋放出一種愉悅放鬆的神經遞質,它可以幫助人放鬆心情,暫時忘記了煩惱,減少自己的心理壓力。通過適當的運動,也是一種有效的應對方法。

多運動

3、多和朋友交流心事

疫情期間,由於人們都呆在家裡比較久,所以就感到鬱悶,不免會產生一些不良的情緒,這時候不妨跟一些知心朋友聊聊天,談談心事,這樣就可以緩解自己的一些心理壓力,人也就變得輕鬆多了。

通過和朋友聊天,可以談談自己的情感和擔憂的事情,有時候對方可能會給你一些建議,讓自己擔憂或者焦慮的情緒能夠得到舒緩,從而有利於放鬆自己的心情。

找人聊聊天

4、利用閒暇時間放鬆自己

下班後或者在假期,利用閒暇的時間,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情,可以去公園散散步,可以到海邊沙灘上玩一玩,也可以去池塘觀賞魚兒,或者跟朋友去逛逛街,到商場走一走,也能夠放鬆心情。

疫情期間,可能要應對的事情很多,但是如果有空餘的時間,就要放下手頭上的事情,通過遊玩來轉移自己關注的事情,緊張不安的內心也能平息下來。

多出來活動活動

疫情期間,緩解不良情緒的方法有很多,懇請各位網友多發表指教!

相關焦點

  • 焦慮的成年人,你找到緩解抑鬱的方法了嗎?
    那麼如何找到緩解抑鬱的方法,便成為了一個我們面對的新的課題。你離抑鬱症到底有多遠?其實在這個社會普遍壓力較大的環境下,很多人都會面對來自家庭、工作、朋友、自我要求的壓力,這些壓力也會使得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出現一些問題。如果你有經常出現情緒低落、失眠、精神狀態差、無法長期專注的問題,那麼就要注意了,這些都是抑鬱症的信號,我們需要找到緩解抑鬱的方法。
  • 如何有效地緩解焦慮、抑鬱情緒?心理學家:這三種方法值得嘗試
    如何有效地緩解焦慮、抑鬱情緒?心理學家:這三種方法值得嘗試1、體育鍛鍊,美國哈佛大學的一名教授指出,每天堅持一次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可以極大地緩解、抑鬱情緒,運動可以讓身體產生內啡肽,讓焦慮、抑鬱情緒的人得到快速的放鬆。2、冥想,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對於焦慮、抑鬱的人可以在晚上睡前做15分鐘以上的冥想(觀察呼吸)。
  • 如何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
    如何緩解焦慮情緒 近年來統計數據表明,焦慮、抑鬱和失眠等身心疾病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全球超過8000萬人患有焦慮、抑鬱和失眠等身心疾病,其中大多數人都無法從現有的治療中得到解脫。那麼我們該如何緩解焦慮和抑鬱呢?一、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 《莊子·讓王》:裡有句名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就是告訴我們,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確實對我們的身心都有非常大的益處。
  • 緩解抑鬱和焦慮的小方法,一定要收藏轉發!
    在生活中,無論是抑鬱或者是焦慮的朋友,其實有一個特別有效的一個調整方法,我們將它稱之為「王道」——就是運動。 它會讓你感受到一種輕鬆與快樂,那運動的時候,有幾種運動的方式方法最為有效。 網絡|圖源 其中第一個叫做離地跳躍式運動,比如說跑跳跳繩打球等等...
  • 2020年壓力巨大的一年:如何緩解釋放壓力,掌握這幾種方法
    比如壓力太大,有的人臉上長痘、身體疼痛,難以入睡,甚至失眠,每天都毫無精彩,還有的犯了認知障礙,容易健忘、做事不能專心……更別說情緒問題了,有的陷入抑鬱,情緒一再崩潰,也有的人把壓力外放,傷害別人。如果一旦讓壓力和情緒爆發,就會瞬時間吞噬掉我們的理智,讓我們被他們牽著鼻子走。我們可能無法控制外來的壓力源,但是我們可以尋求方法來緩解我們的壓力。1、運動健身,積極鍛鍊說到運動,真的是很好的一種緩解壓力的方法。
  • 焦慮:焦慮情緒過度了,如何自我緩解?對於重度焦慮症如何治療?
    文/阿秋如何識別自己的焦慮情緒過度了?過度之後,如何自我緩解?對於重度焦慮症如何治療?焦慮情緒是每個人都存在的,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情緒異常、心理問題。那麼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焦慮過度了呢?當過度的時候,又如何做到緩解呢?針對這兩個問題,我們一起來討論學習下吧!我們的分享是自帶療愈性質的,所以,你看過我的文字就能夠感受到一種釋放、輕鬆和豁然開朗的感覺。
  • ...抗擊疫情心理調適特別專題(八)丨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緩解焦慮情緒
    為了在疫情期間幫助全區婦女及其家庭成員舒緩情緒,緩解壓力,廣西女性微信公眾號推出了「桂姐姐說」抗擊疫情心理調適特別專題,以實際行動支持防疫阻擊戰。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緩解焦慮情緒(1)遠離不良信息:從正規渠道、官方網站獲取相關信息, 掌握必要的相關防疫措施和知識即可,避免接觸帶有各種強烈情緒色彩的信息,避免信息過載對心理造成的衝擊。
  • 面對疫情如何調整情緒?接觸現實世界有助於緩解焦慮
    當正常的工作與生活狀態受到擾亂時,人們的情緒問題又該如何解決?近日,記者就返工的相關話題專訪了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武志紅表示,危機幹預通常包括四個階段:抗拒期、吸收期、消化期和應對期,如果公眾能對這幾個階段有大概的了解,那麼在面對疫情時也會更加淡定,能夠更快地進行自我心理調節。  「疫情猶如黑色風暴,在這場風暴裡,請務必守住你心中的光。」
  • 帶娃焦慮?娃也很焦慮!如何緩解?專家「支招」
    疫情期間,不少孩子表現出了焦慮、沮喪、恐慌,甚至抑鬱等負面情緒;同時,他們還要面臨考試、升學等壓力。面對孩子的各種焦慮情緒,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緩解,與壓力和焦慮「化敵為友」?「這『兩個一』非常有幫助,可能很多輕的心理問題、壓力,可以通過有效的運動得到緩解,讓小孩得到身心放鬆。」謝斌說。當今青少年的總體心理,是心理與生理發展不同步,成就感與挫折感頻繁交替,對社會和家庭既叛逆又依賴的衝突。
  • 生活中如何緩解焦慮情緒
    選擇好這幾個因素後,我們就可以具體去找問題的根源心理因素:1、不自信:百分之99緊張的人都存在不自信因素,不自信原因與環境和內心脆弱有關。2、即使稍微有點瑕疵也會內心很難接受,過於追求完美。3、小的時候被同學欺負,被父母要求過於嚴格等等,這類屬於心理創傷。
  • 《不焦慮》:緩解焦慮,試試這兩個方法
    真的無法想像,日常的規定動作就已經將她的時間佔滿了,她是如何兼職副業,在特別有限的時間裡日更各個平臺,賺的那麼多收益呢?不想還可以,越想越焦慮。《不焦慮》一書的作者說:「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在沒有出路時找到出路,從而擺脫困境。」深有同感。當我們被焦慮擾亂內心時,與其胡思亂想消耗精力,不如直面困境,尋找破解焦慮的方法。
  • 女性總有幾天情緒異常,多是經前症候群作怪!這5方法或可緩解
    多數女性朋友在來月經前幾天,甚至前10幾天就開始出現脾氣暴躁、焦慮、神經過敏、疲倦無力、頭痛、頭暈、腹瀉、乳房脹痛、失眠等各種精神或軀體的異常症狀,但一般這些症狀等月經來臨或月經結束後即會自動好轉。經前症候群,試試這5種方法,或能緩解1. 自我暗示療法自我暗示療法是心理學上非常好的一種治療方法,通過正向的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勵,告訴自己這些不良情緒都是正常的,沒有什麼大不了,我一定能克服的。
  • 錯誤的認知模式產生焦慮情緒,如何應對焦慮煩躁?
    當你面對沒有把握的事情時,往往會出現焦慮情緒,這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現,但是如果焦慮的程度與客觀事件明顯不符或者焦慮持續時間過長,則被診斷為焦慮症,這不僅僅會影響自己的生活,還會給他人帶來不便。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焦慮、抑鬱情緒與人體內的腦電波頻率密切相關,當大腦內α波產生紊亂時,會造成焦慮情緒;當大腦內的β波紊亂時,會造成抑鬱情緒以及失眠。
  • 年底焦慮如何緩解
    又到年末,有人憧憬著新年,有人卻是滿滿的焦慮。工作、學業、情感、健康……似乎所有的壓力,都在年底,撲面而來。其實,這些焦慮感是日積月累下形成的,每到年底它又為何會如此強烈?該如何緩解年底的焦慮?心理諮詢師給出的三個方法,或許可以幫助到我們。
  • 面對疫情,如何緩解我們的焦慮與恐懼?
    面對洶湧而來的疫情,緊張、焦慮乃至恐慌,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 然而,過度的焦慮和緊張,卻會增加不必要的心理症狀,乃至影響生理狀況。一方面,當一個人長時間處在焦慮的情緒裡,會導致失眠、身體內分泌紊亂,進而導致免疫力下降,不利於對病毒的自我抵抗。
  • 孩子遇到困難就緊張,如何緩解「畏難情緒」?不妨試試這2個方法
    因此,家長該如何緩解孩子緊張的情緒呢?方法一:及時安撫孩子一旦有緊張的情緒,會從表情上表露出來,或者通過一些肢體的語言透露出內心的不適,這個時候家長應當上前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他們正在父母的保護下。
  • 教你4個緩解焦慮情緒的自我調節方法!
    那些焦慮的的程度高的人有很高的生產力,而且經常有高水平的成就。然而,當焦慮的的達到一定程度時,會給個體帶來麻煩,損害其社會功能,並長期陷入焦慮之中,就形成了焦慮。 你身體在抗爭,你精神在掙扎。你需要換一種方法,當你順其自然的時候,你內心就好像洪水洩洪一樣會有一種舒緩的感覺,那種感覺會讓你很舒服。所以請放下抗爭,不要硬抗,這根本不是硬抗的事。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我老婆自從懷孕以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總是覺得很慌張,一會心情大好一會又極度的沉悶,有時候像吃了興奮劑一樣,有時候又很安靜,整個人的情緒變幻無常,朋友說可能是患了焦慮症,可我看著像抑鬱症,請問她到底是焦慮還是抑鬱呢?
  • 佛學這3個知識可以幫助我們緩解抑鬱情緒
    我曾經是一名嚴重的抑鬱焦慮的患者,曾經也不知道該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後來我通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自我治療、以及學習了一些宗教知識讓我擺脫了痛苦。比如對待一些自己根本無能為力的事情還是特別執著,關於這一點有心靈疾病的人,往往也是太過於自我中心,比如 一旦得不到認可,就覺得「他傷了我的自尊、侮辱了我的人格」……其實這一點當代心理學也有解釋,比如心理學認為心理問題大多是由於「內心的衝突」或「早年創傷」導致。
  • 疫情期間宅太久,焦慮、煩躁怎麼辦?教你如何緩解
    儘管宅家的生活對於一些「宅男宅女」而言沒有造成很大影響,但是大部分人都由於長期沒有出門,進而出現了一定的不良反應以及負面情緒,比如做事缺少樂趣、抑鬱、焦慮、煩躁等。那麼,為什麼長期宅在家裡會導致不良情緒產生呢?疫情期間宅家,為什麼會感覺焦慮、煩躁?